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植物生长调节剂作为一种新型农药,最近几年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为农民的增产增收起到了不可取代的功绩。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全国各地都有种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水稻生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植物生长调节剂 水稻 应用
中图分类号:S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5-0189-01
1 促进水稻种子萌发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1.1 赤寒素。称取85%赤霉素结晶粉12-59毫克,用酒精(或者高度白酒)溶解后加水1千克,配制成浓度为10-50毫克/千克的药液,在水稻播种前浸泡水稻种子24小时,药液与稻种的比例为1:0.8。浸泡期间翻动数次,以促进浸泡充分,提高稻种发芽率。
1.2 茶乙骏。称取80%茶乙酸粉剂12.5毫克,用酒精(或者高度白酒)溶解后加水1千克。配制成浓度为10毫克/千克的药液,在水稻播种前浸泡水稻种子6小时,药液与稻种的比例为1:0.8,用以提高稻种发芽率。
2 培育水稻壮身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2.1 多效唑:多效唑对连作晚稻秧苗可以延缓生长速度,控制茎叶伸长,防止徒长,促进根系生长,增长分蘖,增强光合作用,有利培育多蘖壮秧,能加大秧龄弹性。
具有防止秧苗移栽后“败苗”等功能。根据试验,多效唑300mg/L处理的连作晚稻身苗平均高度为31.4cm,为对照的70%-75%,控长率达21.7%;单株带蘖数0.97个,比对照0.34个增加1.85倍。同时,秧苗表现根系旺、白根多、发根力强,秧苗素质明显改善。并兼有一定的除草和防病作用。
主要适用于连作晚稻秧田,在秧苗一叶一心期用多效唑300mg/L药液喷雾,可以增加分蘖、控制高度。
2.2 乙烯利:在连作晚稻秧苗生长期,由于播种量大、气温高、生长速度快,植物普遍细长。适时喷施乙烯利溶液后,可降低秧苗高度10%左右,能有效地防止栽后败苗,促使发根早、返青块、分蘖早而多,防止植株后期倒伏,增产效果显著。用乙烯利250-500mg/L药液喷雾,每667㎡喷54kg,在秧苗四叶期、六叶期各喷1次。
使用时须注意:严格控制使用浓度,选择气温20-30℃的晴天喷施。乙烯利遇碱分解,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
3 调节水稻花期、提高杂交水稻制种产量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3.1 细胞分裂素:水稻叶面喷施植物细胞分裂素后,能提高成穗率7%左右,每穗实粒数增加1.8%,秕谷率减少8%,单产增加一至两成。早稻于孕期初期和孕穗末期各喷施细胞分裂素350倍液,每667㎡喷药液50kg;晚稻宜在破口期的初期、中期各喷雾1次,以500-800倍液喷雾为宜。
使用时须注意:严格控制使用浓度和喷雾期间,晴天宜在下午4-5点后喷雾,阴天可全天喷施。
3.2 赤霉素:常规水稻喷施赤霉素后,能提高分蘖穗的植株高度,促进稻穗整齐度,增加舌期分蘖成穗,提高结实率。减少小穗部分在收割时脱落的损耗。在早稻、连作晚稻正常生长的情况下,以抽穗60%-70%时喷施为宜。为解决“翘稻头”,应在第一次寒露风过后、气温回升时喷施,每667㎡用85%赤霉素1-1.5g,兑水38kg喷雾。
使用须注意:严格掌握使用适期和用量,过早、过量都易引起稻株过高而倒伏。
3.3 三十烷醇:在水稻生长中期喷施三十烷醇,能明显地增加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增强光合作用,促进光合产物向谷粒输送,从而提高产量。一般结实率可提高7%以上,千粒重增加0.2-0.9g,产量提高10%左右。在水稻孕穗期、齐穗期用0.5mg/L的三十烷醇各喷施1次,每次每667㎡喷施50kg药液为宜。
