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分析

来源 :无线音乐·教育文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zhao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调查访问、数理统计法,通过对我校高一、高二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高中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虽受到场地、器材的限制,但对课外体育活动有比较正确的认识和积极参与的态度。同时调查中也发现在课外体育活动管理中的存在问题,进而为探究中学课外体育活动的管理原则与方法提供参考。
  关键词:学校 高中生 课外体育活动 管理原则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1)01-110-02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重要组织形式。学校体育课外活动从本质上讲是学校体育自身的“大课堂”,是学校体育的“正业”[1]。国家颁布的《体育法》、《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实施办法》都对体育活动有了明确的要求,指出了课外活动在中学体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因此,在上好体育课的同时,积极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对于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具有一定作用。也是贯彻《教育部关于落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工作的意见》的具体措施。本文通过对我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认知态度、活动形式、锻炼时间、场地器材使用情况等进行理性分析,并提出课外体育活动的管理原则及管理方法。
  1.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我校高一、高二级45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其中男生300人,女生150人),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座谈、查阅文献资料等方法,发放调查问卷450份,回收414份,回收率92%。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我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
  2.1.1 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认知态度
  从表1结果可以看出,有81.4%的男生与72.8%的女生认为,体育对人的体格发展很重要,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可以增进健康,提高体质,促进身心正常发展。有84.5%的男生与70.7%的女生对参加课外体育活动非常感兴趣或比较感兴趣。通过问卷调查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有比较正确的认识和积极参与的态度。
  表1: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认知情况
  通过调查得知,有58.8%的学生认为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是为了强健身体,增强体质;有16.2%的学生认为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是为了休闲娱乐,丰富生活;有10.2%的学生认为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是为了学习运动技术,提高运动技能;有14.8%的学生认为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是为了减轻学习考试压力。
  2.1.3 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和次数
  从问卷调查结果(见表2)可以看出,每周参加课外体育活动达5次的男生为18.2%女生为0;参加课外体育活动3-4次的男生为57.3%,女生为35.7%;参加课外体育活动1-2次的男生为24.5%,女生为54.3%;没有参加体育活动的男生为0,女生为10%。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男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次数较多,女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次数相对不足。从调查结果(见表3)可以看到,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以1-2小时所占比例较高,达到70%左右。说明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有正确认识和自觉参与的态度。
  2.1.4 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项目
  从问卷调查(见表4)统计可以看出,学生最喜爱的运动依次为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跑步、武术、体操等。这可能受粤东地区体育传统项目的影响有关。
  表2:学生每周活动次数
  表3:学生每次活动时间
  表4:学生喜欢参加活动的项目
  3. 影响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原因
  3.1场地缺乏制约了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
  通过调查,有80%的学生认为,学校体育设施无法满足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需要,特别是女生活动的场所更缺乏。除少部分学生能在学校较正规的场地活动外,大部分学生是利用学校边角空地,校园附近的空闲场所和公园进行课外体育活动锻炼。由于场地器材的缺乏,造成20%的学生放弃了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因此,场地不足是制约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瓶颈。另外,由于学校组织的各项体育比赛活动较少,且受参赛人员的限制,使大多数学生无法实现参加体育比赛的愿望,所以有69%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增加班际或全校性的体育竞赛活动,使大多数学生能够充分展示自我。
  3.2 部分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次数及时间相对不足
  从统计结果不难看出,每周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次数达5次的学生仅占18.2%,而每次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不足一小时的学生占22%左右,这与《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要求还有差距,也说明学校对学生的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系统的、有效的管理措施,也可能是因为“部分学生对课外体育认识不清,没有形成正确的体育观” [2]。
  4.小结与建议
  4.1小结
  通过对我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大多数学生对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有比较正确的认识和良好动机,认为能增强体质,提高学生机体能力;同时,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对学习起促进作用,也是体现“身体好是工作好的基础,是学习好的本钱”的措举。更是放松身心、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但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次数和时间相对不足, 主要是场地缺乏制约了学生体育活动的开展。
  4.2建议
  4.2.1课外体育锻炼的开展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场地器材的缺乏。因此,要针对学生喜爱的项目,加大运动器材、场地的投入与建设,使学校师资力量、场馆、场地器材不足的现状得到改善,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锻炼环境。
  4.2.2 建议学校对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建立系统地、有效的管理机制。课外体育活动的管理要遵循多样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和指导性原则。在安排课外体育活动项目时,要从学生的要求出发,选择一些既有利于增强学生体质,又受学生喜爱的项目。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同时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在运动场地、器材、设备具备的情况下尽量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锻炼环境,以激发学生养成经常锻炼的习惯;要制订相应的措施和具体管理方法,确保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安全、正常有序的开展;要强化指导,教师必须正确指导学生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培养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并及时解决存在问题;要加大体育经费的投入,合理规划和配置体育场地、器材,有计划、有步骤的加强对体育场地、器材的建设,为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积极创造条件。使学生养成长期从事体育锻炼的习惯和树立终身体育意识。
  4.2.3完善制度。完善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和比赛制度,组建各种体育兴趣小组,充分利用学校的体育资源,积极开展各种比赛活动[3]。
  4.2.4成立学生喜爱的课外体育协会[4]。如篮球协会、足球协会、羽毛球协会、乒乓球协会、武术协会、健美操协会等等,使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组织化、规范化。
  
  参考文献:
  [1]刘晓阳.学校体育课外活动分析[J]. 广东教育·教研,2007,(7、8):149-150.
