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对晚明绘画,黄宾虹提出“启祯诸贤”说,充分肯定了某些名不见经传的画家。综观黄宾虹著述,本文结合与“启祯诸贤”说休戚相关的“道咸诸贤”说,试从笔墨特征和人格特征这两个方面,来探讨这一不同流俗之见,从而揭示该学说的历史意义及价值。
关键词:启祯诸贤 古法 人品
中图分类号:J519 文献标识码:A
在绘画史观上,黄宾虹不乏不同流俗之见,例如他盛赞清道光、咸丰以来受金石学发展影响的金石画派及其代表画家,称之为“道咸画学中兴”。对此,学术界已多有方家研究。另外一个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是,尽管黄宾虹经常批评明代绘画,却又不断推崇以邹之麟、恽向等人为代表的“启祯诸贤”,并将“启祯诸贤”与“道咸中兴”乃至“宋元诸贤”相提并论,互为印证。比较“道咸中兴”说,我们对“启祯诸贤”说的研究显然是单薄了许多。
一 关于“启祯诸贤”的笔墨特征
对古人画,黄宾虹认为:“明代枯硬,清朝浮薄,宋、元画中求其笔力遒劲、刚柔得中者亦复无多。”他对宋元绘画尤其是董巨和元四家仰慕备至,对明清绘画则贬多褒少,那么他又为什么先后提出明“启祯诸贤”说和清“道咸中兴”说呢?“启祯诸贤”对“道咸诸贤”乃至黄宾虹的绘画史观及绘画特点有什么影响呢?
关于“启祯诸贤”的主要代表画家,见之于黄宾虹文中的主要有黄道周、倪元璐、邹之麟、恽向、傅山、王铎、僧渐江、李流芳、程嘉燧、笪重光、朱彝尊、程邃、龚贤、项德新、项圣谟、郑 、祁彪佳、祁豸佳、徐枋等人。这些人有的以画得名,有的以书得名,有的史籍可查,有的名不见经传,这一点和“道咸画学中兴”的那些代表人物何其相似。其中为黄宾虹大加推崇并直接师法的,则主要是龚贤、邹之麟、恽向等人。
明启、祯间,士夫画者,不让元季诸贤。
——《自题山水》
古法胜明贤,然明贤在启、祯间,所画亦有不朽千古也。——《黄宾虹画语录》
天启、崇祯之际,名家辈起,要以常州画派邹臣虎、恽香山为第一流。歙之李长蘅、程孟阳,可与抗衡。
——《与郑拙庐书》
明代启、祯,清之道、咸,邹衣白、恽本初以笔胜,包慎伯、赵 叔以墨胜;所画山水,实驾古人而上之。
——《自题山水》
有龚半千、石 、恽香山,皆粗墨涩暗,以名成家,谓之浑厚华滋,不以细谨为事,即俟斋、祁豸佳诸名家,皆古拙不入时好,在当时为世俗所唾骂。——《与傅雷》
在师承上,“启祯诸贤”和“道咸诸贤”一样也是多以董巨和元四家为师。在黄宾虹看来,“启祯诸贤”的艺术成就不仅不让“道咸诸贤”,甚至还不让“元季诸贤”而驾古人之上。这一观点不仅在当时,就是现在恐怕也很难得到界内广泛的认同,因为从“启祯诸贤”的主要代表画家来看,除了龚贤、项圣谟、萧云从等屈指可数的几个人,余者在传统画史上都没有占据什么重要的位置,不消说为其着重推介的邹之麟、恽向,即使是龚贤、僧渐江、项圣谟、萧云从等为传统画史所认同的大师,在艺术成就上是否可以说不让“元季诸贤”甚至驾古人之上,也很难盖棺定论。可见黄宾虹的这一观点应该是非主流的,这也是“启祯诸贤”说一直得不到学界广泛重视的原因之一。那么黄宾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见地呢?他提出“启祯诸贤”说的目的是什么呢?
