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一号文件、中央和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省农委围绕服务三农,改善民生,决定2010年为农民办理31件实事。
1.开展粮油高产创建活动通过行政推动、技术集成、政策激励等措施的实行,全省建设200个万亩粮油高产示范田,增施有机肥补贴100万亩,带动全省粮食生产集成技术应用水平的提升。
2.落实良种补贴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好良种补贴政策,确保补贴资金及时、足额落实到农户。
3.扩大免费测土配方施肥覆盖面免费为150万农户提供测土配方施肥服务,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3000万亩,发放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和施肥技术指导入户率达到90%以上,提高肥料利用率3%以上,亩节本增效30元以上。
4.推广生物防治玉米螟技术推广生物防治玉米螟467万亩,力争每亩玉米平均挽回损失50斤以上。
5.实施农区统一灭鼠在全省9个市(州)开展农区统一灭鼠400万亩。平均每亩减少粮食损失50斤。
6.推广种子等离子处理技术新增等离子种子处理机100台,等离子种子处理技术推广面积500万亩,力争增产粮食1亿斤。
7.推广玉米覆膜技术 推广玉米地膜覆盖面积60万亩,增产玉米1.8亿斤。
8.加大“百万亩棚膜蔬菜建设工程”建设力度落实专项扶持资金,发展棚膜蔬菜7万亩,带动农户6万户,户均增收1万元。
9.实施“人参产业二次创业工程”规范整顿人参市场,打造“长白山人参”品牌,在14个人参主产县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和精深加工产业基地。
10.推广园艺特产新技术积极组织、重点推广园艺特产业20项新技术,全省培训农民5万人次。
11.推进全程农机化示范区建设加快推进30个粮食大县玉米、水稻全程农机化示范区建设,着力提升示范区内农机装备水平和作业水平,落实对示范区内农机大户和农机专业合作组织购置农机给予重点扶持的补贴政策,扶持发展农机大户和合作组织1500个,新增示范作业面积300万亩。
12.继续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力度进一步增加农机购置补贴,将牧业、林业、抗旱、节水机械设备纳入补贴范围,对100马力以上大型拖拉机、高性能青饲料收获机、大型免耕播种机、大型联合收割机、挤奶机、烘干机等提高单机补贴限额。
13.实施机械深松深翻作业补贴在全省对1700万亩旱田进行机械深松深翻作业面积补贴,提高补贴比例,降低农民生产成本。
14.增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带户作用继续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加强农业产业链建设,不断强化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使农业产业化经营辐射农户总数达到260万户,基地农户增收42亿元。
15.扶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创建2个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新认证“三品”300个,环境监测面积达到4200万亩。
16.加快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建设在全省基础较好、辐射带动作用较强的1000个村,开展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示范带动周边村屯发展。对全省现有行政村、国有农林牧渔场、林区和工矿区等村级单位全面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17.免费开展对村干部的培训服务继续实施万名村干部培训计划,免费培训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和选聘任职高校毕业生(选调生)2000名。
18.补助建设农村户用沼气和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农村户用沼气池3万个,大中型沼气工程30个,年底前使3万户农户用上清洁能源,30个大中型规模养殖场的粪污得到治理,农村环境状况得到改善。
19.加强农业信息服务深入开展吉林农网、“12316新农村热线”和“12582农信通短信”服务工作,拓展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质量,及时为农民提供政策、技术、价格及供需等方面的信息服务。“12316新农村热线”日均接话量增加到8000人次;12582农信通短信平台新增用户20万户;建立零公里信息村屯信息服务点7000个。
20.开展农民转移就业培训和服务开展好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农民14万人,使受训农民获得一技之长。通过举办劳务对接活动、12316信息平台等多种形式帮助有外出打工意愿的农民寻找就业岗位,拓展农民工返乡创业途径,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和自主创业。从2010年起利用3年时间,新增劳动力转移就业100万人。今年全省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50万人。
21.培育农业科技示范户依托国家“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在30个县(市、区)培育农业科技示范户3万户,辐射带动60万农户学习应用先进的农业技术。
22.大力开展冬春农民科技培训调动农业科研教学和技术推广部门,选择30个单位对60个县(市、区)实行技术包保服务,利用冬春农闲季节,广泛开展农民科技培训活动,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23.组织“蓝色证书”培训和乡镇企业职业技能鉴定免费为全省乡镇企业职工和农民工共1.5万人次进行有关工种的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提高全省乡镇企业(农产品加工业)职工和农民工的职业技能水平。