  [2]赵新平.中学课外体育活动状况调查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08,(7):219-220.
  [3]赵连现,张明记. 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调查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8,(8):113-114.
  [4]王泳.如何构建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体系[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10):138,140.
其他文献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少数民族与其他民族之间的沟通也越来越频繁,单纯的依靠本民族语言进行交流沟通较为困难,而汉语是我国56个民族的通用语言,所以学习汉语是非常必要的.本文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分析亨利·詹姆斯早期作品《戴西·米勒》、中期作品《螺丝在拧紧》及后期作品《专使》、《鸽翼》、《金碗》中的叙事视角,揭示詹姆斯从早期的第三人称有限视角到中期套叠式叙事视角再到后期的多重叙事视角,其叙事视角的运用更加成熟完善,更具现代性。   关键词:亨利·詹姆斯 第三人称有限视角 套叠式叙事视角 多重叙事视角  被誉为“美国最伟大的小说家”(Rahv 1896:1)亨利·詹姆斯,在
法律赋予辩护律师调查取证权,使其在行使辩护权时能够充分收集有利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证据,及时了解案件情况,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和其他的合法权益.调查取
本文深入分析了云南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与自然环境的互动关系,界定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现代价值维度,并提出构筑云南少数民族现代生态文明的路径选择.
医院感染,也称“医院获得性感染”,感染是在住院期间获得而在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通常认为是医院感染.包括在任何医疗保健机构接受诊
期刊
诗歌是最高的语言艺术,古诗词更以精练的语言、丰富的想象、真挚的情愫而千古不衰,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史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我们面对如此优秀的文化财产,如何去引导学生有效学
本文论述了发展现代农业,积极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京郊的龙泉寺近年来受到媒体、公众的广泛关注,“高科技”、“学霸云集”、“多语种讲授佛法”等标签使这座寺院呈现出迥异于世俗认知中“佛门净地”的形象。为什么会有这样一座寺庙出现?它所倡导的寺院理念有何特征?本刊记者带着这些问题深入龙泉寺,发掘其在组织管理模式、国际化、讲传佛法上的新定位和新实践。  北京龙泉寺的历史可以追溯至辽代。现在的龙泉寺,于2005年正式恢复为宗教活动场所,至今不过十二年。然而在
内容摘要:人性是人区别于动物,人之所以为人的那一部分属性,而人性异化中的“异化”指的就是在异己力量的作用下,人的主体性受压制导致人的本真自我同现实自我发生分离的现象,主体性与自我实现自由的缺失是人性异化的重要特征。本文对小说《芳华》中主要人物产生异化的原因与其人性异化的表现进行揭示和剖析,同时对人性异化后尚未泯灭的人性产生的自我救赎作进一步的思考与追问。  关键词:芳华 人性 异化 救赎  严歌苓
【摘 要】高效课堂是一种教学形态,集中表现为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它是一种融学生认知建构与情感激活、教学控制与情境创设为一体的教学形态。高效课堂也是一种教学理想,其意义是为现实教学产生一种动力、牵引、导向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 高效课堂 构建 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6)02-0138-01  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是教学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