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校园欺负行为开始成为研究者关注的一个焦点,心理学者开始对其进行系统的研究。对校园欺负行为如何进行干预,减少欺负行为的发生,解决欺负者和被欺负者的心理问题,已经是心理学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校园欺负行为的概念,原因及干预研究进行简单概述。指出目前研究的不足,并对未来的研究趋势进行展望。
关键词:欺负行为;社会信息加工理论;冷认知理论;依恋理论
作者简介:高妍(1986-),女,山西临汾人,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学校心理学。(山西太原030006)
欺负是儿童之间尤其是中小学生之间经常发生的一种攻击行为。欺负行为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严重的危害,对欺负者和被欺负者都会有负面的影响,受欺负者甚至会发生自残、自杀行为。近年来,校园欺负行为已经引起了许多国家教育管理部门、学校、老师和研究者的关注。如何有效减少校园中的欺负行为,降低欺负行为对学生的负面影响,是目前该领域的热点话题。本文在广泛参阅有关文献的基础上,集中介绍了欺负行为的概念、原因分析、国内外的欺负干预研究进展,希望能对未来的欺负行为干预方案提供参考。
一、欺负行为概念
最早研究欺负问题的挪威心理学家Olweus认为,欺负是攻击的一个子集,是指力量强大的儿童经常利用言语或身体方式给弱小儿童带来伤害性的行为。英国哥德斯密斯学院的Smith认为“欺侮行为可以被归属为攻击行为的一个子集。与一般意义上的攻击性行为一样,欺侮行为是指有意地造成接受者的伤害,这种伤害可能是身体的或心理的。欺侮通常采取打、推、勒索钱等方式,也包括讲下流的故事或社会拒斥等。欺侮可由一个或多个儿童卷入”。
目前,国内外的研究者提出不同的欺负行为概念,在欺负行为分类、发生的普遍性以及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性别的儿童欺负特点这些领域,研究结论也有所不同。
二、欺负行为的原因分析
为什么会产生欺负行为?欺负的起因问题是欺负问题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也关系到欺负行为的干预情况。而目前对于欺负行为原因分析仅仅处在描述性阶段,也没有全面系统的解释。近年来,有关欺负行为的原因有四种理论分析。
1.竞争假设和外部特异性假设
竞争假设和外部特异性假设是关于儿童欺负行为产生的比较流行的原因。竞争假设认为,儿童在学校中参与竞争,受到挫折和失败后会发生欺负行为。然而受到挫折并不能直接导致欺负行为的发生。外部特异性特征认为,拥有一些“外部异常特征”如肥胖、戴眼镜等会受到欺负。这两种假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为什么受欺负,但是Olweus(1993)已经试验证明,竞争受挫和拥有“外部异常特征”并不—定就是受欺负的原因。
2.社会信息加工理论
20世纪80年代以来,研究者开始从社会认知角度来分析欺负行为产生的原因。K.A.Dodge提出儿童攻击行为的社会信息加工理论,该理论认为儿童在面临某一情境到做出攻击行为总共分为线索解码、线索解释或表征、澄清或选择目标、搜寻或建构新反应、评估与决定行为反应和启动行为六个环节。基于该理论,研究者认为欺负者存在一些社会技能缺陷,在社会信息加工的某些阶段存在不足才会导致欺负行为的发生。欺负者的社会信息加工能力低下,对环境信息认知加工存在偏差,是欺负行为发展的原因。
欺负者在不同的加工认知阶段都存在缺陷,因此导致欺负行为的发生。欺负者对敌意性线索存在偏向性的注意,对他人行为的解释存在归因偏见,在行为反应搜寻和问题解决策略上存在缺陷,并且欺负者对于欺负行为的后果抱乐观态度。欺负者在六个阶段的某一个或者某几个阶段存在缺陷就会导致他们在面对冲突的时候比他人更容易留意那些敌意性线索,或者认为别人的行为是故意针对他的,而自己又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时,就会更容易产生欺负行为。该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欺负的起因,但是,欺负行为也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欺负者往往需要协调能力社会认知能力才能完成这一行为。
3.冷认知理论
近年来,研究者从心理理论的角度来探讨欺负行为的原因,认为欺负者知道如何去伤害别人,也就是说他对对方的心理有很好地把握,他拥有很强的社会认知能力但喜欢伤害别人。也就是缺乏移情能力。Smith称经常欺负他人的儿童这种基本认知能力正常但是不能移情的现象为“冷认知”。正是因为缺乏移情能力,儿童才会产生欺负行为。这些欺负者拥有正常或者较高的认知能力,但是却不能移情,因此才会去实施欺负行为。冷认知理论从移隋角度提出了研究欺负行为发生原因的新方向。由于该理论较新,缺乏实证研究。
4.依恋理论
