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表象是思维的起点,是写作中双重转化的基础。如果没有表象,“意”和“文”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同的“物”在人脑中的表象并不处于相同的水平,同一表象在人脑中也不完全凝固不变,常常会被淡漠和遗忘。因此,表象储存的质量如何与作文质量直接相关。作文其实就是客观事物在学生头脑中反映的产物,作文运思中首要的任务就是把反映客观事物的表象调动出来予以确认,才有可能对之进行加工改造[1]。怎样将表象具体化、清晰化、动态化,是作文运思的关键环节。
一、丰富学生的物象训练
学生习作前,头脑中要有丰富的物象,行文才可以生动。引导学生获取物象,可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首先,在教师的带领和指导下,学生走进自然、社会等真实的情境,用双眼去观察周围的事物,用心灵去感受多彩的生活,用耳朵去聆听不同的声音,用鼻子去感受多味的世界,也就是调动不同的感官,积累不同类型的物象。其次,带学生融入课堂上创设的虚拟的生活情境中去,或者登录互联网融入多姿多彩的虚拟情境中,练习怎样用观察、积累、感悟、体验、探究等方法去捕捉物象。第三,对课本或者教师精选的例文中人物、事件、景物等进行领悟、概括和归纳,然后遵循教师提供的感知觉方法,去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获取间接的物象,或者通过阅读体验,巩固强化生活中积累的物象。此外,还要注意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积累材料的兴趣和习惯,建构课内外与校内外联系及学科间融合的物象获取渠道。
二、由物象转化为意象的训练
1.定格专项训练
定格,即在某种作文主题概念元认知的监控下对回放中的某个物象进行捕捉、保持,努力使该物象图像化、放大化,以利于对之进行加工操作[2]。
当然,此时被定格的物象容易稍纵即逝,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比较模糊,几乎是些残存的零散的记忆碎片,但这个物象是所有的作文运思活动的起点。比如,在让学生写一件事前,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进行物象的定格:首先,让学生调整呼吸,放松心情,以最舒服的姿势坐好,闭上眼睛回忆自己想写的那件事。其次,教师引导闭着眼睛的学生思考:回想起这件事,你的心情如何?比如感动、惊喜、兴奋等。请你带着这样的情感倾向,再把想到的那件事在脑海里播放一次,就像播放幻灯片一样,在这个过程中要努力把印象最深刻的那一幕捕捉住,让其在脑海里形成巨大的画面,将画面定格在这里,你可以将人物看得更清楚,你看到他正在做什么,甚至你已经听到他正在讲什么。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头脑中的那件事的意象就会更加清晰。
2.组合专项训练
组合,即在某种作文主题概念元认知的监控下,把定格后零散的、残缺的、具有概括性的物象进行添加、剪除和替换等表象处理,从而在学生脑海巨幕上形成具体的、鲜活的、动态的意象,这是学生作文运思的关键环节[2]。在小学高年段学生的记实作文中,从定格后的物象到意象,一般需要借助以下几种表象操作手段:添加、剪除、替换等。
(1)添加。作文时,学生不可能消极地等待物象变得清晰,只有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对该物象进行添加从而使它变得完整、丰满、具体,这样意象就诞生了。如写记忆中的小狗,头脑当中只是出现小狗那伸着舌头的嘴巴、来回摇摆的尾巴等较为明显的部分,而对小狗其他部分的记忆已经模糊,元认知就会根据生活经历,在头脑中添加小狗的其他部分,使其形象完整。
(2)剪除。学生在感知周围事物形成物象时,首先形成的是对个别事物的物象,随着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个别物象会概括了同一类事物的特点。比如學生一开始感知到的是妈妈的某一个表情,但随着对生活中妈妈表情的复杂变化的感知,随着对母亲这一概念背后文化的逐步认识,学生脑海里母亲脸的物象则是许多种脸谱的复杂混合体:慈爱、温和、严厉、微笑、忧虑、沮丧等等,因此是很难辨认和再现的。假设学生要描写一次测验失利后妈妈对自己慈爱的笑脸,那就得在“妈妈是如何安慰我的”元认知监控下剪除其他的物象,凸显妈妈安慰我时的慈爱的脸,这时学生脑海巨幕中慈爱的脸就变成意象了。
(3)替换。记实作文的要求往往是很具体的,因此学生要实施表象操作的物象是特定的,物象定格错了,意味着作文离题。比如写父子(女)间一次关于怎样做人的对话,如果写成了母子(女)之间关于怎样做人的对话,就不符合要求。因此学生必须定格一个关于父子(女)对话的物象来,然而并不是每位学生都会经历父子(女)间一次怎样做人的对话,或许有的学生是单亲家庭,即使许多学生经历了这种情形也并不意味着就一定把这个物象存放在脑海里了。这就需要对物象进行替换以形成新的符合要求的意象,但记实作文要求学生必须写出这次对话的细节,即每一句重要的话。怎么办呢?学生刚好回想起最近老师与他的一次印象深刻的谈话,或者曾经背诵出某篇课文或小说里父子(女)之间关于做怎样做人的对话来,那就可以将记忆深刻的师生对话或者文章中看到的对话替换模糊不清的父子(女)间对话。
