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殡葬从业人员
职业解释:从广义上讲,殡葬从业人员指所有从事与殡葬服务活动有关的人员。其中需要取得执业资格的从业人员主要包括:殡葬活动管理人员、殡葬设施经营人员、尸体防腐等殡葬技术人员、殡葬服务销售人员、殡葬服务中介代理人员等。
代名词:和死人打交道的人。
市场数据调查:在中国,殡葬从业人员有4万多,殡仪馆、火葬场、公墓等殡葬经营单位4000多家;某媒体在网上做的一份统计数据表明,不愿意自己家人从事殡葬工作的占被抽查人数的95%,另外3%表示无所谓,看个人意愿。
行外人士观点:很少接触,基本上不会想起。
业内人士心声:一般不愿意出去参加外交活动,最害怕和陌生人交往时,人家询问“在哪里高就”;最内疚的是告诉人家自己的职业时,对方的尴尬表情,好像是我做了什么对不起对方的事情。
尴尬指数:90分
前景发展:在中国十大暴利行业排名榜中,殡葬行业名列第三,号称实际利润率高于房地产业。由中国殡葬协会大力支持举办的上海国际殡葬论坛,在2004年11月16日~19日在著名的上海光大会展中心国际大酒店举行,主题为“殡葬与环保”。
2.女博士后
职业解释:如果博士不是职业,博士后总算是一种职业。说出自己是博士真的很尴尬,尤其是女博士,周围的人一定会特意多看你几眼。
代名词:灭绝师太。
市场数据调查:经过几年的扩招,中国在校博士生数量已跃居世界前列,仅次于美国和德国。2003年,全国在校博士生人数达12万多人。2002年底,全国共授予博士学位9万人。2001年,我国授予博士学位1.2万多人,但到2004年底,全国授予博士学位达到3万人。
尴尬写真:女博士的任何一个特点都会被放大的。例如你会唱歌,别人就会投来诧异的目光:“女博士也会唱歌的,而且还唱得很好呢!?”
“一般不会告诉别人我是博士。一次在招聘会上我说我是博士,招聘的那人立刻抬头看了我一眼,旁边一个女孩竟然围着我转了一圈……”
行外人士观点:有一句民谣说“穷得跟教授似的,傻得跟博士似的”,现在教授们恐怕已经不穷了,但博士在大众眼中还是……
业内人士心声:博士也不一定就是世事不通,女博士也不一定就不可爱呀。没有那么可怕吧,可怕的恐怕是某些人的偏见。
尴尬指数:80分
前景发展:虽然目前还处在受“歧视”的阶段,但发展前景非常好。博士生的人数在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预计到2010年,将达到5万人。随着现代人学历水平的升高和博士数量的增加,人们看待博士的眼光会越来越客观。
3.男内当家
职业解释:就是从此过上“家是办公室,老婆是董事长,自己是总经理,业务是洗衣做饭带孩子”的居家男人的幸福生活。
代名词:全职先生,吃软饭的。
市场数据调查:在北大BBS上对一百对已经走出校门的白领夫妇做了市场调查,愿意做全职先生的男士占调查人数的百分之五。
尴尬写真:派对上,某公司运营总监介绍老公和大家认识。
“先生,气度不凡啊,哪里高就?”有人多嘴。
“自己给自己当老板。”运营总监面不改色替老公回答。
“喔,老婆叱咤风云,老公自营企业,真是羡煞神仙啊。
先生开的什么公司?”
“……”
“珠宝?”
“在家……整理内务。”
“噢!”表情复杂,语调奇异。
行外人士观点:现代社会基本上还是一个男权社会——女性的社会活动不受认可,男性的家务劳动不受认可。
正方——“社会在进步,这也是家庭结构的一种正常现象,夫妻经过协商调整,感情增进了,何乐而不为。”
反方——“这种生活方式,男人让人看不起,女人也没有什么值得骄傲和自豪的。士可杀,不可辱。”
业内人士心声:排除外人的看法,自身最大的不爽就是越来越怕老婆了。
尴尬指数:70分
前景发展:缓增趋势。
4.自由职业者
职业解释:独立工作,不隶属于任何组织,他们通常是脑力劳动者或提供服务者。
代名词:晃悠一族,无业游民。
市场数据调查:目前自由职业者群体中,成名的或者成功作业的占总体的30%。
尴尬写真:娶媳妇是一大困难,非常难讨得未来岳母的喜欢;名气不大,接活就不会太容易;名片不好制作,被人误解的次数多。
行外人观点:感觉他们就像无业游民,偶然做点活,但是大部分时间,他们都在干吗?睡觉?那还不是游手好闲?