依恋理论认为,儿童早期与照看者之间形成的依恋类型(回避型、安全型和焦虑型)影响着儿童将来处理人际关系的“内部工作模式”。儿童在早期的生活经历中如果没有形成安全的依恋,可能会导致儿童在学校里产生不安全感和焦虑,从而导致欺负的发生。这一假设最早由美国的Troy和Sroufe提出,认为具有不安全依恋历史的儿童比其他儿童更多表现欺负行为。刘晓群(2005)研究发现,母子依恋安全性对于欺负行为和受欺负行为有显著的负效应,儿童与同伴的交往过程中出现的欺负、受欺负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亲子依恋安全性,尤其是母子依恋安全性决定的。但是目前研究只局限于依恋与欺负二者的相关研究,至于依恋是如何影响儿童发生欺负行为,其中的机制尚未有合理的解释。
三、欺负行为的干预
欺负行为的引起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在欺负行为的干预行动上就不能单一地控制某一个变量来减少欺负行为的发生,往往需要学校、家长、社会的集体努力来减少欺负行为的发生。研究者们根据不同的欺负行为理论研究结果来制定相对应的干预方案,通过控制不同的变量来减少欺负行为发生的频率。下面介绍国内外一些干预研究采用的方案以及干预效果。
1.国外研究
挪威的Olwues教授于1983年领导了全国范围的学校欺负调查和反欺负运动,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反欺负运动。之后,很多学者也开展了众多不同的反欺负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Olweus教授从学校、班级和个体三方面对儿童欺负行为进行系统的干预,干预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英国、德国、加拿大等国的研究者也均采用了以学校为基础的校本干预,从学校、班级和个体方面同时入手减少学校欺负行为的发生频率。研究结果令人鼓舞。但是也有结论表明,干预效果有待考证。
除了采用学校、班级和个体系统干预方法,其余研究者也根据影响欺负行为的因素和原因等理论采用不同的干预方法。Hanish和Tolan(2001)采用一种为期五周的家庭干预方案,通过对家庭的干预来达到减少欺负行为的效果。Carlson和Horne(2004)采用针对中学教师的干预措施,通过对教师的培训,让教师对学生的欺负行为及时进行教育改正。如认知行 为干预,有的研究者把认知和行为干预综合起来对儿童的欺负行为进行干预,如Taylor等人(2005)对有轻微智力缺陷和欺负记录行为的人实施了一项针对愤怒的综合训练课程干预,包括认知重建、降低觉醒水平、行为技能训练等,结果报告被试的愤怒指数显著降低,并有持续效应。Hammond(1991)等人设计了一个多方向的认知行为训练课程,内容包括问题的确认、降低生气、问题解决、沟通协调等,训练的结果非常有效。
强调情绪干预的研究者进行了移情干预,通过提高被试儿童的情感反应能力来减少欺负行为的发生。Feshbach(1999)设计了一套移情训练程序来对欺负儿童进行教育干预,该程序通过增强儿童的情感反应能力,如“脸谱图”训练、“情境描绘”、“角色扮演”等方法来降低欺负行为,取得显著效果。
2.国内研究
我国的欺负干预研究开展较晚,近些年才受到重视,采取行动研究的研究者日益增多。张文新(2001)对山东省济南市的一所小学进行了为期五周的干预研究。该研究针对上学和放学路上的欺负行为,与学校一起合作制定干预策略,班级和个体层次上分别开展干预研究,班级层次的措施包括质量小组和角色扮演等,个体层次的措施为自信心训练,与欺负者、被欺负者访谈等。实验结果表明,干预期间学校欺负行为明显降低。
杜红梅、冯维(2004)开展以移情和后果认知训练为内容的教育干预研究来针对儿童的欺负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对儿童进行提高其移情水平和增强对行为后果认知的训练可以减少儿童的欺负行为。杨婉秋(2004)采用了团体心理辅导的方式来减少儿童的欺负行为,并通过改善同伴关系、提高移情能力、提高解决人际冲突策略的团体心理咨询来降低班级中欺负行为的发生频率,结果表明移情方案的团体心理咨询最为有效。张海燕(2005)则采用系统干预方法,对小学生进行欺负干预。这种兼顾内外影响因素、多层次系统干预模式非常有效。
四、小结
以往的研究往往采用横断研究,满足短期内的干预效果,而忽略了欺负行为是否会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因此,干预效果能否长期保持是今后需要关注的问题,以后可将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结合起来,关注校园欺负行为的发展及干预效果。
目前的干预实验通常由研究者选取某个学校、班级作为被试,由研究者担任主试,对被试实施一段时间的干预方案,实验后测往往证明是有效的。但是,短期的干预并不能彻底改变学生们减少欺负行为的发生,今后可以尝试制定简单易行的干预手册,并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学校外部氛围的改变结合起来,在减少欺负行为的同时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Perry D.G kuee] S.J &Perry L.C.Victims of peeraggression[J].Developmental and Psychology.1989.(24):807-S14.
