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题]
人教版教材一年级下册《五十六朵花》主题单元《乃哟乃》第二课时
[教材分析]
《乃哟乃》是一首简短的土家族民歌,四二拍,五声宫调式,全曲只有“5”“3”“1”三个音,旋律进行以三度跳进音程为主,由四个乐句构成。歌曲富有特点的三度跳进音程,情绪欢快热烈,表现了土家族儿童质朴童真、乐观开朗的性格。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 “dol”“re”“mi”,听辩能里用柯尔文手势表现三音及歌曲。能力目标:学会用活泼、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能创编简单的摆手舞进行歌表演。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初步感受土家族的音乐风格,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活泼、好动,喜欢上音乐课,学习热情高、模仿性和可塑性强,结合学生这些年龄特征和有利因素,我对教材进行了“二次开发”,进行创造性的使用教材,第一课时学习柯尔文手势,第二课时学唱歌曲《乃哟乃》,以音乐审美为教学核心,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形式和方法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项音乐实践活动,倡导“快乐学习、阳光成长”的教学理念,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特长培养,增强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音乐表现力,逐渐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
[设计思路]
从学习土家族的摆手舞到学生校园摆手舞的拓展,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受到艺术的熏陶和启迪,感受到艺术的魅力,有效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是对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的良好素材。
[教学重点]
1.巩固 “dol”“re”“mi”三个音的柯尔文手势动作,模唱并唱准其音高。
2.用活泼、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感受土家族歌曲的音樂特色。
3.通过不同形式的歌曲体验,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准备]
1.柯尔文手势:柯尔文手势是借助“do re mi fa sol la si”七种不同手势和高低位置来代表七个不同的唱名,在空间上把所唱音的高低关系体现出来。它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音高、音准的调节、交流的一种身体语言形式。
“1”在腰的两侧双手握拳;()
“3”胸前双手平举,手心向下;()
“5”双手在胸前侧平举,手心面对胸前,手背向外。
()
2“do”“mi”“sol”三个水位不同的杯子和银筷子一对;
“sol” “do” “mi”
3《乃哟乃》课件及相关音频
[教学人数] 男生23人
女生25人 共计48人
[教学课时] 2
座位要求:1 每8人一组,分六组入座。
2 按照学生的声音特点和男女比例,将学生分为两组。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出示并敲击音准为“1”“3”“5”三个音的不同水位的杯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师用自制的“乐器”演奏歌曲《乃哟乃》,学生感受歌曲旋律。
(设计意图:导入新颖有趣又别出心裁,学生兴趣浓厚。)
二学习新课
(一)歌曲简介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土家族的歌曲《乃哟乃》。(揭示课题并板书)
1学生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
a 歌曲是怎样的情绪?(活泼、欢快)
b 提问:歌曲有什么特点?由几个音符组成?
学生:歌曲由“do”、“mi”、“sol”三个音组成。
c柯尔文手势中“do”、“mi”、“sol”是怎样的?(生齐做手势两遍)
2学生听音模唱“do”“mi”“sol”三音,并唱准“5 3 1”音高。
3巩固柯尔文手势“5 3 1”。(学生齐做两遍手势)
(设计意图:通过柯尔文手势引导学生做有规律的协调动作,帮助学生掌握“do”“mi”“sol”正确音准,让学生从身心两个方面入手去学习音乐、感受音乐,为学唱歌曲做准备。)
(二)学唱歌曲
1复听歌曲,感受歌词及旋律。
简介土家族语言中衬词“乃哟乃 乃哟嗬”的含义。
2师生接龙游戏。
(1)以模唱为基础进行师生互动活动,学唱歌曲“乃哟嗬”。
(2)师弹琴,学生唱带有“乃哟嗬”的歌词,师生对唱。
要求:a 培养学生良好的坐姿和演唱习惯。
b演唱时要求声音自然流畅富有弹性,切勿喊唱。
(3)师生互换接龙顺序,帮助学生学习掌握歌曲重点,突破难点。
4再次聆听歌曲范唱,学生轻声跟唱。注意气息流畅,咬字吐字要清晰。
5学生用活泼、欢快的情绪完整地演唱歌曲,要求声音自然流畅。
6表现歌曲
(一)座位(右)(左)第一横排 为第一组。
1 播放歌曲《乃呦乃》,第一组学生在“5 3 1”处齐做柯尔文手势。 出示谱例:
a 巩固柯尔文手势“5 3 1”。
b学生随音乐默唱歌曲《乃呦乃》。
c 音乐配合准确,动作整齐有序。
(二)座位(右)(左) 第二横排 为第二组。
2播放歌曲《乃呦乃》,第二组学生在“5 3 1|”处拍手。
出示谱例:
要求: a 拍手时表现出2/4拍的强弱规律(X X X)
● ○
b 节奏准确,整齐有序。
(三)座位(右)(左) 第三横排 为第三组。
3播放歌曲《乃呦乃》,第三组学生在标注处加声势“嘿”的衬词。
要求:声音洪亮、节奏准确、整齐有序。
7提问:同学们喜欢哪组表现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的方法?
