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分解二胡曲《二泉映月》的乐曲内容、曲式结构、阿炳演奏技术特征,并站在二度创作艺术构思的角度,针对《二泉映月》演奏的相关问题,提出鲜明的辩证看法,同时阐述了如何正确对待经典的问题,以促进民族音乐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二泉映月;内容解读;演奏问题
中图分类号:J6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3-165-2二胡曲《二泉映月》的作者为著名的民间音乐家阿炳,这一经典的民族乐曲深受人们的喜爱和肯定。二泉映月是中国民族音乐的经典之作,一直以来,关于《二泉映月》演奏风格,许多著名的二胡演奏家作出了各具特色的诠释,许多作曲家还把此曲改编为乐队合奏、重奏等众多版本,使这首乐曲呈现出百花争艳的局面。
一、 二泉映月乐曲内容的解读问题
音乐具有可塑性,如果同样的一首音乐被理解为不同的内容,在演奏中可能会带有不同的情感与想象。采取不同的艺术方法,其艺术效果各有千秋,听众的内心感受也各不相同。对乐曲内容理解不同,其艺术效果也截然不同。《二泉映月》也一样,演奏家和改编者站在不同的角度,对于不同的版本,解读也不同。如何深刻挖掘该曲的思想内涵,已经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相关学者认为,在演奏《二泉映月》乐曲时,不能与泉、月有任何关系,但是杨先生认为,《二泉映月》此标题代表着阿炳的创作意图和表演倾向[1],在演奏时应该综合考虑天下第二泉,泉水与月光的时空背景。
本研究认为,在解读《二泉映月》内容时,完全可巧妙结合写阿炳特定情感与写泉、月的景色。一方面,从乐曲旋律进行分析阿炳与泉月的形象,都具有鲜明的客观性。另一方面,从阿炳特定感情中抒发二泉景色,在二泉的描写中融合阿炳特定感情,才具有深刻的意义。所以,本研究的看法就是,在演奏《二泉映月》时,需要同时写好阿炳、二泉。首先,在演奏《二泉映月》时,应该塑造一个具有以下典型特征的阿炳形象[2]:具有朴素民主主义、强烈爱国主义思想;反抗精神、生存能力比较强;渴望光明与追求幸福;经历坎坷,受人尊重的民间艺术家。可见,阿炳特定的思想感情复杂多样,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在塑造阿炳特定的思想感情时,应该描述清澈的第二泉水与皎洁的月光,化作是阿炳对光明与幸福的追求,以阿炳纯洁的心灵来反衬黑暗的旧社会。综上所述,这样解读《二泉映月》乐曲内容,其演奏效果才能达到天人合一、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二、 二泉映月的曲式调式和句法特征问题
器乐演奏也同样讲究逻辑,正确分析曲式、调式、句法,对演奏具有重要的作用。《二泉映月》作为具有代表性的变奏曲式,共六段,具有五次变奏[3],但是关于段句的划分上却存在各种看法。划分应该符合乐曲的逻辑与运动规律,才能保证流畅的演奏思维。以下为不同学者对《二泉映月》的看法,如谱例1。
谱例1《二泉映月》的不同看法
第1种为老作曲家马可先生的看法,他认为可以压缩、扩充等手法进行变奏时前后两个半段。汪毓和程源敏先生,对于划分段落和句子的观点相似于马可先生,他们认为此乐曲的两个基本腔调与一个插入句的基本主题演奏了五次。
第2种为杜亚雄先生的看法,他认为《二泉映月》属于双主题交替出现、加以变奏,主要是来源于宋代的《缠达》曲式,其第一主题为马先生所说的引子和第一句,第二主题包括第二句、第三句。
第3种为陈应时先生的看法,他认为扩充句为两句之间自由发挥的过门,在扩充后可自成段落,同时,此乐曲作为特殊结构形态,表现为大乐句中含小乐句,大乐段中含小乐段。
第4种为张锐先生的看法,他认为乐曲前五小节为引子性质的独立乐句,在第六小节开始奏出了主题音调,此特征音调反复出现,每构成一段变奏,将回到基本相同的结束乐句。
谱例2二泉映月前奏第一小节与四次间奏间旋律变化对照表
本研究的看法相似于张锐先生的看法,可称之为带前奏间奏的六段变奏曲体说。在第二到第五段后都有相应的长度与前奏二至五小节的旋律、大小都是以宫音结束的间奏。如谱例2。
