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在初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成为重中之重,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根本之需。
【关键词】引导阅读;随笔批改;小组合作;课堂评价;多媒体运用
新课标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按“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应根据新时期初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努力改革课程的内容、结构和实施机制。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面对新课标的这一重大改革,语文教师该如何进行语文教学呢?
无论学习哪一门学科,只有以兴趣为源泉,才会有孜孜不倦进行钻研的劲头,才会在这门学科上有所作为。作为从事培养学生多方面素质的语文教学活动的语文教师,有必要为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从以下方面做出努力。
一、课堂外的功夫
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上,在课堂外的立足点更为宽泛。
(1)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
没有一个孩子不热爱读书。学生在除接触网络、电视等传播媒体外的大量时间都用在阅读上,虽然每一个学生喜欢涉猎的区域都不尽相同,但只要是读适合他们的书籍,就说明他有阅读的欲望,有学好语文的内在潜力。军事、科技、历史仿佛与语文学科并没有多大的关系,但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词汇,一些词语早已潜移默化地渗透在学生的头脑中,而不同领域的知识涉猎会开拓学生的视野,思路会更为敏捷。
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课文中的每一个人物、每一种观点,甚至是其中的一段或一句话,都可以作为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点,因老师的推荐,与课本的关联,学生进行搜集资料阅读的欲望会更为强烈,等机会成熟时,学生都愿意在课堂上一展自己课外阅读而来的风采,这时的孩子,没有理由不爱语文。
(2)随笔作业的批改。
学生每天写随笔是提高自身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每个学生的写作水平不一样,写出来的随笔水准自然是参差不齐。但作为老师,在起始阶段是需要全批全改的,并且对不同学生要有不同的批改策略。对写作水平高的学生,自然是对其语言、修辞、结构等诸方面进行一定的修改润色;但有些学生是不会写随笔的,记的都是流水账,干巴巴的语言,可怜的行数,这样的学生我们不可能要求太高,可以教给他记住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一件事,再把它记叙下来,然后再用一种修辞,或者运用一种描写手法,并在适当的时候让孩子在课堂上展现一下作文进步后的风采,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这样的工作虽然烦琐,但当日子久了,当你看到学生作文水平的点滴提高时,当你发现学生越来越愿意上语文课时,你的心是非常兴奋的。
二、课堂上的策略
如果已经在课外为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造好了攻势,那只要在课堂上稍加运用一些小技巧即可。
(1)利用小组合作,培养得力的小组长。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语文新课标的要求,我在课堂上一般使用四人合作的方式,人数少,简单易于操作,培养一名得力的小组长,适时给组员分配任务,指导组员的学习。各小组形成竞争趋势,组员为了赢得最佳小组,积极参与语文学习活动,发挥自己的最佳水平。
(2)適时适当的课堂评价。
教师的课堂语言是一门艺术。适当给予学生“好极了”“你真棒”“请多努力”“别灰心,再来一次”等鼓励性语言,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勇气,这样学生才不会因一时的挫折而沮丧。但这并不代表着一味给学生以肯定和表扬,遇到学生表述不清甚至直接表述错误的时候,老师应该负起教师的责任,及时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引导,把他们从错误的轨道中拉回来。
(3)恰当地使用多媒体。
信息技术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极大地活跃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只有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恰当地使用电教媒体、网络,以绘声绘色、栩栩如生的形象反映客观事物,图、文、声并茂的三维方式呈现教学内容,才能很大程度上满足学生的视听感官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教学中要张扬学生的个性、健全学生的人格。语文课堂应是个性张扬的摇篮,是创新的基地。唯有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在先,我们教师的“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职业梦想才会最终实现。
【关键词】引导阅读;随笔批改;小组合作;课堂评价;多媒体运用
新课标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按“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应根据新时期初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努力改革课程的内容、结构和实施机制。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面对新课标的这一重大改革,语文教师该如何进行语文教学呢?
无论学习哪一门学科,只有以兴趣为源泉,才会有孜孜不倦进行钻研的劲头,才会在这门学科上有所作为。作为从事培养学生多方面素质的语文教学活动的语文教师,有必要为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从以下方面做出努力。
一、课堂外的功夫
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上,在课堂外的立足点更为宽泛。
(1)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
没有一个孩子不热爱读书。学生在除接触网络、电视等传播媒体外的大量时间都用在阅读上,虽然每一个学生喜欢涉猎的区域都不尽相同,但只要是读适合他们的书籍,就说明他有阅读的欲望,有学好语文的内在潜力。军事、科技、历史仿佛与语文学科并没有多大的关系,但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词汇,一些词语早已潜移默化地渗透在学生的头脑中,而不同领域的知识涉猎会开拓学生的视野,思路会更为敏捷。
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课文中的每一个人物、每一种观点,甚至是其中的一段或一句话,都可以作为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点,因老师的推荐,与课本的关联,学生进行搜集资料阅读的欲望会更为强烈,等机会成熟时,学生都愿意在课堂上一展自己课外阅读而来的风采,这时的孩子,没有理由不爱语文。
(2)随笔作业的批改。
学生每天写随笔是提高自身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每个学生的写作水平不一样,写出来的随笔水准自然是参差不齐。但作为老师,在起始阶段是需要全批全改的,并且对不同学生要有不同的批改策略。对写作水平高的学生,自然是对其语言、修辞、结构等诸方面进行一定的修改润色;但有些学生是不会写随笔的,记的都是流水账,干巴巴的语言,可怜的行数,这样的学生我们不可能要求太高,可以教给他记住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一件事,再把它记叙下来,然后再用一种修辞,或者运用一种描写手法,并在适当的时候让孩子在课堂上展现一下作文进步后的风采,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这样的工作虽然烦琐,但当日子久了,当你看到学生作文水平的点滴提高时,当你发现学生越来越愿意上语文课时,你的心是非常兴奋的。
二、课堂上的策略
如果已经在课外为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造好了攻势,那只要在课堂上稍加运用一些小技巧即可。
(1)利用小组合作,培养得力的小组长。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语文新课标的要求,我在课堂上一般使用四人合作的方式,人数少,简单易于操作,培养一名得力的小组长,适时给组员分配任务,指导组员的学习。各小组形成竞争趋势,组员为了赢得最佳小组,积极参与语文学习活动,发挥自己的最佳水平。
(2)適时适当的课堂评价。
教师的课堂语言是一门艺术。适当给予学生“好极了”“你真棒”“请多努力”“别灰心,再来一次”等鼓励性语言,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勇气,这样学生才不会因一时的挫折而沮丧。但这并不代表着一味给学生以肯定和表扬,遇到学生表述不清甚至直接表述错误的时候,老师应该负起教师的责任,及时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引导,把他们从错误的轨道中拉回来。
(3)恰当地使用多媒体。
信息技术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极大地活跃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只有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恰当地使用电教媒体、网络,以绘声绘色、栩栩如生的形象反映客观事物,图、文、声并茂的三维方式呈现教学内容,才能很大程度上满足学生的视听感官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教学中要张扬学生的个性、健全学生的人格。语文课堂应是个性张扬的摇篮,是创新的基地。唯有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在先,我们教师的“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职业梦想才会最终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