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命流于岁岁,逝于年年,在我看来,死是生的一部分,生如夏花死如秋叶,死也意味着生。雨果的名言“心灵比大海更宽广”,可以理解为对这部小说以及所有以此为蓝本的作品最好的注解。
一部作品的伟大,在于它历经百年却依然能给人带来全新的时空,且充满强烈的审美愉悦与伦理美感。电影《悲惨世界》给人带来的巨大惊喜,除了本届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安妮·海瑟薇之外,当然也包含上述这些。
百度百科显示,《悲惨世界》是由法国大作家维克多·雨果于1862年所发表的一部长篇小说,涵盖了拿破仑战争和之后的十几年的时间,是十九世纪最著名的小说之一。
法国激荡更迭的政权与蓬勃的资产阶级革命给文学艺术灌注了无穷养分,以拿破仑战争、波旁王朝复辟、二月革命、七月革命为题材的佳作不断,其中就有另一部我非常喜欢的小说——《红与黑》。顺便提一句,中国贵圈推崇的《旧制度与大革命》,也产生于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中。
但《悲惨世界》无疑是被表现得最充分的。因为原著的辽阔,这部作品被拍成过动画片、电影、音乐剧、音乐剧电影版等等。悲苦的芳汀,少女珂赛特,甚至“反派”贾维尔的故事也都适合讲给小朋友听,让他们在生命中第一次开始思考一种宏大的世界观。电影就不用说了,名著多半被翻拍成过电影,没被翻拍的也多是如《百年孤独》那样的,当下技术无法表现。但毫无疑问,时代是文学的营养,而文学自然是电影工业的营养。
更久以前,小说会被音乐家创作成歌剧,比如《卡门》和《茶花女》。音乐家赋予文学新的生命,也许许多人没看过作家梅里美笔下的《卡门》,但估计没几个人没听过卡门唱的“哈巴涅拉”。由于表现形式各有所长,小仲马的《茶花女》与威尔第的《茶花女》已然不是同—个故事了。
《悲惨世界》在1985年被改编成音乐剧,此后便经久不衰,与《西贡小姐》、《猫》、《剧院魅影》并称为“四大名剧”。2012年被再度拍成电影后,不同的表现形式再次展现出这部伟大作品的时空感。参照1995年伦敦艾伯特音乐厅的十周年版,舞台剧与电影声光电艺术在表现上各有所长,美感上无法彼此覆盖。音乐剧的演员都是专业声乐演员,唱腔华丽,对人物性格也有着充分的理解,观众很快便会进入剧情。而电影更擅长使用道具,如马车倾覆,青年学生在街垒里的战斗,直至影片最后,群众加入了战斗,芳汀与冉阿让一起站在绵延无尽的街垒上,革命的激情也让观众热血沸腾。
无论歌剧、话剧还是音乐剧,都是时空同步的艺术,中国观众想看现场版,要么去伦敦,要么请全体演职人员来国内演出;而电影这种时空不同步的艺术大大降低了观看成本,观众只需花少量费用去当地影院看电子拷贝。这样的局面一定是雨果本人乐意看到的,他在《巴黎圣母院》里批判了教会垄断印刷权,底层人民因不会读写而丧失政治权利。
个人认为,除咏叹调外,歌剧和音乐剧最有观赏价值的是二重唱。冉阿让与贾维尔有三场二重唱,一次在芳汀病重的医院里,一次在街垒中冉阿让放走了被俘的贾维尔,一次在冉阿让救马吕斯的下水道中。这样的场景展现出了冉阿让的慈悲与神性,更表现出贾维尔的忠诚与正义:他生于底层,一生的目标在于捍卫法律与道德,他坚信坏人不可能向善,所以执法绝不怜悯。但冉阿让的神性让他开始怀疑自己所捍卫的制度(其实就是王权),贾维尔在桥上一番独白后选择了自戕。
贾维尔的独白都在高处——教堂楼顶,大桥上——俯视权力,自省的他感到孤独和绝望。无论是音乐剧,还是电影,贾维尔的扮演者都表现得精彩至极。一定不是巧合,表现冉阿让与贾维尔的内心斗争用的是相似的旋律,冉阿让受主教感化,在斗争中发出了“Who am I”的嘶吼,贾维尔拷问自己:“冉阿让的罪行该被宽宥吗?”答案是,贾维尔不能原谅的人是自己。“民之所欲,可在你心?”这句歌词并非没有打动贾维尔,他以毁灭自己加入了战斗。