24. 加快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建设1个省级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和12个县级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全面提升我省农产品质量检测能力,为提高农产品质量提供技术支持。
25. 加大农产品质量监测力度在全省9个市(州)、60个县(市、区)开展蔬菜、水果、食用菌、粮食等农、特产品4次例行监测和3次专项抽检活动,确保全省农产品安全生产和放心消费。
26. 为企业和农民搞好农产品产销衔接办好第九届长春农博会,组织1500家企业、80万农民参展、参会,组织50名专家现场指导。组织500家企业参加第八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
27. 加大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力度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继续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辅导培训工程,免费培训农民专业合作社辅导员2000人,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者2000人,农民经纪人、农民专业大户、致富能手等专业合作社带头人2000人,共计6000人。免费发放辅导教材、政策汇编10000册。深入推进示范社建设行动,对服务能力强、民主管理好的合作社给予扶持。
28. 组织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债务完成县乡政府、村级组织和国有农林牧渔场1999~2005年农村义务教育债务8.32亿元的化解任务。
29. 开展村内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在全省选择三分之一的乡镇(国有农场)进行“一事一议”筹资筹劳试点,惠及450万农民群众。
30. 搭建土地流转市场服务平台在全省9个市(州)40个县(市、区)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服务体系试点,搭建土地流转服务平台,逐步建立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有形市场,维护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益。
31. 开展农业政策性保险服务认真落实中央扩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品种和区域覆盖范围政策,加强农业保险宣传和培训,使广大干部群众充分了解农业保险,扩大全省农业保险覆盖面,力争实现以县(市、区)为单位农业保险的全覆盖。 (省农委综合处 供稿)
1.开展粮油高产创建活动通过行政推动、技术集成、政策激励等措施的实行,全省建设200个万亩粮油高产示范田,增施有机肥补贴100万亩,带动全省粮食生产集成技术应用水平的提升。
2.落实良种补贴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好良种补贴政策,确保补贴资金及时、足额落实到农户。
3.扩大免费测土配方施肥覆盖面免费为150万农户提供测土配方施肥服务,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3000万亩,发放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和施肥技术指导入户率达到90%以上,提高肥料利用率3%以上,亩节本增效30元以上。
4.推广生物防治玉米螟技术推广生物防治玉米螟467万亩,力争每亩玉米平均挽回损失50斤以上。
5.实施农区统一灭鼠在全省9个市(州)开展农区统一灭鼠400万亩。平均每亩减少粮食损失50斤。
6.推广种子等离子处理技术新增等离子种子处理机100台,等离子种子处理技术推广面积500万亩,力争增产粮食1亿斤。
7.推广玉米覆膜技术 推广玉米地膜覆盖面积60万亩,增产玉米1.8亿斤。
8.加大“百万亩棚膜蔬菜建设工程”建设力度落实专项扶持资金,发展棚膜蔬菜7万亩,带动农户6万户,户均增收1万元。
9.实施“人参产业二次创业工程”规范整顿人参市场,打造“长白山人参”品牌,在14个人参主产县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和精深加工产业基地。
10.推广园艺特产新技术积极组织、重点推广园艺特产业20项新技术,全省培训农民5万人次。
11.推进全程农机化示范区建设加快推进30个粮食大县玉米、水稻全程农机化示范区建设,着力提升示范区内农机装备水平和作业水平,落实对示范区内农机大户和农机专业合作组织购置农机给予重点扶持的补贴政策,扶持发展农机大户和合作组织1500个,新增示范作业面积300万亩。
12.继续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力度进一步增加农机购置补贴,将牧业、林业、抗旱、节水机械设备纳入补贴范围,对100马力以上大型拖拉机、高性能青饲料收获机、大型免耕播种机、大型联合收割机、挤奶机、烘干机等提高单机补贴限额。
13.实施机械深松深翻作业补贴在全省对1700万亩旱田进行机械深松深翻作业面积补贴,提高补贴比例,降低农民生产成本。
14.增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带户作用继续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加强农业产业链建设,不断强化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使农业产业化经营辐射农户总数达到260万户,基地农户增收42亿元。
