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震学会空间对地观测专业委员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通知(第一号)

来源 :国际地震动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lalalala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推进空间对地观测技术在地震研究中的应用,回顾和总结空问信息应用于汶川地震的研究成果,交流电磁卫星研制及数据处理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中国地震学会空间对地观测专业委员会拟定于2009年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在上海召开2009年学术研讨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其他文献
回顾汶川地震前对地下流体异常的认识过程,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阶段:①2001年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后,青藏块体东北缘深井和温泉流体测点长期观测资料继续保持群体下降趋势,认为是青藏块体整体活动的加强表现;②2003年开始,南北地震带深井和温泉流体测点长期观测资
山东省形变观测及异常识别的实践工作中,发现了一些有确切干扰因素的异常变化,如载荷变化、抽取地下水等。这些干扰发生的过程可以看作是不可多得的天然试验样本,为识别形变干扰
2015年4月25日北京时间14时11分(当地时间11时56分),在尼泊尔廓尔喀(28.2°N,84.7°E)发生了MS8.1(USGS测定MW7.8)强烈地震,震源深度15km,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970年有台网记录以来,渭河盆地共发生4.0级以上地震2次,均发生在渭河断裂和临潼.长安断裂交界处附近。其中渭河断裂带为渭河盆地一条最显著的地震活动带,自公元前280年以来有20次
作者参加了30多年的地震电磁辐射观测实践和震例研究,总结了中国地震电磁辐射信号在频率域、时间域和空间分布的特性。为了探索地震电磁辐射的物理机制,作者做了一系列的岩石破裂实验研究(室内和野外实验)。企图模拟在观测实践中出现的各种现象和岩石破裂不同阶段产生电磁辐射信号的机理。
(1)强震活动趋势。对汶川8.0级地震前南北地震带大震轮回、首发大震、地震平静或空区,地震条带等地震活动图像在震前分析的基础上就地震预测问题进行了思考。在大面积地震活动水平较低的背景下,仅从平静看不到转折难以给出预测。地震活动图像在蕴震过程或阶段的估计只能是背景或中期预测的意义。同时指出,区域地震活动图像在大范围多构造区的蕴震态分析中的复杂性。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和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公布的该地震的参数如下:1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发震时间:北京时间2009年10月4日1时36分;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和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公布的该地震的参数如下:1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发震时间:北京时间2009年9月2日15时55分;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和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公布的该地震的参数如下:1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发震时间:北京时间2009年9月30日18时1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