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到访巴黎时,吃第一顿正餐的餐厅很特别。
这间名为POLIDOR的餐厅于1845年开业,到如今已有172年的历史,据说连菜也保持了19世纪的法国味道。这里是伍迪·艾伦的《午夜巴黎》取景地之一,临街窗户的角落还贴着一张他的签名照。推门进去,餐厅的装潢和内饰都是真实的旧旧的感觉,四周一切都是刚刚好的法国情调,就差那一口舌尖上的美味了,让人心生期待。
当看到菜单上的“红酒炖牛肉”,我果断决定“就是它了”。邻座的朋友提醒我,这道菜合不合胃口还得碰运气,因为她在法国多次尝过这道菜,每间餐厅的味道都不一样,只有一点颇为一致,就是——不太合“中国胃”。
听她如此一说,我对着端上桌的一大份褐色牛肉料理產生了几分狐疑,一口下去,第一反应确实是——嗯,果然味道“有点特别”。
“我觉得还是中国的料理最好吃。”我嘴中飘出一句,语气中带着几分自豪。
“不,我觉得也不能这么说。”坐在我对面的一位朋友开口了,他是一位留法的中国学生,“要学会‘美人之美’,”他说,“学习欣赏别人认为美好的东西。”
他解释道,相比于中国料理讲究口味多样,法餐的一大特点在于对于食材的品质特别讲究,工序繁复、注重细节并追求食物的原汁原味。比如,他很喜欢法餐里的沙拉,最馋的是三文鱼沙拉里那一片“稍微烤过一下”的鱼肉。
听他这么一说,我也顿时觉得,眼前这盘红酒炖牛肉变得更好吃了。所用的牛肉都是地道的法国本地牛肉,软烂中又透着红酒特有的醇香,虽然不是平常喜食香辣的我熟悉的味道,却也别有一番滋味。
不过,最给我启发的,不是回味起这道菜的美好,而是“美人之美”这四个字。它提醒我,有时候,可能我们已经不自觉地忘了这种“美德”和“智慧”。
我喜欢吃中国菜、做中国菜,却差点自我屏蔽了欣赏其他国家饮食文化的欲望。
类似的事情可能发生在每个人看待每一件事物的身上。“自信”和“自大”有时候就是一线之隔。这时候,真应该想想“美人之美”这几个字。
我第一次去南非,在那儿待了两周,各种地道的南非食物和中国菜完全是不一样的烹饪方式。我尽可能地多尝一些,再问问当地人这是什么,怎么做的。
我说服自己要保持开放的态度,保持对其他国家文化了解的兴趣,我觉得,比起巴黎之行算是一种进步了。不过,一周之后,为了进一步地说服自己的“中国胃”,我还用上了特别的方法:我从华人超市把“国民女神”——“老干妈”请回到所住民宿的餐桌。于是,“老干妈”伴着当地的料理一起,我们一行人都觉得胃口变大了,民宿老板在我们的推荐下品尝后,也对这种中国酱料竖起了大拇指。
面对形形色色的差异,全盘接受、盲目排斥都不是好的办法,还不如用一种理智的、稳健的心态来欣赏它,既要理解,又要有所选择。紧跟在“美人之美”之后,是那四个字的哲学——“美美与共”。如此,才能“天下大同”。
(苏打摘自《中国青年报》)
这间名为POLIDOR的餐厅于1845年开业,到如今已有172年的历史,据说连菜也保持了19世纪的法国味道。这里是伍迪·艾伦的《午夜巴黎》取景地之一,临街窗户的角落还贴着一张他的签名照。推门进去,餐厅的装潢和内饰都是真实的旧旧的感觉,四周一切都是刚刚好的法国情调,就差那一口舌尖上的美味了,让人心生期待。
当看到菜单上的“红酒炖牛肉”,我果断决定“就是它了”。邻座的朋友提醒我,这道菜合不合胃口还得碰运气,因为她在法国多次尝过这道菜,每间餐厅的味道都不一样,只有一点颇为一致,就是——不太合“中国胃”。
听她如此一说,我对着端上桌的一大份褐色牛肉料理產生了几分狐疑,一口下去,第一反应确实是——嗯,果然味道“有点特别”。
“我觉得还是中国的料理最好吃。”我嘴中飘出一句,语气中带着几分自豪。
“不,我觉得也不能这么说。”坐在我对面的一位朋友开口了,他是一位留法的中国学生,“要学会‘美人之美’,”他说,“学习欣赏别人认为美好的东西。”
他解释道,相比于中国料理讲究口味多样,法餐的一大特点在于对于食材的品质特别讲究,工序繁复、注重细节并追求食物的原汁原味。比如,他很喜欢法餐里的沙拉,最馋的是三文鱼沙拉里那一片“稍微烤过一下”的鱼肉。
听他这么一说,我也顿时觉得,眼前这盘红酒炖牛肉变得更好吃了。所用的牛肉都是地道的法国本地牛肉,软烂中又透着红酒特有的醇香,虽然不是平常喜食香辣的我熟悉的味道,却也别有一番滋味。
不过,最给我启发的,不是回味起这道菜的美好,而是“美人之美”这四个字。它提醒我,有时候,可能我们已经不自觉地忘了这种“美德”和“智慧”。
我喜欢吃中国菜、做中国菜,却差点自我屏蔽了欣赏其他国家饮食文化的欲望。
类似的事情可能发生在每个人看待每一件事物的身上。“自信”和“自大”有时候就是一线之隔。这时候,真应该想想“美人之美”这几个字。
我第一次去南非,在那儿待了两周,各种地道的南非食物和中国菜完全是不一样的烹饪方式。我尽可能地多尝一些,再问问当地人这是什么,怎么做的。
我说服自己要保持开放的态度,保持对其他国家文化了解的兴趣,我觉得,比起巴黎之行算是一种进步了。不过,一周之后,为了进一步地说服自己的“中国胃”,我还用上了特别的方法:我从华人超市把“国民女神”——“老干妈”请回到所住民宿的餐桌。于是,“老干妈”伴着当地的料理一起,我们一行人都觉得胃口变大了,民宿老板在我们的推荐下品尝后,也对这种中国酱料竖起了大拇指。
面对形形色色的差异,全盘接受、盲目排斥都不是好的办法,还不如用一种理智的、稳健的心态来欣赏它,既要理解,又要有所选择。紧跟在“美人之美”之后,是那四个字的哲学——“美美与共”。如此,才能“天下大同”。
(苏打摘自《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