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而可登,雄而可亲,松石为骨,清泉为心,呼吸宇宙,吐纳风云,海天之怀,华夏之魂。”这首刻画泰山精神肖像的颂词,也代表了创作者——北京大学著名学者、美学家、书法家杨辛教授一生的艺术追求。在他看来,泰山精神就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象征。而他现在的艺术创作,就是要将泰山精神与民族精神紧密融合。
2009年12月22日,由北京大学党委宣传部、北大图书馆联合主办的“泰山颂·杨辛书法艺术展”在北大图书馆展览厅开幕。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党委宣传部部长赵为民,人事部部长刘波,图书馆馆长朱强,徐悲鸿纪念馆馆长廖静文,徐悲鸿纪念馆副馆长,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院长徐庆平,泰山市副市长林华勇,泰山风景名胜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谭业刚,中央美术学院钱绍武教授、杨先让教授,北京大学教授陈堃銶、赵宝煦、汤一介、乐黛云、叶朗、彭吉象、朱良志、卢永磷,原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庄守经,中国文化书院院长王守常銢,北京大学书法研究所所长王岳川,北京大学老教授书画会会长张振国等到会祝贺。
杨辛教授1946年进入北平艺术专科学校西画系,师从著名画家徐悲鸿、董希文。1947年到解放区参加革命工作,1956年调到北大哲学系担任汤用彤先生的助手。在北大执教期间,先后担任美学教研室、艺术教研室主任。他和甘霖先生合著的《美学原理》至今仍然是美学教育的经典之作。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杨辛先生与泰山结缘,开始了对泰山文化的研究工作。三十年来,杨辛教授先后攀登过41次泰山,其中徒步37次。杨辛认为,“泰山之妙就在于登”,因为“登”的过程,能让人亲身体验一草一木,一石一泉,进而深刻领悟泰山的情怀。泰山雄伟的自然特征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激发了杨辛诗歌和书法创作的激情,他创作了《泰山颂》、《玉磴颂》、《咏泰山极顶石》等一系列艺术佳作,他还将水墨山水画的画法融入到书法艺术当中,开创了独特的“一字书”的艺术风格。
“杨辛教授将泰山精神化作艺术精神和生命精神,提升了艺术创作的境界。”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在致辞中表示,杨辛教授治学、从教、艺术创作的经历,活到老、学到老,干一事、成一事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认真学习。他大力提倡以美引真,以美导善,他满腔热情地推广书法艺术,把满足别人的艺术追求作为自己最大的快乐,无论是艺术界同行,还是寻常百姓,都为他的朴实、热情与无私深深地感动。“杨辛教授创造美、传播美、实践美,他的美学成就不仅在于他创作的艺术美学,更在于其身体力行的人格美学和人生美学。”
徐悲鸿先生的夫人、徐悲鸿纪念馆馆长廖静文在致辞中追忆了杨辛早年师从徐悲鸿学画的经历。她介绍说,杨辛进入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后,在绘画方面表现出了极高的才华,但入学一年后因国民党逮捕参与进步运动的学生,不得不中断学习,离开艺专到了解放区。“不过,书画同源,两者都是用线条及其变化来表现艺术,极富中国文化特色。”她很欣慰,“杨辛经过几十年不懈的努力,在书法界卓有成就,成为大家敬仰的书法家。”作为北大校友,廖静文也对母校寄予了深深的祝福,“北大是中国也是世界上的著名高校,目前在很多方面都已经有了杰出的成就,希望北大在艺术上继续取得更大的辉煌。”
图5泰山市副市长林华勇致辞
泰山市副市长林华勇在致辞中表示,泰山的雄伟、厚重,滋润了杨辛先生博大宽广的胸怀;泰山深厚的人文精神,激发着先生艺术创作的灵性;而先生为泰山所撰写的大量诗作、出版的诗集画集和镌刻在泰山上的诸多作品,又进一步丰富了泰山的文化内涵,为泰山文化挖掘研究注入了新的元素,为弘扬中华文明、繁荣华夏文化做出了突出贡献。他还介绍说,先生于1986年创作的《泰山颂》诗作,堪称歌颂泰山的经典,先生对泰山的美学考察,也成为新时期泰山美学研究的奠基之作。
图6中央美术学院钱绍武教授致辞
中央美术学院钱绍武教授介绍了与杨辛同窗学习的经历。他回忆说,时任班长的杨辛,在石膏画像创作方面颇有成绩,被董希文评价为“很严格又很生动”,他的每一次创作,都会成为全班同学学习的榜样。除艺术成就之外,“杨辛先生的诚恳为人,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因为,一切艺术作品真正的价值就在于真诚。”
泰山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杨鲁豫,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洪峰发来联名贺信,对此次艺术展表示祝贺,并对杨辛为弘扬泰山文化所作的突出贡献表示感谢。
图7光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郭赞明致辞
此次艺术展的赞助方光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郭赞明在致辞中表示,杨辛教授对艺术执著追求的精神,启发我们只要真诚付出,就能做好每一件事情。他也会将这种精神作为推动事业发展的动力与支柱。
杨辛教授在致辞中坦言,自己一直生活在“感激”的氛围当中,泰山精神给了他新的生命,与泰山结缘的这三十年好像上了一次人生的大学。关于书法创作,他表示,目前的创作主要是要将泰山精神与当代生活融合在一起。此次艺术展就收纳了给钱学森、邓稼先、王选等为国家和民族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们专门创作的书法作品,“‘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他们的精神,就是泰山精神。”
