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语文教师在新课程改革的潮流中,如何根据语文课堂教学的自身特点,把握好新课程理念在语文课堂教学运用中的“度”,本文对此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语文教学 个性化阅读 合作学习 度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个性化阅读”、“合作学习”等新课程教学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但也存在着这样的现象:有的人拿它们装点门面,有的人拿它们欣赏娱乐,有的人随意滥用它们,对它们退避三舍的也大有人在。认识事物,最重要的是把握好“度”,教学理念的运用更是如此,偏“左”或偏“右”都会导致教学效果的降低。那么,如何根据语文课堂教学的自身特点把握好新课程理念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的“度”?我根据这些年的课堂教学实践举例谈谈。
一、“哈姆雷特”还是“哈姆雷特”
语文课程标准十分注重阅读教学中学生的个性化、创造性阅读。阅读教学的实质是引导和帮助学生阅读。教师对作品的解读不能代替学生的阅读和理解。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过程是富有创造性的过程。因此,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主体验,鼓励学生探索和创造,要防止越俎代庖,甚至限制、束缚学生富有创造性的思维。在教学实践中,这种开放式的民主教学使学生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提高,学生的独特个性也得到了张扬,这带给了课堂特别的精彩,更带给了教师无限的喜悦。但与此同时,我们不难发现,在学生畅谈丰富的感受和体验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曲解文本或是脱离文本的见解,所谓的个性化超过了一个“度”。
有这样一个案例:在莫泊桑《项链》课外练习中,有一篇同名小小说《项链》,大致是这样的情节:高洋向从美国探亲回来的表姨要了一条明光锃亮的项链,送给自己的女朋友,他的女友戴着它得意万分。后来高洋无意中在一个地摊上见到了同样的项链,打听价钱,两毛五。这篇小小说揭示了在改革开放初期部分人的虚荣心甚至崇洋思想,而类似莫泊桑的那个结尾增加了小说的讽刺意味。在开放式讨论其主题思想的时候,教师听到了这样的声音:它反映了假冒伪劣的不良风气。这个见解可谓个性十足,是完全在上课教师意料之外的,同学们也一片哗然。于是,教师让这位学生具体阐述其理由。他的回答基本上是这样的:小说中表姨从外国带回来的项链,和地摊上的一样,可见假冒伪劣到处都是,即使是外国也是如此。学生有这样的回答,似乎是很合乎情理的,但是,在这背后,也让我们看到了个性化阅读的浮躁面,学生忽视了小说中一些关键的情节。小说字数很少,但几乎有一半的篇幅是在进行高洋和他女朋友的心理描写,比如“不要白不要,这是西方最时髦的项链啊,至少值五百元吧”。而学生对文本的忽视,必然导致对主题的歪曲,必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
在阅读中,教师引导孩子积极发表自己的想法是好的,然而学生大胆地说,不假思索地说,无根据地说,任意地说,编造地说,不负责地说……这些与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的“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难道没有矛盾吗?
另外,“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似乎成了个性化阅读的一个标签。但是不管是什么样的“哈姆雷特”,最终还是“哈姆雷特”,不能变成其他人。
更重要的是,我们教师要认识到,放开手脚不等于放任自流,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因而废弃,“度”在我们教师的手里,一定要掌握好。
二、“语文课”先是“语文”课
国家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大家积极投入到“课改”的浪潮之中,尽量去诠释新的课程理念,演绎新的课程文化。可是,就在这诠释、演绎之中,又使我们许多人茫然不知所措。于是,出现了这样一些现象:如一位语文教师上《老王》,仅努力探究怎样做一个像老王那样的默默无闻的善良的人。有些问题偏离了重点,远离了学生实际。又如《伟大的悲剧》一文的阅读重点是如何从字里行间找到依据评价人物,说出自己的看法,并复述课文和学习课文布局谋篇的思路,但有的教师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介绍当时的时代背景上,把语文课上成了历史课。还如一位教师上《看云识天气》时,忽略了这篇课文是如何谴词造句来说明“看云识天气”的道理的,而是详细讲解了关于天气的知识,把语文课上成了科学课。显然,这几位教师把语文课上成了思品课、科学课,这种课往往是语言文字太浅,思想内容太深,教师用大量时间去深究思想内容,去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从而不知不觉渐渐远离了“语文”课。
我认为,“语文课”首先是“语文”课,只有在解决好“语文”问题的基础上,再来谈“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落实,“语文课”才有意义。这就需要把握好两者关系的一个“度”。其中最重要的是,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统一的正确途径是从学习语文形式入手研读文本,相继渗透人文教育。另外,一堂充满“语文味”的课更容易吸引学生,也便于实施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
三、真的需要“合作”吗?