15.扶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创建2个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新认证“三品”300个,环境监测面积达到4200万亩。
16.加快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建设在全省基础较好、辐射带动作用较强的1000个村,开展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示范带动周边村屯发展。对全省现有行政村、国有农林牧渔场、林区和工矿区等村级单位全面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17.免费开展对村干部的培训服务继续实施万名村干部培训计划,免费培训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和选聘任职高校毕业生(选调生)2000名。
18.补助建设农村户用沼气和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农村户用沼气池3万个,大中型沼气工程30个,年底前使3万户农户用上清洁能源,30个大中型规模养殖场的粪污得到治理,农村环境状况得到改善。
19.加强农业信息服务深入开展吉林农网、“12316新农村热线”和“12582农信通短信”服务工作,拓展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质量,及时为农民提供政策、技术、价格及供需等方面的信息服务。“12316新农村热线”日均接话量增加到8000人次;12582农信通短信平台新增用户20万户;建立零公里信息村屯信息服务点7000个。
20.开展农民转移就业培训和服务开展好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农民14万人,使受训农民获得一技之长。通过举办劳务对接活动、12316信息平台等多种形式帮助有外出打工意愿的农民寻找就业岗位,拓展农民工返乡创业途径,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和自主创业。从2010年起利用3年时间,新增劳动力转移就业100万人。今年全省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50万人。
21.培育农业科技示范户依托国家“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在30个县(市、区)培育农业科技示范户3万户,辐射带动60万农户学习应用先进的农业技术。
22.大力开展冬春农民科技培训调动农业科研教学和技术推广部门,选择30个单位对60个县(市、区)实行技术包保服务,利用冬春农闲季节,广泛开展农民科技培训活动,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23.组织“蓝色证书”培训和乡镇企业职业技能鉴定免费为全省乡镇企业职工和农民工共1.5万人次进行有关工种的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提高全省乡镇企业(农产品加工业)职工和农民工的职业技能水平。
24. 加快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建设1个省级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和12个县级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全面提升我省农产品质量检测能力,为提高农产品质量提供技术支持。
25. 加大农产品质量监测力度在全省9个市(州)、60个县(市、区)开展蔬菜、水果、食用菌、粮食等农、特产品4次例行监测和3次专项抽检活动,确保全省农产品安全生产和放心消费。
26. 为企业和农民搞好农产品产销衔接办好第九届长春农博会,组织1500家企业、80万农民参展、参会,组织50名专家现场指导。组织500家企业参加第八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
27. 加大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力度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继续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辅导培训工程,免费培训农民专业合作社辅导员2000人,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者2000人,农民经纪人、农民专业大户、致富能手等专业合作社带头人2000人,共计6000人。免费发放辅导教材、政策汇编10000册。深入推进示范社建设行动,对服务能力强、民主管理好的合作社给予扶持。
28. 组织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债务完成县乡政府、村级组织和国有农林牧渔场1999~2005年农村义务教育债务8.32亿元的化解任务。
29. 开展村内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在全省选择三分之一的乡镇(国有农场)进行“一事一议”筹资筹劳试点,惠及450万农民群众。
30. 搭建土地流转市场服务平台在全省9个市(州)40个县(市、区)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服务体系试点,搭建土地流转服务平台,逐步建立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有形市场,维护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益。
31. 开展农业政策性保险服务认真落实中央扩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品种和区域覆盖范围政策,加强农业保险宣传和培训,使广大干部群众充分了解农业保险,扩大全省农业保险覆盖面,力争实现以县(市、区)为单位农业保险的全覆盖。 (省农委综合处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