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20年来,心理学家与儿童发展专家逐渐发现,爸爸分擔育儿职责,对儿童的健康成长发育有重要作用,是妈妈无法替代的。研究发现,由于大多数男性与女性行为方式不同,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也有所不同。比如,妈妈抱起孩子时,动作往往非常温柔,而爸爸更愿意和孩子疯玩,从生理和心理上给孩子带来更强烈的兴奋。更有研究证实,婴儿在两个月大时就能分清过来抱他的是爸爸还是妈妈。如果是爸爸来了,他会全身紧张,心跳和呼吸加快,准备好和爸爸疯一场。这种外在刺激对婴儿的大脑发育很有好处。爸爸带孩子的好处不止这些,让我们来看看洋爸爸们的育儿经。
美国:爸爸育儿成为时尚
在美国,三世同堂的大家庭很少见,祖父母没有抚养孙辈的义务。因为人工费价格高昂,只有非常富裕的家庭才请得起保姆,因此育儿的任务只能由父母来承担。在美国,养儿育女曾经被当成母亲的职责,后来,女权主义者从男女平等、提高妇女地位的角度出发,呼吁爸爸多分担育儿义务。在这种观念的引领下,一种新的时尚潮流应运而生——-父亲育儿。购物中心、各种游乐场所,随处可见抱着、用小篮提着、背着,或是推着可爱宝宝的大男人。爸爸分担育儿职责成为一种时尚,在美国的中等收入家庭中尤为盛行。
据报道,美国有两百万爸爸选择留在家里带孩子,而让妻子外出工作养家。这么做的家庭有的是因为妻子收入比丈夫高,有的是因为丈夫更有耐心,更喜欢陪在孩子身边。这些全职爸爸乐此不疲,还利用互联网结成各种组织联盟,交流育儿心得。(麦德园)
德国爸爸享受带薪育儿假
如今,在德国的街道上,随处可见身背婴儿或手挽幼儿行走的爸爸。
2007年,由德国联邦家庭部长乌苏拉·冯·德莱恩提出的一项“亲家庭型”法规获得国会批准并实施。根据这项法规,德国新生儿的父母如果选择留在家中照顾宝宝,可以请1年长假,其间可获得相当于过去1年平均净收入 67%的津贴,以每月1800欧元为最高限。
37岁的佐格·萨特勒原本是法兰克福机场运营商Fraport公司客户服务部门的副主管,而现在他有了个新的身份——女儿祖伊的全职爸爸。每天,佐格用小奶瓶给女儿喂奶,给女儿换尿片,哄女儿睡觉。佐格说,他想不出还有什么能比和他刚出生的宝贝女儿度过每分每秒更美好的事了。
35岁的尤里奇·萨米特是一位编辑。他不无遗憾地说:“大女儿出生的时候,我没有休育儿假,因此没有足够的时间陪伴在刚刚出生的孩子身边。最近,二女儿安娜出生了,现在的政策使我毫无后顾之忧地决定在家休假两个月。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错过了就没有了。”
34岁的马丁·多默下周开始休假两个月在家陪伴妻子和刚满10个月的儿子,他说:“如有机会会有更多的男子愿意在家当全职爸爸。”(刘晴)
耐心的英国爸爸
小男孩王度今年8岁。他的爸爸是英国人,妈妈是杭州人,一家人经常往返伦敦和杭州两地。
一天,王度在爸爸妈妈的陪伴下去杭州少儿图书馆看书。爸妈不在身边的时候,王度弄丢了数码相机。他伤心地哭了起来,因为再过1个月,他就要回英国读书了。这段时间,他拍了很多西湖的风景照片,本想把这些珍贵的照片带给英国小朋友们欣赏的。
王度的父母闻讯赶来。问明情况,爸爸拉着哭泣不止的儿子,耐心地安慰起来。
爸爸说:“爸爸也曾丢失过心爱的自行车。人的一生中都在不断地失去很多东西,对你来说,只是丢了一个相机。相机丢了不能只怪别人,你自己也有责任,如果对珍贵的东西不在意,就很容易失去。”