同推崇“道咸中兴”的诸贤一样,黄宾虹在推崇“启祯诸贤”的时候也总是以批评董其昌、浙派、吴门画派以及后来的清初四王、石涛、八大、扬州八怪等人为前提的,辑录几条为证:
明初吴伟、张路、蒋诩、郭清狂之流学马远,称野狐禅;虽至文、沈、倪(倪元璐)、黄(黄道周)犹不足;及启、祯诸贤,力追北宋,始得其笔法。——《与郑轶甫书》
董玄宰聪明学力不为不深,但是力量薄弱,不能若李长蘅、邹臣虎、傅青主、王觉斯诸人,然有开必先。明季画家,不让元季。——《与友人书》
元人笔苍墨润,兼取唐宋之长。至明隆万,非入枯硬,即流柔靡。吴门、华亭皆有习气。启、祯之间,多所振发。如邹衣白、恽本初之用墨,即董巨真传矣。”——《题画山水》
所惜倪、黄而后,吴门、云间、金陵、娄东诸派,渐即甜熟,取媚时好,古法沦之,不克自振。而惟昆陵邹衣白、恽香山为得大痴之神,新安僧渐江、汪无瑞为得云林之逸。
——《画谈》
欧洲近来研究中国画者不取四王,以其甜而近于市井;不取石涛、八大,以其悍而近于江湖,其见识不可谓不高。——《与朱砚英》
黄宾虹反对董其昌、四王等人,表面上来看是反对他们或枯硬或柔靡、或市井或江湖的绘画风格,深层的目的在于他看到明清两季摹古、仿古之风日盛,导致了“古法沦之”,从而力图恢复“古法”。由于“革命”的对象相同,我们是否可以提出这样一种假设:“启祯诸贤”与“道咸诸贤”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必然的联系,也即在二者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共性?“道咸中兴”的一个重要意义在于“以金石入书,以书法入画”,从而克服并改变了明清绘画的某些弊病,那么“启祯诸贤”的意义在于什么呢?
黄宾虹崇尚古法,推重宋元,尤倾心董、巨和元四家,那么他眼里的古法是什么呢?黄宾虹继承了前人的“书画同源”之说,认为书法即古画法,也即宋元人所坚持的“以书入画”的原则。书法是画法之源,而金石文字是书法之源,所以黄宾虹认为:“书画既是同源,最高层当以金石文字为根据。”那么他学习宋元的途径是什么呢,就是以明人作品入手,而后直追北宋而结于元人。可以说,明人的作品是他进入宋元的一把钥匙或一条捷径。例如在明人作品中他学习最多的邹之麟和恽向,就被他认为不仅得“董巨真传”,还得“大痴之神”。
我们知道,“道咸诸贤”的“革命”是以金石碑碣之学入书入画,而明天启、崇祯之际金石碑碣之学尚未兴盛,所以“启祯诸贤”的“以书入画”应该还是以魏晋唐宋的帖学为主,《明画录》卷五就记载恽向“运笔处,悉以草圣书法相通”,黄道周真、草、隶自成一家,从其书论中可以看出他对魏晋书法较为倾心,尤钟情于钟繇、索靖等人的古朴书风,黄宾虹本人对邹之麟和恽向也有“邹衣白笔折钗股,恽香山墨滋藤肤”的评论。
据此我们是否可以这样推论,发生于清道光、咸丰期间的以金石碑碣入书入画的“革命”,早在晚明天启、崇祯年间就已经萌芽了,只不过那时候金石碑学还未兴起,还没有明确的提出“以金石入书入画”,而是在书法上力图恢复魏晋六朝乃至唐宋的“古法”,在绘画上坚持宋元诸贤的“以书入画”,这种书风与画风显然迥然不同于董其昌、浙派、吴门画派以及清初的四王、石涛、八大等人,为后来的“道咸中兴”的画家们奠定了学理和实践基础,所以“启祯诸贤”应该是“道咸画学中兴”的前夜。
