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还乡是知识者思接千古的文化姿态,其内在逻辑错综复杂而又具有某种同质性。周立波合作化时期的还乡文学,创造的是另一种模式。虽有明确的意识形态目的,但向着生命本源性的接近,也逼出了他无从遮蔽的“归根返本”的审美维度,从而导致知识者与革命者、个人主体与超个人主体、知识者还乡的启蒙与自我启蒙等诸多对话关系发生。惟其如此,周立波还乡才带有某种精神转换史意味,《山乡巨变》等还乡之作的情感体验与艺术趣味,才能在能指与所指、表症与隐含、确定性与非确定性之间,留下较大阐释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