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背景
杭州英特外国语学校在九年级上学期末即举行分流考试,杭外和英特分别录取后,英特直升生单独编班,进行初中升高中的衔接教育。该校英语教学采取小班化教育,此案例所取班级为九年级某班学生,小班人数为24人。班内采取小组学习方式,有4人小组共6组。
案例描述
英特九年级下的第一次英语阶段考试后,我认真检查了每位学生的答题情况,分析了各题的错误率,细致诊断了学生的解答,并进行了统计,课前做好了准备。上课后我首先宣布了考试的基本情况,最高分、优秀率,及格率以及各分数段的人数,表达了“考试不尽人意,同学们都有很大的发挥空间,但是很多人都没有做到”的想法。在给出所有题目的正确答案后,根据事先统计的结果,针对学生错的多的题目逐一进行了细致的讲解。然而,课堂的效果并不好,学生在课堂上给出的反馈比较少,没有以前试卷讲评课上的“两眼发光”“我要知道这道题为什么错了”“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而是沉闷无声。更为严重的是课后的试卷订正里几乎每个人都有错误,更有甚者错好几道,这说明课上他们听课的效果非常差,既无课堂的活跃性,也无效率。
那么对这些大部分时间在传统教育模式下学习,头上一直悬着“升学”这把剑的同学来说,如何在没有升学压力后保持对测试评价的重视,以及如何有效利用测试评价掌控自己的学习呢?也就是说如何让学生保持对英语笔试的重视,并认真对待试卷分析课呢?笔者进行了思考和尝试。
尝试一:转眼到了期中考试,针对阶段测试试卷分析课出现的问题,我在考试结束后即对试卷进行了分块,并让6个小组根据自己组同学的特长各自认领了自己组擅长的任务。各小组任务分配如下:
考试后的英语作业首先是研读试卷,自己查阅资料解决部分问题,将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勾出。各小组讨论出所负责部分的答案并研读试卷,准备第二天的试卷评析。
第二天的英语课前,各组组长到教师处与参考答案核对。台下学生的情绪有些莫名的高涨。上课后,教师在做了简单的分数通报和试卷总体评价后将剩下的时间交给了学生。C组两位听力高分同学在报了正确答案后,像老师一样问同学们哪几个题有疑问,然后他们针对那几个题目分角色还原了部分听力题的大意,解决了部分学生因考试时间紧,听力来不及思考的问题。针对排序题,第三位同学(排序题全对)向大家解释了自己做题时抓出的表示事件顺序的词 “then,later”,以及前后关联词“teacher”等。在C组讲解的过程中,同学们有问题以及不同的意见时,随时打断正在讲解的同学,其他同学也会帮忙回答问题。B组同学在讲解单选时讲出了自己做题时的思路,详细讲解了自己为什么不选混淆项的原因。D组同学在讲解完型填空时直接先用中文讲了篇章的大意,马上有同学说,“天哪,我直接理解反了”。接下来的试卷讲评在同学们的欢声笑语中顺畅进行,并在下课铃响3分钟之前圆满结束。
在发稿之前,笔者在下一届学生实施“小组分工合讲评试卷”方法后,进行了适当的情感引导。即在试卷讲评课后的试卷订正作业时,增加“感谢角”,在每个题目的订正后备注出“是××同学的讲解帮助我解决了这个问题”。
案例分析
英特九年级的学生在升学的压力骤减之后,学生思想上处于一个迷茫期,而在学习上,就体现为缺乏斗志,上课听讲状态差。在平时的英语课上,因为有内容和话题的吸引,他们还能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可是,到了对他们来说已经“没有意义”的阶段测试后,平时的书面功底不深导致的分数不如意,自我的期望值与实际分数的差距都会让他们处在沮丧以及对试卷的不满厌弃情绪中。这时教师主导的试卷讲评课以及教师不由自主表达出来“你应该考的更好的,怎么才考成这样”的气息更会让他们陷入情绪中不能自拔,更别说积极、客观地评价试卷,让试卷起到检测所学后指导“查漏补缺”的功能了。但课堂上我们让学生作为主讲后首先就避免了教师评价对学生的负面作用。其次,学生的做题思路往往是一样的,教师的思维层面和讲解思路往往与学生难以产生共鸣。最后,学生做主讲后,同学们比较敢于发问,不会有拘束感,对于试卷讲评课尤为合适。
实际上,西方学者以三种职业——农夫、医生、教师来说明教育的特性,亦即教育是一种“需要合作才能产生效果”的工作。农夫再怎么努力耕田,也不一定有收成,除非有上天的合作,让气候风调雨顺;医生的医术再怎么高明,也需要病人的身体有复原的能力来配合,否则即使华佗再世,对病入膏肓的人也无可奈何;教师则需要学生的合作,无论教师再怎么费心教导,如果学生不愿认真学习,那么教育也不会有效果。
生本教育倡导者郭思乐教授指出:“学生是教学过程的终端,是教育的主体。我们所有的教育都要以激发学生自身动力为主旨。”教师要给学生的是钥匙,让他去开动自身的动力系统,而不是像故事里讲的那个老人,“买辆车,不懂怎么开,只好雇了匹马来拉它”。传统的师本教育认为作为学生,主要的任务就是聆听间接知识。而生本理念认为,我们应该采取激发模式,从灌输者走向引导者。于是,学生学习的巨大能量就被利用和发挥出来了。
作为教师,把更多的权利放给学生,多为学生创造一些他们唱主角的机会吧!