[2]Smith P.K The silent nightmare: burying and victimizationin school peer groups[J].The Peycho]ist.1991.(4):243-248.
[3]Dan Olweus.Bullying at school:What we know and what wecan do[M].Wi]ey Blackwell.1993.
[4]Smith P K;Bullying for you oping with the abuse ofp6wer-an inaugural lecture[D].London:Goldsmith College.1997.
[5]Troy M.Sroufe L A.Victimisation among preschoole: role ofattachmengt relationship history[J].Journal of American Academy ofOhild and Adolescent Peychiatry.1987.(26):166-172.
[6]Bruce T Gillmer.Alieon Robertson.lan Thorme.lndividualcognitive-behavioral anger treantment for people with mild-borderline intellectual disabil]tieB and histories of aggression:acontrolled trial[J].The British journal of Olinical Psychology.Leicester.2005.(3):567-409.
[7]Rose A.M.Feehbach N.D.Empathy and aggressionreeisited:The effects of context[J].Aggreseive Behavior.1991.(17):93-94.
[8]鞠玉翠.学生欺负问题及其干预的研究——采用行动研究法在一所小学中的实践[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0
[9]冯 维.黄金凤.儿童欺负行为研究的述评与展望[J].中国特殊教育,2008,(2)
关键词:欺负行为;社会信息加工理论;冷认知理论;依恋理论
作者简介:高妍(1986-),女,山西临汾人,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学校心理学。(山西太原030006)
欺负是儿童之间尤其是中小学生之间经常发生的一种攻击行为。欺负行为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严重的危害,对欺负者和被欺负者都会有负面的影响,受欺负者甚至会发生自残、自杀行为。近年来,校园欺负行为已经引起了许多国家教育管理部门、学校、老师和研究者的关注。如何有效减少校园中的欺负行为,降低欺负行为对学生的负面影响,是目前该领域的热点话题。本文在广泛参阅有关文献的基础上,集中介绍了欺负行为的概念、原因分析、国内外的欺负干预研究进展,希望能对未来的欺负行为干预方案提供参考。
一、欺负行为概念
最早研究欺负问题的挪威心理学家Olweus认为,欺负是攻击的一个子集,是指力量强大的儿童经常利用言语或身体方式给弱小儿童带来伤害性的行为。英国哥德斯密斯学院的Smith认为“欺侮行为可以被归属为攻击行为的一个子集。与一般意义上的攻击性行为一样,欺侮行为是指有意地造成接受者的伤害,这种伤害可能是身体的或心理的。欺侮通常采取打、推、勒索钱等方式,也包括讲下流的故事或社会拒斥等。欺侮可由一个或多个儿童卷入”。
目前,国内外的研究者提出不同的欺负行为概念,在欺负行为分类、发生的普遍性以及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性别的儿童欺负特点这些领域,研究结论也有所不同。
二、欺负行为的原因分析
为什么会产生欺负行为?欺负的起因问题是欺负问题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也关系到欺负行为的干预情况。而目前对于欺负行为原因分析仅仅处在描述性阶段,也没有全面系统的解释。近年来,有关欺负行为的原因有四种理论分析。
1.竞争假设和外部特异性假设
竞争假设和外部特异性假设是关于儿童欺负行为产生的比较流行的原因。竞争假设认为,儿童在学校中参与竞争,受到挫折和失败后会发生欺负行为。然而受到挫折并不能直接导致欺负行为的发生。外部特异性特征认为,拥有一些“外部异常特征”如肥胖、戴眼镜等会受到欺负。这两种假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为什么受欺负,但是Olweus(1993)已经试验证明,竞争受挫和拥有“外部异常特征”并不—定就是受欺负的原因。
2.社会信息加工理论
