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母亲在世时曾感叹:“人真是奇怪啊——今天在这儿,明天在那儿。”几个月后,我回翻日历,看到6月10日这天是周日,我在江西弋阳东港村的古戏台旁,等阳光弱下来,多少年了,没有这样等着天色吃饭,那还是遥远的童年。
这等待的时光里,最不怕热的孩子们,在飞檐斗拱的明清古戏台上,上下奔跑着,跳跃着,欢腾着,木板戏台被他们震得咚咚响着……时光流转,这一刻,古戏台成了孩子们的舞台,他们在上演“金色年华”。和城市里被功课、课外班挤压着的孩子相比,这群孩子过着童年该过的生活。
似乎全村人都出动了,老人们把自己家的条凳搬出来,在树荫下一溜坐着闲聊,看稀罕,也许这里平时不常来一大车人。他们背后的院落门口,有硕大的柚子树,小片的篱笆菜地,羽毛发光的鸡,一点也不怯生。露天戏场上,一排排的方桌、条凳,每个方桌上摆有刚打出的,还散发着热气的弋阳年糕,有些西斜的夏季阳光照在这代代相传的米粿上,这些米粿在石臼里要捶打二百下,捶得发热、冒烟,可谓“千锤百炼”。
之前观看一家做豆腐脑,在豆浆阶段,已经被我们抢着尝了半锅,每人端一杯,或站或蹲,或坐在门槛上,品尝这杯在岁月里传下来的味道。相比之下,我们平时用豆浆机制作的不能叫豆浆,应叫豆水吧。我连着热热地喝了两杯,被同喝着的蒋建伟主编发现,他说:“别喝饱了,还要吃晚饭呢!”其实,我已经喝饱了,浓郁的豆浆像主食一样,让胃里舒坦。这两杯豆浆告诉我,其实,人不需要吃得太复杂,真美味有一种就够陶醉了。这是一家至少祖传三代的豆坊,每天磨出的豆浆、豆腐脑量是固定的,不够全村人买的,每天上午早早就抢完了。但为保住质量,他们并没有扩大生产。在利益最大化的商业时代,他们保持了一份真,保持了一份农耕时代的信誉与文明,这也是他们能够继续存在下去的秘籍;虽不是暴富,但每天有着稳定的收入,挣的是欣慰钱。
光线弱下来,乡村流水席开始。我像那些老人孩子一样,也几乎属于看热闹的,并不饿。我站到场外,拍这壮观的场景,不止上百人吧,一起在天空下的戏场上晚餐。真的乡村晚宴,在今天看起来却像一出大戏,因为太不常见了。现在很少有村庄有这么大的空场地,一般都密密地盖了房子。有一群看起来很酷的小伙子、见过世面的中年男人,在饭场上穿梭敬酒,粗瓷碗、自酿酒威风豪气。后来我问其中一个明星发型的小伙子,他一口普通话,说是在上海打过几年工,这两年回来创业。现在很多村庄里,多是留守儿童和老人,这个村庄,却是生龙活虎,能见到成群的从外面世界回来生活的青年男子,说明这里有值得他们回来的东西。
此时,更是狗们的节日。几只大狗在座席间兴奋地窜着,等肉吃。现在,这一片热闹的场景,在天穹之下,不仅不显得吵,反而让我感到恍惚,恍如隔世,红尘滚滚中,乡土中国还存有这么一块地方?商业时代摧毁性的发展模式没有在這里落地,这里人们的心还清亮着。这和山区、和革命老区有关?
我这样恍惚着,几个读小学三四年级的女孩子,推搡着来到我跟前,说我像她们的老师。随后,她们用我的手机东拍西拍,看来她们不常玩手机,我告诉她们怎样拍得更好;她们开始抢着给我拍照,看到我和同行的朋友合影,她们也飞快挤进来,以至我和朋友们在这里的合影,都有这几个孩子在其中烂漫地笑着,做着鬼脸。
散场总是来得很快。领队催走,我们告别。走了一段,我转身发现这几个孩子还在几米远处跟着,已经不是之前那种疯玩的神情,有些落寞,我说:“你们别跟了。”其中一个孩子说:“我们送送你。”瞬间我就流泪了,在她们的眼睛里,我看到了我远逝的童年,我童年的心也是这样——寂寞、无边地爱着世间万物。这时,我才想起记下她们的名字,她们很认真地看我把她们的名字一一写下:汪文静,汪嘉惠,汪佳琦。
“我如果给你们写信,不知你们能不能收到?要不新年时寄个明信片试试吧?”
