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如何使经典融入现代,历来都是一个重要课题。令人欣慰的是,近几年央视在经典的传承方面走在了前列,一系列制作精良、高品质的经典文化类节目开始融入我们的生活,或关注我们不曾关注的视域;或唤醒我们曾经的记忆;或融合多种元素开启一个全新的多元化世界,使大众能更好地接近传统文化。任何时代,都会有代表性的艺术表现方式,这个时代也同样如此。无论形式怎样变化,他们都秉承着“传承经典 服务大众”的宗旨和理念,使传统文化的传承越来越有仪式感和使命感。我们期待着更多经典作品的出现,但更期待富有仪式感和使命感的传承能吸引更多的人主动为经典发声,让经典重新焕发出生命和活力,回归当下,开启未来。
关键词:仪式感;召唤;经典;回归
作者简介:余金屏(1979-),女,汉族,海南海口人,学生,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古代文学专业文学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唐宋文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6-0-02
提到仪式感,我们并不陌生,随着“传承宣扬中国传统文化”口号的提出,越来越多的人强调仪式感。当下,我们强调经典传承的仪式感并不是让经典的传承成为一种形式或口号,而是要在经典与现代的碰撞中找到一个切入点,使经典能融入到这个时代的文化浪潮中。
融入需要彼此认同,积极的心理認同能产生良好的群体效应,从而外化为相应的行为方式。经典与现代彼此认同的切入点又在哪呢?愚以为是姿态。经典只有放低姿态,走下神坛,才能融入到现代中;这个时代只有具备兼容并包的姿态,才能包容经典与现代的差异。“姿态”这个词让人浮想联翩,大可上升至国家层面的国家气度,小可具化为个人层面的个人胸襟,是不同层面心性修养的外在体现。姿态融入到这个时代中,使这个时代充满了仪式感;姿态融入到经典中,使经典的传承也极具仪式感。在颇具仪式感的现代生活中,经典开始被唤醒,被赋予仪式感,在古与今、雅与俗的交流中逐渐融入当下,回归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来。
一、现代仪式感以多种形式召唤经典的回归,实现了经典与现代的巧妙融合
1.讲经典
说到“讲经典”,我们不得不说说《百家讲坛》传承经典的方式。众所周知,《百家讲坛》对经典的传承方式符合大众口味,曾一度引起热评。这是一档以专家、学者为主讲人,向百姓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栏目。面向百姓讲解优秀传统文化的节目定位,使“讲”本身被赋予了迎合大众口味的形式。如其中的一期节目为“读《史记》 说比干”,来自河南大学的李力群教授从“帝王推崇 民间崇拜 姓氏祭祀”三个层面讲解了“比干形象经典化”的原因,利用现代传媒的优势,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形象,使大众在短短36分钟图文并茂的讲解中充分感知了比干形象经典化的过程。无论从其讲解经典的切入点还是从其传播形式来看,都以服务大众为宗旨,深入浅出,在忠实于原著的基础上对边缘问题进行了适度延展,从而得到了大众的认可和喜爱。其他如易中天品《三国》、于丹的《论语心得》等也在不同程度上引起了大众的关注和热议。现代仪式感在《百家讲坛》中被具化为面向大众的讲解,“讲”使内化于小我心中的阅读体验外化为对经典的传播,从而使“讲”由小我走向了大众。从这个层面讲,现代仪式感是激发群体效应的催化剂。当然,过度的“讲”会造成对经典的误读,因此,“讲”要在忠实于原著的基础上适度拓展,以免对大众阅读经典造成干扰。
2.读经典
