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八十年代初,大地复苏,万象更新,西宁沐浴在一片清新的春潮中。那时节,如果能够拥有西宁市的常住户口并能在这座青海唯一的城市里工作,即使是在郊区的工厂里当一名工人,也是一件十分荣耀的事情。然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只是一种美好的向往而已,除非招工或者毕业分配,别无途径。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才流动逐渐频繁起来,但能够有幸从州县一级调到西宁的人也是凤毛麟角,而且都是被接收单位看好并经过严格筛选的优秀人才。从现在的眼光来看,虽然当时的用人制度未免僵化,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它保证了一个城市人口的基本素质和文化质量。
西宁原本是个民风淳朴的地方,社会治安状况良好,交通井然有序,大街上行走顺畅而不拥挤。世居这里的西宁人虽然偏居一隅,孤陋寡闻,但秉性质朴,讲礼仪,善烹饪,崇尚文化艺术,待人宽厚而不排外。正是这些良好的民风和宽容的心态,形成了这座古老城市的人文底蕴,接纳并吸引了五湖四海亦官亦商的人在这个冬暖夏凉的弹丸之地安家落户。
记得在我们上班的南大街附近,有几条老街。青砖砌就的老大门和迎门的照壁,门前阴翳蔽日的老榆树,干净而清静的小四合院。走进那些窄小的巷子里,可以看到一个又一个形式不同的木雕老大门,可以听到一路轻声细语的西宁方言。尽管当时人们的生活并不宽裕,但恰恰是这一点,限制了欲望的膨胀,形成了人们勤俭节约、为人质朴、助人为乐的良好风尚。即使在单位里,也没有太多的歪风邪气和是是非非。在一个精神舒畅的环境中,大家心情愉悦,工作效率也高。
西宁对于我们这些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虽则陌生,但在我们的心目中,却是一个令人振奋、让人敬仰的地方。无论是在知识还是社会实践方面,无论是文化和精神方面,我们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形成了敬业、好学和诚实的素质及品格。应当说,我们人生旅程的起点,就是从这座曾经被人称作“大村庄”的西宁开始的。我们常常因为自己能够成为改革开放后最早的“西宁人”而倍感慰藉和自豪。不言而喻,一座具有鲜明的民居特色和淳朴民风的城市,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城市,一座处处洋溢着真诚、和善跟良好人文修养的城市,给我们的精神涵养和岁月记忆是深刻的。那时节,我们由于工作的原因,常常会加班到深夜才回宿舍,或者在天亮之前去赶长途班车,但绝无拦路打劫之忧。陌生人在窄小的人行道上碰面,总会侧身相让。
弹指之间,三十多年的時间一晃而过。随着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扩大,那些早年的老街老巷已经不复存在,就连那些曾经世居西宁中心地带的老居民也被融化在这座新型城市的各个角落。人流滚滚,泥沙俱下。无数的摩天大楼遮蔽了我们的视野,似乎在一夜之间,西宁的那些古老民居消失的无影无踪,没有留下这个城市过去的一点痕迹。人们先是从天南地北,再从四沟八乡拥挤到这座被概念化了的“城市”中,在它的某一个角落购置一套楼盘居住下来,东张西望的压压马路,似懂非懂的听听满大街和广场上闹嚷嚷的流行音乐,进豪华商场溜达溜达,去超市和地摊买菜,俨然就是西宁人了。然而这并不等于你从情感上溶进了这座城市,并不等于你跟它一路走来,血脉相通,息息相关。尽管你将自己看成是供职单位里很重要的一个角色,尽管你还能勉强模仿一口青普话,但你的言谈举止,穿衣戴帽,行为方式之间,早已打上了曾经那个地域的深深烙印。假若再有人问你,西宁方言有什么特点?香坊巷在哪里?邓训是谁?廖家大院为何在老西宁人中声名在外这些简单的问题,或许你都回答不上来。更不用说西宁的历史,西宁的文化,西宁的民风民俗和西宁的老街老巷。因为你从心理和情感上没有经历跟它的深度体验和交流。而更多的人,自从踏进西宁的街道,看到的是奔跑的汽车,滚滚的人流和数不清的高楼大厦。那个原汁原味的西宁早已从这里消失了,更不要说那些吴侬软语般的西宁方言。
