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黄滩区农业发展方向研究

来源 :时代金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yofj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范县黄河滩区经济发展情况,探讨影响滩区生产和农民生活的因素,进一步制定相关政策,引导滩区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
  【关键词】统计 农业 范县
  一、范县基本情况
  范县是革命老区,位于河南省东北部、豫鲁两声交界处,南临黄河,北临金堤,县境全部处于黄河滩区和滞洪区,总面积590平方公里,耕地52万亩,辖12个乡镇,590个行政村,总人口49.67万,其中农业人口44.56万。全县人多地少,地理位置偏僻,资源缺乏,基础设施相对落后,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
  黄河在范县境内长42公里,全县12个乡镇有6个乡处于黄河滩区,涉及人口7.5万,占全部人口的15.2%,10余万亩耕地。590个行政村中有142个滩区村,占全部行政村的24%,其中纯滩区村60个,半滩区村50个,落河村32个。
  范县自然灾害比较频繁,基本上是5年3遇。1996年8月特大洪水造成全滩区漫滩,10余万亩秋作物绝收,致返贫人口8万人,特别是32个落河村,大部分土地掉入黄河,人均耕地不足半亩,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基本生产条件。1997年范縣发生百年一遇的大旱,致使15万亩水稻、20万亩秋作物没有种上,全县粮食减产一半以上。1998年,又发生严重的内涝灾害,25万亩秋作物绝收,造成9万人返贫。
  范县是一个农业小县,工业弱县,财政穷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财政收入等指标在全省占的位次比较落后。2005年在全省县域经济评价中,综合位次位于第83位,生产总值位于第104位,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位于第78位,人均财政收入只有17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2078元,在全省占101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只有9.5亿元,在全省108个县中占105位。
  二、黄河滩区乡黄河滩区治理和经济发展情况
  近几年来,省、市、县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沿黄各乡镇滩区治理和人民的生产、生活情况,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经济发展政策。自1996年开始,范县对黄河滩区的乡镇和村庄进行了统一规划科学设计,精心组织,大力开展了避水连台建设。截止2007年底,顺利完成了86个滩区村的避水连台建设任务,共动土方1200万立方米,为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创建了一个安身立命的常所,群众称之为“救命台”、“连心台”、“聚财台”。滩区乡镇和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得到了明显改善,比较明显的例子如毛楼黄河旅游区的建设和陆集乡的避水连台建设都为当地的百姓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经过几年的发展,各乡镇经济取得了可喜成绩:
  表1 2007年范县6个滩区乡基本情况
  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沿黄六乡,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开展多种经营,和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是与非沿黄乡相比,经济发展还存在一定程度的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经济发展的速度相对落后,经济总量低,人均指标占有量较小。由于处于黄河滩区,一些支撑经济发展的项目几乎在滩区难以找到,特别是工业项目,无立足之地。影响当地的经济发展。三次产业结构为一、二、三结构。二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的比重还不到40%。从以上表中可以看出,6个乡总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49,9%,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工业增加值、投资总额占全县的只有35%。6个乡镇的农民人均纯收入没有达到全县平均水平的2375元。最高的与全县平均水平相差177元,最低相差36元。
  三、存在的问题
  基础建设问题和村台建设问题。主要表现在大部分村台建设达不到设计标准。按花园口发生12370立方米/秒,当地水位超过一米的设计计算,达到设计高程避水台只有3个,与水位相平的有10个。大部分村台达不到设计高程,且建设质量差,抗洪能力不强。滩区迁安道路标准低,满足不了迁安需要。滞洪区内地势低洼,遇到大雨容易造成内涝。
  经济发展问题:由于处于黄河滩区,防洪问题是必须首先考虑的问题。一些项目由于投资者担心投资收不回来,不愿意到这里投资。