经典需要读,常读常新。当积淀了厚重历史的文字穿越时空呈现在我们面前时,书还是那本书,你却已不再是以前的那个你了。《朗读者》就是这样一档节目:为朗读者提供符合他们心境的经典文字和场景,通过朗读,读出与文字牵连的故事、情感和价值,使经典的文字被赋予了丰富的人生经历,与当下的情境发生了关联。朗读者对文本的介入使文本早已超出了其本身的价值,每一个朗读者背后的故事点燃了朗读者的激情,使“读”极富深情和感染力。如涉及到选择的话题时,倪萍在分享了自己的故事后声情并茂地朗读了自己的作品《姥姥语录》,在她充满深情的朗读中,那段封存的记忆似乎也随着她的朗读被唤醒,“儿子生病的打击”、“内心的痛苦与挣扎”、“姥姥的鼓励与安慰”,像一幅幅画交织在一起,引起了观众的共鸣。当然,每一个话题背后都有不同的人生百态。王源朗读《牧羊少年奇幻之旅》,让青春在努力中绽放;余秀华朗读《给你》,让青春记录曾经的心情;冯小刚朗读《当我开始爱自己》,让青春在回归自我中飞扬。这样的朗读每每都给观众以心灵的震撼。“读”被赋予了现代人的经历和情感,是现代人解读经典的方式,从而使经典被赋予了时代的主题和意义。从这个层面将,现代仪式感是人们表达内心情感的最直接的方式,是将经典文字转化为时代语言的媒介,“读”使经典渗入到了当下每一个心灵悸动的瞬间。
3.咏经典
古人秋吟落叶冬吟雪,他们内心的丰盈和浪漫都浓缩在了一首首精致典雅的古诗词中,如果我们试图思接古人,不妨从古诗词的吟咏中寻找答案。正如《经典咏流传》的创作初衷一样:通过语言和音符的嫁接,“和诗以歌”,让大众更好地接近传统文化。这样的跨界融合,一经面世,一片好评。古典诗词与音乐一旦碰撞,产生了无限可能性。比如说在《登鹳雀楼》中融合了多种元素进行了联合演绎,既使用了九十七岁翻译家许渊冲先生的中英文版《登鹳雀楼》,又促成四国音乐家联合演绎在盛典中,同时又让大家看到这首歌被世界顶尖的维也纳莫扎特童声合唱团以中英德三国语言再次唱响,实现了中西方的文化交流与借鉴,让古人登高望远的精神在新的时代中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在《明日歌》的传唱中,与诗词相配的表现形式多样,既有机器人的演绎,也有流行音乐的伴奏,使音乐、人工智能、人、词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颇具时代感。同时,还有像《将进酒》这样非常摇滚的风格,像《声律启蒙》这种接近民谣的创作,甚至还有虚拟歌手洛天依与王佩瑜以合唱的形式呈现的《明月几时有》……过去和今天、历史跟未来的演绎在充满意境美的场景和庄严的“我是XXX,让我把《XXX》唱给你们听”的宣言中极具仪式感,这是出于一种让人把对文化尊重与敬畏的心理外在行为化的一种强烈的宣示。高雅的古诗词在现代人庄严的宣示中踏歌而来,以更轻盈活泼的形式传递给大众,实现了“雅”与“俗”的共享,让我们能够用曾经的盛世文化拥抱今天的文化盛世。 二、现代仪式感促使创新意识外化为文化传承的自觉行为,让经典更具现代生活气息
经典是能够经得住再三阅读、反复学习的文本。经典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其中必然蕴含着强大的精神力量,含有不会磨灭的美、伟大的情感和信仰的高度,它们代表着一种文化精神,一种价值取向。因此,现代人出于对经典的敬畏心理往往对经典“敬而远之”,害怕自己的误读会造成对经典的亵渎,这也是导致经典不太容易融入现代社会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实,这种认识本身就是对经典的一种误解,他们忽视了经典其实是处于流动变化中的,正是由于经典被各式各样的人阐释、接纳、解构和建构,经典特有的高明、深邃、独特性才被显现出来。如前所述,无论是讲经典、读经典还是咏经典,经典一直都处在被不断建构的过程中,但蕴含其中的普世价值并没有变,比如古人有关“惜时”“励志”“亲情 友情 爱情”“家国”等主题诗词一经传唱与现代丝毫没有违和感,其中最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诗词中蕴含的普世价值并没有变,反而经过岁月的沉淀更具厚重感。但时代在发展,如果具有历史厚重感的经典永远高高在上,不被再次解读和创造,那么其中所蕴含的普世价值也不能为今人所理解并接受,只能“曲高和寡”了。