听了爸爸的话,王度不再哭了,但仍默不作声。
爸爸继续说:“别人拿走了你的东西,当然是不对的,我们不应该拿别人的东西。圣诞节就要到了,圣诞老人会不会送你礼物要看你的表现了,如果你表现得好,圣诞老人说不定会送你一个新相机呢。”
经过爸爸半个多小时的开导,王度沮丧的情绪缓解了许多。爸爸最懂他的心思了。
王度的妈妈告诉记者,王度一出生,爸爸就为他放弃了工作,当起了全职爸爸。相比其他家长督促孩子去学这学那,王度的爸爸总是耐心地跟在孩子后面,发现孩子的兴趣点。
“照相机不算贵重,但它陪伴了孩子两年,相机内的照片很珍贵。”王度的妈妈说,“如果相机没有找回,圣诞节时王度的爸爸会给他重新买一个,不过肯定不是现在,因为孩子得从这件事情中懂得如何学会珍惜,不仅仅是自己心爱的物品,还有家人、朋友……”(张采璐)
法国爸爸的育儿经
吴女士的丈夫保尔是法国人,他们生有一儿一女,两年前定居上海。保尔本来是一名建筑师,如今在家当全职爸爸。保尔说:“照顾孩子我比妻子有经验,因为在我19岁的时候,爸妈领养了一个3个月大的女婴,我经常帮助父母照料小妹。”
儿子出生时,保尔说孩子应该从小睡自己的房间、自己的床,这样能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吴女士不同意。她认为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当然重要,但亲情更重要,坚持让儿子睡在自己身边。保尔思来想去,觉得中国道理似乎比法国道理更有道理,最后同意了妻子的意见。
但保尔坚持反对大人喂孩子吃饭。他鼓励儿子自己吃饭,不管吃多少,吃得多狼狈,都让孩子自己动手。吃饭的时间可以长一些,但不是没有限制,时间一到,马上收桌子。第一次,儿子吃得一塌糊涂,第二次、第三次也不理想,但七八次以后,儿子就吃得有模有样了。
除了吃饭,保尔还让儿子自己穿衣服。动作慢点,衣服穿错了不要紧,自己把衣服穿上就是成功。儿子系不好鞋带,姥姥要帮忙,保尔坚决制止。儿子睡觉闹着让姥姥哄,保尔死活不答应。“中国人不是讲自力更生吗?这就是自力更生。”保尔倔强地说。
准备早餐的时候,保尔带儿子到厨房,扶着孩子的小手,用刀切面包、涂果酱、夹蔬菜。面对家人的反对,保尔一本正经地强调:“这不仅是从小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还是培养他良好的生活习惯。” 保尔跟儿子约定,去商店一次只能买一样玩具,买了火车,就不能买机器人。有时候儿子会闹,吴女士心软,但保尔决不通融。他认为这是培养孩子的选择能力。
每天早晨,保尔会问儿子:“早饭想吃什么?”如果儿子想吃面包,尽管外婆已经准备好了牛奶饼干,保尔也会重新准备面包。他说:“孩子有权选择他认为最好的生活。”
保尔天天带儿子出门,出门买瓶酱油也带着儿子。早在儿子出生的第二天,他就要带着儿子去海边。“去最美丽的地方,看花、看树、看海、看云。”他对新生儿滔滔不绝地说话,尽管孩子什么也听不懂。孩子两个月大的时候,保尔就带孩子旅行,孩子6个月大的时候就去了一趟夏威夷。
如今,每个周末保尔都带着孩子出门。海边、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能去的地方都去。在上海两年,保尔带着孩子走遍了上海所有好玩的地方,然后辐射上海周边。这两天正准备带孩子去日本,玩迪斯尼去!保尔认为:“让孩子从小看世界,日积月累,他会热爱世界,热爱自然,热爱人类,并生发出责任心。”