换言之,在黄宾虹的绘画史观里,“以金石入书,以书法入画”的那场“革命”应该是始于“启祯诸贤”而兴于“道咸诸贤”,惟此才能在宋元诸贤与道咸诸贤之间,架起一座联系的桥梁,使三者一脉相承。而以邹之麟、恽向等人为代表的“启祯诸贤”以作书之笔入画,骨力圆劲,浑厚华滋,既继承了宋元诸贤的优秀传统,又克服了明画“枯硬、柔靡、习气”等弊病而直追宋元,这无疑使较为暗淡的明季画坛现出了一缕曙光,故此黄宾虹认为“明启、祯间,士夫画者,不让元季诸贤”,并将“启祯诸贤”与“道咸诸贤”相提并论,认为“明代启、祯,清之道、咸,邹衣白、恽本初以笔胜,包慎伯、赵
叔以墨胜;所画山水,实驾古人而上之”。
二 关于“启祯诸贤”的人格特征
而除了笔墨等绘画技巧的学习,黄宾虹从人格上也倾心于“启祯诸贤”。
在《古画微》中黄宾虹将“启祯诸贤”大体分为三类。一类是节义名公,如黄道周、倪元璐、祁彪佳、祁豸佳等人,《明史》卷二百五十五记黄道周“以文章风节高天下”,后抗清失败而殉国,卷二百六十五记倪元璐“李自成陷京师……取帛自缢而死。”一类是隐逸高人,如傅山、邹之麟、恽向、程邃、徐枋等人,《清史稿》卷五百一对傅山、徐枋的隐居不仕有记载,邹之麟明亡后归还乡里,恽向在明崇祯间举“贤良方正,授中书舍人,不拜。”另一类是缙绅巨公,如王铎等人。余者归属不一。事实上“启祯诸贤”主要由明遗民构成,不只邹之麟、恽向、李流芳等人,其他如龚贤、项圣谟、戴本孝、萧云从、僧渐江等人也都誓死不与清庭合作而终身不仕,都可以归属隐逸高人之列。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董其昌、四王、石涛等人。董其昌在书画史上虽然影响至深,但据明人曹家驹所撰《说梦》以及民间《民抄董宦事实》等史料记载,董其昌不仅在官场上善于明哲保身,还鱼肉百姓,作恶多端,以致民间有“若要柴米强,先杀董其昌”之说,人人争诛之。四王中的王时敏世代受明朝大恩,本人也官居要职,却清兵一到就出城迎降,子孙都在清庭做高官。石涛也曾忘记了自己是明朝宗室,以诗、画向清人称臣,碰了一鼻子灰后才开始绝交达官显贵。虽然我们今天不能一味以封建社会的伦理纲常来褒贬前人,但这些史实的确可以从某一个侧面反映出一些前人的品格高下。
关于人品与书画的关系,前人已多有论述,如文徵明认为“人品不高,用墨无法”,黄宾虹继承前人之说而有所阐发,认为“画品之高,根于人品”、“画之优劣,关于人品”。
在著述中,黄宾虹经常强调人格的重要性。人格是什么呢,在黄宾虹看来,人格就是民族精神,而中国的民族精神最为核心的内容是什么呢,就是反功利的精神理念。有学者认为,先秦的“君子”之学与“士人”文化,以至后来的“文人”文化无不贯穿着一股气脉,“道”与“义”,也即对现实功利的超越性价值信仰。在多篇著作中,黄宾虹对民族精神及“道”均有精辟的理解和阐发。
中国画的传统与中国文化的传统精神是互为表里的,这一点是为诸多画家与学者所认同的,例如傅抱石先生就认为:“中国绘画是中国民族精神的最大表白”。对此,黄宾虹说得更加直白:“画有民族性,无时代性。虽因时代改变外貌,而精神不移。今非注重笔墨,即民族精神之丧失……”笔墨蕴涵着民族精神,所以笔墨同样具有人格象征意义,应该是非功利的甚至超功利的。