通过以上分析,二泉映月的曲式与调式结构特点为:合头合尾、六个大段;宫徵交替、以宫为主;一个前奏、四个间奏;五次变奏、两个高潮。二泉映月的句法特征为:起于眼、止于板;前奏、间奏、每段第一句,次强拍;拓展句、弱拍;乐句之间均以鱼咬尾的方式衔接等。
三、 阿炳演奏技术特点的继承与发展问题
特定的技术与特定演奏内容以及风格紧密相关,阿炳演奏的《二泉映月》朴实的演奏风格、鲜明的内容体现出他的演奏技术个性。因此,在演奏二泉映月时,必须掌握阿炳独特的演奏技巧。阿炳演奏《二泉映月》的技术特点主要体现如下[4]:阿炳本人坐姿、站姿演奏是流浪艺人较为普遍演奏姿势,并不是现代民族轻音乐的首创;演奏使用的是地道的民间弓法体系,除起弓外,拍点多落在推弓上;演奏时多处用了垫弓、切分弓、断弓、波弓;应用重音移位的民间常用节奏型(如谱例3);应用小三度定把滑音;应用内弦高把音,演奏出抑扬顿挫的效果;左手抬指离弦时带起的拨弦效果;针对每一大段之间分句进行相应的艺术处理等。
谱例3二泉映月常用重音移位的民间节奏型
在学习阿炳高超的演奏艺术以及技术的同时,必须正确地看待录音效果的不足,之前的录音方式、音响效果无法与现代录音设备对比,录制的“二泉”水平并不一定就是阿炳最高的演奏水平。阿炳的录音应为抠弦[5],不是揉弦,必须灵活模仿。
二胡演奏艺术需要不断鉴各种表演艺术、现代科学技术技巧,才能满足现代听众审美需求。本研究在演奏《二泉映月》时,不但吸收了西洋美声的发声方法,而且还通过了解弦乐四重奏和钢琴演奏版本,借鉴了其中对二泉意境描写的艺术手法,在演奏中完美结合了民族化与现代化的艺术特征。
四、 演奏二泉映月的艺术构思问题
演奏好一首夜曲,并不是一味地模仿他人,必须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因此,在演奏《二泉映月》时,必须深入研究乐谱,不断聆听不同的演奏版本,总结出各种见解,经过反复实践研究,才能逐渐完善艺术结构,弹奏出扣人心扉的演奏方案。
《二泉映月》为变奏曲式,主题乐句重奏六次后,在每次扩展句都出现新的材料,但也有不同的东西在重复,因此,在艺术构思中必须合理安排各种艺术表现手法的布局[6]。在演奏每段第二大句第二三分句时就用了四种不同的弓法和艺术处理,如谱例4。
谱例4每段第二大句第二三分句时四种不同的弓法和艺术处理
经过处理速度布局、律动感觉、音色布局、弓法变化布局以及高潮等部分,其实都是阿炳演奏效果本身具有的,只是在演奏中作了些合理的重新布局,使乐曲演奏显得更加丰富多彩、惟妙惟肖,可以营造一种引人入胜的艺术境界。
五、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二泉映月》演奏时的问题,可得出以下的结论:作为演奏者必须充分发挥主动创造性精神,深入分析所奏乐曲内容、曲式调式、句法结构、演奏技术特征等,从而根据规律设计出独特的艺术构思和表演方案;《二泉映月》涉及到如何以发展眼光和辩证态度对待经典的问题,因此,在新时代的发展下,必须充分挖掘经典作品的丰富内涵,提高对经典乐曲的认识能力和演奏水平,从而更好地传承与发展民族的音乐事业。
参考文献:
[1]宋国生.有关《二泉映月》演奏问题的几点看法[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3,(12).
[2]王雪.储望华《二泉映月》的创作特点及演奏技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3]李奕.从《二泉映月》和《百鸟朝凤》看传统乐曲改编钢琴曲的艺术特色[D].东北师范大学,2011.
[4]彭松.传统的延伸与中西结合——二胡曲《二泉映月》与小提琴改编曲演奏风格特质之异同[J].大舞台,2010,(12).
[5]雷蕾.含蓄凄美水叮咚和谐浪漫月溶溶——论钢琴独奏曲《二泉映月》的民族特色[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
[6]张丹.探索钢琴曲《二泉映月》的演奏艺术[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0,(09).
