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实很残酷
截至发稿前,在社交平台上,水浒卡爱好者们对《小浣熊水浒传》的关注度还不及游戏媒体和从业者。奇葩的开局表现不禁让人产生疑问:国内手游市场早已厮杀成红海,《小浣熊水浒传》这样的情怀IP到底还能激起市场多大的波澜呢?
小浣熊干脆面是许多“80后”和“90后”童年主打零食之一,从1999年开始,为了刺激销量,小浣熊干脆面采用了附赠卡牌的营销方式。其中包括《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和《封神榜》等多个题材,而水浒卡一直是当之无愧的王者。
之所以能够引起全国内大范围的收集热潮,水浒卡正好赶上了几个重要的契机。
其一,在2000年左右,中小学生的零花钱迎来普遍上涨。其二,央视版《水浒传》在1998年首播后,水浒故事在民间重新激起了大范围的热度。也是通过电视剧的传播助力,国内青少年大大提升了对水浒人物的认知和兴趣。其三,相对于玩游戏、看漫画和买四驱车等其他娱乐消费,收集水浒卡的一次性开支相对更低。
然而,抛开这些历史进程中的契机,实际上《水浒传》这个IP的知名度在四大名著中是垫底的存在。
不管是央视版《水浒传》的复播次数,还是游戏动漫等衍生作品的人气,都不及《三国演义》和《西游记》。究其原因,还是在于《水浒传》中的角色虽多却知名而讨喜的太少,原作过于细碎的角色剧情,导致很多读者观众难以对故事整体留下深刻印象,仅是对“拳打镇关西”“智取生辰纲”“武松打虎”和“醉打蒋门神”等高光片段津津乐道。这也正是《水浒传》IP一直难以改编甚至被商业市场称为“IP毒药”的原因。
因此,《小浣熊水浒传》“重出江湖”要满足目标受众的情怀,最重要的是通过人物卡牌勾起童年回忆,至于玩法和剧情倒成了次要。
还有机会吗?
从目前有限的宣传内容可以看到,《小浣熊水浒传》的玩法很有可能是放置挂机类,游戏中的人物形象是按照老版水浒卡进行的重绘。這两点其实也很好理解,水浒卡爱好者们目前大多也是“奔四”的年纪了,很难接受过于“肝”的游戏内容;卡面重绘则是因为老版的美术风格过于另类,一百多张卡牌的水平也参差不齐,所以要考虑照顾当下市场的主流审美趋势。
不过,卡牌重绘显然不符合大部分水浒卡爱好者的怀旧方向,目前在贴吧和各论坛的讨论也能看到,大部分的不满也集中在卡面画风“没那味”上。要知道,当年的卡面再丑也是小伙伴们日思夜想的“白月光”,尤其是一些稀有卡牌,如今在二手交易市场上动则几千元的价格。因此在水浒卡爱好者心目中,一些角色卡牌的地位高低,并不是由江湖地位、战力高低、卡面美丑决定的,首先要考虑的是曾经收集水浒卡时的难易程度。
试想当年就差一两张水浒卡就凑齐一套了,如今在二手交易网站上也是几千元的高价,结果在游戏里战力极度“掉链子”的话,相信很多人都不会接受吧?
另外还需要指出的一点是,《小浣熊水浒传》的角色卡面在老版水浒卡的基础上进行重绘,可能还是开发方修改过后的方案。小浣熊干脆面在2020年和2021年推出了两版新的附赠卡牌,其画风更加卡通化,而且更像是手游的战斗形象和卡面。
在新版水浒卡中,我们能看到一些角色的形象和服饰还是贴近老版水浒卡,比如“神机军师”朱武经典地背着两把刀手托太极。但同时也有一些全新的形象,比如造型和吉原游女一样的孙二娘,也让比较熟悉日漫文化的小伙伴感觉有点儿不对劲。如此一来,如果《小浣熊水浒传》对老版水浒卡的还原度不够,便激发不起奔着这个IP来玩游戏的玩家的情怀。
一位曾经集齐了“全套108好汉加恶人卡”的玩家表示,《小浣熊水浒传》中的卡面复刻重绘哪怕做得再好,当初的情怀都不能重现了。
当然也有玩家表示,对于水浒卡在《小浣熊水浒传》上的回归还是抱有一点期待的,但游戏本身如何吸引自己长期玩下去,其实IP的加成并没有那么重要。比如最近玩的游戏,更多是因为身边的朋友觉得好玩,口口相传才让自己“入坑”的,以前根本没有听说过这个产品和背后IP。
结束语
《小浣熊水浒传》如果是借助曾经的IP影响力,推出一款符合“80后”“90后”用户口味的游戏,相信它在市场上的征途会平坦不少。但要是光谈情怀没有特色,恐怕就没有多少人会来买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