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坚教授指出:“数学是科学,但数学也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见,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弘扬人文精神,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只有这样才能将数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融于一体,达到数学教育的新境界。
一、注重挖掘数学内容的人文内涵
教材是我们进行教学的最基本的资源,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有大量的人文内容,教师应努力去挖掘,建构起人文精神的体系,使学生从小受到人文教育,提高人文素养。例如,“认识立体图形”、“比高矮”等教学的主题图中安排了学生的主题活动,教师应该认真组织,让学生经历这些主题活动,真实地感知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合作的成功,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第几”教学中的主题图是五个人排队买票,请学生填出它们的位置。从表面上看内容单一,形式简单,但这一主题图所覆盖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如果教师能根据学生的自身经验和生活常识去开发利用,这既能使学生有趣地学到知识,又能结合数学学习对学生进行遵纪守法的思想品德教育;“找规律”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探索图形和数的排列规律,不仅使学生知道现实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而且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发现和欣赏数学美、应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认识人民币”的教学内容,为了突出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和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以及节约用钱的良好习惯,教材在这方面也做了精心的安排。
二、注重构建和谐发展的人际关系
1.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人文主义心理学指出:限制和顺从不能养成创造性,权威主义的教育只能造就驯服,而不是有创造性的学生。因此,教师不应当是处于绝对权威的位置,要放下架子,尊重学生的情感和个性,消除学生“怕”的心理障碍,创设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安全感,提高学生的民主意识,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如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教师应该成为一个鼓励者和启发者;当学生取得进展时,教师要充分给予肯定,使之树立自信心;当学生得出结果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回顾与反思。实现了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不再是单纯的传授者和管理者,应当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2.构建互助的同伴关系。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竞争为主的,少数学生的成功是建立在多数学生失败的基础上的。所以,新课改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是合作学习。通过合作交流可以激发学生自我确认、自我完善和积极参与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形成,实现互相沟通、互相补充,引发群体思维碰撞,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合作意识、协调能力;也使得学生看到别人的长处和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树立起学习的榜样,学会客观公正地评价别人,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为了促使学生合作交流,教师在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式上要进行变革。首先,要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科学设置、合理组织学习小组并对组内成员明确分工,使每一位成员都有一定的职责,以免“责任扩散”。其次,要构建适合学生合作学习的环境,如安全的心理环境、充裕的时空环境、热情的帮助环境、真诚的激励环境。第三,要构建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既要让学生学会表达,又要让学生学会倾听。
三、注重建立以人为本的评价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可以看出,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评价打破了传统单一的评价方式,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评价理念,对人格的尊重,人性的关怀得到了有力加强。
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教师通过形成性的评价,及时了解学生达到分层目标的情况,以各层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标准确定不同的评价标准,使学困生达到较低的标准要求,保护了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优等生追求更高的等级目标,引领他们在更加开阔的知识海洋里体会到发现新知、探索新知、拥有新知的喜悦。例如,教学“参观科技馆的成人人数是儿童的2倍。如果一共有456人参观,儿童有多少人”时,我把它改成5个问题:①如果儿童有152人参观,成人有多少人?②如果成人有304人参观,儿童有多少人?③如果儿童有152人参观,一共有多少人?④如果一共有456人参观,儿童有多少人?⑤如果一共有456人参观,成人有多少人?这样,从面向每一个学生出发,让学困生不掉队(完成①、②两题),也为有特殊才能和爱好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从静态评价的角度而言,当某一道题的结果正确,则表示学生已经理解、掌握这部分知识,反之,则表示学生不理解或不掌握这部分知识。我们知道,不同的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学习态度、心理因素等也不同,仅关注结果评价容易使学生丧失学习自信,导致更多的学生滑入到学困生的行列中。因此,在关注静态评价的同时,更应关注对学生的动态评价。强调学生自己今天和昨天比、明天和今天比,使学生真正体验到自己的变化、成长和进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注重挖掘数学内容的人文内涵
教材是我们进行教学的最基本的资源,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有大量的人文内容,教师应努力去挖掘,建构起人文精神的体系,使学生从小受到人文教育,提高人文素养。例如,“认识立体图形”、“比高矮”等教学的主题图中安排了学生的主题活动,教师应该认真组织,让学生经历这些主题活动,真实地感知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合作的成功,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第几”教学中的主题图是五个人排队买票,请学生填出它们的位置。从表面上看内容单一,形式简单,但这一主题图所覆盖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如果教师能根据学生的自身经验和生活常识去开发利用,这既能使学生有趣地学到知识,又能结合数学学习对学生进行遵纪守法的思想品德教育;“找规律”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探索图形和数的排列规律,不仅使学生知道现实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而且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发现和欣赏数学美、应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认识人民币”的教学内容,为了突出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和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以及节约用钱的良好习惯,教材在这方面也做了精心的安排。
二、注重构建和谐发展的人际关系
1.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人文主义心理学指出:限制和顺从不能养成创造性,权威主义的教育只能造就驯服,而不是有创造性的学生。因此,教师不应当是处于绝对权威的位置,要放下架子,尊重学生的情感和个性,消除学生“怕”的心理障碍,创设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安全感,提高学生的民主意识,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如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教师应该成为一个鼓励者和启发者;当学生取得进展时,教师要充分给予肯定,使之树立自信心;当学生得出结果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回顾与反思。实现了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不再是单纯的传授者和管理者,应当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2.构建互助的同伴关系。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竞争为主的,少数学生的成功是建立在多数学生失败的基础上的。所以,新课改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是合作学习。通过合作交流可以激发学生自我确认、自我完善和积极参与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形成,实现互相沟通、互相补充,引发群体思维碰撞,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合作意识、协调能力;也使得学生看到别人的长处和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树立起学习的榜样,学会客观公正地评价别人,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为了促使学生合作交流,教师在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式上要进行变革。首先,要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科学设置、合理组织学习小组并对组内成员明确分工,使每一位成员都有一定的职责,以免“责任扩散”。其次,要构建适合学生合作学习的环境,如安全的心理环境、充裕的时空环境、热情的帮助环境、真诚的激励环境。第三,要构建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既要让学生学会表达,又要让学生学会倾听。
三、注重建立以人为本的评价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可以看出,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评价打破了传统单一的评价方式,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评价理念,对人格的尊重,人性的关怀得到了有力加强。
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教师通过形成性的评价,及时了解学生达到分层目标的情况,以各层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标准确定不同的评价标准,使学困生达到较低的标准要求,保护了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优等生追求更高的等级目标,引领他们在更加开阔的知识海洋里体会到发现新知、探索新知、拥有新知的喜悦。例如,教学“参观科技馆的成人人数是儿童的2倍。如果一共有456人参观,儿童有多少人”时,我把它改成5个问题:①如果儿童有152人参观,成人有多少人?②如果成人有304人参观,儿童有多少人?③如果儿童有152人参观,一共有多少人?④如果一共有456人参观,儿童有多少人?⑤如果一共有456人参观,成人有多少人?这样,从面向每一个学生出发,让学困生不掉队(完成①、②两题),也为有特殊才能和爱好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从静态评价的角度而言,当某一道题的结果正确,则表示学生已经理解、掌握这部分知识,反之,则表示学生不理解或不掌握这部分知识。我们知道,不同的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学习态度、心理因素等也不同,仅关注结果评价容易使学生丧失学习自信,导致更多的学生滑入到学困生的行列中。因此,在关注静态评价的同时,更应关注对学生的动态评价。强调学生自己今天和昨天比、明天和今天比,使学生真正体验到自己的变化、成长和进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