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职业技能大赛的发展,以“财务管理决策技能”赛项为例,通过阐述大赛的背景与意义、比赛内容与形式,从职业技能大赛的角度,就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对策,逐步促进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发展。
关键词:会计;人才培养模式;职业技能大赛
一、背景与意义
职业技能大赛是职教界的盛会,涉及专业领域广、参赛学生多、社会影响力大,是学生比拼技能、展现风采的舞台,反映出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从2018年开始,财务管理决策大赛已经举办了两届。财务管理决策大赛中,以团队作战,模拟经营一家企业,协作配合完成企业的日常运营、财务管理、税务筹划等活动。学生在软件模拟的企业工作环境中,锻炼运营管理、财务决策等技能,提高了风险决策、成本分析等能力,培养合作团结、分工配合等职业素养。从而助力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促进校企合作,完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合格的技能型财务人才。
二、内容与形式
(一)财务管理决策技能赛项综述
财务管理决策大赛的竞赛平台由厦门网中网软件有限责任公司提供,要求选手组队参加,每支队伍由4人组成,分别担任运营管理、资金管理、成本管理、财务总监角色进行比赛,协作配合完成一家企业日常经营、财务管理、资金运作、成本核算等模块内容,比赛时间为360分钟。
(二)竞赛内容
1.建立一家制造业企业,主营产品为家用电器,遵守《企业会计准则》。经营时间为当年1月-3月,4月初进行纳税申报。
2.四名选手对所创建的企业进行自主运营,业务自行选择。
(1)投产时期:租赁厂房或生产线、建设或租赁办公楼、招聘员工、购买生产物资等活动。
(2)生产运营时期:车间生产、广告宣传、签订合同、销售产品、款项回收等日常活动。
比赛过程中,运营管理岗位和财务总监岗位共同协作,审核和执行企业运营活动,成本管理岗位和资金管理岗位互相配合,进行收款和付款审核活动、融资和投资决策审批。月末,成本管理岗位进行开发票、算成本、填表单等活动。
(3)每月末,四名选手进入财务共享模块,共同处理财务数据。通过分析系统生成的财务指标和报表,决定是否继续执行原经营方案或做出改变,同时可查询其它比赛队伍的经营情况。
(4)次月15日前,申报企业增值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印花税。季度末申报企业所得税。
3.各参赛队伍完成竞赛模块的数据录入后,系统自动生成企业运营和稽查成绩。
(三)竞赛方式
竞赛为团体赛。以学校为单位参赛,不得跨校组队。同一院校派1支队伍参赛。每支队伍由4名学生、2名指导教师组成。
(四)评分标准
1.企业运营成绩评分指标
(1)销售净利率 (10分)
销售净利率=净利润/主营业务收入,考核企业盈利状况。
(2)流动比率 (10分)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考核企业偿债能力。
(3)净现金流 (15分)
净现金流=银行存款期末余额+库存现金期末余额,考核企业资金运营情况。
(4)总资产报酬率(10分)
总资产报酬率=息税前利润/平均资产总额,考核企业资产的总体获利能力。
(5)总资产周转率(10分)
总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总资产,考核企业资产的利用效率。
(6)现金毛利率(10分)
现金毛利率=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根据现金流量的情况考察企业盈利水平。
(7)存货周转率(10分)
存货周转率=营业成本/平均存货,考核企业存货周转速度。
(8)评估收益(20分)
该指标按照市场价格,评估企业资产和负债,计算出净资产,再扣除其净增加额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得出税后净资产与企业注册资本的比值,该比值越大分数越高。
(9)企业信誉值(5分)
该指标考核企业信用情况。
2.企业稽查成绩评分体系
(1)财务数据处理情况(50分)
系统自动稽查成本核算和企业报表情况。成本核算考查企业工资分配表、制造费用分配表及完工产品与在产品分配表的填制情况。财务报表根据资产负债表部分资产、负债、权益项目最后月份的时点计算结果判分,依据利润表每月时期数据累计给分。
(2)纳税申报情况(50分)
考查团队营改增后增值税的申报情况和企业所得税季报缴纳情况以及地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房产税、印花税)种的缴纳情况。
(五)成绩评定
系統根据企业运营综合情况评分,分为企业运营和稽查成绩两大部分:
(1)企业运营成绩,主要是对企业运营指标予以综合评价,成绩由系统自动评定。
(2)企业稽查成绩,从稽查的角度对企业财务数据、缴纳税款等方面进行整体评定,成绩由系统自动评定。
运营和稽查成绩均为100分,根据企业运营成绩×50%+企业稽查成绩×50%折算成百分制总成绩。
三、思考与对策
从财务管理决策技能大赛的赛项规则和要求中可以看出,实务工作对高职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目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虽然取得了社会广泛认可的成绩,但仍存在诸如:一味重视职业技能、实训应用的培养,忽视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等问题。针对社会提出的新要求和自身存在的问题,我们应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思考有效的解决措施。 (一)以职业技能大赛为导向,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
