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计算机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探讨它在伦理道德方面教育的重要性,在教学中加强教育保证学生健康发展。
【关键词】网络;道德教育;教学
网络是一场跨越时空的新的信息网络革命,它将比历史上的任何一次技术革命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带来的冲击更为巨大,它将改变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工作和学习方式。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也带来了许多政治、法律、伦理道德和社会问题,所以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可见一斑。网络对青少年学生的优势有目共睹,如开阔视野、促进学习、拓展了学生教育的空间等等。今天我们从另一个方面来分析
网络对伦理道德的影响,如下:
1、道德意识方面(领域)
1.1 道德相对主义盛行
后现代主义的道德相对主义,非中心主义,多元化,表面化,无终极目标等等,直接源于后工业社会生产形式、组织形式和文化格局。但是在Internet网络世界中,道德相对主义却找到了它最适宜生长繁延的领域。这是因为:
1)Internet没有中心。在科学家们设计Internet的前身ARPANET时,军方就要求这个网络没有中心。Internet成了一个绝对没有中心的网络世界。
2)Internet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从地理角度讲,Internet覆盖在整个地球的表面上。也就是说,小小的个人在无边无际的网中的无能为力,为道德相对主义提供了最好的土壤和借口,造成道德相对主义的盛行。
1.2 无政府主义泛滥
Internet当初的设计思想,是让信息在网络中能够自由的传播,在这当中,谁都没有绝对发言权,没有谁说了算。但同时,谁又都有发言权。这样,Internet成了一个容许真正言论“自由”的地方,一个彻底“民主”(或无政府主义)的地方,一个无法无天的地方。在Internet上,一个人不需要承担自己的义务和责任,由此可以滥用自由的权利。
1.3 人际情感的疏远
人际情感是需要人与人的社会交往来维持的。而在网上交流时,我们的言谈举止都被转换成二进制的语言,我们的音容笑貌以数字化字符方式在屏幕上传播,我们成了数码化的存在。人们更容易沉溺于网上交际,使现实生活中的交往机会减少,人与机器的接触却日益频繁,而终日与电脑终端打交道,同他人的社会交往会被削弱,使家庭成员之间,邻居之间,同事朋友之间的感情联系淡薄。
2 、道德规范方面
2.1对传统的道德规范形成冲击,其约束力减弱。目前网上的道德规范是非强制性的,只能靠个人的内心信念来维系,这样网上人是否遵从道德规范,也不易察觉和监督,而不像现实社会中的道德要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内心信念三者同时来维持。因此建立在网上的道德规范约束力减弱。
2.2 网络道德规范向法制化转化
针对网络社会中的犯罪行为和许多严重的社会问题,许多道德规范显得软弱无力,因此许多国家制定了相应的法律规范。我国为了促进Internet的健康发展,早在1996年颁布相关规定,并在97年新《刑法》中也增加了对计算机犯罪的惩罚规定。
3 、道德行为方面
3.1 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产生新特点
Internet直接介入“交际”领域,为人类创造了独具特色的网上空间,为现代人的交往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场所:其一,网上空间具有虚拟性,可以“相识不相见”,从而免除交往者的奔波之苦;其二,网上空间具有开放性,交互性,且覆盖广袤。其三,网上交友可以“匿名 进入”,在“Internet上,没人知道你是只狗”,Internet为人们“撒谎”和“说真话”同时提供了巨大的方便。
3.2 出现大量不规范行为
主要表现为:
1)失规范的行为。建立在现实社会中的道德规范由于不适应网络运行的新环境,而形同虚设。法律上还没有明确的界定。
2)规定冲突的行为。在Internet中,更强调言论自由和不 受控制,不要对任何事情负责,两者并存的结局便导致大量的不负责任的谩骂,发布 虚假信息等等。
3)严重的失范行为——网络犯罪。由于立法滞后和Internet自身安全性差的弱点。Internet又成为犯罪分子开拓的新领域,网络 犯罪由此产生,并有愈演愈烈之势,成为网络社会的公害。常见的网络犯罪有网上盗 窃、诈骗,电脑病毒的制作和传播、盗版等等。
计算机网络就像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极大地造福人类,又可无情地损害人类。目前学生当中出现的网瘾、逃课、犯罪事例非常普遍了。我认为学校的网络教育应从这几方面去努力:
1. 普及网络知识,引导中学生正确使用网络。
2. 建立网络行为管理与指导机制,培养学生网络道德行为。
3. 开展网络心理咨询工作,培养文明网民。
4. 提高学生自我约束、自我保护的能力
5. 抓好校园网的建设,加强对学生网络行为的监控和管理
6. 提高计算机教师的网络素质。
当然这种影响不可能一夜之间形成,所以在评价它的影响时要求我们学校,尤其计算机教师既要有一种超前意识,又要有一种现实的态度。在教学当中我们就应该认真研究它可能并已经带来的任何道德方面的复杂性影响,考虑利用教学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塑造思想、政治、教育的全新环境,以便于制定有效的 防范措施,通过法律、政策和道德教育等手段来约束学生的行为,保证学生的健康发展。
现代教育条件下,人们对于因特网,不会是排斥,而要学会利用;不应当是不加取舍拿来主义,而是学会积极利用,杜绝和排斥不利于学习者健康成长的通道及信息。对于学生,就要善于通过心理教育,使他门学会使用网络,促进其健康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广西大学石远吉,《对大学生道德教育进网络的探讨》
