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经济发展、大众消费升级和出行方式的改变,是刺激产业转型升级的原因之一,航空产业作为我国的重要产业,产业环节薄弱,缺乏综合竞争实力,本文基于创新生态系统观理论,识别创新主体和创新影响因素,构建航空产业创新能力指标体系,采用科学的评价方法,用于评价我国航空产业的创新能力并将其进行实例应用。
关键词:航空产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评价方法
一、引言
航空产业是我国重要的交通运输产业,关联产业众多,但是其发展有很多问题函待解决;一是供需不匹配;二是航空产业各环节孤立,要素流动缓慢、信息沟通滞后,产业不成链,制约我国航空产业综合水平的提升。本文以此出发,基于创新生态系统观念,构建航空产业创新能力指标体系,采用科学的评价方法,用于评价我国航空产业的创新能力。
二、航空产业创新能力结构模型
2.1 创新主体
产业创新离不开创新主体推动。企业是航空产业至关重要的创新主体之一,直接向外界展示创新成果;高校人才汇集,专注研究,为航空产业创新输送大量人才;科研机构助力航空产业创新发展;政府作为国家的管理机构,通过合理性产业规划、正确政策引导,辅助产业创新发展。但航空产业环节复杂,涉及主体繁多,具有资本密集性、技术难度高等特点,涉及企业、政府等多方的利益,绝对不是一家或者几家企业创新就能完成。航空产业的创新,需要科研机构与企业、包括高校和政府彼此间的相互紧密联系和配合,形成具有活力的创新生态系统,共同推进航空产业创新能力的提高。
2.2 创新影响因素
本文将航空产业创新影响因素分为技术创新因素和制度创新因素,技术创新因素尤为重要,根本上影响着产业的创新发展能力;技术创新因素从投入和产出两个角度进行评价,制度创新从环境和组织管理角度评价产业创新。组织管理创新要求企业时刻做出调整适应外部环境变化;产业环境创新是指产业自身与内外部环境相依存相作用,内外部环境变化极大影响着产业的发展速度。
2.3 构建创新能力结构模型
航空产业创新能力结构模型从需求出发,考虑相关创新主体,识别不同影响因素,建立相互地创新机制,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完成航空产业创新能力评价。
三、评价指标体
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是进行航空产业创新能力评价的有效工具,本文参照了国内外研究结果并结合实际情况,侧重于指标体系的实际运用,指标设置简明实用为要,不求全面;以定量分析为主。本文考虑到各项指标的可获得性,最终选出评价指标集,涵盖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产业制度创新两大方面。得到一级指标两个、二级指标四个、三级指标20个的航空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四、评价指标体系的计算
4.1指标数据标准化处理
以上所选用指标数量级差别巨大,无法直接应用原始数据进行评价,所以对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是十分有必要的。采取极差变换法对指标原始值进行处理,如下:
4.2指标权重的确定
权重确定方法很多,本文选用熵值法,它是客观赋权法的一种,是突出局部差异的权重计算方法。用该方法可以避免得到的权重系数太过主观,这种权重计算方法是根据指标原始数据大小确定权重系数大小,数值差异大小与权重值大小呈正相关。熵值反映了信息量大即不确定性小,信息量小不确定性大的情况。该权重确定方式就是依据指标熵值确定权重系数。
4.3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计算
通过以上数据标准化处理后的结果及每个指标的权重系数大小,进一步利用加权平均法进行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计算。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指数的大小为两个一级指标产业技术能力和产业制度能力这两个指数相乘得到的结果。把技术和制度相互看做是对方的权重,这样同时考虑了技术和制度两大影响因素。
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通过分析近年来创新能力指数大小及变化趋势,便能大致了解我国航空产业创新能力的发展情况。
五、总结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升级转型的需要,我国航空产业应积极参与产业转型升级当中,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加强与产业上下游环节的联系与互动,提升薄弱环节的创新能力,尤其是航空制造环节,更应当是我国航空产业创新能力提升亟需解决的一大难题。航空产业创新能力的提升需要各创新主体团结协作,企业是产业创新的关键,应与政府、高校及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加强合作,在技术、环境、管理等多方面进行创新,形成相互关联、彼此影响的利益共同体,本文建立了航空产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整合了产业创新能力的分析方法。想要大力提高产业创新能力就要基于对目前创新能力的评价,提出一系列改进措施,助力我国航空产业创新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斌,谭清美.产业创新平台评价指標体系及其权重设置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3,34(12):63-68.
[2]韩树清. 航空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构建及演化机理研究[D].中国民航大学,2018.
[3]李庆东. 产业创新系统协同演化理论与绩效评价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8.