学生:(第一种);(第二种);(第三种)。
8选择学生喜爱较多的(第二种)表现方式进行表演,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
9师弹琴,右侧学生演唱歌曲,左侧学生在“5 3 1”处做拍手动作。)
(设计意图:尊重学生个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音乐活动,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和发展不同个性有机结合起来,创造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为学生发展音乐才能提供空间。)
(三)歌表演
(1)教师简单介绍土家族,并跳一段简单的土家族摆手舞。(出示土家族摆手舞的视频,增强感性认识)
(2)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几个摆手舞的动作。
(3)教师和学生分组围成圆圈边唱边跳摆手舞,其他学生做声势伴奏,以增加气氛,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的热情,感染并激发所有学生积极参与歌曲表现。
(设计意图:通过歌曲与摆手舞的有机结合,让学生在美的韵律中加深对歌曲《乃哟乃》的理解和感受,体验土家族的风土人情,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和学习兴趣。)
(四)拓展
(1)师引导学生编创校园摆手舞,师指导动作。
如:学习洒水、撒种子、擦天花板、拖地等动作。
(2)学生随师一起做校园摆手舞,边做边及时指正。
(设计意图: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音乐,乐于与他人共同参与音乐活动,培养学生动作協调能力和集体意识。)
三、小结
1 师:今天我们到美丽的土家族转了一圈,领略了那里的风土人情,学习了用“dol mi sol”三个音组成的歌曲《乃哟乃》,不仅激发了我们每个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同时对祖国的骄傲自豪之情油然而生。
2师用杯子敲击歌曲《乃呦乃》,学生随音乐离开教室。(学生摆右手,乃呦乃处双手胸前交叉后,抬起平举,手心朝下,手背朝上)。
[课后反思]
亮点一:
以敲击音准为“1”“3”“5”三个音的不同水位的杯子演奏歌曲《乃呦乃》导入新颖、有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再以此作为结束设计,首尾呼应,相得益彰,让整个音乐课堂贴近生活,灵动鲜活。
亮点二:
柯尔文手势的运用,它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do”"mi""sol"三个音准确的音高感,还为学生视唱歌曲《乃哟乃》曲谱更好地学唱和表现歌曲做铺垫,丰富了音乐课堂。
作者简介:
白俊荣(1971.11-),女,学历:本科,职称:小教高级教师。
(作者单位:河北省任丘市华北油田东风小学)
人教版教材一年级下册《五十六朵花》主题单元《乃哟乃》第二课时
[教材分析]
《乃哟乃》是一首简短的土家族民歌,四二拍,五声宫调式,全曲只有“5”“3”“1”三个音,旋律进行以三度跳进音程为主,由四个乐句构成。歌曲富有特点的三度跳进音程,情绪欢快热烈,表现了土家族儿童质朴童真、乐观开朗的性格。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 “dol”“re”“mi”,听辩能里用柯尔文手势表现三音及歌曲。能力目标:学会用活泼、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能创编简单的摆手舞进行歌表演。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初步感受土家族的音乐风格,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活泼、好动,喜欢上音乐课,学习热情高、模仿性和可塑性强,结合学生这些年龄特征和有利因素,我对教材进行了“二次开发”,进行创造性的使用教材,第一课时学习柯尔文手势,第二课时学唱歌曲《乃哟乃》,以音乐审美为教学核心,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形式和方法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项音乐实践活动,倡导“快乐学习、阳光成长”的教学理念,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特长培养,增强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音乐表现力,逐渐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
[设计思路]
从学习土家族的摆手舞到学生校园摆手舞的拓展,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受到艺术的熏陶和启迪,感受到艺术的魅力,有效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是对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的良好素材。
[教学重点]
1.巩固 “dol”“re”“mi”三个音的柯尔文手势动作,模唱并唱准其音高。
2.用活泼、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感受土家族歌曲的音樂特色。
3.通过不同形式的歌曲体验,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准备]
1.柯尔文手势:柯尔文手势是借助“do re mi fa sol la si”七种不同手势和高低位置来代表七个不同的唱名,在空间上把所唱音的高低关系体现出来。它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音高、音准的调节、交流的一种身体语言形式。
“1”在腰的两侧双手握拳;()
“3”胸前双手平举,手心向下;()
“5”双手在胸前侧平举,手心面对胸前,手背向外。
()
2“do”“mi”“sol”三个水位不同的杯子和银筷子一对;
“sol” “do” “mi”
3《乃哟乃》课件及相关音频
[教学人数] 男生23人
女生25人 共计48人
[教学课时] 2
座位要求:1 每8人一组,分六组入座。
2 按照学生的声音特点和男女比例,将学生分为两组。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出示并敲击音准为“1”“3”“5”三个音的不同水位的杯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师用自制的“乐器”演奏歌曲《乃哟乃》,学生感受歌曲旋律。
(设计意图:导入新颖有趣又别出心裁,学生兴趣浓厚。)
二学习新课
(一)歌曲简介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土家族的歌曲《乃哟乃》。(揭示课题并板书)
1学生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
a 歌曲是怎样的情绪?(活泼、欢快)
b 提问:歌曲有什么特点?由几个音符组成?
