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比较性朗读,提高阅读能力

来源 :中国人民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gminghua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朗读,以其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的优越性和表情达意的简捷性,在阅读教学中占有~席之地。以朗读为主线,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已经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加强比较性朗读,能提高朗读的效率。
  比较是思维的操作手段,它是把各种事物和现象加以对比,并确定它们的异同的思维过程,它是人们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加强比较性朗读。有助于在一定的背景中培养语感,积累语言,理解朗读内容。下面分三个方面加以陈述。
  
  一 课文片段之间的比较性朗读
  
  文章结构方法告诉我们,课文片段内部或片段之间存在着严密的逻辑联系。或总分关系,或并列关系,或转折关系~一如《小站》中写到小站在荒山秃岭之中,却春意融融; 《白杨》写到白杨生活在荒芜人烟,气候恶劣的沙漠里,却长得高大挺秀;《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则通过二至五自然段的叙述解决第一段中“作者的疑问”,因果关系十分明显。对这些章节内容进行反复地比较性朗读,实际上就是把某一段落置于一定的背景中理解,由于语义间存在着相互补充和相互对照的关系,因此这样做对抓住文章线索,领会文中感情大有益处。而传统教学不是简单地读几遍课文,就是光注重某个段落的析读。很少运用段落间的联系加以朗读,这是我们应该摒弃的。
  例如教学《再见了,亲人》一课时,在顺序朗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变序朗读:在第一自然段、第二自然段、第三自然段后面分别接读最后集中抒情的段落。这时学生情感的波涛一浪高过一浪,完全进入了课文描述的情境中。
  因此,在比较朗读中要注意精选训练内容,并把握训练的“度”,努力引导学生入境入情。
  
  二 重新设计词句内容的比较性朗读
  
  情感与认知相互制约的规律告诉我们,情感与认知是相互促进的。有些同学之所以未能在朗读中很好地表情达意,是因为他们对课文词句的理解还未达到一定的阶段。重新设计词句内容,能帮助学生体会词句的含义乃至妙处。具体方法主要有删除、更换、添加、调整、补充等。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中有一句“进射出仇恨的火花”更换成“发出仇恨的火花”,在对比朗读中学生对英雄的感情心领神会: 《十里长街送总理》中“人们常常幸福地看到周总理”删为“人们常常看到总理”,在对比朗读中加深了学生对总理的敬爱之情。另外,补充类似情境的内容进行比较朗读,可使学生获得暗示。如教学《将相和》时,学生对蔺相如竟要与璧同归于尽大惑不解,教师可出示一则材料:“爸爸给弟弟买了一双新鞋,但弟弟哭着马上就要穿了,这时爸爸伸手把鞋扔了,弟弟的哭声戛然而止。”凭着生活经验,学生对蔺相如的举动恍然大悟,再读课文时,学生已经把握了文中人物的感情脉络。
  费尔马哈指出:“感情只能向感情说话,因此感情只能为感情所了解。”在比较过程中,学生逐渐地进入角色,在朗读中传达出感情,从而训练了表象的准确性和形象性,培养了语感。这种效果是传统教学的繁琐分析所不能达到的。
  
