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中专或高等职业学校设置生物制药专业是改革开放以后,迎合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需要而设立的。随着大中专、高职学校的扩大招生, 后续的学子们如何就业也成为相当严峻的问题。从高等职业学校、社会总需求、学生及家长多方面考虑,保证大多数毕业生顺利就业,提高毕业生的意向达成率,是关系到学校自身存在与发展以及国家教育体系和教育模式是否适应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也是学生及家长期望的问题。
关键词: 高等职业学校 生物制药 就业
由于教育模式特殊性,高职毕业生应该是社会上最实用的知识与技能兼具的人才。在当今整体就业环境不佳的情况下,对于小专业、冷门专业或社会认知度低的专业,就业形势和就业压力就显得格外重要。
一、生物制药专业高职学生就业现状与问题
制药,从大类上分,分为化学制药(西药)、中药制药、生物制药。生物制药在制药专业中是属于小专业,它与化学制药及中药制药的制药手段、工艺过程、生产方式、检验方法和最终目标都有较大的区别。但它与化学制药及中药制药过程中的共性被忽视了,也就是说,它的共用性专业特长或者说是专业优势被社会忽视了,加之生物制药专业受地区经济发展及地区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性问题的约束,毕业生就业问题就成为突出性的问题。一方面,用人单位片面追求高学历,不切合实际地对一些并不需要本科生的岗位招聘本科生或研究生。这种做法即造成人力资源和智力资源的浪费, 又使从业者觉得大材小用,怨而不敢言,使工作情绪受到压抑,不能激发专业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潜力。企业用人上的错误定位,使本科生或研究生占据了适合高职生的就业位置,也破坏了人才的良性流动。另一方面,生物制药专业高职毕业生只把就业岗位或领域盯在专业范围内的小环境里,忽视了所学专业的共用性,也忽视了自身所具有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兼具的特长,不能把就业空间向所学专业的上下游延伸,并忽视了左右空间的横向延伸,更没有想过跨出这个领域去那些适合自我专业中共用特长的就业空间发展。而化学制药、中药制药、兽药制药、食品加工、饮料生产、化妆品生产等诸多领域在现代制药生产规范GMP和食品生产规范GSP的严格约束下,对生产条件和生产环境,包括微生物环境的控制方面十分缺乏生物专业方面的人才。由于化学制药、中药制药专业所学的主要是制药技术和工艺方面的专业知识,制造过程中的环境因素,特别是微生物环境因素所学的就比较少。所以,在毕业后的工作中,把制药过程中的净化和无菌定位在如何在设施上达到目的,而忽视了如何在微生物的源头控制环境。而从源头上控制微生物的种群的数量和种类,改变微生物的生长条件和生长环境,达到控制目的,稳定生产,稳定产品质量是生物制药专业毕业生的专长,只因为我们不知道另一个领域的需求就使我们失去了机会。对于这个比较新的生物制药专业,不了解其它领域与其它领域不了解它是同样的机会丧失。
二、生物制药专业高职学生就业观念及就业途径建议
生物制药专业的高职学生毕业后,有一部分会被生物制药企业聘请到该企业从事那些直接或间接与所学专业有关的工作。这往往被称之为学有所用,或者说是比较乐观的就业。但事实上,就业并不是简单的毕业与就业这么简单的学校与企业或社会的链接;也不等于一个学生的第一次就业就是最终目的的就业;更不等于专业直观上的对口就是所学与所用的就业。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代,职业的变化也是随经济和产业结构的变化而改变的,一次性的终身就业,对就业者并非是件好事,他可能没有机会看到外界的新鲜事物,他可能错过了更好的发展机会。从业者必须要根据社会经济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去改变自我的知识结构,并不断增加新知识,不然就会错过有利于自我表现成长和发展的最好机会,也可能成为失业者或潜在的失业者。这样一来,保守者可能是家庭和社会的不稳定因素的制造者,他自身也要承受来自各方面的压力。