  另一方面,当地的经济是以农业种植为主,农业产业链条短,当地百姓以卖粮作为主要经济来源。虽然近年来发展了林业经济和特色农业种植,但是由于缺少技术支持和规模小,不能作为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
  四、农业发展方向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滩区经济发展受到一定的发展制约,主要是交通不便,再加上黄河滩区容易发生内涝和洪水灾害,严重制约着滩区工业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高。但是,滩区也有滩区经济发展的优势,可以利用滩区的优势发展农业经济,也可使滩区乡镇经济走出一条小康之路,增加滩区乡镇财政收入和农民收入。
  (一)大力发展林业生产
  黄河滩区土地大部分含沙量大,每逢冬春刮风季节,沙雾弥漫,黄黄的天遮住了阳光。老百姓有句口头禅是:“半天出不去黄河滩,刮风时候土瞒碗。”是黄河滩区的真实写照。针对这一情况,范县人民抓住这个土质酥松,有力于根生植物生长的特点,和防风固沙的作用大力发展林业,特别是速生杨的栽培,为当地百姓探讨出了一个致富之路。目前,全县速生丰产林达到19万亩,有林地面积26万亩,活立木蓄积量140万方,是全国绿化模范县。近几年的发展,不仅黄沙得到了有效治理,拉大了林业产业链条,使百姓走上了致富之路。
  (二)依托林木优势,大力发展木材加工业
  以张庄为中心的木材加工园区基本形成规模,不仅辐射了周边的台前、濮阳县,还辐射了山东莘县、阳谷、菏泽等县市。全县木材加工企业达到800余家,成为豫北地区较大的木材集散地和木材加工基地,形成了中密度板加工、板皮加工、板条加工、拼板、杂木粉碎、家具制作、顶木加工以及新闻纸生产这8大生产系列,培植了通宇纸业、光明密度板、张庄木艺制品厂等龙头企业。濮阳市通宇纸业有限公司计划投资2.3亿元,分三期工程建设,设计年生产10万吨高档新闻纸和10万吨A级箱板纸,全部建成后,年可实现产值12.5亿元,创利税1.97亿元。濮阳市光明密度板制品有限公司主要以本地丰富的森工三剩物和次小薪材为原料生产中密度板,产品畅销十几个省(市、区),深受客户好评。张庄木艺制品厂主要生产桐木工艺制品,产品全部出口,畅销日本和韩国。林业及木材加工业成为黄河滩区富乡富民富财政的支柱产业。范县已建成速生丰产林基地19万亩,有林地面积达到26万亩,获得了“全国绿化模范县”、“全省造林绿化先进县”、“平原绿化高级达标先进县”等荣誉称号。范县依托黄河滩区十多万亩速生丰产林,规划建设了1.9万亩的省级黄河森林公园,与国家“AAA”级景区——毛楼黄河生态旅游区连为一体,丰富了旅游项目,大大改善了滩区农民的生活环境。   近年来,持续造林使范县拥有林地面积30万亩,林木覆盖率达26%。范县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开发了林下经济的多种模式,实现了林地长短效益相结合,增加了林地的附加值和农民的收入,保障了林业可持续发展。
  (三)发展林下经济
  目前滩区乡镇摸索出一条发展林下产业的致富。就是利用树林下的空地和环境发展经济。陆集乡前刘楼村村民刘学峰利用林间寡照、阴暗、潮湿等特点積极发展食用菌、大棚灵芝种植。还有一些农民在幼林下种植大豆、花生等一些浅根油料作物,或种植谷子、绿豆等粮食作物,一亩地多收入200元。均给当地百姓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在辛庄乡毛楼村连片的速生丰产林地里,一张张数米长的大网围成一个个场地,小柴鸡在草丛中悠闲地觅虫吃食。林地树阴以及杂萆、野虫等为柴鸡提供了活动和觅食场所,柴鸡的粪便又可作为树木生长的肥料,形成循环生态链。村民史继周说:“在林地里散养柴鸡,不仅弥补了不能种粮的损失,还省下了给树打药施肥的本钱,一年养两茬,等于又种一亩林。”张庄乡夏庄村一些农民还在一些相对高大的速生林下种植了优质的紫花苜蓿牧草近千亩,1亩这样的林地能有300元左右的收益。
  (四)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种植
  黄河滩区沙地较多,大部分农民有留春地的习惯,这样既浪费了土地,又减少了收入,当地政府利用沙地的特点,在初春时用温室培育甜瓜幼苗,新年过后开始用大棚在沙地种植甜瓜,这样既提前了甜瓜上市的季节,又提高了甜瓜的价格,增加了农民收入。我县辛庄乡姜堤口村种植的300多亩小拱棚白沙密小甜瓜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该村村民王显森告诉笔者种一亩瓜的收入比五亩小麦的收入还多,据悉该村甜瓜亩收入可达3000多元,产业结构调整让群众实实在在的尝到了甜头,小甜瓜成为姜堤口群众增收的亮点。近年来,辛庄乡积极调整结构,引导群众改变传统的一麦一稻种植模式,以姜堤口村为试点积极推广一瓜一稻的种植模式,该村500多亩耕地,种植了300余亩白沙密小甜瓜,该品种瓜具有产量高、易管理、体大皮薄、肉白脆甜的特点,在市场上博受欢迎。种植甜瓜已覆盖了辛庄、杨集、陈庄等多个乡。小甜瓜甜了群众的心,产业结构调整使群众实实在在的得到了实惠。村干部崔德飞说:仅此甜瓜种植一项,种植户人均收入增加1000多元。
  从以上经济发展可以看出,滩区乡镇要想走出经济发展的困境,必须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积极调整经济发展结构,变害为利。上述滩区乡镇经济的发展可以是一种滩区乡镇农业发展的方向,是滩区乡镇百姓走上致富的捷径。
  (编辑:张慧)
其他文献
前言  云南地处边疆,与缅甸、老挝、越南三国接壤,与东南亚国家“山岭同脉,江河同源”,自古以来有着十分密切的经济文化联系。云南桥头堡建设重点是深化与缅老越三国的合作,借道进入印度洋及其周边国家。普洱市具有“一市连三国,一江通五邻”的区位优势。其中:澜沧、西盟、孟连三县与缅甸接壤,江城县与越南、老挝接壤,因此在云南桥头堡建设中肩负着重要的责任。2013年6月15日,普洱市成为全国唯一的“绿色经济试验