2009年12月22日,由北京大学党委宣传部、北大图书馆联合主办的“泰山颂·杨辛书法艺术展”在北大图书馆展览厅开幕。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党委宣传部部长赵为民,人事部部长刘波,图书馆馆长朱强,徐悲鸿纪念馆馆长廖静文,徐悲鸿纪念馆副馆长,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院长徐庆平,泰山市副市长林华勇,泰山风景名胜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谭业刚,中央美术学院钱绍武教授、杨先让教授,北京大学教授陈堃銶、赵宝煦、汤一介、乐黛云、叶朗、彭吉象、朱良志、卢永磷,原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庄守经,中国文化书院院长王守常銢,北京大学书法研究所所长王岳川,北京大学老教授书画会会长张振国等到会祝贺。
杨辛教授1946年进入北平艺术专科学校西画系,师从著名画家徐悲鸿、董希文。1947年到解放区参加革命工作,1956年调到北大哲学系担任汤用彤先生的助手。在北大执教期间,先后担任美学教研室、艺术教研室主任。他和甘霖先生合著的《美学原理》至今仍然是美学教育的经典之作。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杨辛先生与泰山结缘,开始了对泰山文化的研究工作。三十年来,杨辛教授先后攀登过41次泰山,其中徒步37次。杨辛认为,“泰山之妙就在于登”,因为“登”的过程,能让人亲身体验一草一木,一石一泉,进而深刻领悟泰山的情怀。泰山雄伟的自然特征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激发了杨辛诗歌和书法创作的激情,他创作了《泰山颂》、《玉磴颂》、《咏泰山极顶石》等一系列艺术佳作,他还将水墨山水画的画法融入到书法艺术当中,开创了独特的“一字书”的艺术风格。
“杨辛教授将泰山精神化作艺术精神和生命精神,提升了艺术创作的境界。”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在致辞中表示,杨辛教授治学、从教、艺术创作的经历,活到老、学到老,干一事、成一事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认真学习。他大力提倡以美引真,以美导善,他满腔热情地推广书法艺术,把满足别人的艺术追求作为自己最大的快乐,无论是艺术界同行,还是寻常百姓,都为他的朴实、热情与无私深深地感动。“杨辛教授创造美、传播美、实践美,他的美学成就不仅在于他创作的艺术美学,更在于其身体力行的人格美学和人生美学。”
徐悲鸿先生的夫人、徐悲鸿纪念馆馆长廖静文在致辞中追忆了杨辛早年师从徐悲鸿学画的经历。她介绍说,杨辛进入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后,在绘画方面表现出了极高的才华,但入学一年后因国民党逮捕参与进步运动的学生,不得不中断学习,离开艺专到了解放区。“不过,书画同源,两者都是用线条及其变化来表现艺术,极富中国文化特色。”她很欣慰,“杨辛经过几十年不懈的努力,在书法界卓有成就,成为大家敬仰的书法家。”作为北大校友,廖静文也对母校寄予了深深的祝福,“北大是中国也是世界上的著名高校,目前在很多方面都已经有了杰出的成就,希望北大在艺术上继续取得更大的辉煌。”
图5泰山市副市长林华勇致辞
泰山市副市长林华勇在致辞中表示,泰山的雄伟、厚重,滋润了杨辛先生博大宽广的胸怀;泰山深厚的人文精神,激发着先生艺术创作的灵性;而先生为泰山所撰写的大量诗作、出版的诗集画集和镌刻在泰山上的诸多作品,又进一步丰富了泰山的文化内涵,为泰山文化挖掘研究注入了新的元素,为弘扬中华文明、繁荣华夏文化做出了突出贡献。他还介绍说,先生于1986年创作的《泰山颂》诗作,堪称歌颂泰山的经典,先生对泰山的美学考察,也成为新时期泰山美学研究的奠基之作。
图6中央美术学院钱绍武教授致辞
中央美术学院钱绍武教授介绍了与杨辛同窗学习的经历。他回忆说,时任班长的杨辛,在石膏画像创作方面颇有成绩,被董希文评价为“很严格又很生动”,他的每一次创作,都会成为全班同学学习的榜样。除艺术成就之外,“杨辛先生的诚恳为人,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因为,一切艺术作品真正的价值就在于真诚。”
泰山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杨鲁豫,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洪峰发来联名贺信,对此次艺术展表示祝贺,并对杨辛为弘扬泰山文化所作的突出贡献表示感谢。
图7光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郭赞明致辞
此次艺术展的赞助方光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郭赞明在致辞中表示,杨辛教授对艺术执著追求的精神,启发我们只要真诚付出,就能做好每一件事情。他也会将这种精神作为推动事业发展的动力与支柱。
杨辛教授在致辞中坦言,自己一直生活在“感激”的氛围当中,泰山精神给了他新的生命,与泰山结缘的这三十年好像上了一次人生的大学。关于书法创作,他表示,目前的创作主要是要将泰山精神与当代生活融合在一起。此次艺术展就收纳了给钱学森、邓稼先、王选等为国家和民族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们专门创作的书法作品,“‘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他们的精神,就是泰山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