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电教多媒体技术应用到小学数学课堂,可使知识的呈现更形象、快速,高效掌握知识,特别是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彻底改变传统课堂的限制,不再让学生感觉枯燥乏味;它能发展数学思维,形成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意义;它还能让课堂教学资料共享,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促进小学生认知和智力的发展,使传统课堂教学中难以实现的情境、资源得以在课堂中呈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以积极的状态投入学习中。
关键词:电教媒体 提高 小学数学 课堂 学习 小学生
电教多媒体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在创设情境方面的不足,具有形象、直观、生动、声光色形兼备、静动结合等诸多优点,有利于学生接受所要学习的知识。它以更丰富的教学内容、更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的教学模式呈现给学生,能显示出它得天独厚的优势,有利于优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益。本文就电教多媒体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谈以下几点:
一、利用电教媒体创设探究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电教媒体的多种手段合理利用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创设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自主观察、探究。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抽象思维的发展很大程度上要借助于形象思维。在一节课的开始如何创设有效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诱发他们的思维,使他们想学、愿学,是每一位老师首先应该考虑的。
如在教学青岛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信息窗1时,可以创设一个这样的情境:首先是一段学生进行军训的视频,学生们排着整齐的队伍,迈着整齐的步伐,再加上渲染气氛的音乐,从这个视频很自然地过渡到课本情景图,课本情景图也是以多媒体手段呈现。这种情境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也就很自然地投入到了积极学习的状态之中。
二、利用电教媒体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如在教学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最大公约数”一课中,为了引出公约数及最大约数的概念,在出示情景图,提出问题后,教师让学生思考,这时学生的思考会进入盲点,觉得不知如何下手。但用多媒体把大的长方形呈现出来,引导学生思考,在这个大长方形的一角放上一个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然后让学生观察思考:能不能剪成这样的小正方形而没有剩余呢?在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后,通过动画演示让学生明确真的能。这个步骤完成后让学生想想有没有其它符合条件的正方形,这样学生的思维就被调动起来了,经过思考很多同学就会找到边长是2厘米等的正方形也可以。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注意力更易集中,获得直观形象的表象的同时,使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利用电教媒体有利于突出重点、分解难点,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体积计算时,由于不少同学缺少立体感,因此理解起来较难。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让学生建立起计算方法,即使能够建立,过程和方式也相当麻烦。长方体体积计算的重难点是正确理解长宽高三个方向上各有几个体积单位,在教学中先出示一个大的正方体,标明它的长宽高各是多少,然后分一下几步来帮助学生理解体积的计算方法。第一步,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这个正方体包含多少个体积是一立方厘米(分米)的小正方体呢?学生肯定会感觉无从下手。第二步,分割正方体。使用多媒体设置动画,先沿高一个一个地拿走小正方体,拿完后让学生数一数有多少个小正方体,然后用同样的方法让学生数数长和宽上各有多少个小正方体。第三步,从一个顶点开始拿走小正方体,直到把所有的都拿走为止,让学生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也就是有多少个体积单位。第四步,让学生观察思考长方体的体积与长宽高上的小长方体的关系,从而建立起长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这样就充分突破了这节课的教学难点和重点。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直观形象的表象,加上教师适时地在方法上的指导,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从而达到了所要达到的目标。
四、运用电教媒体,能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
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给学生创设富有变化而且能激发学生求异感的学习情境,启发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地思考问题,鼓励学生求异,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由于小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还不够强,对这类知识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难,在学生思考讨论后仍然不能解决,利用电教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突破了难点,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牢固可靠。 课堂教学中教师若能够注重运用电教媒体,特别是一些动画过程的演示,则能帮助学生真正理解数学概念,掌握知识的内涵,挖掘数学意义,有效解决一些实际数学问题,同时,也有利于帮助学生实现数学情境和想象的真正结合。尤其是一些空间感强的知识,恰当运用电教媒体,能使学生对知识的形成过程更直观形象,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总之,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要多研究电教手段在教学中的运用。通过电教多媒体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形象、更生动,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理解知识的产生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我想只要恰当地运用电教多媒体,那我们的课堂将会是别有一番洞天,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会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1]邓立言 计算机辅助教学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第2版,1999年8月1日。
