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语文学习中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思维体系,需要关注学生的想象力发展。小学生的想象力丰富,在语文教学中只要教师合理引导,学生的想象力空间就可以得到扩展,对其语文思维养成、创新意识形成均有积极意义。下文重点分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的策略,希望研究内容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小学语文;想象力;培养策略
引言:
想象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思维,是以感性材料为基础,把表象的东西重新加工而产生的新形象,因此任何想象都会有根源。基于小学生的思维特征,我们在指导小学生参与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学生想象力丰富的特点,立足儿童观组织教学,引导学生认识语文学科的魅力,发挥其思维优势,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活动指导中,还有部分教师对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不够重视,这也是我们在教学改革过程中需要理性思考与有效解決的问题之一。
1.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
客观认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是我们落实一切教学目标的前提和基础。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需要转变传统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主体组织教学,创建的良好课堂氛围与互动平台,使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其想象力的潜能。例如,在接触唐诗《静夜思》的过程中,由于唐诗的语言方式与日常我们交流的方式不同,所以学生们会比较难理解,这需要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让学生根据其中的诗句想象当时的画面。“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想象出夜里在家月光照射到床上的样子,再经过后面两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可以身临其境感受作者在外地思念故乡的感觉,这时候有的学生可能会有在亲戚家留宿的经历,会感受到想家的情感,对这首诗的理解就会更加的透彻。通过把学生作为主体,使其发挥想象力身临其境的去感受语文学科的魅力,那么就会使其对语文课程产生更多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2.精心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的构建给学生提供了一种“悬而未决”的学习环境[2],让学生产生质疑,当然这个过程中只要教师合理引导,发挥想象力的空间也是巨大的。比如,在给学生讲授《充气雨衣》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呈现出一些图片,并提出问题:“下雨了,爸爸和妈妈穿着雨衣去上班,我和姐姐穿着雨衣去学校,大家知道这是为什么吗?雨衣有什么优点呢?”这时学生就会开动脑筋,给出多种答案,如遮风避雨;轻便;不用一直举着伞,手很轻松等。接着教师字又问:“雨衣有没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呢?”这时,学生就回答出“裤腿会很容易打湿”等。接着教师就用雨衣并不完美,还有待改进的这种疑问的导课方式开始进入课堂,在学习了课文后,对于雨衣了一个初步的认识,教师就对学生提问:“你想设计出什么样的新式雨衣呢?”通过这样的提问,学生积极地开始讨论,并急于表达,学生的想法丰富、奇特,充满童趣,在这样的互动中,学生的想象空间得到扩展。
3.开展语言活动夯实想象力基础
语言能力培养是语文学科教学的核心任务,引导学生在感知语言过程中发挥想象力,可以解决传统语文教学中学生害怕说错或者怯于表达的问题,给了学生更多创新表达的空间[1]。所以教师可以积极地督促学生参与到语言表达训练的活动中来,大胆、勇敢地说出自己心中所想要表达的一切,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想象能力的广阔性、深刻性和条理性。例如,在“我爱我家”语言活动中时,教师可以设计三个不同层次的小活动提供给学生自由选择:①从家里的相册中选一张你印象最为深刻的家庭照片,并回忆当时的心情;②以“妈妈的唠叨”这一熟悉的生活场景为例,谈一谈你印象中妈妈唠叨中的母爱;③想象一下,当你长大成人,而父母都已步入人生中最平淡的年迈时光,你们的相处模式会变成什么样子?很显然,以上几个活动都是经过语言表达展开的,同时也给学生预留了充分的想象空间。当学生陷入沉思时,他们内心深处想象的按钮就会被开启,从而沉浸在自我世界中去完成教师布置任务,这样一来学生的语言能力也能够得以发展。
4.读写结合拓展想象空间
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构建了语文学科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活动之间的密切联系,两个教学环节可以协同发挥作用,提升教学效率[2]。创设自由的想象空间,等同于创设无边界的教学情境,文学的世界是静谧的,同时又是动感的,其实两者并不会产生冲突,而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合作关系。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影响下,我们可以尝试以读促写、也可以尝试以写促读,比如结合阅读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改写、仿写,都可以体现思维上的创新引导,学生一旦开启了想象空间的一角,就会萌生无限的动力去探索未知的领域[3]。比如《龟兔赛跑》中由于兔子骄傲自大输掉比赛,教师可以让学生大胆想象,继续续写故事。有的学生会写到兔子吸取教训,改掉骄傲的毛病,赢得了比赛;有的学生写到乌龟赢得比赛后骄傲自大,输掉了比赛等等。小学生对童话类的文章比较感兴趣,我们可以广泛选择这类文本,展开续写或者改写训练活动如《流浪的鱼》、《会说话的狗》等。这些都是非常灵活的能够锻炼学生想象力的写作教学过程。小学阶段的写作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鼓励充分发挥学生思维创新性,要让学生在文章中能够大胆创新,真实的表达自己的各种想法与见解,这是学生想象力发展的重要过程。
结束语:
新课程标准指引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要树立科学的教学目标,视培养学生想象力为重要的教学使命,这一使命的完成需要教师提高教学活动指导水平。小学语文教学要重视对学生们想象力的培养,这不仅帮助学生们提高语文学习能力,还能引导其思维能力发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活动有效性。本文从发挥学生们主体地位、问题引导和组织语言活动、读写结合教学四个方面出发,分析了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想象力的策略,旨在为语文老师激发学生的潜能和智慧提供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卢静妮.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策略[J].考试周刊,2018,12(16):51-61.