两个孩子有时会吵架,犯错的一方要被爸爸罚“立墙角”,罚站时间长短视情节轻重,最短两分钟。罚站是为了反省,然后要承认错误,保证不重犯。被罚的孩子一哭闹,吴女士就心软了:“算了算了,孩子还小。”但保尔决不让步:“大人一让,孩子就得寸进尺。”
吴女士跟保尔商量:“多赚点钱,给孩子最好的教育。”保尔说:“给孩子最好的教育,我没意见,但父母只需要准备一部分钱,另一部分要让孩子自己来承担。孩子只有为自己成长付出劳动,才会珍惜学习机会,又懂得劳动光荣和劳动价值,还能体会进入社会的艰难。”保尔认为,要给孩子钱,更要给孩子思想,给孩子观念,还要给孩子实践的机会。(李艺伟)
瑞典:爸爸角色不可替代
鄰居安德森家是一个和谐的三口之家。接触中,我发现他3岁的儿子综合素质挺高,颇有点小男子汉的味道。后来我得知,这主要是爸爸的功劳。
在瑞典,孩子出生后,爸爸可以请13个月的亲子假。瑞典的爸爸们非常喜欢自己带孩子,从给宝宝换尿布、洗澡到洗衣、做饭,样样精通。更牛的是,他们带孩子还不耽误自己的爱好和生活。瑞典人认为,爸爸的角色在孩子的成长中是无法替代的。父爱,在孩子的成长中尤其不能缺席。
安德森的儿子1岁多的时候,每天晚上睡觉前都会和爸爸一起把玩具放入分类的柜子里。再大一点的时候,安德森就教孩子学着自己洗衣服。他先是让儿子把要洗的衣服放入洗衣机,接着和儿子一起设定洗衣模式,然后由儿子按开始键。洗完后,儿子还要帮爸爸把衣服晾好。
孩子为什么喜欢干家务?原来,安德森有着自己的绝招。收拾玩具时,他和儿子比赛谁收得快;帮爸爸洗衣服,也可以抬着装衣服的篮子玩开火车的游戏。当然,每次完成任务之后,爸爸的夸奖是必不可少的。可以说,安德森的夸奖是无处不在的,所以儿子干起家务总是特别带劲。
安德森陪儿子玩玩具的方式也很独特。儿子选择玩什么玩具,怎么玩,爸爸不指导,不提问,没有任何限制。安德森会在玩的过程中充当解说员,详细描述儿子所做的事,肯定和鼓励他的玩法,并不断地夸奖和表扬。(董健)
(摘自《现代家长》)
美国:爸爸育儿成为时尚
在美国,三世同堂的大家庭很少见,祖父母没有抚养孙辈的义务。因为人工费价格高昂,只有非常富裕的家庭才请得起保姆,因此育儿的任务只能由父母来承担。在美国,养儿育女曾经被当成母亲的职责,后来,女权主义者从男女平等、提高妇女地位的角度出发,呼吁爸爸多分担育儿义务。在这种观念的引领下,一种新的时尚潮流应运而生——-父亲育儿。购物中心、各种游乐场所,随处可见抱着、用小篮提着、背着,或是推着可爱宝宝的大男人。爸爸分担育儿职责成为一种时尚,在美国的中等收入家庭中尤为盛行。
据报道,美国有两百万爸爸选择留在家里带孩子,而让妻子外出工作养家。这么做的家庭有的是因为妻子收入比丈夫高,有的是因为丈夫更有耐心,更喜欢陪在孩子身边。这些全职爸爸乐此不疲,还利用互联网结成各种组织联盟,交流育儿心得。(麦德园)
德国爸爸享受带薪育儿假
如今,在德国的街道上,随处可见身背婴儿或手挽幼儿行走的爸爸。
2007年,由德国联邦家庭部长乌苏拉·冯·德莱恩提出的一项“亲家庭型”法规获得国会批准并实施。根据这项法规,德国新生儿的父母如果选择留在家中照顾宝宝,可以请1年长假,其间可获得相当于过去1年平均净收入 67%的津贴,以每月1800欧元为最高限。
37岁的佐格·萨特勒原本是法兰克福机场运营商Fraport公司客户服务部门的副主管,而现在他有了个新的身份——女儿祖伊的全职爸爸。每天,佐格用小奶瓶给女儿喂奶,给女儿换尿片,哄女儿睡觉。佐格说,他想不出还有什么能比和他刚出生的宝贝女儿度过每分每秒更美好的事了。
