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体育学困生对体育课的学习兴趣

来源 :体育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zah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6-000-01
  摘 要 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中极力歌颂少年的朝气蓬勃与热切期望。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发展的大事。作为一名基层体育教育工作者,使命之感不时充盈心中。加强青少年的体育教育,增强他们的体质,不应该只是口号,而是应该体现在切切实实的行动中。但在实际体育教学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身体健康的体育学困生,他们对体育课缺少兴趣,甚至带有抵触情绪。如何转化这些体育学困生的工作就显得尤为迫切。本人经过多年的体育教学,对体育学困生进行转化有以下体会,以与同行进行分享与交流。
  关键词 体育教学 提高兴趣 良好氛围
  一、了解学生不喜欢体育课的原因
  根据调查研究与分析,很多学生不喜欢体育课的原因排在第一位的是心理素质差,排第二位的是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差。
  心理素质差主要是初中学生已进入青春期,心理特征处于不稳定和正在成熟的过渡时期。在体育课中学生就会出现一些消极、懒动情绪,有的学生家长对学生有时过度溺爱等环境因素,学生怕脏、怕累、胆小、怕人嘲笑等等心理因素影响,使学生对体育课不感兴趣。
  运动能力身体素质也是造成初中体育学困生厌学体育课的一个重要因素。运动能力差,是对体育教学中对体育项目技术动作的分析掌握得不得要领,在行动中产生错误动作,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产生出了消极否定的情绪,学生认定了自己的运动能力差,身体素质不好,久而久之对体育课失去了兴趣,最后成了学困生。
  二、帮助学困生提高对体育课兴趣的办法
  (一)改变学生害怕体育课的心理态度,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自信造就一个人,自卑却可以毁掉一个人。学困生若不能从消极自卑的泥坑中奋起,就有毁灭的危险。让体育学困生重塑信心,就要他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发现自己的优点,唤醒他们沉醉的自尊和自信意识,逐渐消除对体育课的胆怯心理。曾经有这么一个学生,他的身体都很正常,但每次体育课中做各项内容都表现出来的很差。这样的反常情况引起了笔者的注意。后来通过其班主任和同班同学了解,原来这位学生由于家庭原因,导致他各门学科成绩都很差,加上平时不受老师和同学的重视,形成了自卑心理,把这种心理带到了课堂上。针对这个情况,笔者私下找到这名学生,用谈心的方法与他交流,引导他要正确面对生活,重塑信心。后来这位学生不但从自卑中走了出来,各门学科成绩有了很大提高,而且还成了州体校的一名主力长跑运动员。对于学困生,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学生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力量,使其情不自禁地主动投入到学习之中。
  (二)鼓励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西方,教师们在教学中奉行的原则是“鼓励、再鼓励”。学生的成长、成功,离不开鼓励,体育课是一门随时展示自己的一门学科,因而体育教学中的鼓励对学生尤其重要。体育学困生在学习掌握项目技术动作时,往往比其他学生容易出现错误动作。此时老师应以宽广的胸怀面对学困生,经常鼓励引导他们,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是在乎他的,反之学生也会用实际行动来回报于你。有一名七年级的女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上课总是找借口请假。偶然的一次机会,她们班开主题班会课,全班同学要求她跳个舞,盛情难却,她只好跳舞,可没跳到一半,人却晕倒了。后来笔者找到她,说她那天跳的舞棒极了,可就是缺少运动,导致身体素质差,要是多参加体育的话,就不会出现晕倒这么个事了。经过这次谈话,后来这名女生在课堂上非常积极。发挥“学困生”的优势是一种增强学生动力转化的策略,教师在生活中应该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挖掘学生的可取之处,给予优点的肯定和鼓励,从而增强学生信心,达到教育教学目的。
  (三)创建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增加体育学科的趣味性
  很多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是因为体育课中的项目大多,太单调和枯燥。很多学困生因为体育课中没有自己喜欢的项目而不愿意上体育课,即使参加了活动,也难以体验到运动带来的乐趣,从而对课堂失去兴趣。因此,在教学中必须采用积极有效的“激趣”方法。中长跑是体育教学中比较难的一个教学点,很多学生不喜欢它,认为太单调枯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笔者采用了“定点取宝”的游戏方式进行,先估计好大概距离,充分利用各种场地,每处布置一个任务,到达下一地点领取下一任务,看谁最先完成。一堂课下来,学生意犹未尽,要求下节课还要继续。还比如现在流行的“奔跑吧兄弟”,我也把它纳入到体育教学中,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包括学困生。游戏教学法、愉快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的学习中,变要我学到我要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养成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只要能引得学生看,学生动,学生练,任何付出都是值得的。
  总之,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只要善于研究、善于反思,多去关注学困生,就能教学相长,从实际出发,不断提高学困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多多对他们进行引导和鼓励,改善教育教学的趣味性,就能达到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王锐.培养动商,促进成才——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当代体育科技.2014(32).
  [2] 刘昕.关于体育课程实施若干问题的理论探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09).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6-000-02  摘 要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也在不断探索适合本院校的改革方案。足球教学作为高职院校的一项重要的课程,如今,其教学方式已与新时期的要求有些不符,因此,提升高职院校的足球教学已是势在必行。本文将主要结合高职院校足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何将游戏融入到足球教学,以提升高职院校足球教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6-000-01  摘 要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阐述了定向运动的概念与分类,论述了定向运动对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得出结论:定向运动可以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促进智力开发;可以很好地完善大学生心理品德,为其职业生涯以及健康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提高野外生存能力,为终身体育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 定向运动 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6-000-01  摘 要 本研究使用二元热情模式探讨运动员的热情、正向情绪与运动员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并检验正向情绪对运动员热情和主观幸福感关系间的中介效果。  关键词 正向心理学 二元热情模式 运动热情 幸福感 正向情绪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本研究对象为重庆市大学生田径大学运动会、“特步”大学生足球联赛(重庆赛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6-000-01  摘 要 大学生饮食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如今的大学生都追随着当今社会的减肥热,而导致了自身饮食的不规律,身体素质每况愈下。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了解学生的饮食习惯及体育价值观,展现学生对自身身体素质的认知。  关键词 大学生 饮食习惯 体育价值观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