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的原始民族:俾格米族等

来源 :科学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gwang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是科学飞速发展的时代,然而,在非洲的密林深处,至今还生活着一支以狩猎和采集为生的原始民族——俾格米族人。他们几千年如一日,生息繁衍在这块土地上,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
  俾格米族人是一个特殊的民族。关于他们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公元前300。年古埃及的铭文中,之后出现于古希腊大诗人荷马的《伊利亚特》一书中。据一些考古学家研究认为,俾格米人远在非洲石器时代的后期就出现了,至今已有6 000多年的历史。
  俾格米人在非洲的总人数现有25万左右,分布在扎伊尔、喀麦隆、刚果、卢旺达、安哥拉等国。他们是非洲的最早居民。
  俾格米人身材不高,平均只有1.2 m~1.45 m左右,女人比男子矮10 cm。他们的肤色比一般黑人浅,头发卷曲,头短面阔,鼻扁唇薄,眼睛大而突出,腿短臂长,体毛发达,体重不超过40 Kg。
  俾格米人没有自己的文字,他们的历史只保留在口头文学中世代相传下来。
  
  俾格米人历史悠久,在创造非洲文化方面做出了贡献。他们是中非地区史前“桑加文化”的传播者。在漫长的生活道路上,俾格米人历尽辛酸和磨难,人口下降很快。造成人口锐减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原因是历史上无休止的部族王国战争、殖民主义的入侵以及非洲民族的大迁徒。他们虽然是非洲的土著民族,但最终被迫隐居在密林深处。
  俾格米人的社会分工非常明确,男人狩猎,妇女采集。俾格米人真正的男人必须是出色的猎手,他们平时弓不离身,手不离箭。男孩长到12岁,就由专人带领到森林中去进行正式狩猎训练,掌握狩猎的技术和本领。尽管他们狩猎工具原始落后,只有弓箭、长矛和拉网,但每次打猎总会有不同程度的收获,有时还可捕到大象这样的庞然大物。猎获大象并非易事,需要超人的胆量和本领。因而,猎获大象者备受人们尊敬,被称为“图麻(英雄)”。
  狩猎和采集决定了俾格米人生活的流动性,有时由于疾病流行他们也不得不迁徒。一般情况下,他们每年迁徙5~6次。因此,他们的住房非常简陋,是用树枝和棕榈叶搭成的圆椎型住房,高约1.5 m,直径为2 m。通常是男人选择盖房地点,妇女负责造房。她们先用树枝搭成两个低矮的圆椎形的房架,然后用扎成捆的树叶铺在房架上,留一个出口,盖这样的房子仅需2 h~3 h。
  像格米人的传统服装很简单,男子一般只穿一个围腰,前面搭一块树皮,后边系一把树叶。妇女在围腰上常常挂一些用鳞片或甲虫壳等做的装饰物。她们喜欢用贝壳做项链,树皮做手镯。
  俾格米人实行一夫一妻制,但也不禁止一夫多妻。在一夫多妻的情况下,每个妻子都有自己单独的住房。在他们当中,姐妹共夫、兄弟共妻的现象也经常出现。他们实行的是小群体外婚制,禁止本地区内同族通婚。丈夫死后,妻子通常与已故丈夫的兄弟或较近的亲属成婚。
  俾格米人部落中没有部落组织首领,遇事大家共同商量。长者在俾格米人中很有地位,一旦发生争执或遇有大的事件,则由长者中最有威信的人进行调解。他们的生活平等、民主。
  俾格米人崇拜森林之神,认为是森林养育了他们,将自己看成是森林之子。他们常举行森林膜拜仪式,虽然简单,却十分虔诚,极为认真。
  在刚果、中非、加蓬等国,对俾格米人这一特殊民族都采取了一些积极的措施。为了吸引更多的俾格米人走出森林,相关国家的政府正在不懈地努力。
  
  跟着壁画去旅行  骆昌芹
  中国壁画艺术
  
  中国壁画艺术,是民族绘画遗产的 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其独特的风格和 光辉灿烂的历史传统。
  根据史料记载,远在公元前600年 左右的祠堂和庙宇建筑的墙壁上,就已 经有了主题鲜明、风貌动人的壁画了。到 了春秋、战国时期,在我国的南北各地, 制作壁画的风气已经相当流行。自秦、汉 以后的2 000多年时间,壁画艺术更是 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在宫殿、住 宅、庙宇、祠堂、石窟寺乃至坟墓中,几乎 到处都绘有壁画。所表现的题材内容也 十分广泛,又极其丰富,从山川人物、神 话传说、人物肖像、历史故事,直到各种 宗教经义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真实 写照,可以说无所不包。那些绘有古代建 筑、服饰、舞乐、生产、车马、兵器等各种 图像的壁画,是研究我国历史的补充材 料,也是研究我国绘画史的宝贵资料。
  