学生:歌曲由“do”、“mi”、“sol”三个音组成。
c柯尔文手势中“do”、“mi”、“sol”是怎样的?(生齐做手势两遍)
2学生听音模唱“do”“mi”“sol”三音,并唱准“5 3 1”音高。
3巩固柯尔文手势“5 3 1”。(学生齐做两遍手势)
(设计意图:通过柯尔文手势引导学生做有规律的协调动作,帮助学生掌握“do”“mi”“sol”正确音准,让学生从身心两个方面入手去学习音乐、感受音乐,为学唱歌曲做准备。)
(二)学唱歌曲
1复听歌曲,感受歌词及旋律。
简介土家族语言中衬词“乃哟乃 乃哟嗬”的含义。
2师生接龙游戏。
(1)以模唱为基础进行师生互动活动,学唱歌曲“乃哟嗬”。
(2)师弹琴,学生唱带有“乃哟嗬”的歌词,师生对唱。
要求:a 培养学生良好的坐姿和演唱习惯。
b演唱时要求声音自然流畅富有弹性,切勿喊唱。
(3)师生互换接龙顺序,帮助学生学习掌握歌曲重点,突破难点。
4再次聆听歌曲范唱,学生轻声跟唱。注意气息流畅,咬字吐字要清晰。
5学生用活泼、欢快的情绪完整地演唱歌曲,要求声音自然流畅。
6表现歌曲
(一)座位(右)(左)第一横排 为第一组。
1 播放歌曲《乃呦乃》,第一组学生在“5 3 1”处齐做柯尔文手势。 出示谱例:
a 巩固柯尔文手势“5 3 1”。
b学生随音乐默唱歌曲《乃呦乃》。
c 音乐配合准确,动作整齐有序。
(二)座位(右)(左) 第二横排 为第二组。
2播放歌曲《乃呦乃》,第二组学生在“5 3 1|”处拍手。
出示谱例:
要求: a 拍手时表现出2/4拍的强弱规律(X X X)
● ○
b 节奏准确,整齐有序。
(三)座位(右)(左) 第三横排 为第三组。
3播放歌曲《乃呦乃》,第三组学生在标注处加声势“嘿”的衬词。
要求:声音洪亮、节奏准确、整齐有序。
7提问:同学们喜欢哪组表现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的方法?
学生:(第一种);(第二种);(第三种)。
8选择学生喜爱较多的(第二种)表现方式进行表演,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
9师弹琴,右侧学生演唱歌曲,左侧学生在“5 3 1”处做拍手动作。)
(设计意图:尊重学生个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音乐活动,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和发展不同个性有机结合起来,创造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为学生发展音乐才能提供空间。)
(三)歌表演
(1)教师简单介绍土家族,并跳一段简单的土家族摆手舞。(出示土家族摆手舞的视频,增强感性认识)
(2)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几个摆手舞的动作。
(3)教师和学生分组围成圆圈边唱边跳摆手舞,其他学生做声势伴奏,以增加气氛,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的热情,感染并激发所有学生积极参与歌曲表现。
(设计意图:通过歌曲与摆手舞的有机结合,让学生在美的韵律中加深对歌曲《乃哟乃》的理解和感受,体验土家族的风土人情,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和学习兴趣。)
(四)拓展
(1)师引导学生编创校园摆手舞,师指导动作。
如:学习洒水、撒种子、擦天花板、拖地等动作。
(2)学生随师一起做校园摆手舞,边做边及时指正。
(设计意图: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音乐,乐于与他人共同参与音乐活动,培养学生动作協调能力和集体意识。)
三、小结
1 师:今天我们到美丽的土家族转了一圈,领略了那里的风土人情,学习了用“dol mi sol”三个音组成的歌曲《乃哟乃》,不仅激发了我们每个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同时对祖国的骄傲自豪之情油然而生。
2师用杯子敲击歌曲《乃呦乃》,学生随音乐离开教室。(学生摆右手,乃呦乃处双手胸前交叉后,抬起平举,手心朝下,手背朝上)。
[课后反思]
亮点一:
以敲击音准为“1”“3”“5”三个音的不同水位的杯子演奏歌曲《乃呦乃》导入新颖、有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再以此作为结束设计,首尾呼应,相得益彰,让整个音乐课堂贴近生活,灵动鲜活。
亮点二:
柯尔文手势的运用,它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do”"mi""sol"三个音准确的音高感,还为学生视唱歌曲《乃哟乃》曲谱更好地学唱和表现歌曲做铺垫,丰富了音乐课堂。
作者简介:
白俊荣(1971.11-),女,学历:本科,职称:小教高级教师。
(作者单位:河北省任丘市华北油田东风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