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反馈表 引导学生学习

来源 :历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wei10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推进,中学历史教学也在深入发展。新课改注重学生对教学的参与,提倡在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以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笔者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通过历史学科课前预习反馈表和课后反馈表的制作和运用,促使学生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取得一定成效。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倡有意义的学习方式。历史教师在课前和课后及时、正确地了解学生的情况,才能有针对性地促进学生的历史学习。笔者所教班级的学生,在课堂上特别爱提问题,这说明学生对历史学习有兴趣,我倍感欣慰,但学生在课堂上的随机提问及相应的解答,又占用了课堂时间,有可能影响到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如果教师能在课前获取学生预习阶段的困惑,然后在课堂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课后,及时获取学生在学习后产生的问题,然后在备课时将这些具体的学情考虑进去,再在课堂教学中加以集中解决,这样既可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又能够节省课堂时间,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因此,我们尝试着制作历史学习的课前与课后反馈表,并通过对学生所反馈的信息进行认真的分析,来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质量。
  
  一、制作第一张反馈表:“历史学科课前预习反馈表”
  
  课前预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许多学生往往对课前预习认识不足,甚至有这样的错误认识:课前预习没有必要,反正老师上课时要讲,上课专心听讲就行了,不必在课前浪费时间。还有不少学生没有掌握课前预习的正确方法,虽然进行了预习,却感到收效不大,如曾经有学生在百度贴吧上提出:“我每次课前预习就是把书看一遍,但看完后没多大印象,没有达到预习效果,这段时间白白浪费了。”(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21289746.html)而下面的跟帖回答中,多是说先把重点划出来,把课文结构弄清楚等。这样的预习方法所起的作用,显然不是激发学习兴趣和产生探究愿望,而是在对书本知识进行梳理。面对这样的情况,就需要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用恰当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历史课前预习。
  笔者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历史学科课前预习的特点,设计了学生的课前预习反馈表。主要内容集中在五点上,即兴趣点、疑问点、创作点、联系点及建议点,如下表:
  
  课前预习反馈表中的“兴趣点”,可以使学生找出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而自主地进行课外阅读;“疑问点”可以使学生在课前就梳理出自己可能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提高听课效率,学生从预习开始就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可以增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养成思考的习惯;“创作点”和“联系点”有利于在预习阶段就启动学生的思维,使其把课本的历史知识化为自己的认识,在创作或联系中探寻学习历史的乐趣,也提高了课前预习的有效性;“建议点”是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与教师共同创建课堂的教与学。
  教学实践证明,这种课前预习反馈表不仅调动了学生的预习,而且有利于教师在课前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真切地了解學情。
  例如,高中学生在预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的内容时,班上有九张预习反馈表在“疑问点”中问道“为什么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英国,资本家不愿意把资本用于更新国内的机器设备和采用新技术上”;有六张在“疑问点”中针对“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及其原因”;有四张表提出“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处有点模糊”;另外,预习反馈表的“兴趣点”主要集中在“美国经济迅速发展”和“日本经济和军事发展的详细原因”上。教师获得了这些反馈信息,在课前了解到具体的学情,就可以根据学生的要求及时调整自己的授课方案,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再如,在预习川教版课标历史教材七年级下册的“明朝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时,有同学在预习反馈表中的“建议点”中提到,“希望编制一个郑和下西洋的小剧本”。于是,教师在课前组织学生编写小剧本,并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表演,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很好地加强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活跃了课堂的气氛,是学生对课堂教学的直接参与。
  新课程标准要求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的历史学习,要经过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练习和反思这样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是一个整体,每个环节都是不可或缺的。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必须着眼于整体,第一步就是从课前预习开始,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这样才能使整个教学过程得以有效进行。
  
  二、制作第二张反馈表:“历史学科课堂教学反馈表”
  
  为了促进学生的历史学习,拓展他们在课堂上所学的成果,同时促进教师的教学反思,总结教学经验,笔者设计了“历史学科课堂教学反馈表”,内容如下(见下页):
  “历史学科课堂教学反馈表”的意义及分析举例:
  