随着教师教育教学观点的转变,“合作学习”这一学习方式越来越被更多的教师接受,越来越为更多的教师熟练地运用。我们欣喜地看到,“合作学习”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了学生大面积参与,开阔了学生视野,增长学生见识,便于学生取长补短……
但是,越来越多的语文课堂出现了这样的局面:一节课中,教师在提出几个问题之后“无所事事”,整节课学生都在交流、讨论、展示之中度过;另一节课上,在学生热热闹闹地“合作学习”之后,我们发现教师在课一开始就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学生能够轻松地解决。于是就问上课的教师这个问题,教师回答说,新课程新理念的课堂教学怎能没有“合作学习”呢?
我认为采用合作学习是必要的,是教育模式中不可或缺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也可以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能力。合作学习的过程也是大大加快知识消化的过程,也促进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及互动。但合作学习不是万能的,如任何事情一样凡事都要有个“度”来掌控。
首先,合作的频度和时间应把握好尺度。频度过高,课的完整性就会受到影响,不利于形成对所学内容的整体性思考,也不利于教师对问题的收拢。在时间的安排上,在尽可能地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合作探究的基础上,要充分考虑到问题的难易程度和学生能力的高低以合理把握。既不能怕学生超出预定的时间而一再地催促他们,甚至学生的合作还未深入就强行停止,又不能因留有过多的时间而使学生在完成合作探究后无所事事而交头接耳。只有准确地预留时间,才有利于学生积极地参与合作学习,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其次,“合作学习”不能忽视教师的点拨与引导。在学生“合作学习”时,教师不是局外人,不能当“甩手掌柜”,更不能让学生一说了之,一论了之。教师应是“合作学习”的参与者与组织者。在学生讨论交流时,教师应以平等的身份穿插在各个学习小组之间,或倾听学生发言,或相机点拨引导。学生在什么问题上误入歧途;学生对什么问题有不同的理解;学生对哪些问题思考还不到位……教师都要做到心中有数,以便能在全班交流时相机点拨、引导,促使学生的认识能更深入、更全面。
此外,希望我们每一位教师在备课时多问自己一个问题:真的需要“合作”吗?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2]蔡少军编.初中语文教学案例专题研究.校本教研丛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03.
关键词: 语文教学 个性化阅读 合作学习 度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个性化阅读”、“合作学习”等新课程教学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但也存在着这样的现象:有的人拿它们装点门面,有的人拿它们欣赏娱乐,有的人随意滥用它们,对它们退避三舍的也大有人在。认识事物,最重要的是把握好“度”,教学理念的运用更是如此,偏“左”或偏“右”都会导致教学效果的降低。那么,如何根据语文课堂教学的自身特点把握好新课程理念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的“度”?我根据这些年的课堂教学实践举例谈谈。
一、“哈姆雷特”还是“哈姆雷特”
语文课程标准十分注重阅读教学中学生的个性化、创造性阅读。阅读教学的实质是引导和帮助学生阅读。教师对作品的解读不能代替学生的阅读和理解。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过程是富有创造性的过程。因此,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主体验,鼓励学生探索和创造,要防止越俎代庖,甚至限制、束缚学生富有创造性的思维。在教学实践中,这种开放式的民主教学使学生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提高,学生的独特个性也得到了张扬,这带给了课堂特别的精彩,更带给了教师无限的喜悦。但与此同时,我们不难发现,在学生畅谈丰富的感受和体验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曲解文本或是脱离文本的见解,所谓的个性化超过了一个“度”。
有这样一个案例:在莫泊桑《项链》课外练习中,有一篇同名小小说《项链》,大致是这样的情节:高洋向从美国探亲回来的表姨要了一条明光锃亮的项链,送给自己的女朋友,他的女友戴着它得意万分。后来高洋无意中在一个地摊上见到了同样的项链,打听价钱,两毛五。这篇小小说揭示了在改革开放初期部分人的虚荣心甚至崇洋思想,而类似莫泊桑的那个结尾增加了小说的讽刺意味。在开放式讨论其主题思想的时候,教师听到了这样的声音:它反映了假冒伪劣的不良风气。这个见解可谓个性十足,是完全在上课教师意料之外的,同学们也一片哗然。于是,教师让这位学生具体阐述其理由。他的回答基本上是这样的:小说中表姨从外国带回来的项链,和地摊上的一样,可见假冒伪劣到处都是,即使是外国也是如此。学生有这样的回答,似乎是很合乎情理的,但是,在这背后,也让我们看到了个性化阅读的浮躁面,学生忽视了小说中一些关键的情节。小说字数很少,但几乎有一半的篇幅是在进行高洋和他女朋友的心理描写,比如“不要白不要,这是西方最时髦的项链啊,至少值五百元吧”。而学生对文本的忽视,必然导致对主题的歪曲,必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
在阅读中,教师引导孩子积极发表自己的想法是好的,然而学生大胆地说,不假思索地说,无根据地说,任意地说,编造地说,不负责地说……这些与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的“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难道没有矛盾吗?
