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国电影中的儒家思想

来源 :成长·读写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onefounta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儒家思想作为影响中国两千多年的传统思想文化,无疑是影响中国人最大的哲学思想,已经渗透到我们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电影作为一种外来物种,早在20世纪初传入中国,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中国电影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上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在我们中国这片土壤中成长起来的电影产业,必然会受到儒家思想的滋养,而且也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经过近些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类题材的电影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越来越多的推崇和赞扬,中国电影与中国儒家思想的融合成为了中国电影发展的必然方向,彰显着中华民族特色的中国电影才是未来立足于世界的中国电影。
  【关键词】儒家思想;中国电影;融合;影响
  儒家思想对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影响可谓巨大,电影作为一种外来产物,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其必然反映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儒家思想,正是汲取了儒家文化中的优秀精华,才有了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壮大。儒家思想对中国电影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国电影中的家国情怀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开始了对华的全面侵略战争,面对日军的侵略行为,我们中国同胞进行了英勇的抵抗,全国各族人民都以不同方式投入到抗日战争中,在这样一个特殊时刻,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宣传媒介,也发挥了自己的独特优势。其中不乏优秀的影片,它们点燃了中华同胞的抗日热情,例如由欧阳予倩改编、卜万苍导演的影片《花木兰》。影片写南北朝时番邦犯境,边关告急,花木兰改办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描写了花木兰从军三年,英勇善战、屡建战功被提升为校尉。在情急势危的一次战事中,花木兰受命率众将士浴血奋战,打败番兵,保卫了边关,木兰最后凯旋回乡与其相爱的副将跟随她回到了父母家中。影片的最大创新之处在于编导者赋予了木兰从军这一古装题材以新颖的时代蕴涵和文化意义。女主角花木兰在边关危急时刻挺身而出的深明大义和驰骋疆场扫灭狼烟的抗敌英雄气概,寄寓着编导者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意图和愿望。从木兰的身上看到了“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儒家倡导的修身处事原则及对社会的责任感和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内圣外王的理想的实现。看到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浩然之气。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创造历史的精神写照。几千年来这种儒家思想精神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时代英豪,他们把时代的忧患民族的忧患集于己身:“天下興亡,匹夫有责”在民族存亡的紧要关头总能挺身而出,从容赴难,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他们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所在,他们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脊梁。
  二、儒家思想人格内涵与中国电影的融合
  “中庸”思想可以说是儒家思想的一个典型内涵,这种中庸与其说低调不如说是一种内敛,这种思想在我们中国人的生活中处处可见,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中华儿女。电影《叶问》就很好地诠释了这种思想。影片中有这样一个场景,就是切磋武功时要闭门切磋,这是保证切磋双方的脸面,更是体现了叶问的内敛还没有让对手难堪。其中最能体现这种中庸思想的是,当廖师傅虽然知道自己输了,但在虚荣心的趋势下去问沙胆源,在之后与叶问对质时,叶问却保持了沉默,宁愿选择这种尴尬的处境。当看到沙胆源被冤枉的时候也没有出来指证,在我看来实在是迂腐至极。这种保持中庸的态度这种宽怀之心,并不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中庸思想。还有就是叶问的“忍”,俗话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但是影片中到了忍无可忍,被逼上绝路的时候才出手,这种宽容这种大度也是儒家精神的体现,虽然并不是对谁都要如此忍让。“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影片中也有所体现,叶问教工厂里的人学习咏春拳,他们不是用来欺负别人,是强身健体,是除强扶弱,是告诉侵略者我们并不是东亚病夫。
  三、儒家思想对中国电影的启示
  儒家思想博大精深,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当然我们也要对其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它,取其精华,弃其糟粕。针对当前我国电影产业发展如火如荼的现状,我绝得,要想让中国电影能够立足世界,必须打造出中国本民族的特色,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儒家思想作为滋养我们的土壤,我们要加大对其的深度挖掘,在电影的选题立意上要寻找我们中华民族的根,要把我们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利用电影这一载体让更多的人知道,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中国文化,振兴我们中华文化。现在很多电影往往注重追求经济效益,在电影的主题思想,文化内涵上有所欠缺,没有好好利用我们拥有的这种优秀文化资源。这是一种文化的浪费。例如现在的众多古装电影,只是重视采用华丽的服饰,宏大的气势,演员阵容的庞大,而没有把展现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作为重点。当然这是电影工作者的任务,但是也说明了我们的中国电影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与发展前景。
  电影自20世纪初传人我国,在我国发展已有百年历史,从第一部国内自创的电影到今天的每一部电影,其中都深深的印着我国传统文化的印迹。儒家思想作为传统文化最为典型的代表,其对于中国电影发展产生着极为深刻的影响,儒家传统思想不但为我国电影发展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拍摄题材,也为电影向着更高层次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沃土,近些年来国内带有浓郁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影片在世界影坛取得了不菲的成绩。这使得我们更加坚信,中国电影与儒家传统思想的融合是我国电影事业迈向新高度的必然途径,也是电影工作者负起应有的历史责任的最高表现。
  参考文献:
  [1]胡海.孔子思想对中国电影的影响研究,2012.
  [2]李道新.中国电影文化史,2005.