大部分会计教学更多的是偏重会计处理方法的教授,局限于单一的、孤立的账务处理,企业的全局观念较弱,没有紧密结合行业特点和经济业务的发展规律。职业技能大赛的竞赛内容和考核要求均依据最新的行业标准和最严格的企业工作流程制定的,因此,高职院校可参照技能大赛的考核标准和内容进行专业建设、设计课程标准、编写教学内容,从而达到会计教学与技能大赛的完美对接。努力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以培养实践能力为重心,以技能大赛为导向,以会计工作岗位设置课程。在日常教学中,根据课程内容和训练方法制定具体的课堂实施细则和考核要求,实现与技能大赛的对接,切实提升学生的业务能力和职业素养。
(二)以职业技能大赛为导向,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现有的职业院校专业课程评价方法主要由平时成绩、实践成绩、期末考试成绩三个模块组成,考评方法没有充分体现学生的技能和综合素质水平。我们应进一步完善教學评价体系。一是加强考核学生的实践能力,在专业课程中将职业工作过程和企业氛围融入实训项目中,提高动手能力成绩的比例,减小理论知识成绩的比例。二是提高实训过程考评的比重,而不仅以最后的实训成果材料作为考核依据。我们应该对实训的各个环节制定具体的考核标准,对工作过程的考核应细化为不同级别的评价。三是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学生在顶岗实习时,应更加重视企业评价的成绩。考核内容包括实习周记、实习月报告、实习总结,注重实习期间的职业道德、劳动态度、创新精神、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同时,会计电算化、会计综合模拟实训等课程应按照职业技能大赛的标准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考核。
(三)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加强实践技能教学
技能大赛主要考评的是学生的技能操作,因此我们需要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开展技能教学。通过建设实训基地,营造企业的工作氛围和模拟职业环境,从而实现与工作岗位的无缝衔接。以往的校内实训内容一般以验证性操作为主,通常无法达到最新的技能需求,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校外实训则时常因为实习时间短,学生未能充分熟悉岗位要求和掌握技能操作,加上部分学生专业与岗位不对口和换岗频繁,实习只能流于形式,实习锻炼效果不佳。
因此,我们通过建立“厂中校、校中厂”校内外实训基地,营造良好的企业工作氛围,让学生接触最前沿的行业标准和岗位需求。同时与财务软件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开展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让学生到企业进行跟岗实习,真正实现与就业岗位零距离接触。
(四)开展技能大赛社团组织工作,营造大赛校园文化
职业技能大赛应面向全体学生,让全体学生参与和锻炼,使得每位学生技能和素质都得到全面提升。但有些院校为了一味的获奖和争荣誉,只重点培养部分优秀的学生,而忽视普通学生的发展。学校应积极开展大赛会计社团活动,使大部分学生能体验技能大赛,培养学生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学校通过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也可在活动中选拔和培养技能大赛选手,形成技能大赛普及化与重点培养相结合的模式。
一方面,通过开展技能大赛讲座、技能大赛广播报道、技能大赛宣传板报等活动,对技能大赛进行充分宣传。一方面,应举办系部“职业技能大赛周”或院级“职业技能大赛月”,定期开展会计技能比赛活动,营造大赛氛围,提升学习热情。
(五)以技能大赛为导向,加强师资培训
职业技能大赛需要指导老师熟练掌握比赛关联的专业技能和知识以及竞赛规章。因此,这要求老师既要具备深厚理论知识,还要有扎实的专业操作技能。然而现在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教师多为理论型教师,实践型教师欠缺,在大赛的指导过程中,指导老师常常因专业实践能力水平有限而不能充分指导学生。为了优化职业院校教师结构,培养合格的“双师型”教师,建立信息化素质高和专业实践教学能力强的教学团队,教师应不断加强学习和锻炼。
第一,职业技能大赛均以软件形式进行比赛,加强教师对各种教学软件和财务软件的培训和学习。第二,教师定期进企业挂职锻炼,并在岗位工作期间对教师的表现进行考核,促进教师不断提高实践教学能力。第三,邀请行业财务精英和专家给教师进行财务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指导,定期开展专题讲座和培训,拓展教师业务知识面和提升专业实操技能。
四、结束语
职业技能大赛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指向标,随着市场需求的提高和就业竞争的激烈,职业技能大赛对指导教师和选手的要求不断提高。职业院校应以技能大赛作为风向标,不断创新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有效的人才培养途径。
参考文献:
[1]赵源原.对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促进专业教学的几点思考[J].职业技术,2017(4).
