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地区Pi2地磁脉动观测结果分析

来源 :地震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sui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6年9月我们在河南信阳-汤阴布设了由6个测点组成的测线, 对Pi2地磁脉动进行了同时观测, 并对该南北测线上Pi2地磁脉动出现的同时性进行了探讨. 分析结果指出, Pi2地磁脉动首先出现在测线最南端的信阳测点, 越往北同一变化出现的时间越晚. 该区域地表的南北向似传播速度约为140 km/s. 基于Pi2地磁脉动随时间变化的不稳定性, 以及基子波的可延伸性与局部化特性, 我们选择合适的基子波形式, 利用子波变换分析了Pi2脉动所含主要的周期变化成分的周期和振幅随时间的变化, 指出其周期和振幅都随时间有复杂的变化形式.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以国内外地壳流体及其与强震活动关系的最新研究结果为基础, 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与论证, 提出板内强震的中地壳硬夹层孕震与流体促震(BEH-PEF)的假设. 该假设的要点是地壳中存在上下两大流体活动系统, 其间发育有中地壳硬夹层, 该层是地壳应力积累并孕育地震的层. 当其中某些部位积累的应力达到屈服强度时, 则进入微破裂-膨胀(扩容)阶段并形成震源体. 被扩容的震源体在真空吸泵作用下, 由下层流体系统
1999年12月29日,在庆祝中国地震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活动的专业委员会分会场,由主编陈运泰院士主持召开了编委会会议.出席庆祝活动的30余位编委及编辑部全体成员参加了会议.首
以东北地区的地学断面及其相关资料为基础 ,分析了郯庐断裂北带地区的地壳 -上地幔结构特征与不同地壳构造单元地震活动性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 :郯庐断裂北带两侧的壳幔结构存在明显差异 ,断裂带本身的发育与壳幔结构变异带关系密切 ;断裂的活动特点及分段明显受到地壳介质力学特性影响 ;郯庐断裂北带地区软流层的起伏与地貌形态呈明显的镜像关系 ,前者还制约着不同地壳构造单元的构造活动性及变形方式 ;郯庐断裂
介绍了一种基于惠更斯原理和费马原理求取地震波走时及其反射波射线路径的新方法 .该方法具有原理简单、易于实现、能适应较为复杂地质模型以及易于将其推广到各向异性介质等优点 .为了克服基本算法速度较慢的缺陷 ,提出了一种地震波走时和反射波射线路径计算的改进方法 .在保证精度的条件下 ,该改进算法的计算速度显著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