其他文献
【摘 要】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从古老走向现在,虽然累积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资源,但是尚缺乏系统分析和逻辑阐述。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声乐艺术呈现出繁荣景象,我国声乐界意识到对中国声乐艺术的范畴应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和更准确的界定,因为对事物范畴的界定是对其进行学习和研究的基础,是构成该事物理论体系首要的、重要的部分。因此,本文主要针对这一问题对中国民族声乐艺术范畴的概念进行了梳理。  【关键词】艺术范畴;民族声
期刊
【摘 要】舞蹈是身体康健的基础,也是一门具备表演艺术的形式。一方面,它为改善舞蹈者的心情提供了基础;另一方面,在气质培养中,对达成思想交流具有鲜明的应用特色。舞蹈表演中需要在技巧上重视表演之美,并在过程色彩增加中,以个性魅力和感召力整体实现吸引观众的效果。舞蹈表演中,通过注重肢体表演,在观众之中达成情感的共鸣,并在思想情感中,达到艺术补偿性效果。本研究基于舞蹈技术技巧在舞蹈表演中的运用意义和价值为
期刊
【摘 要】提起杜甫的诗,人们立刻想到的可能就是杜甫诗中那浓浓的现实主义的特点,杜甫也正因为如此被人们称为是现实主义的诗人,大多数人很难把杜甫的诗与浪漫联系在一起,认为杜甫的诗充满了对现实的无奈和批判,但是了解杜甫的人就会发现其实杜甫的诗中有许多诗也具有很强的浪漫主义色彩,更多情况下体现在诗中是浪漫和现实交织在一起的,因此不能说杜甫的诗不具有浪漫主义的色彩。  【关键词】杜甫;浪漫;现实  唐代是我
期刊
【摘 要】“吃人”由一个经验性历史事实成为一个文化政治主题,是中国现代性的重要表征。鲁迅的《狂人日记》将“吃人”叙事熔铸为一个重要的文学命题,莫言的《酒国》则延续了这一叙事传统,其“吃人”命题的再现从而与《狂人日记》取得了某种精神对应,二者在“吃人”意象上存在着精神传承。  【关键词】《狂人日记》;《酒国》;“吃人”;精神  莫言作为中国当代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写作伊始就自觉站在民间立场上,鲁迅对其
期刊
【摘 要】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让孩子学习舞蹈,因为舞蹈可以让孩子拥有更好的体态,让孩子多培养一种才艺。随着学舞蹈的学生的增多,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发展,舞蹈的教学创新逐渐受到重视。  【关键词】舞蹈;教学;创新  舞蹈教学创新的意义就是为了让更多的学生更好地学习舞蹈这一门艺术,让学生们能够熟练地掌握所有关于舞蹈的技艺,通过他们一开始学习舞蹈时的兴趣逐渐转化为对舞蹈的热爱,同时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舞蹈
期刊
【摘 要】羌族是我国西部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羌绣作为羌族文化的标志性符号,具有重要的传承意义。社会的发展以及当代文化的冲击下,羌绣和羌绣文化的发展也深受影响,羌绣知名度低且受众群体少,发展一时陷于困境中。文化不容有失,羌绣以及羌绣文化需要传承与发扬。  【Abstract】qiang ethnic group is one of the ancient minority nationalities
期刊
笔者在中国时印象最深的一部电视剧就是日本的《百鬼夜行抄》。这部剧中出现了日本大量的妖怪和灵物。因此笔者对日本的民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我们的生活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现象,而这些现象大部分都和民俗学有很大的关联。人们在各自的生活中对社会全体有什么意义,对此我们必须要有足够的认识。民俗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她是以什么为基础展开,通过大量的研究发现民俗与宗教和信仰有很深的关联。而在世界范围内关于地狱的描
期刊
【摘 要】美国对于鲁迅的译介研究是从1927年开始,发展至今有近百年的历史。尽管美国对于鲁迅的译介和研究尽管范围小、影响力度有限,但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受到当时美国社会背景的影响,鲁迅小说的译介及研究在美国大致经历了萌芽期、萧条期和复苏期三个阶段。文学场中鲁迅小说在美国的译介与研究的状况与当时美国文学权力场的发展变化紧密相关。在本文中笔者简要的分析总结了文学场中鲁迅小说在美国的意见与研究,期以更
期刊
【摘 要】中国戏曲、希腊悲剧和希腊喜剧、印度梵剧被称作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中国戏曲是中国的传统艺术之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璀璨的一块宝石。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外国文化及影视和网络等新媒体文化迅速占领中国市场,使传统的戏曲艺术观众欣赏人数锐减,新一代青少年更是认为戏曲是老古董。为了给国粹以新的生机,在国家的号召和响应下,戏曲的传承与发展迎来了新的春天。精准化、针对性的进行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加上整个社会对技术方面人才的持续需求。越来越多的人将掌握一项技能作为立足在这个社会的根本。文学教育在当今社会上的地位变得越来越不受重视,很多年轻人对文学教育的学习都嗤之以鼻。伴随着老一辈艺术家的老去,文学教育精神是否能继续的传承下去都变得非常渺茫。而文学教育在我国的历史发展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劳,如何将文学教育传承下去?如何面对文学教育合法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