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30年来,高职教育在我国迅速发展,已成为我国大众化高等教育的主要支撑,占据着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因此高职教育的发展和人才培养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采用社会学的视角,根据社会适应性理论,结合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社会适应性的现状分析,提出了几点增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社会适应性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 人才培养 社会适应性
21世纪随着社会从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的转变,准职业人也如办学主体、企业主一样,需要更强的适应性、灵活性和创造性来应对社会需求和更广阔的全球市场变化。近30年来,高职教育在我国发展迅速,是我国大众化高等教育的主要支撑,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它是以服务为导向,以就业为宗旨,培养高等技术岗位型专门人才的教育。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转型,对人才的需求不仅越来越大,而且要求越来越高、规格越来越多样化。高职院校的毕业生进入社会后,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社会给予他们的认可和他们对社会适应性如何,是对他们的最好检验。据调查显示,总体上我国高职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并不令人满意,所以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上更应该充分注重学生对社会的适应性。
1 社会适应性的内涵和外延
“社会适应性”主要是采用社会学理论,起源于达尔文进化理论学说“适者生存”一词。它是指个体面对不断变化的环境尤其是社会环境,通过自我的努力和选择,包括调整自我并适应、利用和改造环境,来获得自我的生存与发展,实现自我与环境平衡,增强自我与社会互动的能力。人们对社会环境的适应,大体上分为消极适应和积极适应。任何社会环境中都存在着不利于个人成长的消极因素和有利于个人成长的积极因素。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应在客观环境中主动积极的调整自己与环境的不适应行为,增强自己在环境中的主动性和适应性,使自身得到更好的发展。正如著名学者冷余生、许剑对适应性的界定:不仅仅是“以变应变”消极的随着环境变化而变化,而且还要“以变促变”,我们要主动的改造环境,做驾驭生存环境的主人。人类要根据各自环境的变化和自身的条件、兴趣和特长等,注重选择的方式、方法、内容,克服人类习惯上的惰性,按照自身发展的要求,发挥优势,克服思想及行为习惯上的惰性,不断增强竞争能力,最后实现“适者生存”。
2 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社会适应性状况分析
我国高职教育从创办到发展,经历了起步、调整、制度化、大发展等几个探索和改革的阶段,这个过程也不断影响着我国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主动适应,在区域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中,高职教育满足了职业性人才的需求,促进了个体的发展,同时在主动适应的过程中也求得自身的发展,顺应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满足了人们想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二是被动适应,受传统观念影响,我们国家在政策、法规、制度等方面有很多不健全,缺乏指导和保障,使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不能有效地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和技术升级的需要,不能灵活的以变应变,促进毕业生的综合职业素质的“生长”,这样他们在迅速变化的职业岗位中处于不利的地位。总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适应社会需要,二是适应受教育者求职就业和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应主动调节其人才培养活动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和社会环境的变化。
目前,高职教育作为就业教育,均是在提倡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建立职业能力为本位的高职人才培养机制的办学路子,但是各个院校在如何灵活而有特色地根据地方经济发展需要,有效地进行校企合作,创新自己的办学模式,让学生具有更好的社会适用性,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上依然存在多种问题。一是培养目标不明确,存在偏颇,指导思想上重理论、轻实践,培养的人才不能很好的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对高素质岗位型人才的需要;二是培养模式过于刻板保守,学制与课程固定、上课时间与地点固定、课程内容形式与顺序固定,中、高职业教育缺乏有效的衔接,培养模式创新和特色办学更多的只停留于口号;三是培养途径过于单一,形式化,授课主要是以课堂培训为主,虽然越来越多院校打出工学结合、订单培养的牌子,但更多的流于形式,实践课程不足,不能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能力训练有效融合和更好的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
3 增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社会适应性的对策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状况客观的反映了我国高职人才培养与社会环境的互动上的不平衡状态。为了促使高职毕业生能更好的具有社会满意度和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使高职院校能更好的应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变化,增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本文根据社会适应性理论和国外知名高职教育模式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现状,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3.1 注重技能和职业能力的培养 “双元制”职业教育是世界上公认的职业教育强国——德国,特有并享誉全球的一种职业教育模式,主要是指学习者在企业里学习实际操作,同时平行在部分时间制职业学校里学习理论知识,这样学校教育和企业训练紧密结合起来。这种学校是校企联合办学,学校处于一种自我开放的状态,能有效地接受到企业和市场等外在环境的各种信息,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他们的求知欲、观察力、适应能力。同时这也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实习空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技能和职业适应能力的形成。我国的高职院校很多将本科院校的办学经验直接照搬到高职教育中来,使得偏离了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理论与实践比较严重的脱节。高职教育应根据一线职业岗位所要求的工作能力和必备的专业技能,设计不同的专业课程及相应的基础课程,培养模式强调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学、用一体化,突出实践教学,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根本目标。理论不求全面系统,够用为度,这与按学科体系进行教学的本科教育模式有很大不同。