  三 着眼学生差异的比较性朗读
  
  由于学生有着各自的思想和见解,他们在阅读时,根据自己认识问题的角度、方法、经验,对课文中事物进行再创造。因此,在读课文时,投入的情感和想象也可能不同,所以有必要在自由练读的基础上加强比较性朗读。
  1 同一学生前后几次的朗读比较
  读得不好允许重读,给学生以创造成功的机会。相信学生能读得更好.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还可以有针对性地测试学生在学习不同阶段的朗读情况,有进步的给予表扬。
  2 不同学生或不同小纽同一段落的朗读比较
  教师通过具体的朗读指导,激发学生的竞争心理,鼓励学生勇于挑战。在这种民主、平等又互相激励的氛围中进行朗读训练,学生的朗读积极性空前高涨,对课文的理解也逐渐进入了新的阶段。
  当然,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评价时,要根据教学阶段的不同,提出不同的要求,如感知性朗读和感受性朗读,一个层次较低,一个层次教高,在要求上也要做到循序渐进。学生的知识水平有差异,理解程度有高低,评价标准也因人而异。要注意激发全体学生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运用比较性朗读,是把朗读训练落到了实处,展现了学生认知的过程.促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由表层性过渡到解释性,并最终达到创造性理解。比较性朗读,无疑是对传统教学重讲轻读模式的否定,是语文学习返朴归真的有效途径。
  (作者通联:四川省苍溪县三川镇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语文教学该教给孩子们什么呢?有的老师说:“该教给学生知识。”有的老师说:“该教给学生能力。”我想说:“我们该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心境,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发自内心地说:“我喜欢语文。”让孩子们快乐学语文,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教学中,我试用了以下5种方法,让孩子们感受到了学爿语文的快乐。    一 让课堂成为擂台    让学生充分读书,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低年级段的语文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怎样才能
期刊
“素质教育”的提出以及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要求教师要积极主动更新自已的教学行为。新课程理念要求学生在学习中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信息知识再加工的主体,成为知识的主动追求者:而教师则应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帮助者和促进者。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学习者获得的知识,不仅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和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的(包括教师和学习伙
期刊
随着近年来中国画逐渐被引入小学美术教学课程,这方面的教学也相应得到关注。由于中国画在用笔、调色及对水分等掌握要求都非常高,被不少教师只限于在小学高段进行传授教学,而没有在小学低段学生中组织教学。事实上,我们有足够的理由证明,中国画的教学也适于在小学低段进行。  首先,在小学低段学生中开设中国画教学,更利于儿童美术才能的发现和培养。有人曾调查了20多户有艺术能力的家庭,发现他们的子女48%有艺术能力
期刊
学校的教育教学需要科学严谨的课程,尤其是现代教育,对课程的要求越来越高。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是集中体现和反应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载体,又是联系着教师与学生的纽带。因此,课程处于教育教学的核心地位。而新课程中教师角色发生了哪些受化呢?下面就这一问题谈谈我的看法和做法:    一 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教师在教学中应首先做好
期刊
人民币汇率改革总体上是成功的,一是释放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人民币汇率的弹性不断增强;二是汇率改革平稳运行,汇率水平基本稳定。“汇改”与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的影响也从理论描述变为具体现实,各经济主体和经济部门都感到了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影响。这里选取三个重要方面加以简论。   一.人民币升值对货币政策和银行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目前我国央行货币政策面临的严峻挑战就是流动性过剩。商业银行的结售汇业务获得大
期刊
简笔画是教师结合学科教学的实际需要而绘制的,是用来表达教学思想的形象符号:是教学语言的辅助和补充.它在教学中具有。定的示意性。  简笔画是生物教学中直观的教学手段之一,它在教学中,同使用挂图、标本、实物等有着同等重要的作用。当然,能够使用多媒体教学是最佳之举。它不仅能够最集中、最典型、最直观地体现相关的教学内容,而且使教学内容生动、具体、富于感染力。这些效果是使用挂图、标本或模型教学而不可完美体现
期刊
课堂演示实验是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建立物理概念和规律,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不可缺少的环节.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探索精神以及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实验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在学习者和新的实验之间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只要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和愿望,就能学的快而牢固。  近年来中考物理对实验的考查,已从简单的背诵实验知识转向考查对实验的思想、原理、方法的理解上
期刊
刨造性思维是生物教学的灵魂,创造性教育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这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明确的一个重要职责,我们知道创造性思维是依据研究对象所提供的各种信息,使人们的认识打破常规、寻求变异、探索多种解决问题的新方案或新途径的思维方式.丰要表现为求异性和多样性,其思维方式是从疑问和奇异中开始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我国古代学者也曾说过:“疑者,觉悟之机也、大疑则大悟”。
期刊
耐久跑是衡量基本身体素质的主要手段之一,是国家体育锻练达标不可缺少的项目之一。但由于耐久跑持续时间长,体能消耗大.学生容易产生害怕与厌倦相互交织的复杂心理。特别是女生,一提到要耐久跑练习,总想找个理由请假,不愿意练习。这样严重地影响了耐久跑的教学。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在耐久跑教学中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1 理论先导,知而不惧  在耐久跑的练习中,许多学生出现“极点”的时候,错误地将“极点”当成了
期刊
“变声期”是指人在成长发育阶段(男孩一般在12一15岁,女孩一般在11--13岁)嗓音由童音向成年音转变的过渡期。这个时期喉部的发育变化非常明显.一般会出现喉部不适感,声音逐渐嘶哑或突然变嘶哑,说话或演唱时声变粗、变低。变声刚开始时的表现为感到自己无法控制嗓子,嗓音不稳、唱时不持久,声音变沙、劈、沉闷,有时突然嘶哑、逢高不起,勉强发高音时出怪音,甚至还会出现声带水肿、充血、弹力减弱等症状。之所以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