责任编辑:于金鹏
【关键词】网络;道德教育;教学
网络是一场跨越时空的新的信息网络革命,它将比历史上的任何一次技术革命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带来的冲击更为巨大,它将改变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工作和学习方式。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也带来了许多政治、法律、伦理道德和社会问题,所以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可见一斑。网络对青少年学生的优势有目共睹,如开阔视野、促进学习、拓展了学生教育的空间等等。今天我们从另一个方面来分析
网络对伦理道德的影响,如下:
1、道德意识方面(领域)
1.1 道德相对主义盛行
后现代主义的道德相对主义,非中心主义,多元化,表面化,无终极目标等等,直接源于后工业社会生产形式、组织形式和文化格局。但是在Internet网络世界中,道德相对主义却找到了它最适宜生长繁延的领域。这是因为:
1)Internet没有中心。在科学家们设计Internet的前身ARPANET时,军方就要求这个网络没有中心。Internet成了一个绝对没有中心的网络世界。
2)Internet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从地理角度讲,Internet覆盖在整个地球的表面上。也就是说,小小的个人在无边无际的网中的无能为力,为道德相对主义提供了最好的土壤和借口,造成道德相对主义的盛行。
1.2 无政府主义泛滥
Internet当初的设计思想,是让信息在网络中能够自由的传播,在这当中,谁都没有绝对发言权,没有谁说了算。但同时,谁又都有发言权。这样,Internet成了一个容许真正言论“自由”的地方,一个彻底“民主”(或无政府主义)的地方,一个无法无天的地方。在Internet上,一个人不需要承担自己的义务和责任,由此可以滥用自由的权利。
1.3 人际情感的疏远
人际情感是需要人与人的社会交往来维持的。而在网上交流时,我们的言谈举止都被转换成二进制的语言,我们的音容笑貌以数字化字符方式在屏幕上传播,我们成了数码化的存在。人们更容易沉溺于网上交际,使现实生活中的交往机会减少,人与机器的接触却日益频繁,而终日与电脑终端打交道,同他人的社会交往会被削弱,使家庭成员之间,邻居之间,同事朋友之间的感情联系淡薄。
2 、道德规范方面
2.1对传统的道德规范形成冲击,其约束力减弱。目前网上的道德规范是非强制性的,只能靠个人的内心信念来维系,这样网上人是否遵从道德规范,也不易察觉和监督,而不像现实社会中的道德要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内心信念三者同时来维持。因此建立在网上的道德规范约束力减弱。
2.2 网络道德规范向法制化转化
针对网络社会中的犯罪行为和许多严重的社会问题,许多道德规范显得软弱无力,因此许多国家制定了相应的法律规范。我国为了促进Internet的健康发展,早在1996年颁布相关规定,并在97年新《刑法》中也增加了对计算机犯罪的惩罚规定。
3 、道德行为方面
3.1 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产生新特点
Internet直接介入“交际”领域,为人类创造了独具特色的网上空间,为现代人的交往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场所:其一,网上空间具有虚拟性,可以“相识不相见”,从而免除交往者的奔波之苦;其二,网上空间具有开放性,交互性,且覆盖广袤。其三,网上交友可以“匿名 进入”,在“Internet上,没人知道你是只狗”,Internet为人们“撒谎”和“说真话”同时提供了巨大的方便。
3.2 出现大量不规范行为
主要表现为:
1)失规范的行为。建立在现实社会中的道德规范由于不适应网络运行的新环境,而形同虚设。法律上还没有明确的界定。
2)规定冲突的行为。在Internet中,更强调言论自由和不 受控制,不要对任何事情负责,两者并存的结局便导致大量的不负责任的谩骂,发布 虚假信息等等。
3)严重的失范行为——网络犯罪。由于立法滞后和Internet自身安全性差的弱点。Internet又成为犯罪分子开拓的新领域,网络 犯罪由此产生,并有愈演愈烈之势,成为网络社会的公害。常见的网络犯罪有网上盗 窃、诈骗,电脑病毒的制作和传播、盗版等等。
计算机网络就像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极大地造福人类,又可无情地损害人类。目前学生当中出现的网瘾、逃课、犯罪事例非常普遍了。我认为学校的网络教育应从这几方面去努力:
1. 普及网络知识,引导中学生正确使用网络。
2. 建立网络行为管理与指导机制,培养学生网络道德行为。
3. 开展网络心理咨询工作,培养文明网民。
4. 提高学生自我约束、自我保护的能力
5. 抓好校园网的建设,加强对学生网络行为的监控和管理
6. 提高计算机教师的网络素质。
当然这种影响不可能一夜之间形成,所以在评价它的影响时要求我们学校,尤其计算机教师既要有一种超前意识,又要有一种现实的态度。在教学当中我们就应该认真研究它可能并已经带来的任何道德方面的复杂性影响,考虑利用教学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塑造思想、政治、教育的全新环境,以便于制定有效的 防范措施,通过法律、政策和道德教育等手段来约束学生的行为,保证学生的健康发展。
现代教育条件下,人们对于因特网,不会是排斥,而要学会利用;不应当是不加取舍拿来主义,而是学会积极利用,杜绝和排斥不利于学习者健康成长的通道及信息。对于学生,就要善于通过心理教育,使他门学会使用网络,促进其健康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广西大学石远吉,《对大学生道德教育进网络的探讨》
责任编辑:于金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