生命流于岁岁,逝于年年,在我看来,死是生的一部分,生如夏花死如秋叶,死也意味着生。雨果的名言“心灵比大海更宽广”,可以理解为对这部小说以及所有以此为蓝本的作品最好的注解。
一部作品的伟大,在于它历经百年却依然能给人带来全新的时空,且充满强烈的审美愉悦与伦理美感。电影《悲惨世界》给人带来的巨大惊喜,除了本届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安妮·海瑟薇之外,当然也包含上述这些。
百度百科显示,《悲惨世界》是由法国大作家维克多·雨果于1862年所发表的一部长篇小说,涵盖了拿破仑战争和之后的十几年的时间,是十九世纪最著名的小说之一。
法国激荡更迭的政权与蓬勃的资产阶级革命给文学艺术灌注了无穷养分,以拿破仑战争、波旁王朝复辟、二月革命、七月革命为题材的佳作不断,其中就有另一部我非常喜欢的小说——《红与黑》。顺便提一句,中国贵圈推崇的《旧制度与大革命》,也产生于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中。
但《悲惨世界》无疑是被表现得最充分的。因为原著的辽阔,这部作品被拍成过动画片、电影、音乐剧、音乐剧电影版等等。悲苦的芳汀,少女珂赛特,甚至“反派”贾维尔的故事也都适合讲给小朋友听,让他们在生命中第一次开始思考一种宏大的世界观。电影就不用说了,名著多半被翻拍成过电影,没被翻拍的也多是如《百年孤独》那样的,当下技术无法表现。但毫无疑问,时代是文学的营养,而文学自然是电影工业的营养。
更久以前,小说会被音乐家创作成歌剧,比如《卡门》和《茶花女》。音乐家赋予文学新的生命,也许许多人没看过作家梅里美笔下的《卡门》,但估计没几个人没听过卡门唱的“哈巴涅拉”。由于表现形式各有所长,小仲马的《茶花女》与威尔第的《茶花女》已然不是同—个故事了。
《悲惨世界》在1985年被改编成音乐剧,此后便经久不衰,与《西贡小姐》、《猫》、《剧院魅影》并称为“四大名剧”。2012年被再度拍成电影后,不同的表现形式再次展现出这部伟大作品的时空感。参照1995年伦敦艾伯特音乐厅的十周年版,舞台剧与电影声光电艺术在表现上各有所长,美感上无法彼此覆盖。音乐剧的演员都是专业声乐演员,唱腔华丽,对人物性格也有着充分的理解,观众很快便会进入剧情。而电影更擅长使用道具,如马车倾覆,青年学生在街垒里的战斗,直至影片最后,群众加入了战斗,芳汀与冉阿让一起站在绵延无尽的街垒上,革命的激情也让观众热血沸腾。
无论歌剧、话剧还是音乐剧,都是时空同步的艺术,中国观众想看现场版,要么去伦敦,要么请全体演职人员来国内演出;而电影这种时空不同步的艺术大大降低了观看成本,观众只需花少量费用去当地影院看电子拷贝。这样的局面一定是雨果本人乐意看到的,他在《巴黎圣母院》里批判了教会垄断印刷权,底层人民因不会读写而丧失政治权利。
个人认为,除咏叹调外,歌剧和音乐剧最有观赏价值的是二重唱。冉阿让与贾维尔有三场二重唱,一次在芳汀病重的医院里,一次在街垒中冉阿让放走了被俘的贾维尔,一次在冉阿让救马吕斯的下水道中。这样的场景展现出了冉阿让的慈悲与神性,更表现出贾维尔的忠诚与正义:他生于底层,一生的目标在于捍卫法律与道德,他坚信坏人不可能向善,所以执法绝不怜悯。但冉阿让的神性让他开始怀疑自己所捍卫的制度(其实就是王权),贾维尔在桥上一番独白后选择了自戕。
贾维尔的独白都在高处——教堂楼顶,大桥上——俯视权力,自省的他感到孤独和绝望。无论是音乐剧,还是电影,贾维尔的扮演者都表现得精彩至极。一定不是巧合,表现冉阿让与贾维尔的内心斗争用的是相似的旋律,冉阿让受主教感化,在斗争中发出了“Who am I”的嘶吼,贾维尔拷问自己:“冉阿让的罪行该被宽宥吗?”答案是,贾维尔不能原谅的人是自己。“民之所欲,可在你心?”这句歌词并非没有打动贾维尔,他以毁灭自己加入了战斗。
生命流于岁岁,逝于年年,在我看来,死是生的一部分,生如夏花死如秋叶,死也意味着生。雨果的名言“心灵比大海更宽广”,可以理解为对这部小说以及所有以此为蓝本的作品最好的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