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an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计算机信息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社会需要大量的应用型人才,以此为基础,高等学校要全面提高教育质量,需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优化结构,办出特色。文章主要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进行分析,并提出的相应的改革思路和措施。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
  一、 引言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为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在计算机技术不断向各个行业渗透的过程中,计算机技术潜移默化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思想。现如今,社会对计算机专业教学高度重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育的开展亦为我国培养了众多优秀的计算机专业人才。然而,近年来我国大学生的整体就业形势不断严峻,我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就业情况也因此越来越差强人意,不仅影响了我国计算机教育的发展,更阻碍了我国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基于此,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育者亟待采取措施,不断深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的改革和创新。
  二、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发展背景
  计算机是人类的一个伟大发明,它的诞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推动了社会的更好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推动计算机的发展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因此,相关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也开始得到了发展,并且着力于该行业的人才培养。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开始,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开始慢慢兴起,并且迅速成为了一个热门的专业。我国很多高校都设置了与计算机相关的专业,用以为该行业培养专业的人才。随着行业人才培养过剩、培养模式缺乏创新等情况的出现,计算机专业的发展也受到了限制,不利于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更好进行。
  三、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一)深入调研人才实际需求,加大课程体系改革力度
  近30年来,我国几乎所有高校,无论是全国重点学校与省级重点学校,还是一般本科院校,其计算机专业实行的都是一个教学模式和差不多的课程体系,大家都以理论知识教学为主,而对实践教学有所忽视或不够重视。对于应用型本科专业教学改革来说,教育部的要求和大家总体看法,是必须增加实践教学时数,同时适当调整课程设置,合理减少理论教学的分量。因此,必须通过深入对IT行业进行人才需求调研,加大课程体系改革力度,构建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就业需求为导向来培养企业欢迎的应用型人才。
  (二)提高教师自身信息素养,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必要的环境
  教师的信息素养是影响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的关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教师需不断地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及时地转变教育思想观念,让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堂充满活力。在课堂实践中,教师应注重怎样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有一种获取知识的欲望。同时,教师也应该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即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获取知识的一种成就感。要想营造良好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学习和使用氛围,首先要求教师搞好课堂设计,尽量把一些抽象的知识变成学生的感性认识,让学生了解这些抽象知识的动态。例如在讲“计算机病毒”一节内容时,不能泛泛而谈计算机病毒的特征、种类,而应把病毒发作时所表现出的特征对学生有所展示,这当然可以通过找一些图像资料或做课件展示病毒发作时的情景及其危害,让学生对计算机病毒有感性认识。
  (三)强化计算机的实践应用教学力度,开辟可靠的校企合作路径
  想要进一步检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就必须依靠社会岗位实践,如若长期沿用封闭式的教学方式,只会令各类毕业生步入社会之中产生无所适从的感官效应。因此,院校在革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课程结构过程中,还需积极地和相关企业进行密切合作,即沿用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校企合作模式,保证开展定向型人才培养工程。如此一来,不单单能够保证及时解决企业人才招聘与培养的不足问题,同时更可以令本校学生可以在毕业前及时进行实习,最终促成校企优势互补和合作供应的目标。
  (四)重视专业型人才的培养
  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中,要注重专业型人才的培养,要凸显出人才培养的精良化,提升人才在就业中的竞争力,同时也能促进社会的发展。专业型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丰富基础知识建设的同时加强专业化的建设,使得人才凸显出专业的一个发展方向,加强对某一方面的专注钻研,打造专业型的人才。
  (五)构建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不断提高教学能力
  教师在所有课程的教学活动中,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计算机应用到各个领域,但在农村还没有得到普及,有些孩子还没有接触过计算机。面对刚刚接触计算机的小学生,教师在教学中的组织、引导显得十分重要。这就要求教师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学习教材、教法,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教师是教学的组织、管理者,是学生学习的引导、合作者。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审视教学的各个环节,积极参与互动,促进学生共同发展,转变角色,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情況进行科学的课堂设计,构建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
  (六)推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
  学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育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二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前者是基础,后者是活用、实践。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在内容上必须相互渗透、相互整合,使得信息素养的培养显性地和隐性地贯穿于学校的各科教学当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对教育的变革性推动作用。
  四、 结语
  计算机的广泛使用推动了计算机行业人才培养的进行,人才的培养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在任何时代都不会过时。对于计算机行业而言,人才的培养要与现状进行结合,从而结合实际的情况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更好地改革和创新,使得人才的培养模式能真正推动人才培养的进行,推动社会发展的进行。
  参考文献:
  [1]杨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现状分析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数字化用户,2013(08):82-84.
  [2]王颖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科技资讯,2014,21:171-172.
  [3]王育坚,马楠,牛选龙.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作者简介:
  刘志菁,山东省德州市,山东华宇工学院。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在老年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自控式镇痛的疗效。方法42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22例和芬太尼组20例,常规手术后分别给予舒芬太尼和芬太尼自控式镇
目的观察恩丹西酮与胃复安合用缓解化疗后消化道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9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恩丹西酮与胃复安合用51例患者为观察组,应用胃复安的48例患者为对照组.结果观察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配伍催产素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9年6月-2012年12月清涧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80例选择剖宫产的孕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术后给予米索前
目的评价主动脉根部结构测量的可靠性。方法同一名医生在不同时间段先后3次,分别对11名受试者的主动脉瓣环部、主动脉窦部、主动脉弓的横径进行测量,以及3名医生在不同时间段,各
目的:观察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患者血清炎性应激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6月进行治疗的34例腹部手术患者且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为A组,34例腹部手术
斩草除根(红先胜)分变图3局如分变图3,是主变第5回合红走车四退一吃卒而构成的棋形,软和,续拟黑应法如下。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分变图3。5.…………卒2平3;6. 车四进三卒1平2;
笔者报道肝叶切除手术治疗肝内结石的护理,提出护理要点包括:做好心理护理,术前积极护肝治疗,尽量行深静脉穿刺减少静脉穿刺次数;术后重点观察腹腔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