有一次我和老西宁人李先生一同路过文庙时,他指着大成殿的屋脊给我说,那上面曾经镶嵌着两条琉璃龙,很精美,文革期间被人砸毁了,可惜啊!从他的叹息声里,可以听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西宁人,对这里的一砖一瓦所深含的感情。他还说,十多年前,西宁城隍庙里那些百年老榆树得了病虫害,眼看快干死了。是他们千方百计给相关部门打电话,方才保住了那些古老的树种,保住了那一院的绿荫。
单位里曾有一位聘用的司机,原是饮马街人,每当在院子里碰面,总要给我介绍一番他新近收藏的名人书法。从他喜悦的面孔上,可以看出对书法的热爱和对精神生活的追求。说到书法,不得不提及过世的民间书法家秋水先生。老西宁人喜爱花卉,有在家里插四令鲜花的习俗。秋水先生尤甚,除了满墙的字画,四五个仿古花瓶里常年鲜花不谢,时而作古风一首,单赞花的娇艳美丽。从中可以窥见他崇尚艺术,热爱生活的质朴品行。
本土民俗专家朱世奎先生编著的《青海民俗简志》、古诗词专家李逢春先生的《西宁史话》、作家靳育德先生的《河湟杂记》和陈元魁先生的《做尽秋声》等等,就是描述西宁人文地理的最好读本。“城市”的概念让我们陶醉于城市,慢慢淡忘了西宁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而没有了文化底蕴的城市是浮躁的,就像一锅在烈火上面滚沸的开水,永远难以平静下来。在人流如潮,熙熙攘攘的热闹背后,西宁似乎失去了什么。
站在高高的城楼之上,俯瞰这座灯火辉映的城市,它让我感到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我曾经以一辆永久牌自行车穿过无数的大街小巷,将自己的汗水和青春年华挥洒在这里。陌生的是,我对它的了解太少太少。扪心自问,我们是否对它有着像家一样的感情,是否有着爱惜和呵护它的情感,我们对它的历史了解多少,对它的人文地理和大街小巷了解多少,对真正意义上的西宁人了解多少。我们为它的文明带来了什么?我们为它的发展创造了什么?我们为它的文化奉献了什么?在我们的品行中,是否缺少了西宁人的那一份真诚和厚道?是否缺少了西宁人的那一份古道热肠和谦和质朴,是否缺少了西宁人那种对文化的崇拜和追求。
三十多年后,我突然发现,自己虽然久居于这座城市,但终究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西宁人。事实上,更多的人跟我一样只不过是这座城市的匆匆过客。
西宁,一个多么美好的地方,而我们除了身居其中,对它的了解和关爱究竟有多少?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才流动逐渐频繁起来,但能够有幸从州县一级调到西宁的人也是凤毛麟角,而且都是被接收单位看好并经过严格筛选的优秀人才。从现在的眼光来看,虽然当时的用人制度未免僵化,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它保证了一个城市人口的基本素质和文化质量。
西宁原本是个民风淳朴的地方,社会治安状况良好,交通井然有序,大街上行走顺畅而不拥挤。世居这里的西宁人虽然偏居一隅,孤陋寡闻,但秉性质朴,讲礼仪,善烹饪,崇尚文化艺术,待人宽厚而不排外。正是这些良好的民风和宽容的心态,形成了这座古老城市的人文底蕴,接纳并吸引了五湖四海亦官亦商的人在这个冬暖夏凉的弹丸之地安家落户。
记得在我们上班的南大街附近,有几条老街。青砖砌就的老大门和迎门的照壁,门前阴翳蔽日的老榆树,干净而清静的小四合院。走进那些窄小的巷子里,可以看到一个又一个形式不同的木雕老大门,可以听到一路轻声细语的西宁方言。尽管当时人们的生活并不宽裕,但恰恰是这一点,限制了欲望的膨胀,形成了人们勤俭节约、为人质朴、助人为乐的良好风尚。即使在单位里,也没有太多的歪风邪气和是是非非。在一个精神舒畅的环境中,大家心情愉悦,工作效率也高。
西宁对于我们这些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虽则陌生,但在我们的心目中,却是一个令人振奋、让人敬仰的地方。无论是在知识还是社会实践方面,无论是文化和精神方面,我们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形成了敬业、好学和诚实的素质及品格。应当说,我们人生旅程的起点,就是从这座曾经被人称作“大村庄”的西宁开始的。我们常常因为自己能够成为改革开放后最早的“西宁人”而倍感慰藉和自豪。不言而喻,一座具有鲜明的民居特色和淳朴民风的城市,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城市,一座处处洋溢着真诚、和善跟良好人文修养的城市,给我们的精神涵养和岁月记忆是深刻的。那时节,我们由于工作的原因,常常会加班到深夜才回宿舍,或者在天亮之前去赶长途班车,但绝无拦路打劫之忧。陌生人在窄小的人行道上碰面,总会侧身相让。
