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科学课堂中,教具的利用,能让许多科学知识、现象变抽象为形象。农村小学,由于教学经费等原因,大多科学实验建设相对滞后,教具不齐,严重影响科学实验课的教学.教师通过自制教具,能加速实验室建设,开展实验教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关键词]自制教具 农村小学 科学实验
中图分类号:O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1-0224-0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观察和实验成为了小学科学在新课程标准下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科学课堂就是充分利用各类教具进行有效的实验教学,高效的完成教学任务。在许多农村学校,由于多种原因,却很难开展科学实验教学工作。严重影响孩子享受科学学习,提高科学知识、科学技能和科学素养的要求。自制教具正是可以在农村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下面我就自制教具在小学教育教学中的作用谈我的几点想法。
一、就地取材——弥补教具配备不足。
小学科学课堂,主要特点就是以一个一个有趣的实验引导孩子开展科学探究的。实验的开展就要有相应的教具、学具或仪器,由于农村学校受经济条件制约,许多农村小学,没有实验器材,更谈不上专门的科学实验室和仪器室。许多学校让原本有趣的科学实验,也就变成了教师讲实验,学生背实验。师生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利用各种废旧材料或相应的设备,在充分钻研教材、了解实验的基础上,经过精心设计,制作出简便、实用的教具学具,弥补实验教学仪器的不足。
例如:在研究改变物体的体积与物体在水中沉浮关系的原理时,学校根本没有这样的学具。为了让实验做得有趣,有位科学老师设计了自制教具《有趣竹子的“竹子”潜水艇》,材料很简单:两个不同大小的竹筒。要求这两个竹筒能比较合缝的套在一起,套好后,两个竹筒既能方便的拉开,又可以合在一起。并且在水中时不会让水流进去。两个竹筒拉开一定的距离,内部的空间就增大了,整个竹子“潜水艇”的体积就变大了,而竹子“潜水艇”的质量没有改变,它就能浮出水面。把两个竹筒往里压时,内部的空间就减少了,整个竹子“潜水艇”的体积就变小了,而竹子“潜水艇”的质量没有改变,它就能在水中下沉。这个教具的材料找起来很方便,在农村的许多地方都有竹子,老师做好后,可以教学生做。大家都可以在科学课堂上探究“潜水艇”在水中升降的奥秘。该教具取材容易、操作方便,还能化抽象为直观,易使学生理解。
二、巧妙设计——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在传统的小学常识课堂学教中,标准答案就是最好的教学。在课文中,一般会出现实验的结论等内容,学生即使不做实验,也能得到答案。而小学科学课程强调的是要给学生设置问题,没有问题的课不能算是成功的课。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是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一种特点。我们科学老师教学中多采用自制教具进行情景探究式教学,能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探究者。自制教具,是教师为自己课堂教学量身定做的精品,是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精心为自己做的教具,这样的教具针对性强,容易在最需要使用的时候,发挥它的作用,这样学生就更容易理解,教学也能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在教学《磁铁的磁性》一课时,利用“磁铁的磁性”为学生表演了一个“小魔术”——用自制的教具“神奇的钓钩”钓起一条条“小鱼”,学生感到奇怪,注意力完全被吸引了。老师接着钓起一个个红的绿的辣椒、一颗颗晶莹剔透的葡萄,孩子们新奇地看着这一切禁不住小声赞叹起来“哇!太神了!”“真是不可思议!”一下子就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学习兴趣来了。我相机提问:“小小的铁勾居然能钓起这些东西,你们知道是怎么回事吗?”孩子们一个个兴致勃勃,争先恐后的举手发言,气氛十分活跃,有的说:“钓竿上可能有吸铁石。”有的说:“小鱼上、葡萄辣椒上可能有吸铁石。”还有的说:“也许是小鱼等里面藏有铁,钓钩上有吸铁石,鱼竿一动小鱼就被吸上来了。”有了猜测,当然要去弄个明白了,然后就是揭谜,自然而然地促使学生自主参与到下面的学习中去。
三、共同制作——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自制教具就地取材,利用废旧物品等生活中易得材料自己动手制作和实验,学生亲历制作的过程,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激发学生勤于动脑、乐于探究的愿望,培养创新精神。
我们作为小学科学教师,尤其是农村学校的科学老师,应该把自制教具的工作作为自己备课和教学研究中的一项长期任务来坚持。如果一个教师偶尔自制一两件教具也不算难事,但长期坚持自制教具,并在学生中组织自制教具活动就难了。要研制出更好更加优秀的教具就更难。这项工作不仅要深入钻研教材;研究现有实验仪器的特点以及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缺点和问题,确定自己的设计和改进方案。而且要解决材料问题,加工的技术问题等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你就会牺牲自己更多的休息时间,你要利用星期天,节假日到市场,到工厂找材料,学习加工技术。有时为了制作一件教具,还要经过反复试验,才能成功。有的教具在制作过程要涉及到加工的工具,材料的选择,加工技术等多重困难,需要你去想办法解决。自制教具从构思到动手设计、制作、使用,最后成型,都要反复钻研教材和查阅相关资料,并经过深思熟虑和反复论证。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到设计出新颖的教具,教师的思维和能力得到一定的发展,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小学科学教学除了课堂教学外,更注重课外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近自然,走进自然,親历探究的过程。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自制教具经济实惠、实用性强,有较新的创意,这就要求师生有极大的耐力和韧性,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全身心的投入。
总之,自制教具在农村小学科学教学改革中发挥着很大作用,虽然我们为制作教具花费了一些人力、物力,但是动手自制教具,不仅解决了我们农村学校科学课堂缺少教具的问题,更为提高科学课堂教学的效果,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提高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只要我们农村的科学教师都要重视起来,加大这项工作的开展力度,就能全面促进小学科学课程在农村学校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自制教具 农村小学 科学实验