杭州英特外国语学校在九年级上学期末即举行分流考试,杭外和英特分别录取后,英特直升生单独编班,进行初中升高中的衔接教育。该校英语教学采取小班化教育,此案例所取班级为九年级某班学生,小班人数为24人。班内采取小组学习方式,有4人小组共6组。
案例描述
英特九年级下的第一次英语阶段考试后,我认真检查了每位学生的答题情况,分析了各题的错误率,细致诊断了学生的解答,并进行了统计,课前做好了准备。上课后我首先宣布了考试的基本情况,最高分、优秀率,及格率以及各分数段的人数,表达了“考试不尽人意,同学们都有很大的发挥空间,但是很多人都没有做到”的想法。在给出所有题目的正确答案后,根据事先统计的结果,针对学生错的多的题目逐一进行了细致的讲解。然而,课堂的效果并不好,学生在课堂上给出的反馈比较少,没有以前试卷讲评课上的“两眼发光”“我要知道这道题为什么错了”“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而是沉闷无声。更为严重的是课后的试卷订正里几乎每个人都有错误,更有甚者错好几道,这说明课上他们听课的效果非常差,既无课堂的活跃性,也无效率。
那么对这些大部分时间在传统教育模式下学习,头上一直悬着“升学”这把剑的同学来说,如何在没有升学压力后保持对测试评价的重视,以及如何有效利用测试评价掌控自己的学习呢?也就是说如何让学生保持对英语笔试的重视,并认真对待试卷分析课呢?笔者进行了思考和尝试。
尝试一:转眼到了期中考试,针对阶段测试试卷分析课出现的问题,我在考试结束后即对试卷进行了分块,并让6个小组根据自己组同学的特长各自认领了自己组擅长的任务。各小组任务分配如下:
考试后的英语作业首先是研读试卷,自己查阅资料解决部分问题,将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勾出。各小组讨论出所负责部分的答案并研读试卷,准备第二天的试卷评析。
第二天的英语课前,各组组长到教师处与参考答案核对。台下学生的情绪有些莫名的高涨。上课后,教师在做了简单的分数通报和试卷总体评价后将剩下的时间交给了学生。C组两位听力高分同学在报了正确答案后,像老师一样问同学们哪几个题有疑问,然后他们针对那几个题目分角色还原了部分听力题的大意,解决了部分学生因考试时间紧,听力来不及思考的问题。针对排序题,第三位同学(排序题全对)向大家解释了自己做题时抓出的表示事件顺序的词 “then,later”,以及前后关联词“teacher”等。在C组讲解的过程中,同学们有问题以及不同的意见时,随时打断正在讲解的同学,其他同学也会帮忙回答问题。B组同学在讲解单选时讲出了自己做题时的思路,详细讲解了自己为什么不选混淆项的原因。D组同学在讲解完型填空时直接先用中文讲了篇章的大意,马上有同学说,“天哪,我直接理解反了”。接下来的试卷讲评在同学们的欢声笑语中顺畅进行,并在下课铃响3分钟之前圆满结束。
在发稿之前,笔者在下一届学生实施“小组分工合讲评试卷”方法后,进行了适当的情感引导。即在试卷讲评课后的试卷订正作业时,增加“感谢角”,在每个题目的订正后备注出“是××同学的讲解帮助我解决了这个问题”。
案例分析
英特九年级的学生在升学的压力骤减之后,学生思想上处于一个迷茫期,而在学习上,就体现为缺乏斗志,上课听讲状态差。在平时的英语课上,因为有内容和话题的吸引,他们还能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可是,到了对他们来说已经“没有意义”的阶段测试后,平时的书面功底不深导致的分数不如意,自我的期望值与实际分数的差距都会让他们处在沮丧以及对试卷的不满厌弃情绪中。这时教师主导的试卷讲评课以及教师不由自主表达出来“你应该考的更好的,怎么才考成这样”的气息更会让他们陷入情绪中不能自拔,更别说积极、客观地评价试卷,让试卷起到检测所学后指导“查漏补缺”的功能了。但课堂上我们让学生作为主讲后首先就避免了教师评价对学生的负面作用。其次,学生的做题思路往往是一样的,教师的思维层面和讲解思路往往与学生难以产生共鸣。最后,学生做主讲后,同学们比较敢于发问,不会有拘束感,对于试卷讲评课尤为合适。
实际上,西方学者以三种职业——农夫、医生、教师来说明教育的特性,亦即教育是一种“需要合作才能产生效果”的工作。农夫再怎么努力耕田,也不一定有收成,除非有上天的合作,让气候风调雨顺;医生的医术再怎么高明,也需要病人的身体有复原的能力来配合,否则即使华佗再世,对病入膏肓的人也无可奈何;教师则需要学生的合作,无论教师再怎么费心教导,如果学生不愿认真学习,那么教育也不会有效果。
生本教育倡导者郭思乐教授指出:“学生是教学过程的终端,是教育的主体。我们所有的教育都要以激发学生自身动力为主旨。”教师要给学生的是钥匙,让他去开动自身的动力系统,而不是像故事里讲的那个老人,“买辆车,不懂怎么开,只好雇了匹马来拉它”。传统的师本教育认为作为学生,主要的任务就是聆听间接知识。而生本理念认为,我们应该采取激发模式,从灌输者走向引导者。于是,学生学习的巨大能量就被利用和发挥出来了。
作为教师,把更多的权利放给学生,多为学生创造一些他们唱主角的机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