此外,黄宾虹还崇尚“内美”,认为“外美之金碧丹青,徒启人骄奢淫佚之思;内美则平时修养于身心,而无一毫之私欲。”广义地讲,除了可以作为艺术评价标准,“内美”与“外美”同样具有人格评价标准的意义。以此标准来看,吴门画派、董其昌、四王以及石涛、扬州八怪之流,抛开个人人品,单纯从其所从事的艺术活动的功用及目的来看,他们或以画取悦权贵,或以画货殖世俗,不只在笔墨上为黄宾虹所批判,在艺术品格上亦不符合黄宾虹高标的要求。而惟有像恽向、邹之麟、傅山、徐枋等这一类的隐逸高人或黄道周、倪元璐、祁彪佳等这一类的节义名公才是“内美”的,人品和书品、画品俱都高尚。
从艺术创作的需要出发,黄宾虹在内心里是渴慕隐逸高人生活的,认为“夫惟高士遁荒,握笔皆有尘外之想,因之用笔生,用力拙,善藏其器,惟恐以画名。”反之若“营营世念,澡雪未尽,即日对丘壑,日摹妙迹,到头只与圬墁之工争巧拙于毫厘。急于沽名嗜欲,其胸襟必不能宽广,又安得有超逸之笔墨哉?”隐逸高人不仅可以饱游沃看名山大川而使胸中有块垒,还可以不受俗念所累而得“超逸之笔墨”。故此黄宾虹说:“印度国王,于其画者,每年给俸畀之,甚且免其地租,使得专心于艺术,不以富贵利禄分其心。正如悟道之高僧,避世之隐士,故其技有独到,而为古今所共仰。”黄宾虹这种理想化了的艺术生活,除了深受传统的道、释思想影响,恐怕也与其一生的坎坷际遇不无关系。
我们由此可以得出结论,人品或许不是黄宾虹推介“启祯诸贤”乃至“道咸诸贤”、“宋元诸贤”的最主要原因,却是他所铸就的艺术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 黄宾虹:《黄宾虹自述》,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
[2] 卢辅圣:《中国书画全书》,上海书画出版社,1996年。
[3] 张廷玉:《明史》,中华书局,1974年。
作者简介:王福新,男,1971—,辽宁省抚顺市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中国画创作、艺术理论及教育理论,工作单位:北华大学美术学院。
关键词:启祯诸贤 古法 人品
中图分类号:J519 文献标识码:A
在绘画史观上,黄宾虹不乏不同流俗之见,例如他盛赞清道光、咸丰以来受金石学发展影响的金石画派及其代表画家,称之为“道咸画学中兴”。对此,学术界已多有方家研究。另外一个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是,尽管黄宾虹经常批评明代绘画,却又不断推崇以邹之麟、恽向等人为代表的“启祯诸贤”,并将“启祯诸贤”与“道咸中兴”乃至“宋元诸贤”相提并论,互为印证。比较“道咸中兴”说,我们对“启祯诸贤”说的研究显然是单薄了许多。
一 关于“启祯诸贤”的笔墨特征
对古人画,黄宾虹认为:“明代枯硬,清朝浮薄,宋、元画中求其笔力遒劲、刚柔得中者亦复无多。”他对宋元绘画尤其是董巨和元四家仰慕备至,对明清绘画则贬多褒少,那么他又为什么先后提出明“启祯诸贤”说和清“道咸中兴”说呢?“启祯诸贤”对“道咸诸贤”乃至黄宾虹的绘画史观及绘画特点有什么影响呢?