中图分类号:O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1-0224-0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观察和实验成为了小学科学在新课程标准下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科学课堂就是充分利用各类教具进行有效的实验教学,高效的完成教学任务。在许多农村学校,由于多种原因,却很难开展科学实验教学工作。严重影响孩子享受科学学习,提高科学知识、科学技能和科学素养的要求。自制教具正是可以在农村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下面我就自制教具在小学教育教学中的作用谈我的几点想法。
一、就地取材——弥补教具配备不足。
小学科学课堂,主要特点就是以一个一个有趣的实验引导孩子开展科学探究的。实验的开展就要有相应的教具、学具或仪器,由于农村学校受经济条件制约,许多农村小学,没有实验器材,更谈不上专门的科学实验室和仪器室。许多学校让原本有趣的科学实验,也就变成了教师讲实验,学生背实验。师生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利用各种废旧材料或相应的设备,在充分钻研教材、了解实验的基础上,经过精心设计,制作出简便、实用的教具学具,弥补实验教学仪器的不足。
例如:在研究改变物体的体积与物体在水中沉浮关系的原理时,学校根本没有这样的学具。为了让实验做得有趣,有位科学老师设计了自制教具《有趣竹子的“竹子”潜水艇》,材料很简单:两个不同大小的竹筒。要求这两个竹筒能比较合缝的套在一起,套好后,两个竹筒既能方便的拉开,又可以合在一起。并且在水中时不会让水流进去。两个竹筒拉开一定的距离,内部的空间就增大了,整个竹子“潜水艇”的体积就变大了,而竹子“潜水艇”的质量没有改变,它就能浮出水面。把两个竹筒往里压时,内部的空间就减少了,整个竹子“潜水艇”的体积就变小了,而竹子“潜水艇”的质量没有改变,它就能在水中下沉。这个教具的材料找起来很方便,在农村的许多地方都有竹子,老师做好后,可以教学生做。大家都可以在科学课堂上探究“潜水艇”在水中升降的奥秘。该教具取材容易、操作方便,还能化抽象为直观,易使学生理解。
二、巧妙设计——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在传统的小学常识课堂学教中,标准答案就是最好的教学。在课文中,一般会出现实验的结论等内容,学生即使不做实验,也能得到答案。而小学科学课程强调的是要给学生设置问题,没有问题的课不能算是成功的课。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是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一种特点。我们科学老师教学中多采用自制教具进行情景探究式教学,能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探究者。自制教具,是教师为自己课堂教学量身定做的精品,是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精心为自己做的教具,这样的教具针对性强,容易在最需要使用的时候,发挥它的作用,这样学生就更容易理解,教学也能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在教学《磁铁的磁性》一课时,利用“磁铁的磁性”为学生表演了一个“小魔术”——用自制的教具“神奇的钓钩”钓起一条条“小鱼”,学生感到奇怪,注意力完全被吸引了。老师接着钓起一个个红的绿的辣椒、一颗颗晶莹剔透的葡萄,孩子们新奇地看着这一切禁不住小声赞叹起来“哇!太神了!”“真是不可思议!”一下子就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学习兴趣来了。我相机提问:“小小的铁勾居然能钓起这些东西,你们知道是怎么回事吗?”孩子们一个个兴致勃勃,争先恐后的举手发言,气氛十分活跃,有的说:“钓竿上可能有吸铁石。”有的说:“小鱼上、葡萄辣椒上可能有吸铁石。”还有的说:“也许是小鱼等里面藏有铁,钓钩上有吸铁石,鱼竿一动小鱼就被吸上来了。”有了猜测,当然要去弄个明白了,然后就是揭谜,自然而然地促使学生自主参与到下面的学习中去。
三、共同制作——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自制教具就地取材,利用废旧物品等生活中易得材料自己动手制作和实验,学生亲历制作的过程,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激发学生勤于动脑、乐于探究的愿望,培养创新精神。
我们作为小学科学教师,尤其是农村学校的科学老师,应该把自制教具的工作作为自己备课和教学研究中的一项长期任务来坚持。如果一个教师偶尔自制一两件教具也不算难事,但长期坚持自制教具,并在学生中组织自制教具活动就难了。要研制出更好更加优秀的教具就更难。这项工作不仅要深入钻研教材;研究现有实验仪器的特点以及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缺点和问题,确定自己的设计和改进方案。而且要解决材料问题,加工的技术问题等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你就会牺牲自己更多的休息时间,你要利用星期天,节假日到市场,到工厂找材料,学习加工技术。有时为了制作一件教具,还要经过反复试验,才能成功。有的教具在制作过程要涉及到加工的工具,材料的选择,加工技术等多重困难,需要你去想办法解决。自制教具从构思到动手设计、制作、使用,最后成型,都要反复钻研教材和查阅相关资料,并经过深思熟虑和反复论证。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到设计出新颖的教具,教师的思维和能力得到一定的发展,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小学科学教学除了课堂教学外,更注重课外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近自然,走进自然,親历探究的过程。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自制教具经济实惠、实用性强,有较新的创意,这就要求师生有极大的耐力和韧性,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全身心的投入。
总之,自制教具在农村小学科学教学改革中发挥着很大作用,虽然我们为制作教具花费了一些人力、物力,但是动手自制教具,不仅解决了我们农村学校科学课堂缺少教具的问题,更为提高科学课堂教学的效果,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提高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只要我们农村的科学教师都要重视起来,加大这项工作的开展力度,就能全面促进小学科学课程在农村学校健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