使用须注意:选择在20-25℃的晴天上午或傍晚喷施,不宜在高温、低温、雨天和大风天喷施。可与杀虫、杀菌剂混用,其他注意事项与种子处理相同。
3.4 复硝酚钠:在水稻秧苗移栽前和大田期使用复硝酚钠,可以迅速恢复生长能力,提高抽穗整齐度和结实率。据各地试验,杂交水稻制种田可提高结实率1.9%-2.7%,一般可增产12%-22%。水稻田秧苗移栽前4-5d喷施一次,孕穗期和齐穗期各喷施1次,适用浓度按复硝酚钠3-4mg/L药液,每次每667㎡喷施50kg药液为宜。
杂交制种田可在喷施赤霉素的同时,混用复硝酚钠3mg/L的药液。
4 提高杂交水稻制种产量
4.1 赤霉素:制种田母本(不育系)生理特性为包颈严重,喷施赤霉素后,柱头外露率可达95%左右,剑叶角度明显增大,比对照增大180-200,使穗部明显托出叶层,从而增加授粉几率。因此,赤霉素具有解决包颈、调节父母本株高比和花期相遇的几率、提高制种结实率和产量的作用。据测定,每667㎡用85%赤霉素12g兑水50kg喷施,包颈率比对照少29.3%-31.39%,结实率提高16.8%1.8%,增产63.9%-91.3%。一般分连续3次喷施,第一次掌握母本抽穗5%-10%时喷施,每667㎡用赤霉素结晶体1-2g;第二次5g;第三次视母本穗颈伸长程度而定,一般3次总量为10-20 g。
使用须注意:严格掌握第一次喷施时间,并要严格控制每667㎡用量。父母本株高比例要协调(父本应略高于母本),以利提高授粉几率。其它注意事项与常规水稻相同。
4.2 三十烷醇与赤霉素混用:在杂交水稻制种田中使用三十烷醇与赤霉素混合液,其增产作用比单用赤霉素更明显,有利于提高赤霉素的增产作用。而散三十烷醇又同时提高了水稻光和磷酸化作用,增加光能利用率,使母本午前花比例增加,促进父、母本花期相遇。二者作用不同,而目的却是一致的,表现出协同效应,使结实率和产量较各自单独喷有明显的增加,一般可增产5%左右。可在母本始穗期,用0.5mg/L的三十烷醇20mg/L的赤霉素混合喷施,每667㎡用药液量为36kg左右。
5 其它调节剂在水稻上的应用试验
5.1 赤霉素、KT、萘乙酸(钠):秧苗移栽前喷施赤霉素、KT、萘乙酸(钠)等一类生长促进剂,有助于本田返青活棵,促进本田分蘖早生快发、早成穗、颖花分化提前,可增穗、增粒而增产。
5.2 6-苄氨基嘌呤:在进行水稻生态旱育秧施用生长调节剂对穗期抗寒性影响的试验后,其结果表明:水稻生态旱育秧始穗期喷施6-苄氨基嘌呤生长调节剂比喷施清水提前齐穗和灌浆3d,提高结实率3.7%和4.5%,增加千粒重0.7g,减少了秋风阴雨对水稻开花、授粉的影响,对提高水稻单产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5.3 芸苔素:在水分蘖期、分蘖盛末期、破口抽穗期、扬花灌浆期分别使用芸苔素水溶液能促进水稻生长发育,水稻的实粒数、千粒重都有明显增加,水稻产量增产效果更为明显,其增长率可达20%-30%,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稻田使用芸苔素水溶液,最经济有效的浓度为0.05-0.1mg/L,每667㎡用量为50kg。提倡小孔喷细雾(孔径1.0mm),增强药液黏着力,充分发挥其效果。稻田使用芸苔素内酯水溶液,在规定的使用浓度范围内兑水安全无药害,未发现有不良现象。
5.4 胺鲜酯:低温对水稻幼苗的伤害在我国普遍存在,严重影响着水稻生产。水稻受低温伤害后,幼苗存活率很低。幼苗的存活率是衡量水群体抗低温冷害最基本的指标之一。试验结果表明:用10 mg/L胺鲜酯浸种的水稻幼苗,在低温伤害后存活率均高于对照,说明胺鲜酯可增强水稻群体的抗低温能力,这与细胞分裂素对植物抗寒性的影响是一致的。
5.5 KT-30:试验以0.1-4.0 mg/L新型细胞分裂素类物质KT-30溶液处理水稻离体叶片,研究KT-30对水稻离体叶片衰老进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浓度为0.1-1.0 mg/LKT-30能减缓叶绿素、蛋白质和可溶性糖的降解速度,提高CAT及SOD的活性,延缓离体叶片的衰老进程。同时,试验证明:KT-30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明显好于6-苄氨基嘌呤。
