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市某铁矿开发对风景名胜区生态环境影响的调查评估

来源 :现代矿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wan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明确某铁矿在后续运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趋势,研究了该铁矿项目对地表水、地下水、土壤、大气、声环境、环境风险、景观旅游、生态、社会经济等多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项目开发至今对风景名胜区及周边的环境质量影响很小,在采矿工艺、选矿工艺、环保措施等主体工程不发生重大变更的情况下,可以认为未来继续开采对环境影响也将很小.通过本次环境影响评估,明确铁矿在后续运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为决策部门提供科学依据.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针对马鞍山市丁山矿区生态修复工程,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方式,以“谁修复、谁受益”的原则,“先治理投入,后收益补偿平衡”的运营思路,基于固山、治污、创效、增绿的系统化理念,加快治理进程.探索了市场化生态修复运营的新路径,形成社会资本投入矿山修复后带动生态环境改善,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的综合效益.本工程实践为全国同类矿区的生态修复提供借鉴.
学位
为查明某铜矿开采对开采地块土壤、周围地块土壤及周边地下水的污染情况,对按标准所取样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①开采地块土壤环境质量满足《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2018)中二类用地风险筛选值要求;周边居住用地土壤环境质量满足《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2018)中一类用地风险筛选值要求;周边农田、林地满足《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15618-2018)中标准要求,说明区域土壤环境质量较
在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同时,如何做好对土地土壤的保护具有重要的科研和实用价值.针对某地下开采项目对土壤的环境影响问题,利用HYDRUS-1D软件对矿区的溶质迁移进行计算模拟.重点考察地表万吨级水池防渗措施失效而引发非正常状况的垂直入渗情况下,铜、铅、镍、铬等重金属元素在土壤中的渗入、迁移情况.研究成果为同类型矿山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和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指导.
为了解淮南某煤矸石山对周边土壤及农作物受Ni污染的情况,开展了土壤与矸石理化性质、土壤中Ni的分布、黄豆植株中Ni的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①煤矸石山及周边土壤呈碱性,土壤中Ni含量均低于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矿区农田土壤Ni含量较高,为33.535~35.272 mg/kg,高于淮南市土壤背景值30.28%~37.03%.②矸石山中部深层Ni含量比表层高4.05 mg/kg,主要是由于采样区中部处于迎风面,矸石山表层易受到风力侵蚀和雨水侵蚀;矿区农田土壤Ni含量约为对照农田的1.84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