  壁画的病变
  
  现存于地面建筑中的古代壁画,主 要是画在寺庙和石窟中墙壁上的,最著 名的有甘肃敦煌石窟壁画,绘有从魏晋、 南北朝至隋唐到宋和西夏各代的精美壁 画约4万m2。如果将这些壁画展开,壁画 平均高5 m,长可达25 km。由于敦煌地 处沙漠,空气和洞窟墙壁的极度干燥,以 及使用材料的性能耐久,所以能较完好 地保存至今,成为我国最大的壁画艺术 宝库。此外如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中的 北魏 宋朝的壁画,新疆库车等地洞窟 中的壁画,山西永乐宫的元代壁画,北京 法海寺的明代壁画,还有画在住宅墙壁 上的江苏南京、宜兴等地的太平天国时 期的壁画等,都很著名。至于埋藏在地下 墓中的壁画,近几十年来也不断有所发 现,如河北望都汉墓壁画、辽宁辽阳魏晋 墓壁画、陕西唐墓壁画、内蒙和林格尔汉 墓壁画、吉林吉安高丽壁画、库伦旗辽墓 壁画,以及甘肃酒泉十六国时期壁画和 嘉峪关壁画墓等,都发现有丰富多采的 壁画实物。 无论是地面建筑物中的壁画,还是 地下墓葬中的壁画,其构造大都由3个基 本的部分组成,即壁画的支撑结构(墙 壁)、地仗层(又叫灰泥层)及颜料层(或称 画面层)。只要其中的任何一部分发生变 化,都会影响到壁画的整体,给壁画带来 严重的危害,引起各种病变。最明显的损 害是因建筑物的倒塌造成的,也就是说, 壁画的支撑结构被完全破坏掉了,这时候 壁画也就荡然无存,或者只能残留在建筑 遗址中了。例如我国已知发现最早的壁画 实物,就是陕西咸阳秦代旧都建筑遗址中 出土的壁画残块。 导致古代壁画破损的原因很多,且不 说战乱等人为的破坏因素,仅拿自然力的 破坏因素来讲,就有潮湿的影响,水溶性 盐类在墙壁支撑结构和地仗层内的运动, 微生物的生长,物理气候(通常指温度和 湿度)的变化,日晒、雨淋以及风沙的侵 蚀,大气污染物的作用等等。此外,不正确 的修复方法以及使用了一些不适当的修 复材料,也往往会加速壁画的变质。 壁画最常见的病变现象主要有空臌、 剥落、酥粉、龟裂起甲、起泡、脱胶掉皮、画 面褪色、变色及污染(霉斑、昆虫屎斑、烟 熏等)。
  