[关键词]植物生长调节剂 水稻 应用
中图分类号:S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5-0189-01
1 促进水稻种子萌发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1.1 赤寒素。称取85%赤霉素结晶粉12-59毫克,用酒精(或者高度白酒)溶解后加水1千克,配制成浓度为10-50毫克/千克的药液,在水稻播种前浸泡水稻种子24小时,药液与稻种的比例为1:0.8。浸泡期间翻动数次,以促进浸泡充分,提高稻种发芽率。
1.2 茶乙骏。称取80%茶乙酸粉剂12.5毫克,用酒精(或者高度白酒)溶解后加水1千克。配制成浓度为10毫克/千克的药液,在水稻播种前浸泡水稻种子6小时,药液与稻种的比例为1:0.8,用以提高稻种发芽率。
2 培育水稻壮身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2.1 多效唑:多效唑对连作晚稻秧苗可以延缓生长速度,控制茎叶伸长,防止徒长,促进根系生长,增长分蘖,增强光合作用,有利培育多蘖壮秧,能加大秧龄弹性。
具有防止秧苗移栽后“败苗”等功能。根据试验,多效唑300mg/L处理的连作晚稻身苗平均高度为31.4cm,为对照的70%-75%,控长率达21.7%;单株带蘖数0.97个,比对照0.34个增加1.85倍。同时,秧苗表现根系旺、白根多、发根力强,秧苗素质明显改善。并兼有一定的除草和防病作用。
主要适用于连作晚稻秧田,在秧苗一叶一心期用多效唑300mg/L药液喷雾,可以增加分蘖、控制高度。
2.2 乙烯利:在连作晚稻秧苗生长期,由于播种量大、气温高、生长速度快,植物普遍细长。适时喷施乙烯利溶液后,可降低秧苗高度10%左右,能有效地防止栽后败苗,促使发根早、返青块、分蘖早而多,防止植株后期倒伏,增产效果显著。用乙烯利250-500mg/L药液喷雾,每667㎡喷54kg,在秧苗四叶期、六叶期各喷1次。
使用时须注意:严格控制使用浓度,选择气温20-30℃的晴天喷施。乙烯利遇碱分解,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
3 调节水稻花期、提高杂交水稻制种产量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3.1 细胞分裂素:水稻叶面喷施植物细胞分裂素后,能提高成穗率7%左右,每穗实粒数增加1.8%,秕谷率减少8%,单产增加一至两成。早稻于孕期初期和孕穗末期各喷施细胞分裂素350倍液,每667㎡喷药液50kg;晚稻宜在破口期的初期、中期各喷雾1次,以500-800倍液喷雾为宜。
使用时须注意:严格控制使用浓度和喷雾期间,晴天宜在下午4-5点后喷雾,阴天可全天喷施。
3.2 赤霉素:常规水稻喷施赤霉素后,能提高分蘖穗的植株高度,促进稻穗整齐度,增加舌期分蘖成穗,提高结实率。减少小穗部分在收割时脱落的损耗。在早稻、连作晚稻正常生长的情况下,以抽穗60%-70%时喷施为宜。为解决“翘稻头”,应在第一次寒露风过后、气温回升时喷施,每667㎡用85%赤霉素1-1.5g,兑水38kg喷雾。
使用须注意:严格掌握使用适期和用量,过早、过量都易引起稻株过高而倒伏。
3.3 三十烷醇:在水稻生长中期喷施三十烷醇,能明显地增加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增强光合作用,促进光合产物向谷粒输送,从而提高产量。一般结实率可提高7%以上,千粒重增加0.2-0.9g,产量提高10%左右。在水稻孕穗期、齐穗期用0.5mg/L的三十烷醇各喷施1次,每次每667㎡喷施50kg药液为宜。
使用须注意:选择在20-25℃的晴天上午或傍晚喷施,不宜在高温、低温、雨天和大风天喷施。可与杀虫、杀菌剂混用,其他注意事项与种子处理相同。