关于“启祯诸贤”的主要代表画家,见之于黄宾虹文中的主要有黄道周、倪元璐、邹之麟、恽向、傅山、王铎、僧渐江、李流芳、程嘉燧、笪重光、朱彝尊、程邃、龚贤、项德新、项圣谟、郑 、祁彪佳、祁豸佳、徐枋等人。这些人有的以画得名,有的以书得名,有的史籍可查,有的名不见经传,这一点和“道咸画学中兴”的那些代表人物何其相似。其中为黄宾虹大加推崇并直接师法的,则主要是龚贤、邹之麟、恽向等人。
明启、祯间,士夫画者,不让元季诸贤。
——《自题山水》
古法胜明贤,然明贤在启、祯间,所画亦有不朽千古也。——《黄宾虹画语录》
天启、崇祯之际,名家辈起,要以常州画派邹臣虎、恽香山为第一流。歙之李长蘅、程孟阳,可与抗衡。
——《与郑拙庐书》
明代启、祯,清之道、咸,邹衣白、恽本初以笔胜,包慎伯、赵 叔以墨胜;所画山水,实驾古人而上之。
——《自题山水》
有龚半千、石 、恽香山,皆粗墨涩暗,以名成家,谓之浑厚华滋,不以细谨为事,即俟斋、祁豸佳诸名家,皆古拙不入时好,在当时为世俗所唾骂。——《与傅雷》
在师承上,“启祯诸贤”和“道咸诸贤”一样也是多以董巨和元四家为师。在黄宾虹看来,“启祯诸贤”的艺术成就不仅不让“道咸诸贤”,甚至还不让“元季诸贤”而驾古人之上。这一观点不仅在当时,就是现在恐怕也很难得到界内广泛的认同,因为从“启祯诸贤”的主要代表画家来看,除了龚贤、项圣谟、萧云从等屈指可数的几个人,余者在传统画史上都没有占据什么重要的位置,不消说为其着重推介的邹之麟、恽向,即使是龚贤、僧渐江、项圣谟、萧云从等为传统画史所认同的大师,在艺术成就上是否可以说不让“元季诸贤”甚至驾古人之上,也很难盖棺定论。可见黄宾虹的这一观点应该是非主流的,这也是“启祯诸贤”说一直得不到学界广泛重视的原因之一。那么黄宾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见地呢?他提出“启祯诸贤”说的目的是什么呢?
同推崇“道咸中兴”的诸贤一样,黄宾虹在推崇“启祯诸贤”的时候也总是以批评董其昌、浙派、吴门画派以及后来的清初四王、石涛、八大、扬州八怪等人为前提的,辑录几条为证:
明初吴伟、张路、蒋诩、郭清狂之流学马远,称野狐禅;虽至文、沈、倪(倪元璐)、黄(黄道周)犹不足;及启、祯诸贤,力追北宋,始得其笔法。——《与郑轶甫书》
董玄宰聪明学力不为不深,但是力量薄弱,不能若李长蘅、邹臣虎、傅青主、王觉斯诸人,然有开必先。明季画家,不让元季。——《与友人书》
元人笔苍墨润,兼取唐宋之长。至明隆万,非入枯硬,即流柔靡。吴门、华亭皆有习气。启、祯之间,多所振发。如邹衣白、恽本初之用墨,即董巨真传矣。”——《题画山水》
所惜倪、黄而后,吴门、云间、金陵、娄东诸派,渐即甜熟,取媚时好,古法沦之,不克自振。而惟昆陵邹衣白、恽香山为得大痴之神,新安僧渐江、汪无瑞为得云林之逸。
——《画谈》
欧洲近来研究中国画者不取四王,以其甜而近于市井;不取石涛、八大,以其悍而近于江湖,其见识不可谓不高。——《与朱砚英》
黄宾虹反对董其昌、四王等人,表面上来看是反对他们或枯硬或柔靡、或市井或江湖的绘画风格,深层的目的在于他看到明清两季摹古、仿古之风日盛,导致了“古法沦之”,从而力图恢复“古法”。由于“革命”的对象相同,我们是否可以提出这样一种假设:“启祯诸贤”与“道咸诸贤”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必然的联系,也即在二者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共性?“道咸中兴”的一个重要意义在于“以金石入书,以书法入画”,从而克服并改变了明清绘画的某些弊病,那么“启祯诸贤”的意义在于什么呢?