期刊
【摘要】村镇银行作为一种新的农村金融组织形式,是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史上的重大突破。本文从我国村镇银行发展角度着眼,运用山东省辖内村镇银行一段时期以来的业务经营数据和调查资料,分析探讨村镇银行经营发展现状,总结提出促进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村镇银行 经营现状 对策建议  一、山东省村镇银行机构人员情况  (一)机构设立情况  2008年11月,山东省首家村镇银行寿光张农商村镇银
期刊
【摘要】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两项基本任务,在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金融是重要的支撑,农村对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以西部某市为例,对农村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成效、呈现出的特征以及存在的困难进行了理性分析,并提出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农村金融 农村信用社  党的十八大召开后,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的中央领导
期刊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发达地区经济通过高速发展,产业由劳动密集型逐步转向技术和资金密集型,加之面临诸如所需生产要素供不应求、社会问题凸显等一系列问题,东部产业陆续向西部地区转移,致使西部地区近年来劳动和资源密集型工业产业不断发展。新型的产业发展趋势要求金融服务配套措施要跟上企业发展的步伐,而西部地区银行业也急需抓住这一机遇,转变发展策略。本文以我国产业升级转型背景下西部银行如何适应新型产业结构
期刊
【摘要】在市场竞争全球化、消费需求多样化、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等多种力量的共同推动下,中国金融业综合经营时代已来临。我国当前进一步推进金融业综合经营是顺应经济与金融发展的大势所趋,综合金融集团是目前金融业综合经营的优选模式,且优势突显。但综合金融集团在综合经营过程中,会面临来自金融创新、内外部监管等各方挑战,应采取恰当的策略和有效的监管。  【关键词】金融业 综合经营 优势 挑战  2008年1月,银
期刊
【摘要】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关系着对“三农”的支持问题。随着农村信用社改革的不断深入,在现阶段信用社的内部控制下,其许多制度和体制方面的问题逐步暴露出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步伐,强化农村信用社自身建设,提高农村信用社营运能力和盈利能力已成共识。因此,本论文主要通过对山西省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的研究,找出现阶段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建议,逐渐完善,促进信用社的不断健康
期刊
【摘要】随着人民收入的不断提高以及民间资金投资渠较少之间的矛盾不断加深,个人理财业务近年来越来越多地受到各大银行的关注,并且成为竞争的焦点。然而客户在选择理财产品时大多更在乎的是其满意度的高低,因此银行提升客户满意度成为抢夺市场的法宝。本文以西安市农业银行长安路支行为例,对个人理财业务客户满意度调查与SPASS数据分析,为长安路支行的客户满意度提升做了明确建议并提供了一种客户满意度提升的普遍适用方
期刊
【摘要】本文以九江地区为例,基于现有农村公共品的供给效率现状,从政府和农民两个层面,利用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包括政府层面供给效率的DEA分析法和农民层面“满意度”的Probit模型分析两类方法,分析影响农村公共品供给效率大小。最后,提出提高农村公共品供给效率,应该基于政府的主导地位和农民的主体地位两个视角展开,并针对九江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公共品 供给效率 满意度  
期刊
【摘要】银行为适应当前复杂经济环境,需要不断创新,而供应链金融及其线上化是目前各家银行发展的重要方向。  【关键词】风险控制 供应链金融 线上化  在当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宏观调控政策偏紧,信贷头寸紧缩的情况下,银行放贷难、中小企业融资更难,面对市场上占比超过90%以上比例的中小企业,商业银行作何选择,是等政策还是另辟蹊径?自2010年起,各商业银行便游离在表内表外头寸调控的边缘,一边是发展、一边
期刊
【摘要】2008年金融危机发展至今,经济从持续低迷中逐渐缓和,我们来到了一个相对平稳的时期,但是不确定性与不稳定性依然存在,毋庸置疑,这就是后危机时代。商业银行在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重创和信任危机后依然要审时度势,加强风险防范,重新上路。我国商业银行在蓬勃发展的同时,安全在危机后无疑也成为稳健发展的主旋律。本文从我国的实际国情出发,以后危机时代为大背景,紧密联系时事,分析我国银行业风险的特殊现状并提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