35岁的尤里奇·萨米特是一位编辑。他不无遗憾地说:“大女儿出生的时候,我没有休育儿假,因此没有足够的时间陪伴在刚刚出生的孩子身边。最近,二女儿安娜出生了,现在的政策使我毫无后顾之忧地决定在家休假两个月。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错过了就没有了。”
34岁的马丁·多默下周开始休假两个月在家陪伴妻子和刚满10个月的儿子,他说:“如有机会会有更多的男子愿意在家当全职爸爸。”(刘晴)
耐心的英国爸爸
小男孩王度今年8岁。他的爸爸是英国人,妈妈是杭州人,一家人经常往返伦敦和杭州两地。
一天,王度在爸爸妈妈的陪伴下去杭州少儿图书馆看书。爸妈不在身边的时候,王度弄丢了数码相机。他伤心地哭了起来,因为再过1个月,他就要回英国读书了。这段时间,他拍了很多西湖的风景照片,本想把这些珍贵的照片带给英国小朋友们欣赏的。
王度的父母闻讯赶来。问明情况,爸爸拉着哭泣不止的儿子,耐心地安慰起来。
爸爸说:“爸爸也曾丢失过心爱的自行车。人的一生中都在不断地失去很多东西,对你来说,只是丢了一个相机。相机丢了不能只怪别人,你自己也有责任,如果对珍贵的东西不在意,就很容易失去。”
听了爸爸的话,王度不再哭了,但仍默不作声。
爸爸继续说:“别人拿走了你的东西,当然是不对的,我们不应该拿别人的东西。圣诞节就要到了,圣诞老人会不会送你礼物要看你的表现了,如果你表现得好,圣诞老人说不定会送你一个新相机呢。”
经过爸爸半个多小时的开导,王度沮丧的情绪缓解了许多。爸爸最懂他的心思了。
王度的妈妈告诉记者,王度一出生,爸爸就为他放弃了工作,当起了全职爸爸。相比其他家长督促孩子去学这学那,王度的爸爸总是耐心地跟在孩子后面,发现孩子的兴趣点。
“照相机不算贵重,但它陪伴了孩子两年,相机内的照片很珍贵。”王度的妈妈说,“如果相机没有找回,圣诞节时王度的爸爸会给他重新买一个,不过肯定不是现在,因为孩子得从这件事情中懂得如何学会珍惜,不仅仅是自己心爱的物品,还有家人、朋友……”(张采璐)
法国爸爸的育儿经
吴女士的丈夫保尔是法国人,他们生有一儿一女,两年前定居上海。保尔本来是一名建筑师,如今在家当全职爸爸。保尔说:“照顾孩子我比妻子有经验,因为在我19岁的时候,爸妈领养了一个3个月大的女婴,我经常帮助父母照料小妹。”
儿子出生时,保尔说孩子应该从小睡自己的房间、自己的床,这样能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吴女士不同意。她认为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当然重要,但亲情更重要,坚持让儿子睡在自己身边。保尔思来想去,觉得中国道理似乎比法国道理更有道理,最后同意了妻子的意见。
但保尔坚持反对大人喂孩子吃饭。他鼓励儿子自己吃饭,不管吃多少,吃得多狼狈,都让孩子自己动手。吃饭的时间可以长一些,但不是没有限制,时间一到,马上收桌子。第一次,儿子吃得一塌糊涂,第二次、第三次也不理想,但七八次以后,儿子就吃得有模有样了。
除了吃饭,保尔还让儿子自己穿衣服。动作慢点,衣服穿错了不要紧,自己把衣服穿上就是成功。儿子系不好鞋带,姥姥要帮忙,保尔坚决制止。儿子睡觉闹着让姥姥哄,保尔死活不答应。“中国人不是讲自力更生吗?这就是自力更生。”保尔倔强地说。
