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规划设计的安全风险防范研究

来源 :科学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xi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电网规划设计是电网能否顺利运行的关键,其中安全风险防范的研究是进行设计时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本文针对电网规划设计中可能会出现的安全风险进行讨论,就人员与系统两方面问题进行论述,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有效解决安全问题,保证电网工作的顺利开展,降低安全事故风险。
  关键词:电网规划;风险防范;电网安全
  前言
  随着国家电力行业的发展逐年增快,我国已经有着超大规模的电力系统,在世界上占据了一定的地位。电网规划可以保障电网的安全性,维持供电质量,将安全性与整体质量提高,从整体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保证电力行业发展的稳定性,使电网的安全性得到保障。
  1电网规划设计的安全风险
  1.1管理与人员风险
  现如今的社会用电量越来越大,各行各业的用电需求都在逐年攀升,电力行业的人才需求也随之加大,因此暴露出电力行业的发展管理存在很多问题。企业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长此以往就会给电网运行带来影响。相关工作人员在处理电网安全事故时只会应用固定的处理模式,不会随着时代全面更新技术,这就会使电网规划设计时出现问题,规划缺乏专业性,很多重要数据被疏忽遗漏,严重影响电网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为电网的安全性带来隐患。在电网的规划设计与搭建的过程中,工作人员作为其中的主体,是整个电网运行管理的关键,因此工作人员必须具备安全意识与专业知识,使他们可以肩负起自身的工作责任。
  1.2系统运行风险
  电网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经常遇到各种故障,比如线路的短路、断路等自身故障,雷电、大风、强降雨降雪等恶劣天气对线路造成破坏引发的故障。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故障不可避免,因此如何将系统运行风险降低是电网规划设计时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在电网的搭建过程中,最主要的主体部分就是导线,作为运输电能的载体,导线的质量与安全性决定着电力运输的效率,是整个电网安全性尤为关注的地方,导线的选择决定着整个电网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所以在选择时要格外慎重。现在某些承建单位为了节约资金,私自在建设中使用不符合安全标准的导线,为电网的日后使用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不仅造成资源浪费,出现问题时还会造成严重事故,威胁电网使用人员的人身安全。
  另外,电网在运转过程中也常常会出现电压输送不稳定的问题,造成电压不稳定的原因主要是电压较低或电压较高。当电压较低时,用电器出现故障的概率就会增加,严重的会引起用电器着火。我国家庭用电器额定电压为220V,而工业的标准电压为380V,因此在实际的电网使用过程中,就可能会出现家庭用电电压较低的情况,家用电器达不到正常使用的功率,久而久之就会损毁甚至引发安全事故。当电压较高时,家用电器接触过高电压,其电容有极大概率会被高压击穿,造成线路短路,使火灾等事故发生的概率大大增加[1]。
  当电网运行过程中,恶劣的天气会给电网的安全性带来极大威胁,比如强降雨会对处在地势偏低的电网设施造成严重影响,不仅会淹没电网造成电线短路,更会在周围形成高压电场,严重危及人身安全;强降雪地区的电线会有被厚重积雪压断的可能性,寒冷的环境也会为维修工作带来困难。因此,在电网规划设计时要充分考虑电网系统运行时的风险,做好应对措施,保证电网运行的安全性。
  2电网规划设计的安全风险防范对策
  2.1管理与人员相关风险对策
  2.1.1加强监督管理
  在电力企业中加强对部门及人员监督管理,采用合理规整制度将风险概率降至最低。为部门建立科学的监督管理体系,定时开展系统考核,完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各种规章制度在每个岗位顺利落实,明确每个人的安全责任,保证电网规划工作有序进行。另外,监督管理部门要紧抓安全问题,一旦发现电网规划设计中存在安全隐患,务必及时处理,将务实工作贯彻到底,避免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将审查工作做好,加强验收机制,确立严格的验收标准,坚决拒绝劣质工程,对不符合安全标准的电网规划不予通过。
