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是人类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持久动力,没有创新的民族是难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这是前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总书记指出的。由此可见,创新决定着我们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综合实力和劲争力。创新教育是二十一世纪的主旋律,是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小学语文课是小学阶段各门学科的基础,对学生一生影响很大。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必须至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为此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但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浅陋观点:
一、激发好奇心、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创造动机
例如在《火烧云》一课教学中,针对文中火烧云动感性极强的特点,我设计了启发学生用动作表现火烧云升上天空的情景。同学们十分活跃,积极开动脑筋,同桌之间互相演示,然后纷纷到前面表演。最后大家一致赞扬一名同学用双手滚动的方法来演示火烧云升上天空最为贴切。再有像学习苏轼的《题西林壁》这首诗。针对宋诗说理性强的特点,我仍采用启发学生运用形体语言形象地表现古诗句。学生分组展开讨论,有的学生运用五个手指表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又将五指聚拢,掌心成窝状,形成山峰环绕,人处山中的感觉。一看便马上联想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诗句。这样一来,既理解了诗句又帮助了背诵。还有的同学几个人排列一起,先横后竖,然后围成一圈,再让一名矮个儿同学站在中间,很形象地向全班同学表达了诗句的意思。这种方法对于学生来讲就具有创造性。它使学生的思维与想象紧密相联,为今后学习古诗,形象地理解文章、语言提供了方法。
二、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思维发散性
培养创新能力已成为学生指导艺术中的一种重要的模式。创造心理学认为:学生对同一事物的不同见解或由地诱发的争议,走创造力发展的激素之路,教学时注意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意见,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
如教授《乌鸦喝水》一课时,在总结全文时,我肯定了乌鸦聪明肯动脑筋,想办法,这时学生可就有了不同意见,一个学生说:“我认为这只乌鸦不聪明为什么不用吸管吸,而要衔石子呢?那样乌鸦多辛苦呀!”我赞扬了他肯动脑筋,乐于思考,同时又引导“乌鸦当时所处的环境,能找到吸管吗?”讨论后,刚才那位同学又发言了:“我明白了,乌鸦衔石子放进瓶子里是最聪明的做法了,因为在那里就算是乌鸦找到了吸管也不可能会用吸管。”
值得一提的是,学生有了创新的意识,创新思维处于活跃状态时,老师别忘了发挥主导作用,给予必要的指导,要让学生明白,思维要顺应事物的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能随意臆造。
三、质疑问难,激发创新兴趣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一切发现创新的基础。创新意识严自质疑,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冲动。提问是一个人从已知伸向未知的心理触角,是创新意识的具体表现。质疑是人类思维的精华,拥有创新能力的人必然具备敢于质疑的思维品质,因为创造的起点是从问题开始的。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经常鼓励他们大胆提出不同见解,提供敢于质疑、敢于创新的精神。例如:教学《称象》一文,教师启发:你们能否把曹冲称象的办法变一变?因为搬运石头又费时又费力,你们能帮助曹冲出个更好的主意吗?一石激起层层浪,有的学生认为可以用水代替石头;有的不家务事认为可用泥土代替石头;有的学生还认为用岸上的人称象,因为人听从指挥,即省时又省力。这位学生的想法多富有创意。尽管曹冲的做法在当时就是创新,但我们还应鼓励学生敢于向先进经验挑战,因为一切事物都是在不断地创新中发展、完善的。
又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文中有这么一个句子:“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句中两处用到“幸福”,学生读时,一眼晃过,似无所疑。这时教师应启发学生质疑:句中的两个“幸福”是同一个意思吗?从而引起学生注意,激起思维的浪花。再如《狼牙山五壮士》一文,学习时有学生提出,五壮士既然光荣地完成了掩护任务,为什么还要跳崖呢?通过质疑,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提高了阅读教学的效果。由于学生的知识、经验有限,有时思维的触角达不到隐含在课文中的疑点。教师应引导学生从隐含疑点处质疑,投石击浪。
四、想象思维,展开创新意识的翅膀
想象是一种丰富多彩的创造性活动,在教学中妙用想象,能使文章增添绚丽的色彩,增添文章的感染力。如教学《草原》这篇文章时,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课文内容和作者的思想在感情,逐步引导学生想象空间,当读到课文第一段自然段时,“那里的天比别的处的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时,引导学想象空中的白云,碧绿的草原,草原上的羊群,把白云、羊群想象成大白花,把辽阔的草原想象成大绿毯,让学生从中悟到想象的感染力。再让学生拿起画笔,描绘出美丽的大草原,学生兴趣盎然,学生不仅从课文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更通过丰富的想象体验了美,创造了美。想象活动多了,想象力才能提高,智力才能得到更好的开发,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把我们带向神彩奇丽,光明美丽的未来。