黄宾虹崇尚古法,推重宋元,尤倾心董、巨和元四家,那么他眼里的古法是什么呢?黄宾虹继承了前人的“书画同源”之说,认为书法即古画法,也即宋元人所坚持的“以书入画”的原则。书法是画法之源,而金石文字是书法之源,所以黄宾虹认为:“书画既是同源,最高层当以金石文字为根据。”那么他学习宋元的途径是什么呢,就是以明人作品入手,而后直追北宋而结于元人。可以说,明人的作品是他进入宋元的一把钥匙或一条捷径。例如在明人作品中他学习最多的邹之麟和恽向,就被他认为不仅得“董巨真传”,还得“大痴之神”。
我们知道,“道咸诸贤”的“革命”是以金石碑碣之学入书入画,而明天启、崇祯之际金石碑碣之学尚未兴盛,所以“启祯诸贤”的“以书入画”应该还是以魏晋唐宋的帖学为主,《明画录》卷五就记载恽向“运笔处,悉以草圣书法相通”,黄道周真、草、隶自成一家,从其书论中可以看出他对魏晋书法较为倾心,尤钟情于钟繇、索靖等人的古朴书风,黄宾虹本人对邹之麟和恽向也有“邹衣白笔折钗股,恽香山墨滋藤肤”的评论。
据此我们是否可以这样推论,发生于清道光、咸丰期间的以金石碑碣入书入画的“革命”,早在晚明天启、崇祯年间就已经萌芽了,只不过那时候金石碑学还未兴起,还没有明确的提出“以金石入书入画”,而是在书法上力图恢复魏晋六朝乃至唐宋的“古法”,在绘画上坚持宋元诸贤的“以书入画”,这种书风与画风显然迥然不同于董其昌、浙派、吴门画派以及清初的四王、石涛、八大等人,为后来的“道咸中兴”的画家们奠定了学理和实践基础,所以“启祯诸贤”应该是“道咸画学中兴”的前夜。
换言之,在黄宾虹的绘画史观里,“以金石入书,以书法入画”的那场“革命”应该是始于“启祯诸贤”而兴于“道咸诸贤”,惟此才能在宋元诸贤与道咸诸贤之间,架起一座联系的桥梁,使三者一脉相承。而以邹之麟、恽向等人为代表的“启祯诸贤”以作书之笔入画,骨力圆劲,浑厚华滋,既继承了宋元诸贤的优秀传统,又克服了明画“枯硬、柔靡、习气”等弊病而直追宋元,这无疑使较为暗淡的明季画坛现出了一缕曙光,故此黄宾虹认为“明启、祯间,士夫画者,不让元季诸贤”,并将“启祯诸贤”与“道咸诸贤”相提并论,认为“明代启、祯,清之道、咸,邹衣白、恽本初以笔胜,包慎伯、赵
叔以墨胜;所画山水,实驾古人而上之”。
二 关于“启祯诸贤”的人格特征
而除了笔墨等绘画技巧的学习,黄宾虹从人格上也倾心于“启祯诸贤”。
在《古画微》中黄宾虹将“启祯诸贤”大体分为三类。一类是节义名公,如黄道周、倪元璐、祁彪佳、祁豸佳等人,《明史》卷二百五十五记黄道周“以文章风节高天下”,后抗清失败而殉国,卷二百六十五记倪元璐“李自成陷京师……取帛自缢而死。”一类是隐逸高人,如傅山、邹之麟、恽向、程邃、徐枋等人,《清史稿》卷五百一对傅山、徐枋的隐居不仕有记载,邹之麟明亡后归还乡里,恽向在明崇祯间举“贤良方正,授中书舍人,不拜。”另一类是缙绅巨公,如王铎等人。余者归属不一。事实上“启祯诸贤”主要由明遗民构成,不只邹之麟、恽向、李流芳等人,其他如龚贤、项圣谟、戴本孝、萧云从、僧渐江等人也都誓死不与清庭合作而终身不仕,都可以归属隐逸高人之列。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董其昌、四王、石涛等人。董其昌在书画史上虽然影响至深,但据明人曹家驹所撰《说梦》以及民间《民抄董宦事实》等史料记载,董其昌不仅在官场上善于明哲保身,还鱼肉百姓,作恶多端,以致民间有“若要柴米强,先杀董其昌”之说,人人争诛之。四王中的王时敏世代受明朝大恩,本人也官居要职,却清兵一到就出城迎降,子孙都在清庭做高官。石涛也曾忘记了自己是明朝宗室,以诗、画向清人称臣,碰了一鼻子灰后才开始绝交达官显贵。虽然我们今天不能一味以封建社会的伦理纲常来褒贬前人,但这些史实的确可以从某一个侧面反映出一些前人的品格高下。