20世纪80年代以来,研究者开始从社会认知角度来分析欺负行为产生的原因。K.A.Dodge提出儿童攻击行为的社会信息加工理论,该理论认为儿童在面临某一情境到做出攻击行为总共分为线索解码、线索解释或表征、澄清或选择目标、搜寻或建构新反应、评估与决定行为反应和启动行为六个环节。基于该理论,研究者认为欺负者存在一些社会技能缺陷,在社会信息加工的某些阶段存在不足才会导致欺负行为的发生。欺负者的社会信息加工能力低下,对环境信息认知加工存在偏差,是欺负行为发展的原因。
欺负者在不同的加工认知阶段都存在缺陷,因此导致欺负行为的发生。欺负者对敌意性线索存在偏向性的注意,对他人行为的解释存在归因偏见,在行为反应搜寻和问题解决策略上存在缺陷,并且欺负者对于欺负行为的后果抱乐观态度。欺负者在六个阶段的某一个或者某几个阶段存在缺陷就会导致他们在面对冲突的时候比他人更容易留意那些敌意性线索,或者认为别人的行为是故意针对他的,而自己又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时,就会更容易产生欺负行为。该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欺负的起因,但是,欺负行为也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欺负者往往需要协调能力社会认知能力才能完成这一行为。
3.冷认知理论
近年来,研究者从心理理论的角度来探讨欺负行为的原因,认为欺负者知道如何去伤害别人,也就是说他对对方的心理有很好地把握,他拥有很强的社会认知能力但喜欢伤害别人。也就是缺乏移情能力。Smith称经常欺负他人的儿童这种基本认知能力正常但是不能移情的现象为“冷认知”。正是因为缺乏移情能力,儿童才会产生欺负行为。这些欺负者拥有正常或者较高的认知能力,但是却不能移情,因此才会去实施欺负行为。冷认知理论从移隋角度提出了研究欺负行为发生原因的新方向。由于该理论较新,缺乏实证研究。
4.依恋理论
依恋理论认为,儿童早期与照看者之间形成的依恋类型(回避型、安全型和焦虑型)影响着儿童将来处理人际关系的“内部工作模式”。儿童在早期的生活经历中如果没有形成安全的依恋,可能会导致儿童在学校里产生不安全感和焦虑,从而导致欺负的发生。这一假设最早由美国的Troy和Sroufe提出,认为具有不安全依恋历史的儿童比其他儿童更多表现欺负行为。刘晓群(2005)研究发现,母子依恋安全性对于欺负行为和受欺负行为有显著的负效应,儿童与同伴的交往过程中出现的欺负、受欺负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亲子依恋安全性,尤其是母子依恋安全性决定的。但是目前研究只局限于依恋与欺负二者的相关研究,至于依恋是如何影响儿童发生欺负行为,其中的机制尚未有合理的解释。
三、欺负行为的干预
欺负行为的引起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在欺负行为的干预行动上就不能单一地控制某一个变量来减少欺负行为的发生,往往需要学校、家长、社会的集体努力来减少欺负行为的发生。研究者们根据不同的欺负行为理论研究结果来制定相对应的干预方案,通过控制不同的变量来减少欺负行为发生的频率。下面介绍国内外一些干预研究采用的方案以及干预效果。
1.国外研究
挪威的Olwues教授于1983年领导了全国范围的学校欺负调查和反欺负运动,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反欺负运动。之后,很多学者也开展了众多不同的反欺负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Olweus教授从学校、班级和个体三方面对儿童欺负行为进行系统的干预,干预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英国、德国、加拿大等国的研究者也均采用了以学校为基础的校本干预,从学校、班级和个体方面同时入手减少学校欺负行为的发生频率。研究结果令人鼓舞。但是也有结论表明,干预效果有待考证。
除了采用学校、班级和个体系统干预方法,其余研究者也根据影响欺负行为的因素和原因等理论采用不同的干预方法。Hanish和Tolan(2001)采用一种为期五周的家庭干预方案,通过对家庭的干预来达到减少欺负行为的效果。Carlson和Horne(2004)采用针对中学教师的干预措施,通过对教师的培训,让教师对学生的欺负行为及时进行教育改正。如认知行 为干预,有的研究者把认知和行为干预综合起来对儿童的欺负行为进行干预,如Taylor等人(2005)对有轻微智力缺陷和欺负记录行为的人实施了一项针对愤怒的综合训练课程干预,包括认知重建、降低觉醒水平、行为技能训练等,结果报告被试的愤怒指数显著降低,并有持续效应。Hammond(1991)等人设计了一个多方向的认知行为训练课程,内容包括问题的确认、降低生气、问题解决、沟通协调等,训练的结果非常有效。