业内人士心声:日子有些紧巴巴,而且提心吊胆,因为不知道下一顿的晚餐在哪里混。
尴尬指数:60分。
前景发展:据报道,最早的自由职业是演员、画家、音乐家、自由撰稿人等文艺界人士;随后,平面、网络、时装、工程、服装、珠宝等各类设计人员,摄影师、翻译等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人,也加入到这一行列;最近,卫生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官员分别表示,医生、记者也将成为自由职业者。
5.“新闻民工”
职业解释:责任是诉说事实真相,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代名词:无冕之王,新闻民工,名记。
市场数据调查:据某媒体调查报道,十大容易单身的行业里,记者排名高位。
尴尬写真:死缠烂打地追查事实真相;被恐吓被威胁;被教导对某些事情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大部分时间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黑板报记或者宣传手册。
行外人观点:“防火防盗防记者”。记者是不是很多婚外恋的?
业内人士心声:其实不像大家想的那么乱,我们中间虽然有很多人会离婚,但那是因为工作太忙了,没有时间经营自己的婚姻和家庭。表面的喧嚣与热闹,让人会变得越来越浮躁;害怕自己离开媒体以后,变成一个类似于万金油的东西,没有自己的根基。其实,我们不是法官,记者准确的定位应该是一个服务性的职业。
尴尬指数:50分
前景发展:记者将是历史发展的记录者。
6.性学研究者
职业解释:以性学研究和性别研究为业的研究者。
代名词:另类职业、一个需要“脸皮厚”的职业市场数据调查:国内单纯研究“性”、并以此为业的人可能很少,也就是四五个人,但是有大量的人在写东西。
尴尬写真:从事这一职业,“遇到的眼白一定比眼仁多。”“要进行性学研究必须‘脸皮比较厚’。从事这项研究是要有一定承受能力的,我采访同性恋者的时候(1994年),所有人都用怪异的眼光看我,周围环境压力很大。”
行外人士观点:研究这个有什么用呢?研究这个的人性生活一定比较混乱。
业内人士心声:性学研究范围很广,包括性教育、性健康、同性恋以及针对小姐(妓女)的研究等分支领域,这其中就涉及性病、艾滋病等深受全世界关注的问题,另外,小姐也是一个很大的社会问题。因而,性学研究在国内外都受到较高重视,尤其是在国外。性学研究者的一个重要伦理要求就是“不介入”原则,也就是说绝不与受访者发生涉性的私人关系。这是研究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在我从事这项研究的过程中,真正对我感兴趣的可能也只有一个女孩。她在来信中开玩笑地谈及两人间的关系,我同样以玩笑的方式回复:“我只说过要报答你,可没说过要以身相报哟,哈哈。不和研究对象上床,这是研究者所必须遵守的规则。”
尴尬指数:100分
前景发展:在20年内研究者规模不会有太大发展,更不可能蓬勃发展。
职业解释:从广义上讲,殡葬从业人员指所有从事与殡葬服务活动有关的人员。其中需要取得执业资格的从业人员主要包括:殡葬活动管理人员、殡葬设施经营人员、尸体防腐等殡葬技术人员、殡葬服务销售人员、殡葬服务中介代理人员等。
代名词:和死人打交道的人。
市场数据调查:在中国,殡葬从业人员有4万多,殡仪馆、火葬场、公墓等殡葬经营单位4000多家;某媒体在网上做的一份统计数据表明,不愿意自己家人从事殡葬工作的占被抽查人数的95%,另外3%表示无所谓,看个人意愿。
行外人士观点:很少接触,基本上不会想起。
业内人士心声:一般不愿意出去参加外交活动,最害怕和陌生人交往时,人家询问“在哪里高就”;最内疚的是告诉人家自己的职业时,对方的尴尬表情,好像是我做了什么对不起对方的事情。
尴尬指数:90分
前景发展:在中国十大暴利行业排名榜中,殡葬行业名列第三,号称实际利润率高于房地产业。由中国殡葬协会大力支持举办的上海国际殡葬论坛,在2004年11月16日~19日在著名的上海光大会展中心国际大酒店举行,主题为“殡葬与环保”。
2.女博士后
职业解释:如果博士不是职业,博士后总算是一种职业。说出自己是博士真的很尴尬,尤其是女博士,周围的人一定会特意多看你几眼。
代名词:灭绝师太。
市场数据调查:经过几年的扩招,中国在校博士生数量已跃居世界前列,仅次于美国和德国。2003年,全国在校博士生人数达12万多人。2002年底,全国共授予博士学位9万人。2001年,我国授予博士学位1.2万多人,但到2004年底,全国授予博士学位达到3万人。
尴尬写真:女博士的任何一个特点都会被放大的。例如你会唱歌,别人就会投来诧异的目光:“女博士也会唱歌的,而且还唱得很好呢!?”