[2]邓昊.市场经济政策形势下职高技能大赛与会计课程方向设置探索[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7(6).
关键词:会计;人才培养模式;职业技能大赛
一、背景与意义
职业技能大赛是职教界的盛会,涉及专业领域广、参赛学生多、社会影响力大,是学生比拼技能、展现风采的舞台,反映出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从2018年开始,财务管理决策大赛已经举办了两届。财务管理决策大赛中,以团队作战,模拟经营一家企业,协作配合完成企业的日常运营、财务管理、税务筹划等活动。学生在软件模拟的企业工作环境中,锻炼运营管理、财务决策等技能,提高了风险决策、成本分析等能力,培养合作团结、分工配合等职业素养。从而助力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促进校企合作,完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合格的技能型财务人才。
二、内容与形式
(一)财务管理决策技能赛项综述
财务管理决策大赛的竞赛平台由厦门网中网软件有限责任公司提供,要求选手组队参加,每支队伍由4人组成,分别担任运营管理、资金管理、成本管理、财务总监角色进行比赛,协作配合完成一家企业日常经营、财务管理、资金运作、成本核算等模块内容,比赛时间为360分钟。
(二)竞赛内容
1.建立一家制造业企业,主营产品为家用电器,遵守《企业会计准则》。经营时间为当年1月-3月,4月初进行纳税申报。
2.四名选手对所创建的企业进行自主运营,业务自行选择。
(1)投产时期:租赁厂房或生产线、建设或租赁办公楼、招聘员工、购买生产物资等活动。
(2)生产运营时期:车间生产、广告宣传、签订合同、销售产品、款项回收等日常活动。
比赛过程中,运营管理岗位和财务总监岗位共同协作,审核和执行企业运营活动,成本管理岗位和资金管理岗位互相配合,进行收款和付款审核活动、融资和投资决策审批。月末,成本管理岗位进行开发票、算成本、填表单等活动。
(3)每月末,四名选手进入财务共享模块,共同处理财务数据。通过分析系统生成的财务指标和报表,决定是否继续执行原经营方案或做出改变,同时可查询其它比赛队伍的经营情况。
(4)次月15日前,申报企业增值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印花税。季度末申报企业所得税。
3.各参赛队伍完成竞赛模块的数据录入后,系统自动生成企业运营和稽查成绩。
(三)竞赛方式
竞赛为团体赛。以学校为单位参赛,不得跨校组队。同一院校派1支队伍参赛。每支队伍由4名学生、2名指导教师组成。
(四)评分标准
1.企业运营成绩评分指标
(1)销售净利率 (10分)
销售净利率=净利润/主营业务收入,考核企业盈利状况。
(2)流动比率 (10分)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考核企业偿债能力。
(3)净现金流 (15分)
净现金流=银行存款期末余额+库存现金期末余额,考核企业资金运营情况。
(4)总资产报酬率(10分)
总资产报酬率=息税前利润/平均资产总额,考核企业资产的总体获利能力。
(5)总资产周转率(10分)
总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总资产,考核企业资产的利用效率。
(6)现金毛利率(10分)
现金毛利率=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根据现金流量的情况考察企业盈利水平。
(7)存货周转率(10分)
存货周转率=营业成本/平均存货,考核企业存货周转速度。
(8)评估收益(20分)
该指标按照市场价格,评估企业资产和负债,计算出净资产,再扣除其净增加额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得出税后净资产与企业注册资本的比值,该比值越大分数越高。
(9)企业信誉值(5分)
该指标考核企业信用情况。
2.企业稽查成绩评分体系
(1)财务数据处理情况(50分)
系统自动稽查成本核算和企业报表情况。成本核算考查企业工资分配表、制造费用分配表及完工产品与在产品分配表的填制情况。财务报表根据资产负债表部分资产、负债、权益项目最后月份的时点计算结果判分,依据利润表每月时期数据累计给分。
(2)纳税申报情况(50分)
考查团队营改增后增值税的申报情况和企业所得税季报缴纳情况以及地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房产税、印花税)种的缴纳情况。
(五)成绩评定
系統根据企业运营综合情况评分,分为企业运营和稽查成绩两大部分:
(1)企业运营成绩,主要是对企业运营指标予以综合评价,成绩由系统自动评定。
(2)企业稽查成绩,从稽查的角度对企业财务数据、缴纳税款等方面进行整体评定,成绩由系统自动评定。
运营和稽查成绩均为100分,根据企业运营成绩×50%+企业稽查成绩×50%折算成百分制总成绩。
三、思考与对策
从财务管理决策技能大赛的赛项规则和要求中可以看出,实务工作对高职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目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虽然取得了社会广泛认可的成绩,但仍存在诸如:一味重视职业技能、实训应用的培养,忽视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等问题。针对社会提出的新要求和自身存在的问题,我们应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思考有效的解决措施。 (一)以职业技能大赛为导向,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