作者简介:
陶智园,广东民族乐团。
关键词:二泉映月;内容解读;演奏问题
中图分类号:J6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3-165-2二胡曲《二泉映月》的作者为著名的民间音乐家阿炳,这一经典的民族乐曲深受人们的喜爱和肯定。二泉映月是中国民族音乐的经典之作,一直以来,关于《二泉映月》演奏风格,许多著名的二胡演奏家作出了各具特色的诠释,许多作曲家还把此曲改编为乐队合奏、重奏等众多版本,使这首乐曲呈现出百花争艳的局面。
一、 二泉映月乐曲内容的解读问题
音乐具有可塑性,如果同样的一首音乐被理解为不同的内容,在演奏中可能会带有不同的情感与想象。采取不同的艺术方法,其艺术效果各有千秋,听众的内心感受也各不相同。对乐曲内容理解不同,其艺术效果也截然不同。《二泉映月》也一样,演奏家和改编者站在不同的角度,对于不同的版本,解读也不同。如何深刻挖掘该曲的思想内涵,已经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相关学者认为,在演奏《二泉映月》乐曲时,不能与泉、月有任何关系,但是杨先生认为,《二泉映月》此标题代表着阿炳的创作意图和表演倾向[1],在演奏时应该综合考虑天下第二泉,泉水与月光的时空背景。
本研究认为,在解读《二泉映月》内容时,完全可巧妙结合写阿炳特定情感与写泉、月的景色。一方面,从乐曲旋律进行分析阿炳与泉月的形象,都具有鲜明的客观性。另一方面,从阿炳特定感情中抒发二泉景色,在二泉的描写中融合阿炳特定感情,才具有深刻的意义。所以,本研究的看法就是,在演奏《二泉映月》时,需要同时写好阿炳、二泉。首先,在演奏《二泉映月》时,应该塑造一个具有以下典型特征的阿炳形象[2]:具有朴素民主主义、强烈爱国主义思想;反抗精神、生存能力比较强;渴望光明与追求幸福;经历坎坷,受人尊重的民间艺术家。可见,阿炳特定的思想感情复杂多样,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在塑造阿炳特定的思想感情时,应该描述清澈的第二泉水与皎洁的月光,化作是阿炳对光明与幸福的追求,以阿炳纯洁的心灵来反衬黑暗的旧社会。综上所述,这样解读《二泉映月》乐曲内容,其演奏效果才能达到天人合一、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二、 二泉映月的曲式调式和句法特征问题
器乐演奏也同样讲究逻辑,正确分析曲式、调式、句法,对演奏具有重要的作用。《二泉映月》作为具有代表性的变奏曲式,共六段,具有五次变奏[3],但是关于段句的划分上却存在各种看法。划分应该符合乐曲的逻辑与运动规律,才能保证流畅的演奏思维。以下为不同学者对《二泉映月》的看法,如谱例1。
谱例1《二泉映月》的不同看法
第1种为老作曲家马可先生的看法,他认为可以压缩、扩充等手法进行变奏时前后两个半段。汪毓和程源敏先生,对于划分段落和句子的观点相似于马可先生,他们认为此乐曲的两个基本腔调与一个插入句的基本主题演奏了五次。
第2种为杜亚雄先生的看法,他认为《二泉映月》属于双主题交替出现、加以变奏,主要是来源于宋代的《缠达》曲式,其第一主题为马先生所说的引子和第一句,第二主题包括第二句、第三句。
第3种为陈应时先生的看法,他认为扩充句为两句之间自由发挥的过门,在扩充后可自成段落,同时,此乐曲作为特殊结构形态,表现为大乐句中含小乐句,大乐段中含小乐段。
第4种为张锐先生的看法,他认为乐曲前五小节为引子性质的独立乐句,在第六小节开始奏出了主题音调,此特征音调反复出现,每构成一段变奏,将回到基本相同的结束乐句。
谱例2二泉映月前奏第一小节与四次间奏间旋律变化对照表
本研究的看法相似于张锐先生的看法,可称之为带前奏间奏的六段变奏曲体说。在第二到第五段后都有相应的长度与前奏二至五小节的旋律、大小都是以宫音结束的间奏。如谱例2。
通过以上分析,二泉映月的曲式与调式结构特点为:合头合尾、六个大段;宫徵交替、以宫为主;一个前奏、四个间奏;五次变奏、两个高潮。二泉映月的句法特征为:起于眼、止于板;前奏、间奏、每段第一句,次强拍;拓展句、弱拍;乐句之间均以鱼咬尾的方式衔接等。