  让壁画搬家
   为了使古代壁画长期地保存下去,最 好的办法是创造良好的保护环境,防止病 变的发生。换句话说,只有彻底地消除产 生病变的根源,才能从根本上保护好壁 画。因此在决定壁画的保护方案之前,必 须仔细地查明危害它的因素,然后才能采 取有效的措施,并且“对症下药”,做出适 当的保护性处理。当然,如果壁画已经部 分破坏,那么正确的修复技术也是十分必 要的。 壁画保护方法主要有现场保护法和 揭取迁移法两大类,这里主要介绍揭取迁 移法。 当壁画在原地难以保存下去时,应当 设法把它们从原来的地方揭取下来,迁移 到另一个比较好的环境中去保存。此法在 许多场合需要用到,例如,在某些壁画墓 内,由于保存壁画的环境恶劣(如墓室内 过于潮湿,而且湿源难以排除,霉菌侵蚀 严重,或者温度变化剧烈,难以控制时), 就需要把壁画搬迁到新的适宜的环境中 去,陕西的永泰公主墓壁画、章怀太子和 懿德太子等唐墓壁画,大都已、被搬迁到 博物馆里去了。又如,有些墓葬由于没有 什么保存的价值,即将拆毁,为了保存里 面的壁画,也需加以迁移。也有因地处偏 僻,给保管或参观带来不便而采取这种迁 移法的。另外,当地面建筑物将要塌毁或 者需要彻底地加以修缮时,为保护其中的 壁画,也往往需要先将壁画揭取下来,等 到建筑物翻修好之后,再按原样安装回 去。有时,因某些古建筑物需搬迁到一个 新址去,此时里面的壁画也只好随着搬家 了。例如,著名的永乐官原址位于山西省 前永济县永乐镇的黄河岸边,因恰好处在 新建大水库的淹没区内,为了保存宫中那 些绘有精美元代壁画的建筑物,使这些历 史悠久且已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艺术文 物不受损坏,已全部将它们完好地从旧址 迁到芮城县北郊的新址了。 壁画的揭取和搬迁大有学问,稍有不 慎,就会造成大块崩落,跌得粉碎,致使珍 贵的古物受到无可挽回的损失。由于壁画 的类型复杂,因此所采用的揭取方法也不 同。主要有三种,最笨的办法是把整个壁 画连墙壁一起切割下来,全部搬走。此法 需动用大量人力和机械设备,很少采用, 只是根据考古方面的需要,有时为了保存 住原来的墙体结构,不得已才这样做;其 次是将壁画的地仗层与画面层一起揭取 下来,或者当地仗层很厚时,只是切割下 与画面相联部分的地仗层;第三种方法是 仅仅把画面层揭下来,此法特别适用于没 有地仗层的壁画。 永乐宫壁画和陕西唐墓壁画都是用 第二种方法揭取的。揭取前需要做好各种 准备工作,事先要进行临摹、复制,并且详 细地进行测量、绘图和照相。壁画表面应 进行适当清洗。当壁画面积较大,不能整 幅揭取时,应将它们分块划线。分块大小, 应视具体情况而定,既要考虑到施工时的 方便与可能性,又要照顾到绘画的内容, 通盘考虑分块的大小和画线的位置。 在认真地对所有应揭取的壁画进行 仔细地检查,并采取有效的加固措施之 后,在壁画的画面上进行贴布,以防止在 揭取时开裂,接着用割皮刀或钢解剖刀沿 着划线处开缝;再选用1.5 cm~2.5 cm 厚的木板或五合胶板作为壁板,托住壁画 的正面:然后应用各种机械工具,如机械 刀、机械铲、机械锯等等,将壁画从墙体上 剥离下来。 被揭取下来的壁画放平到地面上之 后,壁画正面朝下、背面朝上。将揭取壁画 的壁板当做包装箱的底板,再在壁画背面 铺以棉花和麻纸或泡沫塑料等防震材料, 加上一层盖板,钉成包装箱。然后,才能将 它们平安地运输到新址去。 运回的壁画应先在修复室内进行背 面修整和加固,补做壁画底层,以及去掉 表面的贴布、清洗和加固画面。最后,将壁 画安置在以木框或不锈钢架或其他材料 做成的底托上。根据不同的要求,既可以 做成可移动的、活动形式的壁画,也可以 做成固定式的壁画,或者完全按原样复原 到原建筑物的墙上去。搬迁后的壁画可以 完全恢复到原来的面貌,但是其结构和强 度却已经可以保证长久地保存下去了。
其他文献
蓝水母悬于海水深部,如果你有机会看见它的话,会感觉它像冈色泽美丽的透明果冻,似乎不会有害。但是这种在澳大利亚洲海滨一带俗称“海蜂”的水母,是地球上最毒的动物,被它的触须接触后,只要4 min就会丧命。昆士兰海岸救助协会的彼得·菲勒医生说,世界上再没有第二种动物能毒过蓝水母。一条澳洲最毒的泰盘蛇,其毒液也只能毒死30个成年人,而且数小时后才能致命。而一只大蓝水母的毒液能毒死60个人。  美国生物学家
期刊
英国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针对乌鸦进行了一项实验。实验中研究人员先在桌上放了一支装有一小桶蠕虫的试管,试管很深,乌鸦无法直接用嘴吃到;试管的旁边放了一截足够长的笔直的铁丝,研究人员在暗中观察乌鸦能否吃到试管中的蠕虫。  令人惊讶的是,虽然乌鸦没有接触过眼前的东西,但是它立即投入到了工具的制作中。它用嘴叼住铁丝伸八试管中,然后再用嘴叼住铁丝的一头,折成弯曲的钩子,最后再用嘴叼着铁丝直的一头,将钩子伸入管