从《百家讲坛》到《朗读者》,再到《经典咏流传》,我们看到今人创新的脚步一直没有停歇。由小心翼翼的专家解读到开始融入自我创作的文本朗读,再到融合多种元素的星素传唱,今人对经典的解读越来越富有创意,而大众对经典改编的宽容度也越来越高。今人心态的悄然变化从个人层面上说,是个人心性修养提高的体现,从国家层面上来说,是国家文化自信力增强的表现。我们坚信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个能出文化精品的时代,时代赋予我们使命感,文化的传承需要我们来完成,正如《经典咏流传》的“咏流传”折射出来的含义一样:让经典代代流传下去。这样的信念支撑着每一个有志于传承文化的音乐人,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热情和创作力量,召唤他们主动为经典发声。当古典诗词伴随着优美的旋律被传唱时,当专业的鉴赏时刻如约而至时,当传唱人庄严地在经典名册上签上自己的名字时,那一首首饱含音乐人创作热情的原创歌曲瞬间被赋予了应有的仪式感,它在自然而然唤醒传唱人的同时,也唤醒了台下的观众,将创作者的创新意识外化成了全民传承文化的自觉行为,不仅点染了自己,也点染了观众,拉近了经典与大众的距离。这样充满现代生活气息经典传承方式怎能不让人喜爱和接受?
如今,我们处在一个开放的时代,时代在变,我们的观念也在变。对我们来说,经典不仅仅承载着过去,也必将会开启未来。如果我们把经典读“死”了,我们的文化又何来的自信力?多样化的解读必将开启经典阅读的全新时代,让我们行动起来,用创新打造经典的未来,用心去感受仪式感的召唤,让经典真正地回归到我们大众中来,因为我坚信:经典的必定是大众的。
参考文献:
[1]崔伟芳.培养传统文化的仪式感[J].孔子文化季刊,2016,(2).
[2]潘晴晴.儀式观视角下的电视文化节目传播—以《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为例[J].现代视听,2017(10):43-47.
[3]李千驹.时代呼唤传统经典的回归—兼论《弟子规》的现代价值[J].人民论坛,2016(24):126-127.
[4]吴笛.经典传播与文化传承[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11.
关键词:仪式感;召唤;经典;回归
作者简介:余金屏(1979-),女,汉族,海南海口人,学生,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古代文学专业文学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唐宋文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6-0-02
提到仪式感,我们并不陌生,随着“传承宣扬中国传统文化”口号的提出,越来越多的人强调仪式感。当下,我们强调经典传承的仪式感并不是让经典的传承成为一种形式或口号,而是要在经典与现代的碰撞中找到一个切入点,使经典能融入到这个时代的文化浪潮中。
融入需要彼此认同,积极的心理認同能产生良好的群体效应,从而外化为相应的行为方式。经典与现代彼此认同的切入点又在哪呢?愚以为是姿态。经典只有放低姿态,走下神坛,才能融入到现代中;这个时代只有具备兼容并包的姿态,才能包容经典与现代的差异。“姿态”这个词让人浮想联翩,大可上升至国家层面的国家气度,小可具化为个人层面的个人胸襟,是不同层面心性修养的外在体现。姿态融入到这个时代中,使这个时代充满了仪式感;姿态融入到经典中,使经典的传承也极具仪式感。在颇具仪式感的现代生活中,经典开始被唤醒,被赋予仪式感,在古与今、雅与俗的交流中逐渐融入当下,回归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来。
一、现代仪式感以多种形式召唤经典的回归,实现了经典与现代的巧妙融合
1.讲经典