三、 阿炳演奏技术特点的继承与发展问题
特定的技术与特定演奏内容以及风格紧密相关,阿炳演奏的《二泉映月》朴实的演奏风格、鲜明的内容体现出他的演奏技术个性。因此,在演奏二泉映月时,必须掌握阿炳独特的演奏技巧。阿炳演奏《二泉映月》的技术特点主要体现如下[4]:阿炳本人坐姿、站姿演奏是流浪艺人较为普遍演奏姿势,并不是现代民族轻音乐的首创;演奏使用的是地道的民间弓法体系,除起弓外,拍点多落在推弓上;演奏时多处用了垫弓、切分弓、断弓、波弓;应用重音移位的民间常用节奏型(如谱例3);应用小三度定把滑音;应用内弦高把音,演奏出抑扬顿挫的效果;左手抬指离弦时带起的拨弦效果;针对每一大段之间分句进行相应的艺术处理等。
谱例3二泉映月常用重音移位的民间节奏型
在学习阿炳高超的演奏艺术以及技术的同时,必须正确地看待录音效果的不足,之前的录音方式、音响效果无法与现代录音设备对比,录制的“二泉”水平并不一定就是阿炳最高的演奏水平。阿炳的录音应为抠弦[5],不是揉弦,必须灵活模仿。
二胡演奏艺术需要不断鉴各种表演艺术、现代科学技术技巧,才能满足现代听众审美需求。本研究在演奏《二泉映月》时,不但吸收了西洋美声的发声方法,而且还通过了解弦乐四重奏和钢琴演奏版本,借鉴了其中对二泉意境描写的艺术手法,在演奏中完美结合了民族化与现代化的艺术特征。
四、 演奏二泉映月的艺术构思问题
演奏好一首夜曲,并不是一味地模仿他人,必须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因此,在演奏《二泉映月》时,必须深入研究乐谱,不断聆听不同的演奏版本,总结出各种见解,经过反复实践研究,才能逐渐完善艺术结构,弹奏出扣人心扉的演奏方案。
《二泉映月》为变奏曲式,主题乐句重奏六次后,在每次扩展句都出现新的材料,但也有不同的东西在重复,因此,在艺术构思中必须合理安排各种艺术表现手法的布局[6]。在演奏每段第二大句第二三分句时就用了四种不同的弓法和艺术处理,如谱例4。
谱例4每段第二大句第二三分句时四种不同的弓法和艺术处理
经过处理速度布局、律动感觉、音色布局、弓法变化布局以及高潮等部分,其实都是阿炳演奏效果本身具有的,只是在演奏中作了些合理的重新布局,使乐曲演奏显得更加丰富多彩、惟妙惟肖,可以营造一种引人入胜的艺术境界。
五、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二泉映月》演奏时的问题,可得出以下的结论:作为演奏者必须充分发挥主动创造性精神,深入分析所奏乐曲内容、曲式调式、句法结构、演奏技术特征等,从而根据规律设计出独特的艺术构思和表演方案;《二泉映月》涉及到如何以发展眼光和辩证态度对待经典的问题,因此,在新时代的发展下,必须充分挖掘经典作品的丰富内涵,提高对经典乐曲的认识能力和演奏水平,从而更好地传承与发展民族的音乐事业。
参考文献:
[1]宋国生.有关《二泉映月》演奏问题的几点看法[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3,(12).
[2]王雪.储望华《二泉映月》的创作特点及演奏技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3]李奕.从《二泉映月》和《百鸟朝凤》看传统乐曲改编钢琴曲的艺术特色[D].东北师范大学,2011.
[4]彭松.传统的延伸与中西结合——二胡曲《二泉映月》与小提琴改编曲演奏风格特质之异同[J].大舞台,2010,(12).
[5]雷蕾.含蓄凄美水叮咚和谐浪漫月溶溶——论钢琴独奏曲《二泉映月》的民族特色[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
[6]张丹.探索钢琴曲《二泉映月》的演奏艺术[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0,(09).
作者简介:
陶智园,广东民族乐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