  1、有利于教师及时准确地进行教学反思,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基本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而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然而怎样进行教学反思呢?扬州大学朱煜教授在《论课程改革与教学反思》一文中提出,可以通过案例研究、课堂观察、课后小结与反思札记等三种方法来进行教学反思。这也是我们通常使用的教学反思方法,但这三种方法都有一个共同的局限,就是没有足够空间倾听学生的声音。显然,这样的教学反思可能是教师主观臆断的,而教学效果如何,最终应是落在学生的学习上。因此,用历史课堂教学反馈表,通过及时获取学生对教学的意见,使教师能够准确地进行教学反思,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例如,在所有收回的“历史课堂教学反馈表”中,我们发现填写“无”或者“没有”的,多是集中在“争论什么”这一项上,而且比例高达80%以上。这个调查统计数据,有可能连学生自己也不会意识到,同时也不得不让教师立即反思我们的教学,去思考如何改变这种现状。
  
  2、有利于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发现问题。
  “历史课堂教学反馈表”中的“留下什么”“问点什么”“需要什么”,一方面能够使学生及时地对所学知识进行回忆,另外也能在反思中及时发现问题;而“争论什么”“说点什么”,则有利于学生把所学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认识,生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如学生学完“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在反馈表的“说点什么”中写到“科技带来新生活”,可见本节课的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已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认识,并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达了出来。
  
  3、有利于开辟第二课堂。
  第二课堂是相对课堂教学而言的,从教学内容上看,它源于教材又不限于教材,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而我们根据什么来开辟历史教学的第二课堂呢?一方面需要发挥教师的 教学主动性和创造性,但同时更应该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渠道,使他们参与到第二课堂的设计中来。用好“历史课堂教学反馈表”对开展有效的、形式丰富多彩的历史教学第二课堂是有帮助的,如可以依据反馈表中的“需要什么”“问点什么”,设计制作一个有关历史教材的扩展阅读网站;依据“争论什么”开展历史辩论赛等等。
  
  4、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
  加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运用历史知识服务人们的生活,推动社会的进步,也应该是历史教学的任务之一。历史课堂教学反馈表中的“应用什么”有利于培养学生将所学的历史知识运用于生活的习惯,而在运用中又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历史课本知识,做到学以致用。例如,一位美术生在学完“文艺复兴”后,在“历史课堂教学反馈表”的“应用什么”中写到“要把历史融入进美术绘画中”,说明学生对应用历史知识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愿望。
  
  三、可能存在的问题及其相应对策
  
  1、反馈表的内容时效性问题。
  任何一张反馈表都不可能永不过时,同时教师的思想也不一定都能完全跟上时代的潮流。为了弥补这一弊端,可以在学生使用反馈表一段时间后,也就是能够初步把握反馈表的制定原则后,考虑让学生参与制定并定期修改反馈表。这样不仅可以避免上述问题,而且还可以有效地避免学生对同样内容的反馈表产生厌倦感,增强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力度。
  
  2、如何最大限度用好反馈表的问题。
  反馈表可以辅助历史课堂教学,但仅靠历史课堂教学是不能充分发挥历史反馈表作用的。如学生提出的很好的创作点子、联系点子、应用点子等,可以通过学校的社团活动来加以实践;而学生需要扩展了解的知识点,则可以通过建立“教材扩展阅读网站”的形式来解决。总之,在用好历史学科反馈表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思考和实践。
  
  3、教师的时间和精力问题与反馈表使用纸张的问题。
  反馈表必须及时服务于教学,但分析反馈表的工作量无疑是很大的。可以通过教研活动的方式,用集体的力量来分析反馈表。这样也有助于增强教研活动的针对性,使教师在备学生这个环节做到科学合理。另外,对于经费困难的农村学校,可以考虑采取学生轮流填写反馈表的方式,以节省制表的纸张。同时,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3G时代的来临,在发达地区完全可以考虑建立网站,以学生电脑上网或手机上网的形式来进行反馈,这不仅具有更强的灵活性,突破填写反馈表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也能够节省纸张资源。
  实踐证明,课前和课后反馈表的运用,有利于历史教学在实际中的深入发展,有利于学生的历史学习,其成效是明显的。新的课改为教师的教学工作开拓了更广阔的空间,只要我们教师敢于创新,勇于实践,就一定能够在教改的大潮中取得新的成就。
  
  【作者简介】谭勇,男,1961年出生,重庆市巴县中学高级教师。
  秦方红,男,1981年出生。重庆市巴县中学二级教师,致力于网络与中学历史教学结合的研究。
  【责任编辑:王雅贞】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