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泥经热化学处理转化成多孔炭材料的可行性

来源 :新型炭材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860144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燃油储罐中产生的油泥转化为多孔炭材料的表征和可行性。油泥含有80%碳,主要以脂肪族化合物形式存在。经600℃热处理和KOH存在下的热化学裂解得到2种碳质材料。热化学处理可显著提高所制多孔炭的织构特性,即微孔和介孔结构。该多孔炭表面积、总孔容与微孔比表面积分别为327.95 m2·g-1、0.21 cm3·g-1和89.10 m2·g-1,其在水溶液中对Cd的吸附性能优于商业活性炭。油泥经热化学转化的多孔炭吸附剂能应用于污水处理,是一种转化废弃物的有效途径。
其他文献
报道了320×256元InAs/GaSb Ⅱ类超晶格红外双色焦平面阵列探测器的初步结果.探测器采用PN-NP叠层双色外延结构,信号提取采用顺序读出方式.运用分子束外延技术在GaSb衬底上生
考虑软容量约束的动态设施选址问题.假设设施的开放费用及连接费用都与时间有关,而且每一个设施均有容量约束.对此问题给出了第一个近似比为6的原始对偶(组合)算法.运行贪婪
跨境次区域经济合作是我国中西部沿边地区对外开放的主要形式,而沿边地方政府又是其主要推动力量。目前,中央政府主导、地方政府积极参与是我国跨境次区域合作的主要模式。但
在区域或全球尺度,250 m分辨率的MODIS EVI常被用于作物分类。而且,基于遥感数据可以快速准确的进行作物分类,并为辅助农业政策的制定,因而得到了广大研究者的关注。研究提出了直
历史上东北地区水草丰沛,森林茂密,沼泽遍地。生息繁衍于此的东北先民,或渔猎,或游牧,或农耕。明清以来,尤其是清中期实行招垦政策以来,东北地区的荒田、草地、山林、沼泽,均
首先通过壬二酸和双(对-羧苯基)苯基氧化膦直接缩聚反应得到半芳香聚酰胺( PA) ,采用溶液共混方法,以多壁碳纳米管( CNTs)增强PA得到新型纳米复合材料. 通过TG-DSC和微尺度燃
采用拉曼光谱仪﹑透射电镜﹑俄歇能谱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等研究在SiO2/Si基底上化学沉积的多壁碳纳米管( MWCNTs)经390℃的空气中热处理120 min前后与HCl溶液化学处理前后的结构
采用溶液技术制备出膨胀石墨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 对石墨进行化学改性以提高与环氧树脂的相容性. 采用XRD﹑FE-SEM和HR-TEM对环氧树脂/膨胀石墨复合材料进行表征. 与环氧树脂
从分子设计出发,用不同的二胺单体和相同的二酐单体合成聚酰胺酸并制备聚合物膜。采用热重、热重-质谱、红外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聚酰胺酸在热解过程中的结构变化及机理。
在航天器轨道确定中,观测数据处理是一项繁杂的工作。介绍了以MATLAB对轨道确定工具箱Orbit Determination Tool Kit(ODTK)进行脚本控制的方法和步骤,并以最小二乘法为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