大部分会计教学更多的是偏重会计处理方法的教授,局限于单一的、孤立的账务处理,企业的全局观念较弱,没有紧密结合行业特点和经济业务的发展规律。职业技能大赛的竞赛内容和考核要求均依据最新的行业标准和最严格的企业工作流程制定的,因此,高职院校可参照技能大赛的考核标准和内容进行专业建设、设计课程标准、编写教学内容,从而达到会计教学与技能大赛的完美对接。努力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以培养实践能力为重心,以技能大赛为导向,以会计工作岗位设置课程。在日常教学中,根据课程内容和训练方法制定具体的课堂实施细则和考核要求,实现与技能大赛的对接,切实提升学生的业务能力和职业素养。
(二)以职业技能大赛为导向,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现有的职业院校专业课程评价方法主要由平时成绩、实践成绩、期末考试成绩三个模块组成,考评方法没有充分体现学生的技能和综合素质水平。我们应进一步完善教學评价体系。一是加强考核学生的实践能力,在专业课程中将职业工作过程和企业氛围融入实训项目中,提高动手能力成绩的比例,减小理论知识成绩的比例。二是提高实训过程考评的比重,而不仅以最后的实训成果材料作为考核依据。我们应该对实训的各个环节制定具体的考核标准,对工作过程的考核应细化为不同级别的评价。三是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学生在顶岗实习时,应更加重视企业评价的成绩。考核内容包括实习周记、实习月报告、实习总结,注重实习期间的职业道德、劳动态度、创新精神、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同时,会计电算化、会计综合模拟实训等课程应按照职业技能大赛的标准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考核。
(三)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加强实践技能教学
技能大赛主要考评的是学生的技能操作,因此我们需要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开展技能教学。通过建设实训基地,营造企业的工作氛围和模拟职业环境,从而实现与工作岗位的无缝衔接。以往的校内实训内容一般以验证性操作为主,通常无法达到最新的技能需求,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校外实训则时常因为实习时间短,学生未能充分熟悉岗位要求和掌握技能操作,加上部分学生专业与岗位不对口和换岗频繁,实习只能流于形式,实习锻炼效果不佳。
因此,我们通过建立“厂中校、校中厂”校内外实训基地,营造良好的企业工作氛围,让学生接触最前沿的行业标准和岗位需求。同时与财务软件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开展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让学生到企业进行跟岗实习,真正实现与就业岗位零距离接触。
(四)开展技能大赛社团组织工作,营造大赛校园文化
职业技能大赛应面向全体学生,让全体学生参与和锻炼,使得每位学生技能和素质都得到全面提升。但有些院校为了一味的获奖和争荣誉,只重点培养部分优秀的学生,而忽视普通学生的发展。学校应积极开展大赛会计社团活动,使大部分学生能体验技能大赛,培养学生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学校通过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也可在活动中选拔和培养技能大赛选手,形成技能大赛普及化与重点培养相结合的模式。
一方面,通过开展技能大赛讲座、技能大赛广播报道、技能大赛宣传板报等活动,对技能大赛进行充分宣传。一方面,应举办系部“职业技能大赛周”或院级“职业技能大赛月”,定期开展会计技能比赛活动,营造大赛氛围,提升学习热情。
(五)以技能大赛为导向,加强师资培训
职业技能大赛需要指导老师熟练掌握比赛关联的专业技能和知识以及竞赛规章。因此,这要求老师既要具备深厚理论知识,还要有扎实的专业操作技能。然而现在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教师多为理论型教师,实践型教师欠缺,在大赛的指导过程中,指导老师常常因专业实践能力水平有限而不能充分指导学生。为了优化职业院校教师结构,培养合格的“双师型”教师,建立信息化素质高和专业实践教学能力强的教学团队,教师应不断加强学习和锻炼。
第一,职业技能大赛均以软件形式进行比赛,加强教师对各种教学软件和财务软件的培训和学习。第二,教师定期进企业挂职锻炼,并在岗位工作期间对教师的表现进行考核,促进教师不断提高实践教学能力。第三,邀请行业财务精英和专家给教师进行财务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指导,定期开展专题讲座和培训,拓展教师业务知识面和提升专业实操技能。
四、结束语
职业技能大赛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指向标,随着市场需求的提高和就业竞争的激烈,职业技能大赛对指导教师和选手的要求不断提高。职业院校应以技能大赛作为风向标,不断创新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有效的人才培养途径。
参考文献:
[1]赵源原.对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促进专业教学的几点思考[J].职业技术,2017(4).
[2]邓昊.市场经济政策形势下职高技能大赛与会计课程方向设置探索[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