准备早餐的时候,保尔带儿子到厨房,扶着孩子的小手,用刀切面包、涂果酱、夹蔬菜。面对家人的反对,保尔一本正经地强调:“这不仅是从小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还是培养他良好的生活习惯。” 保尔跟儿子约定,去商店一次只能买一样玩具,买了火车,就不能买机器人。有时候儿子会闹,吴女士心软,但保尔决不通融。他认为这是培养孩子的选择能力。
每天早晨,保尔会问儿子:“早饭想吃什么?”如果儿子想吃面包,尽管外婆已经准备好了牛奶饼干,保尔也会重新准备面包。他说:“孩子有权选择他认为最好的生活。”
保尔天天带儿子出门,出门买瓶酱油也带着儿子。早在儿子出生的第二天,他就要带着儿子去海边。“去最美丽的地方,看花、看树、看海、看云。”他对新生儿滔滔不绝地说话,尽管孩子什么也听不懂。孩子两个月大的时候,保尔就带孩子旅行,孩子6个月大的时候就去了一趟夏威夷。
如今,每个周末保尔都带着孩子出门。海边、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能去的地方都去。在上海两年,保尔带着孩子走遍了上海所有好玩的地方,然后辐射上海周边。这两天正准备带孩子去日本,玩迪斯尼去!保尔认为:“让孩子从小看世界,日积月累,他会热爱世界,热爱自然,热爱人类,并生发出责任心。”
两个孩子有时会吵架,犯错的一方要被爸爸罚“立墙角”,罚站时间长短视情节轻重,最短两分钟。罚站是为了反省,然后要承认错误,保证不重犯。被罚的孩子一哭闹,吴女士就心软了:“算了算了,孩子还小。”但保尔决不让步:“大人一让,孩子就得寸进尺。”
吴女士跟保尔商量:“多赚点钱,给孩子最好的教育。”保尔说:“给孩子最好的教育,我没意见,但父母只需要准备一部分钱,另一部分要让孩子自己来承担。孩子只有为自己成长付出劳动,才会珍惜学习机会,又懂得劳动光荣和劳动价值,还能体会进入社会的艰难。”保尔认为,要给孩子钱,更要给孩子思想,给孩子观念,还要给孩子实践的机会。(李艺伟)
瑞典:爸爸角色不可替代
鄰居安德森家是一个和谐的三口之家。接触中,我发现他3岁的儿子综合素质挺高,颇有点小男子汉的味道。后来我得知,这主要是爸爸的功劳。
在瑞典,孩子出生后,爸爸可以请13个月的亲子假。瑞典的爸爸们非常喜欢自己带孩子,从给宝宝换尿布、洗澡到洗衣、做饭,样样精通。更牛的是,他们带孩子还不耽误自己的爱好和生活。瑞典人认为,爸爸的角色在孩子的成长中是无法替代的。父爱,在孩子的成长中尤其不能缺席。
安德森的儿子1岁多的时候,每天晚上睡觉前都会和爸爸一起把玩具放入分类的柜子里。再大一点的时候,安德森就教孩子学着自己洗衣服。他先是让儿子把要洗的衣服放入洗衣机,接着和儿子一起设定洗衣模式,然后由儿子按开始键。洗完后,儿子还要帮爸爸把衣服晾好。
孩子为什么喜欢干家务?原来,安德森有着自己的绝招。收拾玩具时,他和儿子比赛谁收得快;帮爸爸洗衣服,也可以抬着装衣服的篮子玩开火车的游戏。当然,每次完成任务之后,爸爸的夸奖是必不可少的。可以说,安德森的夸奖是无处不在的,所以儿子干起家务总是特别带劲。
安德森陪儿子玩玩具的方式也很独特。儿子选择玩什么玩具,怎么玩,爸爸不指导,不提问,没有任何限制。安德森会在玩的过程中充当解说员,详细描述儿子所做的事,肯定和鼓励他的玩法,并不断地夸奖和表扬。(董健)
(摘自《现代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