如果我们换一种思维方式去想问题,难道其它领域就都是本专业的毕业生吗?答案是否定的。构成规模或体系的产业是人才和专业的组合效应的结果,稳定的技术或工艺、良好的产品质量是众多专业技术有效配合的结晶,不能说在这个过程中谁是重要的,谁是次要的。而当初,有谁注意到毕业后去与自己所学非所用的行业就业了呢?事实上,学有所用的领域非常广阔,只是我们自己怎么去认识问题和对待问题的价值观和价值取向把自己定位在怎样的空间里的事。比方说生物制药专业的毕业生在化学制药或中药制药的水针剂生产或工艺中的实际作用就有与化学制药或中药制药毕业生明显的特长优势。水针剂生产要求在无菌状态下完成灯检以前的工作内容,而对于化学制药和中药制药专业的技术人员来说,他们的工作和专业重点在于药品的内在质量(有效成分)稳定性和有效性的问题,但其中的一项指标也是令他们烦恼的大事,那就是:菌落总数、菌的类别、热源问题,表面上这好像是生产和工艺中正常出现的问题,只要在最后加以超滤就能迎刃而解了,但制造周期、制造成本、产品安全性的诸多问题能不能让现行的生产和技术观念改变呢。这对学生物制药专业的学生应该是不难的问题,用我们学到的专业知识,从源头上控制微生物、细菌、病毒的生长环境,使微生物、细菌、病毒的总菌落数大幅度减少,给后面的稳定生产创造条件。难道这不算学有所用吗?再比方说,化学制药和中药制药中的口服液或固体制剂,他们最烦恼的就是菌落总数,而生产环境和生产条件又十分有利于杂菌的快速分裂,虽说这种剂型并不要求无热源,但生产过程中原辅料、器具、工艺管道是很难避免微生物的污染的,那如果我们生物制药专业的学生利用所学特长,在工艺过程中,根据微生物的分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许多口服的固体制药应用更为广泛。再有,在食品加工过程中,食品专业的技术人员注重的裂特性来控制微生物的分裂,控制总数量在一定范围内,就会给后面的灭菌工艺减轻压力,在保证产品内在质量上是与他们生产的产品有关的有益微生物。不能忽视共同生存在空间的有害微生物,但由于专业的研究方向不同,他们并不是十分重视微生物生态环境中的其它共存者,令食品(产品)改变质量、改变色泽、改变口味的最有可能是他们的“不速之客”。这时候就是我们学生物制药专业的学子们有办法将“不速之客”“拒之门外”了。如果学校和这些制药企业(中西药)、食品企业中的几个典型企业联合办学,学校既解决就业问题,企业也得到最适合自己的一步到位的人才,可以在学生入学不久就由企业与学校及学生共同评估学生的成绩、兴趣等多种因素,为企业培养定向人才,也可以称之为企业“订单人才”。
結论
政府的就业管理部门和学校就业指导部门,应该对高职生物制药这种比较小且狭窄的专业,在招生、教育过程中循序渐进地作系统的就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把就业指导作为高职生的教育必修课,使就业问题所产生的压力变被动为主动,将高职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综合能力的组合特长尽最大可能释放出来,真正体现出高职生的教育特性和动手能力的优势。
参考文献:
[1]杨卫韵.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障碍成因分析及对策探讨.科技咨询导报.2007年第1期.
[2]龙玉萍.以就业为导向 积极推进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新疆职业技术教育.2006年第2期.
关键词: 高等职业学校 生物制药 就业
由于教育模式特殊性,高职毕业生应该是社会上最实用的知识与技能兼具的人才。在当今整体就业环境不佳的情况下,对于小专业、冷门专业或社会认知度低的专业,就业形势和就业压力就显得格外重要。
一、生物制药专业高职学生就业现状与问题
制药,从大类上分,分为化学制药(西药)、中药制药、生物制药。生物制药在制药专业中是属于小专业,它与化学制药及中药制药的制药手段、工艺过程、生产方式、检验方法和最终目标都有较大的区别。但它与化学制药及中药制药过程中的共性被忽视了,也就是说,它的共用性专业特长或者说是专业优势被社会忽视了,加之生物制药专业受地区经济发展及地区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性问题的约束,毕业生就业问题就成为突出性的问题。一方面,用人单位片面追求高学历,不切合实际地对一些并不需要本科生的岗位招聘本科生或研究生。这种做法即造成人力资源和智力资源的浪费, 又使从业者觉得大材小用,怨而不敢言,使工作情绪受到压抑,不能激发专业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潜力。企业用人上的错误定位,使本科生或研究生占据了适合高职生的就业位置,也破坏了人才的良性流动。另一方面,生物制药专业高职毕业生只把就业岗位或领域盯在专业范围内的小环境里,忽视了所学专业的共用性,也忽视了自身所具有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兼具的特长,不能把就业空间向所学专业的上下游延伸,并忽视了左右空间的横向延伸,更没有想过跨出这个领域去那些适合自我专业中共用特长的就业空间发展。而化学制药、中药制药、兽药制药、食品加工、饮料生产、化妆品生产等诸多领域在现代制药生产规范GMP和食品生产规范GSP的严格约束下,对生产条件和生产环境,包括微生物环境的控制方面十分缺乏生物专业方面的人才。由于化学制药、中药制药专业所学的主要是制药技术和工艺方面的专业知识,制造过程中的环境因素,特别是微生物环境因素所学的就比较少。所以,在毕业后的工作中,把制药过程中的净化和无菌定位在如何在设施上达到目的,而忽视了如何在微生物的源头控制环境。而从源头上控制微生物的种群的数量和种类,改变微生物的生长条件和生长环境,达到控制目的,稳定生产,稳定产品质量是生物制药专业毕业生的专长,只因为我们不知道另一个领域的需求就使我们失去了机会。对于这个比较新的生物制药专业,不了解其它领域与其它领域不了解它是同样的机会丧失。