  2.1.2提高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
  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会对电网系统的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带来直接影响,因此,必须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提升综合素质。只有专业素质达标、责任心强的工作人员才能完成电网建设的相关工作。另外,要定期对相关专业人员进行新技术的培训,结合实际建设需要为工作人员提供系统专业的科学培训,提高他们的故障应变能力与事故紧急处理能力。定期培训后进行系统考核,检查相关人员的技术水平,同时监督管理部门要严加看管相关人员,以防疏忽造成的不必要安全问题,保证电网的安全性。
  2.2防范系统运行风险
  2.2.1加强危险点的预防控制
  相关工作人员在进行电网规划时,需要对危险位置进行严格检查,对危险点采取积极的预控措施,加强安全管理。在进行电路调度工作时,将危险点及时记录并进行初步分析,保存下详细数据,调查工作结束后对该危险点进行全面分析,在完善电网规划过程中重点考虑危险点,将记录下的数据进行保留与研究,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在后期继续严密监视危险点的数据,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规划建设,保证电网建设符合国家要求,后续供电工作得以有序进行[2]。同时,建设电网时要保证其具有较强的转移负荷的能力,防止变压器与回路连接出现故障,影响电网正常供电。在电网投入运行后定期检查电网,排除电网故障,重点检查危险点数据,出现问题时及时检修,保障电网系统正常运行。
  2.2.2规避系统风险,选择合适布局
  电网规划设计时需要针对不同地区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电压进行供电。在电网实际布局时,要优先考虑电压等级,过高或过低的电压都会对电网系统的安全性造成影响,所以在电网规划时先进行电压等级的确定工作,合理的电压等级会为电路中电压器的调配工作带来便利,不仅可以确保电网的稳定,更能保证电路的安全性。电网进行铺设前需要将电网可承受电压范围进行数据统一工作,以降低电压浮动对电网造成的影响,保证供电稳定性。电力建设时要严查电线、电缆等材料是否合格,不合规材料禁止在电网建设中使用,并要将有关人员上报,上级部门需要对此进行严肃处理。在实际供电前,电力部门需要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对电网进行全方位的检查,确保电网线路材质、器件与工艺符合规定,避免因电线、器件等硬件问题发生故障使电网停滞,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如在检查中发现线路存在问题,必须立即上报上级部门并暂停电网运行计划,联系相关部门人员对问题进行排查处理。合理对电网进行规划,保证人员与财产的安全。
  在我国,电力资源被划分为不可再生能源,所以在使用电能时,一定要遵守节约高效率用电的原则,遵循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合理利用电网进行供电。电力供应要遵循电力消费的基本原则,在电网规划中反映出N-1、N-2的指导原则,符合国家标准。选择合理的电力设备,在电力规划设计中考虑设备的匹配度,将信息数据与各参数相对比,确保电网建设时各装置可匹配兼容,根据当地实际建设需要配置设备,使电力建设的质量得到保障,为后续持续建设工作带来便利条件[3]。
  在规划电网建设时也要充分考虑该地区的气候条件与地理环境,根据不同的条件选择相应的建设材料,保证电网在自然的侵蚀下依旧可以稳定工作,确保电网的安全性,如在大风、大雪等天气多发地区要注意电网的稳定性;在多降水地区的电网应尽量建立在高处等。
  结论
  电网在进行规划设计时,务必保证其安全性,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计划布局,将安全风险降到最低,电力企业需要加强监督与人员管理工作,完善内部制度,积极更新技术与设备,充分考虑外部因素对电网的影响,从而保障电网系统的完整性、稳定性、安全性。
  参考文献:
  [1]趙鸿翔,周立人.电网规划设计安全风险防范研究[J].大众用电,2021,36(08):61-62.
  [2]肖康,朱力,刘旭.电网规划对电网安全的影响[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21(12):60-61.
  [3]李隽,高艺,宋福龙.电网规划风险评估工程综合应用研究[J].电力建设,2014,35(12):14-18.
