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一门新生的学科,艺术人类学学科在中国创立的时间并不久。在中国丰富的文化土壤上,很多民间技艺与民俗正在不断消逝。因此面对此状,需要艺术人类学学科的界入,不断发掘民间技艺的价值,以保护民间技艺与民俗的传承与延续。
关键词:艺术人类学;民俗,技艺,消逝,保护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2-0042-02
寒假里读了周星先生主编的《中国艺术人类学基本读本》,该书共收录四十三篇文章,均为在该学科很有代表性的文章。通过对本书的阅读,结合老师在课堂上的讲解,让我对艺术人类学这门学科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一、另一种角度诠释艺术
在此之前一直深爱艺术,而对它的爱源于美学根源,是对“美”的事物的热爱。读了这本书才明白除了美学与文化学的支撑外,对艺术的认识更离不开人类学的视角。正如这本书中所说,人类学的眼光使很多之前被视为“下里巴人”的艺术,与高贵的“阳春白雪”站在同一位置,受到了人们的重视与尊重。现在人们重视的艺术不只是博物馆里,美术馆里的。更多长久以来被人们冷落,忘却的艺术又再重新被发现,与保护。
很多民间技艺与手艺需要我们的保护才得以延续,而对它们的保护需要人们对它们的重视。很多东西在新时代中已经被新事物所取代了,大家都看得到新事物的好,忘却了旧事物的价值与文化根源。而这些需要人类学的贡献,需要人类学以“人”的视角,对“人”的关注,让人们认识到那每一种技艺与习俗凝结了多少先辈们的智慧与祈愿。对优秀技艺与习俗的传承也是文化的延续。
作为一门新生的学科,艺术人类学学科在中国的创立时间并不久。而面对中国这么丰富的文化土壤,通过那些致力于该学科建设的专家学者们的努力,该学科一定会有很好的发展。因为在中国这样的文化土壤上,很多已经正在遗失的文化,正在等待被发现,重视与补救。
谈到这里不由得想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于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离不开艺术人类学学科的界入。
艺术人类学学科的学习离不开田野调查。在该书第三编田野调查与个案分析中,印象最深刻的是周星先生写的《花馍:作为食品、祭品、礼品和艺术品》这篇文章。作者所写的是陕西省韩城市党家村的花馍,而这种“馍”文化与传统与我小时候生活的地区很相似,一下子让我想起了很多消逝的记忆。
二、消逝的记忆
我的家乡位于冀南平原的一个小县城,与山东,河南接壤。当地以面食为主,馒头也是我们那儿餐桌上必备的食物。在生活中我们只是把它当作很平常的食物,几乎每家的大人,小孩儿,不论男女都会做馒头。熟悉它从和面到蒸熟儿的每一个工序。可是我们从未意识到常见的馒头,以及由它而生的各个用途都是一种礼仪与文化。若不是看到周星先生的文章,或许一直都不会意识到了。因为当地人对它的“习以为常”,确实很难发现它的特殊之处。
可是没有想到冀南平原与陕西高原处那么遥远的距离之隔,还会有这么相似的文化之处。
小时候,每逢腊月二十一二母亲就开始张罗着蒸馒头了,这些馒头要用来春节里祭祀用,我们一家人食用,走亲戚用,还要计划可以用到正月十五。因此,每家每户差不多年前八九天就开始蒸馒头了。那时候最期待的就是蒸花糕,小刺猬和鱼了,这些变了法儿的漂亮馒头让孩子们很喜欢。只是那时候不知道用这么长时间做出的馍,叫做“花馍”。也不知道还有其它地方的人也做这种馍。只是记得母亲那时候每做一种馍都那么小心翼翼,生怕做得不够漂亮,又怕放进锅里会变了形。每做出一种花馍都不允许我们碰,这是要祭祀用,献给神的,或其它用途的。比如,小刺猬要放哪儿,鱼要放哪儿,要放多久,都是有说法的。放到一定的时间才可以取。人们按照传统的习俗去做,并心存敬畏。而比较普通一点儿的馒头是要串亲戚用的,串亲戚的时间集中在初一到初六,每去一家都带上一兜儿馒头,回来时亲戚家会留几个在兜里。