[2]张桂英.试论如何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J].初中生优秀作文,2015,12(16):118-119.
[3]卢晓莎.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策略[J].亚太教育,2019,21(09):104-105.
关键词:小学语文;想象力;培养策略
引言:
想象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思维,是以感性材料为基础,把表象的东西重新加工而产生的新形象,因此任何想象都会有根源。基于小学生的思维特征,我们在指导小学生参与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学生想象力丰富的特点,立足儿童观组织教学,引导学生认识语文学科的魅力,发挥其思维优势,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活动指导中,还有部分教师对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不够重视,这也是我们在教学改革过程中需要理性思考与有效解決的问题之一。
1.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
客观认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是我们落实一切教学目标的前提和基础。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需要转变传统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主体组织教学,创建的良好课堂氛围与互动平台,使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其想象力的潜能。例如,在接触唐诗《静夜思》的过程中,由于唐诗的语言方式与日常我们交流的方式不同,所以学生们会比较难理解,这需要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让学生根据其中的诗句想象当时的画面。“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想象出夜里在家月光照射到床上的样子,再经过后面两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可以身临其境感受作者在外地思念故乡的感觉,这时候有的学生可能会有在亲戚家留宿的经历,会感受到想家的情感,对这首诗的理解就会更加的透彻。通过把学生作为主体,使其发挥想象力身临其境的去感受语文学科的魅力,那么就会使其对语文课程产生更多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2.精心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的构建给学生提供了一种“悬而未决”的学习环境[2],让学生产生质疑,当然这个过程中只要教师合理引导,发挥想象力的空间也是巨大的。比如,在给学生讲授《充气雨衣》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呈现出一些图片,并提出问题:“下雨了,爸爸和妈妈穿着雨衣去上班,我和姐姐穿着雨衣去学校,大家知道这是为什么吗?雨衣有什么优点呢?”这时学生就会开动脑筋,给出多种答案,如遮风避雨;轻便;不用一直举着伞,手很轻松等。接着教师字又问:“雨衣有没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呢?”这时,学生就回答出“裤腿会很容易打湿”等。接着教师就用雨衣并不完美,还有待改进的这种疑问的导课方式开始进入课堂,在学习了课文后,对于雨衣了一个初步的认识,教师就对学生提问:“你想设计出什么样的新式雨衣呢?”通过这样的提问,学生积极地开始讨论,并急于表达,学生的想法丰富、奇特,充满童趣,在这样的互动中,学生的想象空间得到扩展。
3.开展语言活动夯实想象力基础
语言能力培养是语文学科教学的核心任务,引导学生在感知语言过程中发挥想象力,可以解决传统语文教学中学生害怕说错或者怯于表达的问题,给了学生更多创新表达的空间[1]。所以教师可以积极地督促学生参与到语言表达训练的活动中来,大胆、勇敢地说出自己心中所想要表达的一切,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想象能力的广阔性、深刻性和条理性。例如,在“我爱我家”语言活动中时,教师可以设计三个不同层次的小活动提供给学生自由选择:①从家里的相册中选一张你印象最为深刻的家庭照片,并回忆当时的心情;②以“妈妈的唠叨”这一熟悉的生活场景为例,谈一谈你印象中妈妈唠叨中的母爱;③想象一下,当你长大成人,而父母都已步入人生中最平淡的年迈时光,你们的相处模式会变成什么样子?很显然,以上几个活动都是经过语言表达展开的,同时也给学生预留了充分的想象空间。当学生陷入沉思时,他们内心深处想象的按钮就会被开启,从而沉浸在自我世界中去完成教师布置任务,这样一来学生的语言能力也能够得以发展。
4.读写结合拓展想象空间
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构建了语文学科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活动之间的密切联系,两个教学环节可以协同发挥作用,提升教学效率[2]。创设自由的想象空间,等同于创设无边界的教学情境,文学的世界是静谧的,同时又是动感的,其实两者并不会产生冲突,而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合作关系。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影响下,我们可以尝试以读促写、也可以尝试以写促读,比如结合阅读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改写、仿写,都可以体现思维上的创新引导,学生一旦开启了想象空间的一角,就会萌生无限的动力去探索未知的领域[3]。比如《龟兔赛跑》中由于兔子骄傲自大输掉比赛,教师可以让学生大胆想象,继续续写故事。有的学生会写到兔子吸取教训,改掉骄傲的毛病,赢得了比赛;有的学生写到乌龟赢得比赛后骄傲自大,输掉了比赛等等。小学生对童话类的文章比较感兴趣,我们可以广泛选择这类文本,展开续写或者改写训练活动如《流浪的鱼》、《会说话的狗》等。这些都是非常灵活的能够锻炼学生想象力的写作教学过程。小学阶段的写作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鼓励充分发挥学生思维创新性,要让学生在文章中能够大胆创新,真实的表达自己的各种想法与见解,这是学生想象力发展的重要过程。
结束语:
新课程标准指引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要树立科学的教学目标,视培养学生想象力为重要的教学使命,这一使命的完成需要教师提高教学活动指导水平。小学语文教学要重视对学生们想象力的培养,这不仅帮助学生们提高语文学习能力,还能引导其思维能力发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活动有效性。本文从发挥学生们主体地位、问题引导和组织语言活动、读写结合教学四个方面出发,分析了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想象力的策略,旨在为语文老师激发学生的潜能和智慧提供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卢静妮.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策略[J].考试周刊,2018,12(16):51-61.
[2]张桂英.试论如何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J].初中生优秀作文,2015,12(16):118-119.
[3]卢晓莎.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策略[J].亚太教育,2019,21(09):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