总之,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千方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处处是创新天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我们应该让学生在每一节课上,享受到热烈的、沸腾的、多姿多彩的精神生活,共同带领学生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
一、激发好奇心、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创造动机
例如在《火烧云》一课教学中,针对文中火烧云动感性极强的特点,我设计了启发学生用动作表现火烧云升上天空的情景。同学们十分活跃,积极开动脑筋,同桌之间互相演示,然后纷纷到前面表演。最后大家一致赞扬一名同学用双手滚动的方法来演示火烧云升上天空最为贴切。再有像学习苏轼的《题西林壁》这首诗。针对宋诗说理性强的特点,我仍采用启发学生运用形体语言形象地表现古诗句。学生分组展开讨论,有的学生运用五个手指表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又将五指聚拢,掌心成窝状,形成山峰环绕,人处山中的感觉。一看便马上联想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诗句。这样一来,既理解了诗句又帮助了背诵。还有的同学几个人排列一起,先横后竖,然后围成一圈,再让一名矮个儿同学站在中间,很形象地向全班同学表达了诗句的意思。这种方法对于学生来讲就具有创造性。它使学生的思维与想象紧密相联,为今后学习古诗,形象地理解文章、语言提供了方法。
二、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思维发散性
培养创新能力已成为学生指导艺术中的一种重要的模式。创造心理学认为:学生对同一事物的不同见解或由地诱发的争议,走创造力发展的激素之路,教学时注意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意见,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
如教授《乌鸦喝水》一课时,在总结全文时,我肯定了乌鸦聪明肯动脑筋,想办法,这时学生可就有了不同意见,一个学生说:“我认为这只乌鸦不聪明为什么不用吸管吸,而要衔石子呢?那样乌鸦多辛苦呀!”我赞扬了他肯动脑筋,乐于思考,同时又引导“乌鸦当时所处的环境,能找到吸管吗?”讨论后,刚才那位同学又发言了:“我明白了,乌鸦衔石子放进瓶子里是最聪明的做法了,因为在那里就算是乌鸦找到了吸管也不可能会用吸管。”
值得一提的是,学生有了创新的意识,创新思维处于活跃状态时,老师别忘了发挥主导作用,给予必要的指导,要让学生明白,思维要顺应事物的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能随意臆造。
三、质疑问难,激发创新兴趣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一切发现创新的基础。创新意识严自质疑,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冲动。提问是一个人从已知伸向未知的心理触角,是创新意识的具体表现。质疑是人类思维的精华,拥有创新能力的人必然具备敢于质疑的思维品质,因为创造的起点是从问题开始的。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经常鼓励他们大胆提出不同见解,提供敢于质疑、敢于创新的精神。例如:教学《称象》一文,教师启发:你们能否把曹冲称象的办法变一变?因为搬运石头又费时又费力,你们能帮助曹冲出个更好的主意吗?一石激起层层浪,有的学生认为可以用水代替石头;有的不家务事认为可用泥土代替石头;有的学生还认为用岸上的人称象,因为人听从指挥,即省时又省力。这位学生的想法多富有创意。尽管曹冲的做法在当时就是创新,但我们还应鼓励学生敢于向先进经验挑战,因为一切事物都是在不断地创新中发展、完善的。
又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文中有这么一个句子:“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句中两处用到“幸福”,学生读时,一眼晃过,似无所疑。这时教师应启发学生质疑:句中的两个“幸福”是同一个意思吗?从而引起学生注意,激起思维的浪花。再如《狼牙山五壮士》一文,学习时有学生提出,五壮士既然光荣地完成了掩护任务,为什么还要跳崖呢?通过质疑,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提高了阅读教学的效果。由于学生的知识、经验有限,有时思维的触角达不到隐含在课文中的疑点。教师应引导学生从隐含疑点处质疑,投石击浪。
四、想象思维,展开创新意识的翅膀
想象是一种丰富多彩的创造性活动,在教学中妙用想象,能使文章增添绚丽的色彩,增添文章的感染力。如教学《草原》这篇文章时,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课文内容和作者的思想在感情,逐步引导学生想象空间,当读到课文第一段自然段时,“那里的天比别的处的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时,引导学想象空中的白云,碧绿的草原,草原上的羊群,把白云、羊群想象成大白花,把辽阔的草原想象成大绿毯,让学生从中悟到想象的感染力。再让学生拿起画笔,描绘出美丽的大草原,学生兴趣盎然,学生不仅从课文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更通过丰富的想象体验了美,创造了美。想象活动多了,想象力才能提高,智力才能得到更好的开发,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把我们带向神彩奇丽,光明美丽的未来。
总之,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千方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处处是创新天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我们应该让学生在每一节课上,享受到热烈的、沸腾的、多姿多彩的精神生活,共同带领学生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