其他文献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智能电网发展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电网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进步,这对于社会多个领域的发展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拿电力营销来说,现阶段智能电网在电力营销的管理中可以说是应用范围越来越大,这与当今时代为信息化时代这一特点是相符合的,但是部分现代供电企业所采取的营销管理模式仍然过于传统,如果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则很容易被社会所抛弃。在本文中笔者将会结合智能电网这一背景来讨
许多神经系统疾病在老年人常以步态异常为首发或早期症状,因此,老年人步态障碍是神经系统疾病的敏感指标,常常预示疾病的发生或发展.据调查,85岁以上老年人步行障碍发生率为54%,随着年龄增长发生率上升[1,2].日益增多的研究显示,步态障碍即使在健康老年人中也是一种独立的危险因素,高度预示认知功能下降及痴呆的发生[3]。
期刊
期刊
目的 了解广西白裤瑶族40岁及以上人群的血脂水平. 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485例白裤瑶族40岁及以上人群的饮食摄入量、生活习惯等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血压、身高、体质量、体质指数(BMI)、腰围、血脂及载脂蛋白(apo)进行测定,并将结果与501例当地的汉族人群进行比较. 结果 白裤瑶族的文化程度、身高、体质量、腰围、血压、高脂血症患病率以及总能量、总脂肪、总蛋白质、食物胆固醇和食盐的摄
摘要:电力系统中,配电线路稳定运行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不过由于配电线路的范围大、影响因素多以及电力需求高等,导致在运行过程极易出现各类运行故障,维护工作难以开展。因此,电力部门需要专业的检测技术对故障进行维护,保障配电线路的稳定。基于此,本文介绍了当前几种较为实用的故障检测技术,并根据几种常见的配电线路故障,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方式,以此为相关部门提供一些帮助,维护配线线路的运行稳定。  关键词:
目的 探讨鸡胚低分子提取物对D-半乳糖诱导的衰老小鼠线粒体DNA(mtDNA)缺失突变的影响.方法 采用D-半乳糖诱导制备衰老小鼠模型并用鸡胚低分子提取物处理.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mtDNA缺失片段,密度扫描技术对扩增片段进行相对定量.缺失片段构建质粒后,直接测序进行鉴定.结果 全部小鼠的肝、大脑皮质与海马组织内均存在4239 bp的mtDNA缺失片段.衰老模型鼠不同组织mtDN
近年来,老年心脏瓣膜病患者手术例数日益增多,手术疗效亦明显提高;但是老年心脏瓣膜病患者常并存其他系统疾病,其围术期的诊治难度大,是心血管外科的一个重要课题.我院自1994年1月至2006年6月共施行老年患者瓣膜手术567例,现就围术期诊治经验报道如下。
期刊
目的 观察经闭孔阴道无张力吊带术(TVT-O)治疗老年女性Ⅰ、Ⅱ型压力性尿失禁患者近期疗效.方法 选取已行TVT-O手术治疗半年至3年的老年女性Ⅰ、Ⅱ型压力性尿失禁患者73例,术前年龄60~72岁,平均(64.0±6.5)岁,采用尿失禁相关生活质量问卷(ⅡQ-7)、生活质量和尿生殖系统症状总表(UDI-6)进行电话问卷调查,比较患者术前、术后日常生活与下尿路症状的差异.结果 73例患者随访资料完整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DM)并存冠心病(CHD)患者下肢动脉硬化和心功能变化的相关性. 方法 将441例老年患者分为CHD组117例、DM组42例、DM并存CHD组(DM+CHD组)132例、无DM与CHD的对照组150例.用全自动动脉硬化测量仪测定下肢动脉硬化相关指标:收缩压、舒张压、脉压、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踝臂指数(ABI)、趾臂指数(TBI).用多普勒超声心动仪测定心功能相关
一、对象和方法  1.对象: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我院老年消化病房共收治上消化道出血患者418例,男297例,女121例;其中老年患者143例,男111例,女32例,年龄60~87岁,平均72.6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