[2]小學数学新课程标准。
关键词:电教媒体 提高 小学数学 课堂 学习 小学生
电教多媒体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在创设情境方面的不足,具有形象、直观、生动、声光色形兼备、静动结合等诸多优点,有利于学生接受所要学习的知识。它以更丰富的教学内容、更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的教学模式呈现给学生,能显示出它得天独厚的优势,有利于优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益。本文就电教多媒体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谈以下几点:
一、利用电教媒体创设探究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电教媒体的多种手段合理利用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创设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自主观察、探究。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抽象思维的发展很大程度上要借助于形象思维。在一节课的开始如何创设有效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诱发他们的思维,使他们想学、愿学,是每一位老师首先应该考虑的。
如在教学青岛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信息窗1时,可以创设一个这样的情境:首先是一段学生进行军训的视频,学生们排着整齐的队伍,迈着整齐的步伐,再加上渲染气氛的音乐,从这个视频很自然地过渡到课本情景图,课本情景图也是以多媒体手段呈现。这种情境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也就很自然地投入到了积极学习的状态之中。
二、利用电教媒体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如在教学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最大公约数”一课中,为了引出公约数及最大约数的概念,在出示情景图,提出问题后,教师让学生思考,这时学生的思考会进入盲点,觉得不知如何下手。但用多媒体把大的长方形呈现出来,引导学生思考,在这个大长方形的一角放上一个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然后让学生观察思考:能不能剪成这样的小正方形而没有剩余呢?在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后,通过动画演示让学生明确真的能。这个步骤完成后让学生想想有没有其它符合条件的正方形,这样学生的思维就被调动起来了,经过思考很多同学就会找到边长是2厘米等的正方形也可以。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注意力更易集中,获得直观形象的表象的同时,使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利用电教媒体有利于突出重点、分解难点,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体积计算时,由于不少同学缺少立体感,因此理解起来较难。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让学生建立起计算方法,即使能够建立,过程和方式也相当麻烦。长方体体积计算的重难点是正确理解长宽高三个方向上各有几个体积单位,在教学中先出示一个大的正方体,标明它的长宽高各是多少,然后分一下几步来帮助学生理解体积的计算方法。第一步,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这个正方体包含多少个体积是一立方厘米(分米)的小正方体呢?学生肯定会感觉无从下手。第二步,分割正方体。使用多媒体设置动画,先沿高一个一个地拿走小正方体,拿完后让学生数一数有多少个小正方体,然后用同样的方法让学生数数长和宽上各有多少个小正方体。第三步,从一个顶点开始拿走小正方体,直到把所有的都拿走为止,让学生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也就是有多少个体积单位。第四步,让学生观察思考长方体的体积与长宽高上的小长方体的关系,从而建立起长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这样就充分突破了这节课的教学难点和重点。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直观形象的表象,加上教师适时地在方法上的指导,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从而达到了所要达到的目标。
四、运用电教媒体,能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
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给学生创设富有变化而且能激发学生求异感的学习情境,启发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地思考问题,鼓励学生求异,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由于小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还不够强,对这类知识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难,在学生思考讨论后仍然不能解决,利用电教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突破了难点,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牢固可靠。 课堂教学中教师若能够注重运用电教媒体,特别是一些动画过程的演示,则能帮助学生真正理解数学概念,掌握知识的内涵,挖掘数学意义,有效解决一些实际数学问题,同时,也有利于帮助学生实现数学情境和想象的真正结合。尤其是一些空间感强的知识,恰当运用电教媒体,能使学生对知识的形成过程更直观形象,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总之,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要多研究电教手段在教学中的运用。通过电教多媒体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形象、更生动,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理解知识的产生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我想只要恰当地运用电教多媒体,那我们的课堂将会是别有一番洞天,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会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1]邓立言 计算机辅助教学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第2版,1999年8月1日。
[2]小學数学新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