馍的特殊用处不只是在春节,还有中秋时的“月饼”。那时候每到中秋前妈妈会做出糖月饼,就是把面做成月饼状,然后在当地一种植物上取下它的花果,这种花果有着很规则漂亮的形状。然后按在“月饼”上,这样月饼上就出现了很自然的花纹,很漂亮。而月饼馅儿则很简单,就是糖,红糖。然后这样的月饼就做好了。
用面做成的小馍最让孩子们喜欢的,就是夏天麦收之后姥姥送来的“羊”。在当地称“送羊”。这是姥姥送给外甥,外甥女的祝福。小时候每到麦收后,奶奶总会叫上邻里的奶奶们来做“小羊”,因为那么多羊一个人是做不过来的。并且只有人多才会做出不同样子的小羊。那些小羊在那些手巧的老人们手中一个个精神而有生机。这些小羊样式各异,有大一点儿的,小点儿的,关于这些小羊也是有说法的。
用面做的漂亮花馍,当然在婚礼上也是必不可少的。婚礼上当然要送喜庆的馍,现在想起来莲花模样的馍是最多的。其它的想不起来了。
可是,现在这种文化已经很少了。记得小时候时常会在春节前和妈妈一起做馒头,会自己亲手做枣糕,做个小鱼,小刺猬。现在差不多都忘记了。而现在的小孩子更少有机会去接触这些了。因为人们再也不需要在春节前花那么长的时间去做馒头了,漂亮的花馍可以在卖馒头的地方买到,并且比村里的大娘,婶婶们做得更漂亮。并且春节间带馒头串亲戚的也很少了,各种礼品,商品取代了馒头。于是,各式各样的漂亮花馍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而村里的小姑娘们会做花馍的也很少。
以前苦于春节前蒸馒头,觉得蒸馒头很累,而且还有那么多天要去做同一件事。而现在想真正见到点儿多年前熟悉的“花馍”,也是很难的。
不只是花馍,还有很多传统与习俗也都渐渐远离我们的生活。记得小时候的春节要比现在热闹,庙会,赶集,唱大戏,正月十五闹花灯。那时候人们过年的热情似乎要比现在多,比如贴春联,要在大年三十前好几天去村里找写字漂亮的人写。还有春节间鞭炮声连绵不断,十足的年味儿与现在比起来确实不同。而现在一切都“速度化”了,急躁的心情忽略了很多细节。
记得小时候过年我们的窗户上也会贴很多窗花,尤其是姥姥家。姥姥家的窗花比我们那里样式要多一些,好看很多。在年前我们这些小孩子们也会分工,帮大人干活,剪窗花是女孩子们要做的事儿。那时候大概也会剪出几张漂亮的窗花,越长大越不记得了。
很多民间技艺已经在我们的生活中渐行渐远了。这些镌刻着人类历代生存记忆的民间艺术与风俗,悄悄地淡化,告别我们的生活,也带着很多的无奈与惋惜。
三、思索
中国的节日大多与时令有关,比如立春,二月二,清明,中秋,冬至等等。这些节日在我们的生活中都有一定的仪式与讲究,小时候看着大人们在这些节日里忙碌着。自己好像一直都置身事外,大人们做的事,以及告诉我们在这些节日里要做什么,到现在差不多都忘记了。我们这一代人,没有像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那一辈一样对节日格外重视,我们有时候差不多把很多节日里的习俗都忘记了。关于每个节日的传说与典故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可是我们自己都忘记了,又怎么想后人谈起。
我们生活在庞大的人潮中,不曾意识到什么是传承的。然后随人潮前行,我们忽略了很多世代传承的技艺,并渐渐丢掉。艺术人类学让我重新认识到人类是如何在世代的生活中创造,丰富了文化,我们又该如何去发现,重视与保护那些优秀的文化。
期待艺术人类学学科发展不断完善,使人类文明的记忆不再无声的消匿。
参考文献:
[1][英]莱顿.艺术人类学[M].李东晔、王红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 周星主编.艺术人类学基本读本[C].北京:学苑出版社,2011.
[3] 苑利、顾军.非物质文化遗产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4] 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3.
作者简介:陈丽丽,1986年,女,汉族,河北,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研究方向:艺术文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