二、生物制药专业高职学生就业观念及就业途径建议
生物制药专业的高职学生毕业后,有一部分会被生物制药企业聘请到该企业从事那些直接或间接与所学专业有关的工作。这往往被称之为学有所用,或者说是比较乐观的就业。但事实上,就业并不是简单的毕业与就业这么简单的学校与企业或社会的链接;也不等于一个学生的第一次就业就是最终目的的就业;更不等于专业直观上的对口就是所学与所用的就业。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代,职业的变化也是随经济和产业结构的变化而改变的,一次性的终身就业,对就业者并非是件好事,他可能没有机会看到外界的新鲜事物,他可能错过了更好的发展机会。从业者必须要根据社会经济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去改变自我的知识结构,并不断增加新知识,不然就会错过有利于自我表现成长和发展的最好机会,也可能成为失业者或潜在的失业者。这样一来,保守者可能是家庭和社会的不稳定因素的制造者,他自身也要承受来自各方面的压力。
如果我们换一种思维方式去想问题,难道其它领域就都是本专业的毕业生吗?答案是否定的。构成规模或体系的产业是人才和专业的组合效应的结果,稳定的技术或工艺、良好的产品质量是众多专业技术有效配合的结晶,不能说在这个过程中谁是重要的,谁是次要的。而当初,有谁注意到毕业后去与自己所学非所用的行业就业了呢?事实上,学有所用的领域非常广阔,只是我们自己怎么去认识问题和对待问题的价值观和价值取向把自己定位在怎样的空间里的事。比方说生物制药专业的毕业生在化学制药或中药制药的水针剂生产或工艺中的实际作用就有与化学制药或中药制药毕业生明显的特长优势。水针剂生产要求在无菌状态下完成灯检以前的工作内容,而对于化学制药和中药制药专业的技术人员来说,他们的工作和专业重点在于药品的内在质量(有效成分)稳定性和有效性的问题,但其中的一项指标也是令他们烦恼的大事,那就是:菌落总数、菌的类别、热源问题,表面上这好像是生产和工艺中正常出现的问题,只要在最后加以超滤就能迎刃而解了,但制造周期、制造成本、产品安全性的诸多问题能不能让现行的生产和技术观念改变呢。这对学生物制药专业的学生应该是不难的问题,用我们学到的专业知识,从源头上控制微生物、细菌、病毒的生长环境,使微生物、细菌、病毒的总菌落数大幅度减少,给后面的稳定生产创造条件。难道这不算学有所用吗?再比方说,化学制药和中药制药中的口服液或固体制剂,他们最烦恼的就是菌落总数,而生产环境和生产条件又十分有利于杂菌的快速分裂,虽说这种剂型并不要求无热源,但生产过程中原辅料、器具、工艺管道是很难避免微生物的污染的,那如果我们生物制药专业的学生利用所学特长,在工艺过程中,根据微生物的分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许多口服的固体制药应用更为广泛。再有,在食品加工过程中,食品专业的技术人员注重的裂特性来控制微生物的分裂,控制总数量在一定范围内,就会给后面的灭菌工艺减轻压力,在保证产品内在质量上是与他们生产的产品有关的有益微生物。不能忽视共同生存在空间的有害微生物,但由于专业的研究方向不同,他们并不是十分重视微生物生态环境中的其它共存者,令食品(产品)改变质量、改变色泽、改变口味的最有可能是他们的“不速之客”。这时候就是我们学生物制药专业的学子们有办法将“不速之客”“拒之门外”了。如果学校和这些制药企业(中西药)、食品企业中的几个典型企业联合办学,学校既解决就业问题,企业也得到最适合自己的一步到位的人才,可以在学生入学不久就由企业与学校及学生共同评估学生的成绩、兴趣等多种因素,为企业培养定向人才,也可以称之为企业“订单人才”。
結论
政府的就业管理部门和学校就业指导部门,应该对高职生物制药这种比较小且狭窄的专业,在招生、教育过程中循序渐进地作系统的就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把就业指导作为高职生的教育必修课,使就业问题所产生的压力变被动为主动,将高职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综合能力的组合特长尽最大可能释放出来,真正体现出高职生的教育特性和动手能力的优势。
参考文献:
[1]杨卫韵.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障碍成因分析及对策探讨.科技咨询导报.2007年第1期.
[2]龙玉萍.以就业为导向 积极推进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新疆职业技术教育.2006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