当然,经过添加、剪除、替换等表象操作后的意象会和原来的物象有较大的差异,也就是说经过表象操作后学生写出来的记实作文会和原来的客观事实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会不会影响课程标准对小学高年段作文“感情真实”的要求呢?笔者认为不影响,这其实就是客观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之间的关系[2]。记实作文本质上就是对过去的回想再现,由于大脑记忆的特点和人的主观经验的影响,所呈现出来的世界和原来客观世界有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只有经过联想和想象的加工还原,记实作文才会比原来的真实更加完美和动人。
3.分解专项训练
分解,即学生在某种作文谋篇布局元认知的监控下把组合后的表象切分为几个完整的表象,形成一个动态的、相连的、整体的作文意象。组合后的表象是稳固而鲜明的意象,学生完全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之进行分解,符合记实作文构篇布局的要求。比如学生要写一篇介绍小狗的记实作文,可以把小狗的意象向前延伸或向后拓展分解为初到我家的小狗、熟悉后的小狗、离别时的小狗这三个意象。须要注意的是这里的表象分解主要是为了作文的谋篇布局,是对全文组合后的意象作出合理的安排,做到胸有成竹。
三、把意象转化为语象的训练
语象,即语言表象,是作文运思过程中用语言对意象的描述过程,是学生基本的写作能力。
把意象转化为语象的过程,就是学生看图写文时把相对静止的画面变成动态的、声情并茂的、色味俱全的、活灵活现的动态画面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语言习惯、主题理解以及对内容要求的把握起着重要的作用。比如学生已经在脑海巨幕中形成了家庭聚餐的表象,为了突出聚餐的教育意义,那么学生就得对巨幕中那几幅聚餐的意象进行再次操作,删减提议、盼望、准备、行车、回家等意象,利用内部语言使用餐的场面、氛围、长辈的教导等意象不再静止和独立,而是充满具体的背景、行为、神态、语言、心理等细节的一系列“视频”式的真实再现,脑海巨幕中的每一处细节都极其逼真、丰富、精确,而且还缓慢地流动着。语象是表象操作过程中最具体、最形象、最细致、最接近作文语言的一个环节,如同现场解说生活真实场景一样,也是整个作文过程中最轻松、容易的环节。
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有些学生在表象操作时的确较为困难,而一旦操作完成形成了语象,也就是平时人们所说的“有了思路”,他们的提笔行文或者口述所想,几乎是水到渠就,一气呵成。一句话,有了语象,就有了语言,记实作文的表象操作就大功告成了。
参考文献
[1] 冯迪鸿.记实作文中表象操作训练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10.
[2] 王基国.论写作运思中的表象运动[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1998(1).
[责任编辑:陈国庆]
一、丰富学生的物象训练
学生习作前,头脑中要有丰富的物象,行文才可以生动。引导学生获取物象,可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首先,在教师的带领和指导下,学生走进自然、社会等真实的情境,用双眼去观察周围的事物,用心灵去感受多彩的生活,用耳朵去聆听不同的声音,用鼻子去感受多味的世界,也就是调动不同的感官,积累不同类型的物象。其次,带学生融入课堂上创设的虚拟的生活情境中去,或者登录互联网融入多姿多彩的虚拟情境中,练习怎样用观察、积累、感悟、体验、探究等方法去捕捉物象。第三,对课本或者教师精选的例文中人物、事件、景物等进行领悟、概括和归纳,然后遵循教师提供的感知觉方法,去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获取间接的物象,或者通过阅读体验,巩固强化生活中积累的物象。此外,还要注意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积累材料的兴趣和习惯,建构课内外与校内外联系及学科间融合的物象获取渠道。
二、由物象转化为意象的训练
1.定格专项训练
定格,即在某种作文主题概念元认知的监控下对回放中的某个物象进行捕捉、保持,努力使该物象图像化、放大化,以利于对之进行加工操作[2]。
当然,此时被定格的物象容易稍纵即逝,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比较模糊,几乎是些残存的零散的记忆碎片,但这个物象是所有的作文运思活动的起点。比如,在让学生写一件事前,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进行物象的定格:首先,让学生调整呼吸,放松心情,以最舒服的姿势坐好,闭上眼睛回忆自己想写的那件事。其次,教师引导闭着眼睛的学生思考:回想起这件事,你的心情如何?比如感动、惊喜、兴奋等。请你带着这样的情感倾向,再把想到的那件事在脑海里播放一次,就像播放幻灯片一样,在这个过程中要努力把印象最深刻的那一幕捕捉住,让其在脑海里形成巨大的画面,将画面定格在这里,你可以将人物看得更清楚,你看到他正在做什么,甚至你已经听到他正在讲什么。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头脑中的那件事的意象就会更加清晰。
2.组合专项训练