弹指之间,三十多年的時间一晃而过。随着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扩大,那些早年的老街老巷已经不复存在,就连那些曾经世居西宁中心地带的老居民也被融化在这座新型城市的各个角落。人流滚滚,泥沙俱下。无数的摩天大楼遮蔽了我们的视野,似乎在一夜之间,西宁的那些古老民居消失的无影无踪,没有留下这个城市过去的一点痕迹。人们先是从天南地北,再从四沟八乡拥挤到这座被概念化了的“城市”中,在它的某一个角落购置一套楼盘居住下来,东张西望的压压马路,似懂非懂的听听满大街和广场上闹嚷嚷的流行音乐,进豪华商场溜达溜达,去超市和地摊买菜,俨然就是西宁人了。然而这并不等于你从情感上溶进了这座城市,并不等于你跟它一路走来,血脉相通,息息相关。尽管你将自己看成是供职单位里很重要的一个角色,尽管你还能勉强模仿一口青普话,但你的言谈举止,穿衣戴帽,行为方式之间,早已打上了曾经那个地域的深深烙印。假若再有人问你,西宁方言有什么特点?香坊巷在哪里?邓训是谁?廖家大院为何在老西宁人中声名在外这些简单的问题,或许你都回答不上来。更不用说西宁的历史,西宁的文化,西宁的民风民俗和西宁的老街老巷。因为你从心理和情感上没有经历跟它的深度体验和交流。而更多的人,自从踏进西宁的街道,看到的是奔跑的汽车,滚滚的人流和数不清的高楼大厦。那个原汁原味的西宁早已从这里消失了,更不要说那些吴侬软语般的西宁方言。
有一次我和老西宁人李先生一同路过文庙时,他指着大成殿的屋脊给我说,那上面曾经镶嵌着两条琉璃龙,很精美,文革期间被人砸毁了,可惜啊!从他的叹息声里,可以听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西宁人,对这里的一砖一瓦所深含的感情。他还说,十多年前,西宁城隍庙里那些百年老榆树得了病虫害,眼看快干死了。是他们千方百计给相关部门打电话,方才保住了那些古老的树种,保住了那一院的绿荫。
单位里曾有一位聘用的司机,原是饮马街人,每当在院子里碰面,总要给我介绍一番他新近收藏的名人书法。从他喜悦的面孔上,可以看出对书法的热爱和对精神生活的追求。说到书法,不得不提及过世的民间书法家秋水先生。老西宁人喜爱花卉,有在家里插四令鲜花的习俗。秋水先生尤甚,除了满墙的字画,四五个仿古花瓶里常年鲜花不谢,时而作古风一首,单赞花的娇艳美丽。从中可以窥见他崇尚艺术,热爱生活的质朴品行。
本土民俗专家朱世奎先生编著的《青海民俗简志》、古诗词专家李逢春先生的《西宁史话》、作家靳育德先生的《河湟杂记》和陈元魁先生的《做尽秋声》等等,就是描述西宁人文地理的最好读本。“城市”的概念让我们陶醉于城市,慢慢淡忘了西宁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而没有了文化底蕴的城市是浮躁的,就像一锅在烈火上面滚沸的开水,永远难以平静下来。在人流如潮,熙熙攘攘的热闹背后,西宁似乎失去了什么。
站在高高的城楼之上,俯瞰这座灯火辉映的城市,它让我感到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我曾经以一辆永久牌自行车穿过无数的大街小巷,将自己的汗水和青春年华挥洒在这里。陌生的是,我对它的了解太少太少。扪心自问,我们是否对它有着像家一样的感情,是否有着爱惜和呵护它的情感,我们对它的历史了解多少,对它的人文地理和大街小巷了解多少,对真正意义上的西宁人了解多少。我们为它的文明带来了什么?我们为它的发展创造了什么?我们为它的文化奉献了什么?在我们的品行中,是否缺少了西宁人的那一份真诚和厚道?是否缺少了西宁人的那一份古道热肠和谦和质朴,是否缺少了西宁人那种对文化的崇拜和追求。
三十多年后,我突然发现,自己虽然久居于这座城市,但终究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西宁人。事实上,更多的人跟我一样只不过是这座城市的匆匆过客。
西宁,一个多么美好的地方,而我们除了身居其中,对它的了解和关爱究竟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