关于人品与书画的关系,前人已多有论述,如文徵明认为“人品不高,用墨无法”,黄宾虹继承前人之说而有所阐发,认为“画品之高,根于人品”、“画之优劣,关于人品”。
在著述中,黄宾虹经常强调人格的重要性。人格是什么呢,在黄宾虹看来,人格就是民族精神,而中国的民族精神最为核心的内容是什么呢,就是反功利的精神理念。有学者认为,先秦的“君子”之学与“士人”文化,以至后来的“文人”文化无不贯穿着一股气脉,“道”与“义”,也即对现实功利的超越性价值信仰。在多篇著作中,黄宾虹对民族精神及“道”均有精辟的理解和阐发。
中国画的传统与中国文化的传统精神是互为表里的,这一点是为诸多画家与学者所认同的,例如傅抱石先生就认为:“中国绘画是中国民族精神的最大表白”。对此,黄宾虹说得更加直白:“画有民族性,无时代性。虽因时代改变外貌,而精神不移。今非注重笔墨,即民族精神之丧失……”笔墨蕴涵着民族精神,所以笔墨同样具有人格象征意义,应该是非功利的甚至超功利的。
此外,黄宾虹还崇尚“内美”,认为“外美之金碧丹青,徒启人骄奢淫佚之思;内美则平时修养于身心,而无一毫之私欲。”广义地讲,除了可以作为艺术评价标准,“内美”与“外美”同样具有人格评价标准的意义。以此标准来看,吴门画派、董其昌、四王以及石涛、扬州八怪之流,抛开个人人品,单纯从其所从事的艺术活动的功用及目的来看,他们或以画取悦权贵,或以画货殖世俗,不只在笔墨上为黄宾虹所批判,在艺术品格上亦不符合黄宾虹高标的要求。而惟有像恽向、邹之麟、傅山、徐枋等这一类的隐逸高人或黄道周、倪元璐、祁彪佳等这一类的节义名公才是“内美”的,人品和书品、画品俱都高尚。
从艺术创作的需要出发,黄宾虹在内心里是渴慕隐逸高人生活的,认为“夫惟高士遁荒,握笔皆有尘外之想,因之用笔生,用力拙,善藏其器,惟恐以画名。”反之若“营营世念,澡雪未尽,即日对丘壑,日摹妙迹,到头只与圬墁之工争巧拙于毫厘。急于沽名嗜欲,其胸襟必不能宽广,又安得有超逸之笔墨哉?”隐逸高人不仅可以饱游沃看名山大川而使胸中有块垒,还可以不受俗念所累而得“超逸之笔墨”。故此黄宾虹说:“印度国王,于其画者,每年给俸畀之,甚且免其地租,使得专心于艺术,不以富贵利禄分其心。正如悟道之高僧,避世之隐士,故其技有独到,而为古今所共仰。”黄宾虹这种理想化了的艺术生活,除了深受传统的道、释思想影响,恐怕也与其一生的坎坷际遇不无关系。
我们由此可以得出结论,人品或许不是黄宾虹推介“启祯诸贤”乃至“道咸诸贤”、“宋元诸贤”的最主要原因,却是他所铸就的艺术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 黄宾虹:《黄宾虹自述》,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
[2] 卢辅圣:《中国书画全书》,上海书画出版社,1996年。
[3] 张廷玉:《明史》,中华书局,1974年。
作者简介:王福新,男,1971—,辽宁省抚顺市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中国画创作、艺术理论及教育理论,工作单位:北华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