另外,“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似乎成了个性化阅读的一个标签。但是不管是什么样的“哈姆雷特”,最终还是“哈姆雷特”,不能变成其他人。
更重要的是,我们教师要认识到,放开手脚不等于放任自流,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因而废弃,“度”在我们教师的手里,一定要掌握好。
二、“语文课”先是“语文”课
国家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大家积极投入到“课改”的浪潮之中,尽量去诠释新的课程理念,演绎新的课程文化。可是,就在这诠释、演绎之中,又使我们许多人茫然不知所措。于是,出现了这样一些现象:如一位语文教师上《老王》,仅努力探究怎样做一个像老王那样的默默无闻的善良的人。有些问题偏离了重点,远离了学生实际。又如《伟大的悲剧》一文的阅读重点是如何从字里行间找到依据评价人物,说出自己的看法,并复述课文和学习课文布局谋篇的思路,但有的教师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介绍当时的时代背景上,把语文课上成了历史课。还如一位教师上《看云识天气》时,忽略了这篇课文是如何谴词造句来说明“看云识天气”的道理的,而是详细讲解了关于天气的知识,把语文课上成了科学课。显然,这几位教师把语文课上成了思品课、科学课,这种课往往是语言文字太浅,思想内容太深,教师用大量时间去深究思想内容,去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从而不知不觉渐渐远离了“语文”课。
我认为,“语文课”首先是“语文”课,只有在解决好“语文”问题的基础上,再来谈“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落实,“语文课”才有意义。这就需要把握好两者关系的一个“度”。其中最重要的是,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统一的正确途径是从学习语文形式入手研读文本,相继渗透人文教育。另外,一堂充满“语文味”的课更容易吸引学生,也便于实施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
三、真的需要“合作”吗?
随着教师教育教学观点的转变,“合作学习”这一学习方式越来越被更多的教师接受,越来越为更多的教师熟练地运用。我们欣喜地看到,“合作学习”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了学生大面积参与,开阔了学生视野,增长学生见识,便于学生取长补短……
但是,越来越多的语文课堂出现了这样的局面:一节课中,教师在提出几个问题之后“无所事事”,整节课学生都在交流、讨论、展示之中度过;另一节课上,在学生热热闹闹地“合作学习”之后,我们发现教师在课一开始就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学生能够轻松地解决。于是就问上课的教师这个问题,教师回答说,新课程新理念的课堂教学怎能没有“合作学习”呢?
我认为采用合作学习是必要的,是教育模式中不可或缺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也可以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能力。合作学习的过程也是大大加快知识消化的过程,也促进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及互动。但合作学习不是万能的,如任何事情一样凡事都要有个“度”来掌控。
首先,合作的频度和时间应把握好尺度。频度过高,课的完整性就会受到影响,不利于形成对所学内容的整体性思考,也不利于教师对问题的收拢。在时间的安排上,在尽可能地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合作探究的基础上,要充分考虑到问题的难易程度和学生能力的高低以合理把握。既不能怕学生超出预定的时间而一再地催促他们,甚至学生的合作还未深入就强行停止,又不能因留有过多的时间而使学生在完成合作探究后无所事事而交头接耳。只有准确地预留时间,才有利于学生积极地参与合作学习,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其次,“合作学习”不能忽视教师的点拨与引导。在学生“合作学习”时,教师不是局外人,不能当“甩手掌柜”,更不能让学生一说了之,一论了之。教师应是“合作学习”的参与者与组织者。在学生讨论交流时,教师应以平等的身份穿插在各个学习小组之间,或倾听学生发言,或相机点拨引导。学生在什么问题上误入歧途;学生对什么问题有不同的理解;学生对哪些问题思考还不到位……教师都要做到心中有数,以便能在全班交流时相机点拨、引导,促使学生的认识能更深入、更全面。
此外,希望我们每一位教师在备课时多问自己一个问题:真的需要“合作”吗?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2]蔡少军编.初中语文教学案例专题研究.校本教研丛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