她们你看我,我看你,突然焕发出兴奋的语气:“还有两个名字!”“还有两个名字!”
“还有两个?”
“是我们的好朋友。”
“可她们不在呀?”
她们少年的心,不知怎样回答我这个成人的问话。
我同行的朋友,敏锐、敏感的散文家王晓莉接应说:“她们是想让她们的好朋友也一起分享。”大约是这个意思吧,这几个孩子会心地笑了。
我匆匆地记着她们朋友的名字:汪慧娴,江语嫣。她们一个字一个字地给我解释,唯恐我写错。这些美好的名字,都带着水境,都和流经此地的河流有关。东港、西港、前港,不仅村庄以河流命名,人们的姓氏也是,可以看出这里的人们与这条河流的亲密相关,及当年这里水路商贾繁盛的景象。
大部队都走了,我们已经是最后了,我们逃也似的离开。通往村外的路,左边是村庄,右边是河流。这条亘古而来的河流,在地图上没有名字的河流,依然清澈着,在晚霞满天的此刻,它成了时空的镜子,那变幻着的霞光,让这条河流不再是地上的河,而更像是天河,梦境之河。大巴车在前方鸣笛,我狠狠地又多看一眼这河,我明白这河不属于我这种匆匆赶路的城市人。
这河流,这天空,这戏台,仅属于这个村庄里的居民,他们相互地久天长地陪伴;也许,这几个女孩子将来也要到外面的世界去,但是,她们的心被这些事物养育过,照亮过,准确地说,是相互照亮;也许,无论她们走多远,都会在某一刻,一转身,遇见或忆起她们的朋友,想起朋友的名字。
这朋友,除了人,还有故乡的山水、戏台、民风,以及一只乌黑发亮的鸡……彼此美好相伴过的一切。你我从来不曾伤害过、污染过它们,想起,就更美好。
责任编辑:黄艳秋
这等待的时光里,最不怕热的孩子们,在飞檐斗拱的明清古戏台上,上下奔跑着,跳跃着,欢腾着,木板戏台被他们震得咚咚响着……时光流转,这一刻,古戏台成了孩子们的舞台,他们在上演“金色年华”。和城市里被功课、课外班挤压着的孩子相比,这群孩子过着童年该过的生活。
似乎全村人都出动了,老人们把自己家的条凳搬出来,在树荫下一溜坐着闲聊,看稀罕,也许这里平时不常来一大车人。他们背后的院落门口,有硕大的柚子树,小片的篱笆菜地,羽毛发光的鸡,一点也不怯生。露天戏场上,一排排的方桌、条凳,每个方桌上摆有刚打出的,还散发着热气的弋阳年糕,有些西斜的夏季阳光照在这代代相传的米粿上,这些米粿在石臼里要捶打二百下,捶得发热、冒烟,可谓“千锤百炼”。
之前观看一家做豆腐脑,在豆浆阶段,已经被我们抢着尝了半锅,每人端一杯,或站或蹲,或坐在门槛上,品尝这杯在岁月里传下来的味道。相比之下,我们平时用豆浆机制作的不能叫豆浆,应叫豆水吧。我连着热热地喝了两杯,被同喝着的蒋建伟主编发现,他说:“别喝饱了,还要吃晚饭呢!”其实,我已经喝饱了,浓郁的豆浆像主食一样,让胃里舒坦。这两杯豆浆告诉我,其实,人不需要吃得太复杂,真美味有一种就够陶醉了。这是一家至少祖传三代的豆坊,每天磨出的豆浆、豆腐脑量是固定的,不够全村人买的,每天上午早早就抢完了。但为保住质量,他们并没有扩大生产。在利益最大化的商业时代,他们保持了一份真,保持了一份农耕时代的信誉与文明,这也是他们能够继续存在下去的秘籍;虽不是暴富,但每天有着稳定的收入,挣的是欣慰钱。