说到“讲经典”,我们不得不说说《百家讲坛》传承经典的方式。众所周知,《百家讲坛》对经典的传承方式符合大众口味,曾一度引起热评。这是一档以专家、学者为主讲人,向百姓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栏目。面向百姓讲解优秀传统文化的节目定位,使“讲”本身被赋予了迎合大众口味的形式。如其中的一期节目为“读《史记》 说比干”,来自河南大学的李力群教授从“帝王推崇 民间崇拜 姓氏祭祀”三个层面讲解了“比干形象经典化”的原因,利用现代传媒的优势,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形象,使大众在短短36分钟图文并茂的讲解中充分感知了比干形象经典化的过程。无论从其讲解经典的切入点还是从其传播形式来看,都以服务大众为宗旨,深入浅出,在忠实于原著的基础上对边缘问题进行了适度延展,从而得到了大众的认可和喜爱。其他如易中天品《三国》、于丹的《论语心得》等也在不同程度上引起了大众的关注和热议。现代仪式感在《百家讲坛》中被具化为面向大众的讲解,“讲”使内化于小我心中的阅读体验外化为对经典的传播,从而使“讲”由小我走向了大众。从这个层面讲,现代仪式感是激发群体效应的催化剂。当然,过度的“讲”会造成对经典的误读,因此,“讲”要在忠实于原著的基础上适度拓展,以免对大众阅读经典造成干扰。
2.读经典
经典需要读,常读常新。当积淀了厚重历史的文字穿越时空呈现在我们面前时,书还是那本书,你却已不再是以前的那个你了。《朗读者》就是这样一档节目:为朗读者提供符合他们心境的经典文字和场景,通过朗读,读出与文字牵连的故事、情感和价值,使经典的文字被赋予了丰富的人生经历,与当下的情境发生了关联。朗读者对文本的介入使文本早已超出了其本身的价值,每一个朗读者背后的故事点燃了朗读者的激情,使“读”极富深情和感染力。如涉及到选择的话题时,倪萍在分享了自己的故事后声情并茂地朗读了自己的作品《姥姥语录》,在她充满深情的朗读中,那段封存的记忆似乎也随着她的朗读被唤醒,“儿子生病的打击”、“内心的痛苦与挣扎”、“姥姥的鼓励与安慰”,像一幅幅画交织在一起,引起了观众的共鸣。当然,每一个话题背后都有不同的人生百态。王源朗读《牧羊少年奇幻之旅》,让青春在努力中绽放;余秀华朗读《给你》,让青春记录曾经的心情;冯小刚朗读《当我开始爱自己》,让青春在回归自我中飞扬。这样的朗读每每都给观众以心灵的震撼。“读”被赋予了现代人的经历和情感,是现代人解读经典的方式,从而使经典被赋予了时代的主题和意义。从这个层面将,现代仪式感是人们表达内心情感的最直接的方式,是将经典文字转化为时代语言的媒介,“读”使经典渗入到了当下每一个心灵悸动的瞬间。
3.咏经典
古人秋吟落叶冬吟雪,他们内心的丰盈和浪漫都浓缩在了一首首精致典雅的古诗词中,如果我们试图思接古人,不妨从古诗词的吟咏中寻找答案。正如《经典咏流传》的创作初衷一样:通过语言和音符的嫁接,“和诗以歌”,让大众更好地接近传统文化。这样的跨界融合,一经面世,一片好评。古典诗词与音乐一旦碰撞,产生了无限可能性。比如说在《登鹳雀楼》中融合了多种元素进行了联合演绎,既使用了九十七岁翻译家许渊冲先生的中英文版《登鹳雀楼》,又促成四国音乐家联合演绎在盛典中,同时又让大家看到这首歌被世界顶尖的维也纳莫扎特童声合唱团以中英德三国语言再次唱响,实现了中西方的文化交流与借鉴,让古人登高望远的精神在新的时代中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在《明日歌》的传唱中,与诗词相配的表现形式多样,既有机器人的演绎,也有流行音乐的伴奏,使音乐、人工智能、人、词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颇具时代感。同时,还有像《将进酒》这样非常摇滚的风格,像《声律启蒙》这种接近民谣的创作,甚至还有虚拟歌手洛天依与王佩瑜以合唱的形式呈现的《明月几时有》……过去和今天、历史跟未来的演绎在充满意境美的场景和庄严的“我是XXX,让我把《XXX》唱给你们听”的宣言中极具仪式感,这是出于一种让人把对文化尊重与敬畏的心理外在行为化的一种强烈的宣示。高雅的古诗词在现代人庄严的宣示中踏歌而来,以更轻盈活泼的形式传递给大众,实现了“雅”与“俗”的共享,让我们能够用曾经的盛世文化拥抱今天的文化盛世。 二、现代仪式感促使创新意识外化为文化传承的自觉行为,让经典更具现代生活气息