期刊
美国科学家用硅纳米材料制造了一种隐身斗篷,使普通的光学检测无法发现放置在斗篷下的物品。  这种新隐身斗篷完全由绝缘材料制造,在光学频率中,它们往往是透明的。斗篷由矩形的硅片制成,厚250 nm。硅片可以作为一个光波导,光线仅限于在这个垂直高度中向前后两个方向自由传播。在纳米硅材料上,研究人员精心设计了一些孔每个孔直径为110 nm,这就使得斗篷周围的光波发生完全弯曲,就好像河水流过岩石一样。它表明
期刊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基地的“大天区面积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近日通过了国家验收。  耗资2-35亿元人民币、貌似导弹发射架的这座超级望远镜超过15层楼高,由口径3.6m的反射施密特改正镜、口径4.9m的球面主镜和焦面组成光学系统。成像的焦面上装着4 000根可自动定位的光纤,连接16台光谱仪实时记录数据。这座望远镜每次夜间观测1.5h,最多可获得4 000条天体光谱。未来3~5年,科学家将用
期刊
日本研发出一款独特的防盗机器人“Tmsuk T-34”,它配有4个轮子,最高移动速度为10 km/h,乍看像一台吸尘器。这款防盗机器人配备有探测装置,头部有摄像头,可根据人体温度和声音侦察周围情况,并将相应图像实时显示到主人的手机屏幕上。一旦主人确认发现可疑人员,它可在主人的遥控指挥下朝敌人喷射一张蜘蛛网式的大网,把对方困在网内,在这段时间里,它还可以通知警察来抓贼。    内置耳机的有线手机  
期刊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6月11日正式宣布把甲型H1N1流感警戒级别升至6级,即升至流感大流行级别,这意味着21世纪的首次流感大流行已经到来。  尽管如此,世界卫生组织强调指出,人们不必过度恐慌。一方面,流感大流行是指病毒的持续人际间传播范围超出北美之外,并使大部分国家发生疫情,并不是指疫情的死亡等严重程度过高;另一方面,与人类曾面临的任何一次流感大流行相比,今天我们完全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认
期刊
甲型H1N1流感    原称人感染猪流感,为避免“猪流感”一词对人们产生误导,世界卫生组织在4月30日将此前被称为猪流感的新型致命病毒更名为“A/H1N1型流感”,英文为1nfluenza A(H1N1)。中国按中文惯例将其改称为“甲型H1N1流感”。    病毒特征    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A型流感病毒,携带有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毒株,包含有禽流感、猪流感和人流感3种流感病毒的核糖核酸基因
期刊
麻省理工学院(以下简称麻理)是全世界大名鼎鼎的科学圣地。在100多年的历史中,它诞生了59位诺贝尔奖得主、14位宇航员,安南、贝聿铭和中国的钱学森都是该院的毕业生。  1994年。因特网就诞生于麻理,同年,由该院毕业生建立的公司总共赚取了2320亿美元,占美国GTP总量的3.7%,他们在世界各地雇用的员工超过100万人。  有人称麻理是“癫狂精神病院”,也有人认为它是科学的“麦加圣地”;有人称麻理
期刊
在人类的历史上,如果要问什么疾病在流行中对人危害最大,很多人都会答错,因为它竟是最不起眼、几乎人人都得过的流行性感冒。2003年SARS流行时引起的全球性恐慌让人们记忆犹新。当时,SARS被许多人夸张地描绘成了最致命的病原体,其实SARS与流感相比,连“小巫”都谈不上。而流感变异种类多,传播速度快,一直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严重威胁。    现代“伤寒玛莉”浮出水面    公元2009年4月2日,墨西哥
期刊
大流感指的是全球范围的流感大暴发。引发大流行的流感病毒可以是全新的,也可以是旧的流感病毒重现。此种流感流行时,人体内几乎没有对抗这种病毒的免疫力,又尚无有效的疫苗,所以流感病毒能够在人群中快速传播,感染者可发生严重的疾病,甚至死亡。这种流感可以在短时间内波及整个国家以及全球。据统计,从20世纪开始,人类历史上经历过至少4次堪称恐怖的大流感袭击。    灭人5 000万的西班牙流感为禽流感变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