光线弱下来,乡村流水席开始。我像那些老人孩子一样,也几乎属于看热闹的,并不饿。我站到场外,拍这壮观的场景,不止上百人吧,一起在天空下的戏场上晚餐。真的乡村晚宴,在今天看起来却像一出大戏,因为太不常见了。现在很少有村庄有这么大的空场地,一般都密密地盖了房子。有一群看起来很酷的小伙子、见过世面的中年男人,在饭场上穿梭敬酒,粗瓷碗、自酿酒威风豪气。后来我问其中一个明星发型的小伙子,他一口普通话,说是在上海打过几年工,这两年回来创业。现在很多村庄里,多是留守儿童和老人,这个村庄,却是生龙活虎,能见到成群的从外面世界回来生活的青年男子,说明这里有值得他们回来的东西。
此时,更是狗们的节日。几只大狗在座席间兴奋地窜着,等肉吃。现在,这一片热闹的场景,在天穹之下,不仅不显得吵,反而让我感到恍惚,恍如隔世,红尘滚滚中,乡土中国还存有这么一块地方?商业时代摧毁性的发展模式没有在這里落地,这里人们的心还清亮着。这和山区、和革命老区有关?
我这样恍惚着,几个读小学三四年级的女孩子,推搡着来到我跟前,说我像她们的老师。随后,她们用我的手机东拍西拍,看来她们不常玩手机,我告诉她们怎样拍得更好;她们开始抢着给我拍照,看到我和同行的朋友合影,她们也飞快挤进来,以至我和朋友们在这里的合影,都有这几个孩子在其中烂漫地笑着,做着鬼脸。
散场总是来得很快。领队催走,我们告别。走了一段,我转身发现这几个孩子还在几米远处跟着,已经不是之前那种疯玩的神情,有些落寞,我说:“你们别跟了。”其中一个孩子说:“我们送送你。”瞬间我就流泪了,在她们的眼睛里,我看到了我远逝的童年,我童年的心也是这样——寂寞、无边地爱着世间万物。这时,我才想起记下她们的名字,她们很认真地看我把她们的名字一一写下:汪文静,汪嘉惠,汪佳琦。
“我如果给你们写信,不知你们能不能收到?要不新年时寄个明信片试试吧?”
她们你看我,我看你,突然焕发出兴奋的语气:“还有两个名字!”“还有两个名字!”
“还有两个?”
“是我们的好朋友。”
“可她们不在呀?”
她们少年的心,不知怎样回答我这个成人的问话。
我同行的朋友,敏锐、敏感的散文家王晓莉接应说:“她们是想让她们的好朋友也一起分享。”大约是这个意思吧,这几个孩子会心地笑了。
我匆匆地记着她们朋友的名字:汪慧娴,江语嫣。她们一个字一个字地给我解释,唯恐我写错。这些美好的名字,都带着水境,都和流经此地的河流有关。东港、西港、前港,不仅村庄以河流命名,人们的姓氏也是,可以看出这里的人们与这条河流的亲密相关,及当年这里水路商贾繁盛的景象。
大部队都走了,我们已经是最后了,我们逃也似的离开。通往村外的路,左边是村庄,右边是河流。这条亘古而来的河流,在地图上没有名字的河流,依然清澈着,在晚霞满天的此刻,它成了时空的镜子,那变幻着的霞光,让这条河流不再是地上的河,而更像是天河,梦境之河。大巴车在前方鸣笛,我狠狠地又多看一眼这河,我明白这河不属于我这种匆匆赶路的城市人。
这河流,这天空,这戏台,仅属于这个村庄里的居民,他们相互地久天长地陪伴;也许,这几个女孩子将来也要到外面的世界去,但是,她们的心被这些事物养育过,照亮过,准确地说,是相互照亮;也许,无论她们走多远,都会在某一刻,一转身,遇见或忆起她们的朋友,想起朋友的名字。
这朋友,除了人,还有故乡的山水、戏台、民风,以及一只乌黑发亮的鸡……彼此美好相伴过的一切。你我从来不曾伤害过、污染过它们,想起,就更美好。
责任编辑:黄艳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