“一般不会告诉别人我是博士。一次在招聘会上我说我是博士,招聘的那人立刻抬头看了我一眼,旁边一个女孩竟然围着我转了一圈……”
行外人士观点:有一句民谣说“穷得跟教授似的,傻得跟博士似的”,现在教授们恐怕已经不穷了,但博士在大众眼中还是……
业内人士心声:博士也不一定就是世事不通,女博士也不一定就不可爱呀。没有那么可怕吧,可怕的恐怕是某些人的偏见。
尴尬指数:80分
前景发展:虽然目前还处在受“歧视”的阶段,但发展前景非常好。博士生的人数在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预计到2010年,将达到5万人。随着现代人学历水平的升高和博士数量的增加,人们看待博士的眼光会越来越客观。
3.男内当家
职业解释:就是从此过上“家是办公室,老婆是董事长,自己是总经理,业务是洗衣做饭带孩子”的居家男人的幸福生活。
代名词:全职先生,吃软饭的。
市场数据调查:在北大BBS上对一百对已经走出校门的白领夫妇做了市场调查,愿意做全职先生的男士占调查人数的百分之五。
尴尬写真:派对上,某公司运营总监介绍老公和大家认识。
“先生,气度不凡啊,哪里高就?”有人多嘴。
“自己给自己当老板。”运营总监面不改色替老公回答。
“喔,老婆叱咤风云,老公自营企业,真是羡煞神仙啊。
先生开的什么公司?”
“……”
“珠宝?”
“在家……整理内务。”
“噢!”表情复杂,语调奇异。
行外人士观点:现代社会基本上还是一个男权社会——女性的社会活动不受认可,男性的家务劳动不受认可。
正方——“社会在进步,这也是家庭结构的一种正常现象,夫妻经过协商调整,感情增进了,何乐而不为。”
反方——“这种生活方式,男人让人看不起,女人也没有什么值得骄傲和自豪的。士可杀,不可辱。”
业内人士心声:排除外人的看法,自身最大的不爽就是越来越怕老婆了。
尴尬指数:70分
前景发展:缓增趋势。
4.自由职业者
职业解释:独立工作,不隶属于任何组织,他们通常是脑力劳动者或提供服务者。
代名词:晃悠一族,无业游民。
市场数据调查:目前自由职业者群体中,成名的或者成功作业的占总体的30%。
尴尬写真:娶媳妇是一大困难,非常难讨得未来岳母的喜欢;名气不大,接活就不会太容易;名片不好制作,被人误解的次数多。
行外人观点:感觉他们就像无业游民,偶然做点活,但是大部分时间,他们都在干吗?睡觉?那还不是游手好闲?
业内人士心声:日子有些紧巴巴,而且提心吊胆,因为不知道下一顿的晚餐在哪里混。
尴尬指数:60分。
前景发展:据报道,最早的自由职业是演员、画家、音乐家、自由撰稿人等文艺界人士;随后,平面、网络、时装、工程、服装、珠宝等各类设计人员,摄影师、翻译等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人,也加入到这一行列;最近,卫生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官员分别表示,医生、记者也将成为自由职业者。
5.“新闻民工”
职业解释:责任是诉说事实真相,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代名词:无冕之王,新闻民工,名记。
市场数据调查:据某媒体调查报道,十大容易单身的行业里,记者排名高位。
尴尬写真:死缠烂打地追查事实真相;被恐吓被威胁;被教导对某些事情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大部分时间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黑板报记或者宣传手册。
行外人观点:“防火防盗防记者”。记者是不是很多婚外恋的?
业内人士心声:其实不像大家想的那么乱,我们中间虽然有很多人会离婚,但那是因为工作太忙了,没有时间经营自己的婚姻和家庭。表面的喧嚣与热闹,让人会变得越来越浮躁;害怕自己离开媒体以后,变成一个类似于万金油的东西,没有自己的根基。其实,我们不是法官,记者准确的定位应该是一个服务性的职业。
尴尬指数:50分
前景发展:记者将是历史发展的记录者。
6.性学研究者
职业解释:以性学研究和性别研究为业的研究者。
代名词:另类职业、一个需要“脸皮厚”的职业市场数据调查:国内单纯研究“性”、并以此为业的人可能很少,也就是四五个人,但是有大量的人在写东西。
尴尬写真:从事这一职业,“遇到的眼白一定比眼仁多。”“要进行性学研究必须‘脸皮比较厚’。从事这项研究是要有一定承受能力的,我采访同性恋者的时候(1994年),所有人都用怪异的眼光看我,周围环境压力很大。”
行外人士观点:研究这个有什么用呢?研究这个的人性生活一定比较混乱。
业内人士心声:性学研究范围很广,包括性教育、性健康、同性恋以及针对小姐(妓女)的研究等分支领域,这其中就涉及性病、艾滋病等深受全世界关注的问题,另外,小姐也是一个很大的社会问题。因而,性学研究在国内外都受到较高重视,尤其是在国外。性学研究者的一个重要伦理要求就是“不介入”原则,也就是说绝不与受访者发生涉性的私人关系。这是研究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在我从事这项研究的过程中,真正对我感兴趣的可能也只有一个女孩。她在来信中开玩笑地谈及两人间的关系,我同样以玩笑的方式回复:“我只说过要报答你,可没说过要以身相报哟,哈哈。不和研究对象上床,这是研究者所必须遵守的规则。”
尴尬指数:100分
前景发展:在20年内研究者规模不会有太大发展,更不可能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