组合,即在某种作文主题概念元认知的监控下,把定格后零散的、残缺的、具有概括性的物象进行添加、剪除和替换等表象处理,从而在学生脑海巨幕上形成具体的、鲜活的、动态的意象,这是学生作文运思的关键环节[2]。在小学高年段学生的记实作文中,从定格后的物象到意象,一般需要借助以下几种表象操作手段:添加、剪除、替换等。
(1)添加。作文时,学生不可能消极地等待物象变得清晰,只有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对该物象进行添加从而使它变得完整、丰满、具体,这样意象就诞生了。如写记忆中的小狗,头脑当中只是出现小狗那伸着舌头的嘴巴、来回摇摆的尾巴等较为明显的部分,而对小狗其他部分的记忆已经模糊,元认知就会根据生活经历,在头脑中添加小狗的其他部分,使其形象完整。
(2)剪除。学生在感知周围事物形成物象时,首先形成的是对个别事物的物象,随着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个别物象会概括了同一类事物的特点。比如學生一开始感知到的是妈妈的某一个表情,但随着对生活中妈妈表情的复杂变化的感知,随着对母亲这一概念背后文化的逐步认识,学生脑海里母亲脸的物象则是许多种脸谱的复杂混合体:慈爱、温和、严厉、微笑、忧虑、沮丧等等,因此是很难辨认和再现的。假设学生要描写一次测验失利后妈妈对自己慈爱的笑脸,那就得在“妈妈是如何安慰我的”元认知监控下剪除其他的物象,凸显妈妈安慰我时的慈爱的脸,这时学生脑海巨幕中慈爱的脸就变成意象了。
(3)替换。记实作文的要求往往是很具体的,因此学生要实施表象操作的物象是特定的,物象定格错了,意味着作文离题。比如写父子(女)间一次关于怎样做人的对话,如果写成了母子(女)之间关于怎样做人的对话,就不符合要求。因此学生必须定格一个关于父子(女)对话的物象来,然而并不是每位学生都会经历父子(女)间一次怎样做人的对话,或许有的学生是单亲家庭,即使许多学生经历了这种情形也并不意味着就一定把这个物象存放在脑海里了。这就需要对物象进行替换以形成新的符合要求的意象,但记实作文要求学生必须写出这次对话的细节,即每一句重要的话。怎么办呢?学生刚好回想起最近老师与他的一次印象深刻的谈话,或者曾经背诵出某篇课文或小说里父子(女)之间关于做怎样做人的对话来,那就可以将记忆深刻的师生对话或者文章中看到的对话替换模糊不清的父子(女)间对话。
当然,经过添加、剪除、替换等表象操作后的意象会和原来的物象有较大的差异,也就是说经过表象操作后学生写出来的记实作文会和原来的客观事实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会不会影响课程标准对小学高年段作文“感情真实”的要求呢?笔者认为不影响,这其实就是客观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之间的关系[2]。记实作文本质上就是对过去的回想再现,由于大脑记忆的特点和人的主观经验的影响,所呈现出来的世界和原来客观世界有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只有经过联想和想象的加工还原,记实作文才会比原来的真实更加完美和动人。
3.分解专项训练
分解,即学生在某种作文谋篇布局元认知的监控下把组合后的表象切分为几个完整的表象,形成一个动态的、相连的、整体的作文意象。组合后的表象是稳固而鲜明的意象,学生完全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之进行分解,符合记实作文构篇布局的要求。比如学生要写一篇介绍小狗的记实作文,可以把小狗的意象向前延伸或向后拓展分解为初到我家的小狗、熟悉后的小狗、离别时的小狗这三个意象。须要注意的是这里的表象分解主要是为了作文的谋篇布局,是对全文组合后的意象作出合理的安排,做到胸有成竹。
三、把意象转化为语象的训练
语象,即语言表象,是作文运思过程中用语言对意象的描述过程,是学生基本的写作能力。
把意象转化为语象的过程,就是学生看图写文时把相对静止的画面变成动态的、声情并茂的、色味俱全的、活灵活现的动态画面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语言习惯、主题理解以及对内容要求的把握起着重要的作用。比如学生已经在脑海巨幕中形成了家庭聚餐的表象,为了突出聚餐的教育意义,那么学生就得对巨幕中那几幅聚餐的意象进行再次操作,删减提议、盼望、准备、行车、回家等意象,利用内部语言使用餐的场面、氛围、长辈的教导等意象不再静止和独立,而是充满具体的背景、行为、神态、语言、心理等细节的一系列“视频”式的真实再现,脑海巨幕中的每一处细节都极其逼真、丰富、精确,而且还缓慢地流动着。语象是表象操作过程中最具体、最形象、最细致、最接近作文语言的一个环节,如同现场解说生活真实场景一样,也是整个作文过程中最轻松、容易的环节。
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有些学生在表象操作时的确较为困难,而一旦操作完成形成了语象,也就是平时人们所说的“有了思路”,他们的提笔行文或者口述所想,几乎是水到渠就,一气呵成。一句话,有了语象,就有了语言,记实作文的表象操作就大功告成了。
参考文献
[1] 冯迪鸿.记实作文中表象操作训练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10.
[2] 王基国.论写作运思中的表象运动[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1998(1).
[责任编辑:陈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