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提问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ssion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课堂教学提问是经常使用的方法。课堂教学提问水平直接影响课堂教学质量,本文从重点突出、难易适度;面向多数、以点带面;启发诱导、发展智力;联系实际、区别对待;正确评价、适当鼓励五个方面具体论述了课堂教学提问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课堂教学提问 提问方法 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提问是经常使用的方法。提问可以用来检查已学过的知识,可以引出新的课题,可以展开教学内容,并开阔学生的思路,发展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气氛。
  课堂提问的方式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不管采用哪种方法,都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如果掌握不好,课堂提问就起不到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归纳起来,课堂提问应注意下述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重点突出,难易适度
  “万山磅礴、必有主峰”。课堂教学提问必须寻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抓住重点和难点这个“主峰”进行突破,带动全局。一节课总有主干和末节,总有关键点和平缓处。教师要善于围绕教材中心,寻求关键点,抓住主干,设疑问难,引导学生不断地揭露矛盾,分析和解决矛盾。所提问题必须目的明确,重点突出,有思考的价值,切忌不分重点,满堂提问,在一些枝节问题上做文章。
  课堂提问要难易适度,繁简得当。老师所提问题必须有一定难度和深度,必须经过学生的认真思考,动一番脑筋后才能做出回答。当然问题的难度、深度要适宜。如果所提问题过于简单,就不能促使学生思维,开发其智力,而难度过大,超过学生的智力范围,就会使学生丧失信心。
  二、面向多数,以点带面
  教师提问应面向全体学生,然后精选提问对象,这样可以引导所有的学生都积极参加思维活动,促使每一个学生在心理上拟出一个假定答案,当自己的假定答案与被提问的人的答案不同时,每个学生就可以自己进行比较思考,进一步分析、认识或进行修正,从而加深理解,巩固知识。
  面向全体学生是对学生的心理状态而言的,即要使全体学生的“心态”处于高度集中和准备回答状态,然后再指名回答。例如,有位教师在提问开始时对学生说:“现在我要检查一下同学们的复习情况,叫到名字的同学请来回答。”这种提问使学生紧张地等着指名。但等老师一叫出名字,其余的人都放松了“警戒线”,在下面骚动起来。没有被叫到名字的都庆幸自己逃过了一劫,而别人回答什么,就很少关心了。这种提问的方法就没有使大多数学生重视,从而降低了提问质量。
  后来,这位教师就这样提问:“现在,我们一起来检查一下复习情况,看谁能回答下面的问题。”这时,学生虽举手发言,但老师没有急着指名,而是接着说:“叫到名字的同学请站起回答,没有叫到名字的,要注意听他们回答得对不对,好不好,等会儿要请大家指出来。”结果在被叫到名字的学生回答时,教室里静悄悄地,其他学生都专心致志地听,等发言的学生一答完都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这种提问的方法就是面向全体学生,收到了以点带面的良好效果。
  三、启发诱导,发展智力
  提问应富有启发性,起到激起学生思维的波澜、开发学生智力的作用。提问当然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他们的思维在“发散”与“集中”中进行。但提问总是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进行的,不论是问答式,还是谈话式,问题的设计、方向的把握、内容的扩展与深入,直到引出结论,教师始终都起着主导作用。因此,教师在提问中要善于启发诱导,不断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不断激起学生智慧的浪花。所提问题要有利于学生思路的开拓,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想象能力的培养和探索能力的形成。
  提问不等于启发式。好的提问才是启发式提问,课堂提问只有在激起学生兴趣、训练学生思维、发展学生能力时才具有启发性。那种单调肤浅、老师问上半句学生答下半句的提问,或设计不当、不得其法的提问,不但不能启发学生思维,反而使学生养成不动脑筋,随声附和的不良习惯,久而久之,就会弱化学生智力的发展。
  四、联系实际,区别对待
  提问应当选用学生最熟悉的生活实例引入,考虑学生知识的准备程度,在学生已有的基础上结合日常生活中学生比较熟悉的事例设计提问,这样会使学生产生兴趣,学生经过思考之后终能解答。反之,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所提问题过于陌生、困难,就会使学生百思不得其解。或只是主观地拟定一连串问题,到课堂上依次逐个提问学生,这样就会出现启而不发、冷冷清清的局面,甚至打消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学生的情绪。
  提问还要联系对象的实际,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情况,区别对待。对学习成绩优异、程度高的学生,提出的问题难度要大一些,这样不但促使他深入思考,而且对全班学生有启发。对学习成绩较差、程度低的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要太难,而要使他回答,这样可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今天问谁,明天问谁,复杂问题问谁,简单问题问谁,旧教材问谁,新教材问谁,都要心中有数,做到区别对待。
  五、正确评价,适当鼓励
  提问结束后,教师要对学生的正确与否给予及时的正确的评价,并适当地给予表扬和鼓励。教育心理学认为:“正确评价,适当表扬与鼓励是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肯定或否定的一种强化方式。它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自尊心、集体主义感等。”
  如果提问结束后不作评价,学生答对了受不到鼓励,答错了也不知错在何处,就会使提问流于形式。因此,在学生答完问题后,教师要及时进行评价,可以给予充分肯定,同时也指出不足,提出今后努力的方向。但评价时所用的语言要加以选择,一定要适当。切不可随意奉送廉价的赞扬,诸如“很好”、“太好了”、“天才”等。对于答错的学生也要用鼓励性的口吻和语言,鼓励其改正错误。
  以上五个方面简单地论述了在课堂提问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运用得好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而滥用或运用不当,则会阻碍学生思维的发展,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其他文献
摘 要: 当前,中职德育课堂教学普遍存在的困境是:课堂教学效果差。只有深入了解影响中职德育课有效教学的因素,并清晰准确定位教师的角色,才能发挥教师的作用,走出德育课堂困境,真正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过程中,提高中职德育课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 中职德育课有效教学 教师角色定位 作用发挥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
摘 要: 宽容教育是尊重和耐心,是包容中的促进,是承认人性美、未来更美好的理念。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倡导、实施宽容教育,用宽容的思想、方法对待、教育每一位学生。  关键词: 宽容教育 中学教学管理 内涵 意义 实施途径  新时期的中学生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思维的人才,实现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质,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倡导、实施宽容教育。用宽容的思想、方法对待、教育每一位学
摘 要: 渗透式教育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它较符合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可以弥补其他教育形式,尤其是灌输式教育的不足,对于增强教育效果具有重要作用。作者根据自身的实践体会,探索渗透式教育在礼仪课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就如何把握好渗透式教育,使专业知识和素质教育二者相互促进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高职高专教育 礼仪课教学 渗透式教育  高职高专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以持续性气流受限为主要特征,发病率高,带病生存时间长,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rn影响[1].rnCOPD患者常因各种诱因导致病情反复,临床症状如咳嗽、咳痰
摘 要: 学生评价是学校教育评价的核心,是对学生学习进展与行为变化的评价。它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学生评价基本沿用了终结性评价模式。这种评价模式过于强调评价的终结性功能和选拔功能,极大地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严重影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偏离了我国的教育方针。从某种意义上讲,我国小学教育中传统的
“中国梦”归根结底就是人民的梦,是华夏儿女的梦,作为华夏儿女的一员,我也有我的梦想。“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和社会和谐。  要谈“中国梦”,必须从“中国梦”的由来谈起:(1)为救亡而强国的“中国梦”,中国人为工业化和现代化而奋斗的“中国梦”,是在中国遭受世界列强侵略而不能自保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在1840年鸦片战争中,中国败于英国。中国历史由此而进入了近代史,中国也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