因此,增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促进毕业生职业适应能力的形成,发挥自我优势,增强自我的竞争能力以积极主动的应对不断变化的外在环境,可多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转变办学思想,调整办学定位。 3.2 紧跟社会的发展与产业结构的变化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必须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让每个学生都具有一定的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结合我国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设置课程的时候必须重视基础知识的奠定,比如基本的阅读、理解能力、外语交际能力等,如此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们会更有动力进行深入的学习;通过实践教学,高职教育应该了解市场需求和产业结构的变化,然后以此为导向做好相关的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规划,高校应该意识到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主体是用人单位,高校应该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调整自身的毕业生培养目标,只有这样高职院校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实现双方互利共赢。积极根据市场需求拓展专业方向,以人才培养质量立足市场需求和产业结构变化,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职业能力、职业道德,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紧跟社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变化。
3.3 增强职业院校师资队伍的建设 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专兼职教师结构不尽合理,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效果相对不高,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性的培养。同时,高职院校的教师主要是从社会各界招聘来的,其中大量是普通高校的毕业生,他们缺乏专业的教师资格培训和课堂理论教学经验,更缺少一线企业实战经验,这些教师进入学校执教后明显存在着理论水平很高,但是实践水平不足的问题,这样的老师是很难培养出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兼具的学生的。因此,增强职业院校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必要的,可以实行定期学习和实习制度,让教师先走进企业进行实习,使他们更好地掌握现代的职教理念,使他们既能够讲授专业理论课,也能够熟练运用实验实训设备,从而更好的培养出具有良好的职业综合素质和更强的社会适应性和社会竞争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廖智豪.基于素质模型的高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
[2]邓岳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校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的对接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
[3]崔清源.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
[4]赵雪莲.高职院校毕业论文(设计)指导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海南大学学报,2011(2).
[5]张永春、陈亚东.高职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改革研究与实践[J].辽宁高职学报,2011(10).
基金项目:西安翻译学院科研项目课题(项目编号:13B27)。本文系“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机制创新研究”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吴琼,女,满族,西安翻译学院诒华学院教研科,讲师,从事教育教学管理研究。
关键词:高职院校 人才培养 社会适应性
21世纪随着社会从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的转变,准职业人也如办学主体、企业主一样,需要更强的适应性、灵活性和创造性来应对社会需求和更广阔的全球市场变化。近30年来,高职教育在我国发展迅速,是我国大众化高等教育的主要支撑,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它是以服务为导向,以就业为宗旨,培养高等技术岗位型专门人才的教育。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转型,对人才的需求不仅越来越大,而且要求越来越高、规格越来越多样化。高职院校的毕业生进入社会后,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社会给予他们的认可和他们对社会适应性如何,是对他们的最好检验。据调查显示,总体上我国高职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并不令人满意,所以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上更应该充分注重学生对社会的适应性。
1 社会适应性的内涵和外延
“社会适应性”主要是采用社会学理论,起源于达尔文进化理论学说“适者生存”一词。它是指个体面对不断变化的环境尤其是社会环境,通过自我的努力和选择,包括调整自我并适应、利用和改造环境,来获得自我的生存与发展,实现自我与环境平衡,增强自我与社会互动的能力。人们对社会环境的适应,大体上分为消极适应和积极适应。任何社会环境中都存在着不利于个人成长的消极因素和有利于个人成长的积极因素。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应在客观环境中主动积极的调整自己与环境的不适应行为,增强自己在环境中的主动性和适应性,使自身得到更好的发展。正如著名学者冷余生、许剑对适应性的界定:不仅仅是“以变应变”消极的随着环境变化而变化,而且还要“以变促变”,我们要主动的改造环境,做驾驭生存环境的主人。人类要根据各自环境的变化和自身的条件、兴趣和特长等,注重选择的方式、方法、内容,克服人类习惯上的惰性,按照自身发展的要求,发挥优势,克服思想及行为习惯上的惰性,不断增强竞争能力,最后实现“适者生存”。
2 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社会适应性状况分析
我国高职教育从创办到发展,经历了起步、调整、制度化、大发展等几个探索和改革的阶段,这个过程也不断影响着我国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主动适应,在区域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中,高职教育满足了职业性人才的需求,促进了个体的发展,同时在主动适应的过程中也求得自身的发展,顺应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满足了人们想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二是被动适应,受传统观念影响,我们国家在政策、法规、制度等方面有很多不健全,缺乏指导和保障,使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不能有效地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和技术升级的需要,不能灵活的以变应变,促进毕业生的综合职业素质的“生长”,这样他们在迅速变化的职业岗位中处于不利的地位。总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适应社会需要,二是适应受教育者求职就业和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应主动调节其人才培养活动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和社会环境的变化。