经典是能够经得住再三阅读、反复学习的文本。经典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其中必然蕴含着强大的精神力量,含有不会磨灭的美、伟大的情感和信仰的高度,它们代表着一种文化精神,一种价值取向。因此,现代人出于对经典的敬畏心理往往对经典“敬而远之”,害怕自己的误读会造成对经典的亵渎,这也是导致经典不太容易融入现代社会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实,这种认识本身就是对经典的一种误解,他们忽视了经典其实是处于流动变化中的,正是由于经典被各式各样的人阐释、接纳、解构和建构,经典特有的高明、深邃、独特性才被显现出来。如前所述,无论是讲经典、读经典还是咏经典,经典一直都处在被不断建构的过程中,但蕴含其中的普世价值并没有变,比如古人有关“惜时”“励志”“亲情 友情 爱情”“家国”等主题诗词一经传唱与现代丝毫没有违和感,其中最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诗词中蕴含的普世价值并没有变,反而经过岁月的沉淀更具厚重感。但时代在发展,如果具有历史厚重感的经典永远高高在上,不被再次解读和创造,那么其中所蕴含的普世价值也不能为今人所理解并接受,只能“曲高和寡”了。从《百家讲坛》到《朗读者》,再到《经典咏流传》,我们看到今人创新的脚步一直没有停歇。由小心翼翼的专家解读到开始融入自我创作的文本朗读,再到融合多种元素的星素传唱,今人对经典的解读越来越富有创意,而大众对经典改编的宽容度也越来越高。今人心态的悄然变化从个人层面上说,是个人心性修养提高的体现,从国家层面上来说,是国家文化自信力增强的表现。我们坚信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个能出文化精品的时代,时代赋予我们使命感,文化的传承需要我们来完成,正如《经典咏流传》的“咏流传”折射出来的含义一样:让经典代代流传下去。这样的信念支撑着每一个有志于传承文化的音乐人,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热情和创作力量,召唤他们主动为经典发声。当古典诗词伴随着优美的旋律被传唱时,当专业的鉴赏时刻如约而至时,当传唱人庄严地在经典名册上签上自己的名字时,那一首首饱含音乐人创作热情的原创歌曲瞬间被赋予了应有的仪式感,它在自然而然唤醒传唱人的同时,也唤醒了台下的观众,将创作者的创新意识外化成了全民传承文化的自觉行为,不仅点染了自己,也点染了观众,拉近了经典与大众的距离。这样充满现代生活气息经典传承方式怎能不让人喜爱和接受?
如今,我们处在一个开放的时代,时代在变,我们的观念也在变。对我们来说,经典不仅仅承载着过去,也必将会开启未来。如果我们把经典读“死”了,我们的文化又何来的自信力?多样化的解读必将开启经典阅读的全新时代,让我们行动起来,用创新打造经典的未来,用心去感受仪式感的召唤,让经典真正地回归到我们大众中来,因为我坚信:经典的必定是大众的。
参考文献:
[1]崔伟芳.培养传统文化的仪式感[J].孔子文化季刊,2016,(2).
[2]潘晴晴.儀式观视角下的电视文化节目传播—以《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为例[J].现代视听,2017(10):43-47.
[3]李千驹.时代呼唤传统经典的回归—兼论《弟子规》的现代价值[J].人民论坛,2016(24):126-127.
[4]吴笛.经典传播与文化传承[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