3.4 复硝酚钠:在水稻秧苗移栽前和大田期使用复硝酚钠,可以迅速恢复生长能力,提高抽穗整齐度和结实率。据各地试验,杂交水稻制种田可提高结实率1.9%-2.7%,一般可增产12%-22%。水稻田秧苗移栽前4-5d喷施一次,孕穗期和齐穗期各喷施1次,适用浓度按复硝酚钠3-4mg/L药液,每次每667㎡喷施50kg药液为宜。
杂交制种田可在喷施赤霉素的同时,混用复硝酚钠3mg/L的药液。
4 提高杂交水稻制种产量
4.1 赤霉素:制种田母本(不育系)生理特性为包颈严重,喷施赤霉素后,柱头外露率可达95%左右,剑叶角度明显增大,比对照增大180-200,使穗部明显托出叶层,从而增加授粉几率。因此,赤霉素具有解决包颈、调节父母本株高比和花期相遇的几率、提高制种结实率和产量的作用。据测定,每667㎡用85%赤霉素12g兑水50kg喷施,包颈率比对照少29.3%-31.39%,结实率提高16.8%1.8%,增产63.9%-91.3%。一般分连续3次喷施,第一次掌握母本抽穗5%-10%时喷施,每667㎡用赤霉素结晶体1-2g;第二次5g;第三次视母本穗颈伸长程度而定,一般3次总量为10-20 g。
使用须注意:严格掌握第一次喷施时间,并要严格控制每667㎡用量。父母本株高比例要协调(父本应略高于母本),以利提高授粉几率。其它注意事项与常规水稻相同。
4.2 三十烷醇与赤霉素混用:在杂交水稻制种田中使用三十烷醇与赤霉素混合液,其增产作用比单用赤霉素更明显,有利于提高赤霉素的增产作用。而散三十烷醇又同时提高了水稻光和磷酸化作用,增加光能利用率,使母本午前花比例增加,促进父、母本花期相遇。二者作用不同,而目的却是一致的,表现出协同效应,使结实率和产量较各自单独喷有明显的增加,一般可增产5%左右。可在母本始穗期,用0.5mg/L的三十烷醇20mg/L的赤霉素混合喷施,每667㎡用药液量为36kg左右。
5 其它调节剂在水稻上的应用试验
5.1 赤霉素、KT、萘乙酸(钠):秧苗移栽前喷施赤霉素、KT、萘乙酸(钠)等一类生长促进剂,有助于本田返青活棵,促进本田分蘖早生快发、早成穗、颖花分化提前,可增穗、增粒而增产。
5.2 6-苄氨基嘌呤:在进行水稻生态旱育秧施用生长调节剂对穗期抗寒性影响的试验后,其结果表明:水稻生态旱育秧始穗期喷施6-苄氨基嘌呤生长调节剂比喷施清水提前齐穗和灌浆3d,提高结实率3.7%和4.5%,增加千粒重0.7g,减少了秋风阴雨对水稻开花、授粉的影响,对提高水稻单产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5.3 芸苔素:在水分蘖期、分蘖盛末期、破口抽穗期、扬花灌浆期分别使用芸苔素水溶液能促进水稻生长发育,水稻的实粒数、千粒重都有明显增加,水稻产量增产效果更为明显,其增长率可达20%-30%,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稻田使用芸苔素水溶液,最经济有效的浓度为0.05-0.1mg/L,每667㎡用量为50kg。提倡小孔喷细雾(孔径1.0mm),增强药液黏着力,充分发挥其效果。稻田使用芸苔素内酯水溶液,在规定的使用浓度范围内兑水安全无药害,未发现有不良现象。
5.4 胺鲜酯:低温对水稻幼苗的伤害在我国普遍存在,严重影响着水稻生产。水稻受低温伤害后,幼苗存活率很低。幼苗的存活率是衡量水群体抗低温冷害最基本的指标之一。试验结果表明:用10 mg/L胺鲜酯浸种的水稻幼苗,在低温伤害后存活率均高于对照,说明胺鲜酯可增强水稻群体的抗低温能力,这与细胞分裂素对植物抗寒性的影响是一致的。
5.5 KT-30:试验以0.1-4.0 mg/L新型细胞分裂素类物质KT-30溶液处理水稻离体叶片,研究KT-30对水稻离体叶片衰老进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浓度为0.1-1.0 mg/LKT-30能减缓叶绿素、蛋白质和可溶性糖的降解速度,提高CAT及SOD的活性,延缓离体叶片的衰老进程。同时,试验证明:KT-30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明显好于6-苄氨基嘌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