强调情绪干预的研究者进行了移情干预,通过提高被试儿童的情感反应能力来减少欺负行为的发生。Feshbach(1999)设计了一套移情训练程序来对欺负儿童进行教育干预,该程序通过增强儿童的情感反应能力,如“脸谱图”训练、“情境描绘”、“角色扮演”等方法来降低欺负行为,取得显著效果。
2.国内研究
我国的欺负干预研究开展较晚,近些年才受到重视,采取行动研究的研究者日益增多。张文新(2001)对山东省济南市的一所小学进行了为期五周的干预研究。该研究针对上学和放学路上的欺负行为,与学校一起合作制定干预策略,班级和个体层次上分别开展干预研究,班级层次的措施包括质量小组和角色扮演等,个体层次的措施为自信心训练,与欺负者、被欺负者访谈等。实验结果表明,干预期间学校欺负行为明显降低。
杜红梅、冯维(2004)开展以移情和后果认知训练为内容的教育干预研究来针对儿童的欺负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对儿童进行提高其移情水平和增强对行为后果认知的训练可以减少儿童的欺负行为。杨婉秋(2004)采用了团体心理辅导的方式来减少儿童的欺负行为,并通过改善同伴关系、提高移情能力、提高解决人际冲突策略的团体心理咨询来降低班级中欺负行为的发生频率,结果表明移情方案的团体心理咨询最为有效。张海燕(2005)则采用系统干预方法,对小学生进行欺负干预。这种兼顾内外影响因素、多层次系统干预模式非常有效。
四、小结
以往的研究往往采用横断研究,满足短期内的干预效果,而忽略了欺负行为是否会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因此,干预效果能否长期保持是今后需要关注的问题,以后可将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结合起来,关注校园欺负行为的发展及干预效果。
目前的干预实验通常由研究者选取某个学校、班级作为被试,由研究者担任主试,对被试实施一段时间的干预方案,实验后测往往证明是有效的。但是,短期的干预并不能彻底改变学生们减少欺负行为的发生,今后可以尝试制定简单易行的干预手册,并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学校外部氛围的改变结合起来,在减少欺负行为的同时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Perry D.G kuee] S.J &Perry L.C.Victims of peeraggression[J].Developmental and Psychology.1989.(24):807-S14.
[2]Smith P.K The silent nightmare: burying and victimizationin school peer groups[J].The Peycho]ist.1991.(4):243-248.
[3]Dan Olweus.Bullying at school:What we know and what wecan do[M].Wi]ey Blackwell.1993.
[4]Smith P K;Bullying for you oping with the abuse ofp6wer-an inaugural lecture[D].London:Goldsmith College.1997.
[5]Troy M.Sroufe L A.Victimisation among preschoole: role ofattachmengt relationship history[J].Journal of American Academy ofOhild and Adolescent Peychiatry.1987.(26):166-172.
[6]Bruce T Gillmer.Alieon Robertson.lan Thorme.lndividualcognitive-behavioral anger treantment for people with mild-borderline intellectual disabil]tieB and histories of aggression:acontrolled trial[J].The British journal of Olinical Psychology.Leicester.2005.(3):567-409.
[7]Rose A.M.Feehbach N.D.Empathy and aggressionreeisited:The effects of context[J].Aggreseive Behavior.1991.(17):93-94.
[8]鞠玉翠.学生欺负问题及其干预的研究——采用行动研究法在一所小学中的实践[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0
[9]冯 维.黄金凤.儿童欺负行为研究的述评与展望[J].中国特殊教育,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