目前,高职教育作为就业教育,均是在提倡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建立职业能力为本位的高职人才培养机制的办学路子,但是各个院校在如何灵活而有特色地根据地方经济发展需要,有效地进行校企合作,创新自己的办学模式,让学生具有更好的社会适用性,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上依然存在多种问题。一是培养目标不明确,存在偏颇,指导思想上重理论、轻实践,培养的人才不能很好的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对高素质岗位型人才的需要;二是培养模式过于刻板保守,学制与课程固定、上课时间与地点固定、课程内容形式与顺序固定,中、高职业教育缺乏有效的衔接,培养模式创新和特色办学更多的只停留于口号;三是培养途径过于单一,形式化,授课主要是以课堂培训为主,虽然越来越多院校打出工学结合、订单培养的牌子,但更多的流于形式,实践课程不足,不能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能力训练有效融合和更好的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
3 增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社会适应性的对策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状况客观的反映了我国高职人才培养与社会环境的互动上的不平衡状态。为了促使高职毕业生能更好的具有社会满意度和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使高职院校能更好的应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变化,增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本文根据社会适应性理论和国外知名高职教育模式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现状,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3.1 注重技能和职业能力的培养 “双元制”职业教育是世界上公认的职业教育强国——德国,特有并享誉全球的一种职业教育模式,主要是指学习者在企业里学习实际操作,同时平行在部分时间制职业学校里学习理论知识,这样学校教育和企业训练紧密结合起来。这种学校是校企联合办学,学校处于一种自我开放的状态,能有效地接受到企业和市场等外在环境的各种信息,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他们的求知欲、观察力、适应能力。同时这也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实习空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技能和职业适应能力的形成。我国的高职院校很多将本科院校的办学经验直接照搬到高职教育中来,使得偏离了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理论与实践比较严重的脱节。高职教育应根据一线职业岗位所要求的工作能力和必备的专业技能,设计不同的专业课程及相应的基础课程,培养模式强调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学、用一体化,突出实践教学,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根本目标。理论不求全面系统,够用为度,这与按学科体系进行教学的本科教育模式有很大不同。因此,增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促进毕业生职业适应能力的形成,发挥自我优势,增强自我的竞争能力以积极主动的应对不断变化的外在环境,可多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转变办学思想,调整办学定位。 3.2 紧跟社会的发展与产业结构的变化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必须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让每个学生都具有一定的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结合我国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设置课程的时候必须重视基础知识的奠定,比如基本的阅读、理解能力、外语交际能力等,如此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们会更有动力进行深入的学习;通过实践教学,高职教育应该了解市场需求和产业结构的变化,然后以此为导向做好相关的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规划,高校应该意识到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主体是用人单位,高校应该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调整自身的毕业生培养目标,只有这样高职院校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实现双方互利共赢。积极根据市场需求拓展专业方向,以人才培养质量立足市场需求和产业结构变化,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职业能力、职业道德,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紧跟社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变化。
3.3 增强职业院校师资队伍的建设 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专兼职教师结构不尽合理,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效果相对不高,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性的培养。同时,高职院校的教师主要是从社会各界招聘来的,其中大量是普通高校的毕业生,他们缺乏专业的教师资格培训和课堂理论教学经验,更缺少一线企业实战经验,这些教师进入学校执教后明显存在着理论水平很高,但是实践水平不足的问题,这样的老师是很难培养出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兼具的学生的。因此,增强职业院校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必要的,可以实行定期学习和实习制度,让教师先走进企业进行实习,使他们更好地掌握现代的职教理念,使他们既能够讲授专业理论课,也能够熟练运用实验实训设备,从而更好的培养出具有良好的职业综合素质和更强的社会适应性和社会竞争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廖智豪.基于素质模型的高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
[2]邓岳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校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的对接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
[3]崔清源.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
[4]赵雪莲.高职院校毕业论文(设计)指导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海南大学学报,2011(2).
[5]张永春、陈亚东.高职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改革研究与实践[J].辽宁高职学报,2011(10).
基金项目:西安翻译学院科研项目课题(项目编号:13B27)。本文系“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机制创新研究”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吴琼,女,满族,西安翻译学院诒华学院教研科,讲师,从事教育教学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