[4]刘光智. 中国航空航天产业创新能力及其评价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2.
[5]张政治,谢毅梅,张文强.我国航空航天产业创新能力提升路径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1,31(05):7-10.
关键词:航空产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评价方法
一、引言
航空产业是我国重要的交通运输产业,关联产业众多,但是其发展有很多问题函待解决;一是供需不匹配;二是航空产业各环节孤立,要素流动缓慢、信息沟通滞后,产业不成链,制约我国航空产业综合水平的提升。本文以此出发,基于创新生态系统观念,构建航空产业创新能力指标体系,采用科学的评价方法,用于评价我国航空产业的创新能力。
二、航空产业创新能力结构模型
2.1 创新主体
产业创新离不开创新主体推动。企业是航空产业至关重要的创新主体之一,直接向外界展示创新成果;高校人才汇集,专注研究,为航空产业创新输送大量人才;科研机构助力航空产业创新发展;政府作为国家的管理机构,通过合理性产业规划、正确政策引导,辅助产业创新发展。但航空产业环节复杂,涉及主体繁多,具有资本密集性、技术难度高等特点,涉及企业、政府等多方的利益,绝对不是一家或者几家企业创新就能完成。航空产业的创新,需要科研机构与企业、包括高校和政府彼此间的相互紧密联系和配合,形成具有活力的创新生态系统,共同推进航空产业创新能力的提高。
2.2 创新影响因素
本文将航空产业创新影响因素分为技术创新因素和制度创新因素,技术创新因素尤为重要,根本上影响着产业的创新发展能力;技术创新因素从投入和产出两个角度进行评价,制度创新从环境和组织管理角度评价产业创新。组织管理创新要求企业时刻做出调整适应外部环境变化;产业环境创新是指产业自身与内外部环境相依存相作用,内外部环境变化极大影响着产业的发展速度。
2.3 构建创新能力结构模型
航空产业创新能力结构模型从需求出发,考虑相关创新主体,识别不同影响因素,建立相互地创新机制,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完成航空产业创新能力评价。
三、评价指标体
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是进行航空产业创新能力评价的有效工具,本文参照了国内外研究结果并结合实际情况,侧重于指标体系的实际运用,指标设置简明实用为要,不求全面;以定量分析为主。本文考虑到各项指标的可获得性,最终选出评价指标集,涵盖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产业制度创新两大方面。得到一级指标两个、二级指标四个、三级指标20个的航空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四、评价指标体系的计算
4.1指标数据标准化处理
以上所选用指标数量级差别巨大,无法直接应用原始数据进行评价,所以对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是十分有必要的。采取极差变换法对指标原始值进行处理,如下:
4.2指标权重的确定
权重确定方法很多,本文选用熵值法,它是客观赋权法的一种,是突出局部差异的权重计算方法。用该方法可以避免得到的权重系数太过主观,这种权重计算方法是根据指标原始数据大小确定权重系数大小,数值差异大小与权重值大小呈正相关。熵值反映了信息量大即不确定性小,信息量小不确定性大的情况。该权重确定方式就是依据指标熵值确定权重系数。
4.3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计算
通过以上数据标准化处理后的结果及每个指标的权重系数大小,进一步利用加权平均法进行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计算。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指数的大小为两个一级指标产业技术能力和产业制度能力这两个指数相乘得到的结果。把技术和制度相互看做是对方的权重,这样同时考虑了技术和制度两大影响因素。
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通过分析近年来创新能力指数大小及变化趋势,便能大致了解我国航空产业创新能力的发展情况。
五、总结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升级转型的需要,我国航空产业应积极参与产业转型升级当中,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加强与产业上下游环节的联系与互动,提升薄弱环节的创新能力,尤其是航空制造环节,更应当是我国航空产业创新能力提升亟需解决的一大难题。航空产业创新能力的提升需要各创新主体团结协作,企业是产业创新的关键,应与政府、高校及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加强合作,在技术、环境、管理等多方面进行创新,形成相互关联、彼此影响的利益共同体,本文建立了航空产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整合了产业创新能力的分析方法。想要大力提高产业创新能力就要基于对目前创新能力的评价,提出一系列改进措施,助力我国航空产业创新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斌,谭清美.产业创新平台评价指標体系及其权重设置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3,34(12):63-68.
[2]韩树清. 航空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构建及演化机理研究[D].中国民航大学,2018.
[3]李庆东. 产业创新系统协同演化理论与绩效评价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8.
[4]刘光智. 中国航空航天产业创新能力及其评价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2.
[5]张政治,谢毅梅,张文强.我国航空航天产业创新能力提升路径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1,31(05):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