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内信用卡市场的“圈地运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年费优惠、办卡便捷、礼品赠送……,种种诱惑下,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成为持卡一族,刷、刷、刷,划卡的快乐让人们忘记了它可能带来的痛苦。
然而,在成熟的用卡国家,人们已经认识到:信用卡行业更多的是依靠误导性的技巧来攫取破纪录的超额利润,带来的后果是消费者很容易陷入更深的债务陷阱。
美国是信用卡消费大国,1.44亿人、数以百万计的美国家庭在使用6.41亿张各类个人通用信用卡。而美国金融界的专家们则一直在不厌其烦地提醒持卡人,信用卡公司“阳谋”多多。他们为消费者总结出了信用卡公司经常采用的几个“花招”:
1. 普遍拖欠原则
这意味着既便你按时偿还透支,信用卡公司照样可以自动提高你的信用卡利息——如果你没有按时偿还另外一张信用卡透支,或者没有按时支付汽车贷款、房屋贷款、甚至没有按时支付电话费,或者仅仅因为信用卡公司认为你已经借了太多的债务或者贷款。
信用卡公司的逻辑是:如果一个人在其他方面损害了信用,或者已经负债过多,那么这个人无法清偿信用卡透支的风险就增大。为抵消风险,信用卡公司必须提高其利息。
2. 信用记录分享原则
个人信用评分(FICO)被金融界广泛分享。美国人的信用记录在某种程度上是性命攸关的,它被广泛分享,用于决定一个美国人可以得到多少贷款,买人寿保险时的价格,是否有资格租房子;在信用卡方面,它决定一个人使用信用卡时的利息。
遗憾的是,大部分美国人不知道自己的信用评分是多少。决定信用评分最重要的因素是——你目前负债的数目和你偿还大额贷款的历史记录。
3. 延误支付信用卡债务的处罚不封顶
既便偿还透支的支票晚一个小时到达,信用卡公司也会开出罚款;罚款数额上不封顶,1996年之前,延误罚款每次不超过15美元,现在涨到30美元,专业律师估计明年将涨到50美元。
4. 晦涩、误导的霸王条款
信用卡公司高层和律师们都承认信用卡合同晦涩难懂。人们常常在种种极具诱惑性的条款之中忽略这一条:公司有权力在任何时间、以任何理由调高年利率,只要公司提前15天通知你。
不夸张地形容,信用卡公司是在微笑着以零年费、低利率的广告引诱你签约使用信用卡,同时雇佣一个完整的MBA团队来设计晦涩但环环相扣、充满陷阱的书面条款以便日后压榨你。
5. 信用卡利息率不封顶
美国并没有一部联邦“高利贷法”,这意味着每一个州可以自己决定在本州运行的信用卡业务的利息率。美国各大银行的信用卡业务都选择在南达科他州或者德拉维尔州运行,因为这些州大多对利息率没有限制。
在专家看来,1.1亿每月并不完全清偿透支的美国人,是信用卡公司最有利可图的“最好”顾客,他们被称为“枪手”。而那些按月完全清偿透支,让信用卡公司没办法赚取利息的“躲避债务者”则是银行制造利润的克星。
让信用卡公司高兴的是,“枪手”群体在不断扩大,与10年前相比,他们拖欠的信用卡透支金额也不断增高。今天,每个美国家庭平均欠8000美元的信用卡债务;而这笔透支债务去年为信用卡业创造了破纪录的300亿美元税前利润。在这300亿美元当中,年费、服务费、惩罚性费用占到215亿,其中单惩罚性费用一项就达117亿美元。
正在追赶信用卡热潮的中国持卡人,不妨冷静一下,不要成为未来国内信用卡市场大受欢迎的埋单“枪手”,而要学做一个理性的“躲避债务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