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融媒体时代已经到来。融媒体是充分利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等,把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介进行整合,扬长避短,以“资源共享、内容相近、宣传互通、利益共融”为特征的新型现代化、智能化媒体宣传理念。
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传统媒体的文艺创作日渐式微。受此影响,电视文学创作理论和实践不再被当代电视界所重视,曾经风光一时的电视文学节目逐渐陷入低谷。但即便如此,还是有人在困境中坚守,并有了一番作为。笔者结合自身创作实践,以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广播电视台的探索实践为例,对融媒体时代的电视文学创作现状进行分析,总结电视文学创作的规律和方法,以期为改善和繁荣电视文学创作提供参考。
在融媒体时代,电视文学是一种较为先进的传播渠道,也是符合人们精神需求的载体。在当今融媒体时代的引领下,电视文学作为一种多媒体传播媒介要积极发挥其自身的实际应用价值,电视文学创作应借助多样化的传播渠道和形式,实现大众化传播,增强电视文学的感染力,突显其独特的美学价值,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秀文艺作品的需求,为新时代文化艺术的振兴作出贡献。
一、融媒体时代对电视文学本质特征的坚守
什么是电视文学?电视文学是指运用文学创作的一般规律,形象地反映生活、塑造人物、抒发感情的一种融文学艺术和电视表现手法为一体的综合性视觉艺术形式。20世纪八九十年代是中国电视文学创作繁荣时期,产生了一大批主题鲜明、人物丰富、制作精美、颇具影响力的文学作品,形成了电视文学创作热潮。各种类型的电视文艺专题片、纪实片、艺术片等层出不穷,例如,中央电视台的《电视诗歌散文》栏目成为全国广大观众喜闻乐见的经典电视文学栏目。各省市的电视台推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电视文学作品,可谓百花齐放,盛极一时。
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社会发生了巨大变革,人们的兴趣爱好从文学艺术转移到休闲娱乐、体育健身、旅游美食、军事经济等方面,导致电视文学节目备受冷落,融媒体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由于时效性强、传播面广、传播方便,深受广大观众的认可和欢迎,这使得电视文学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融媒体集各种媒体的优势于一体,其最典型的特点就是具有即时性、交互性,这给电视文学带来了新的挑战,使电视文学遭到更大的冲击。尽管如此,还是有不少电视工作者对于电视文学充满了热情和憧憬。例如,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广播电视台与时俱进,促进了融媒体时代电视文学的新发展。2013年以来,昭化区广播电视台先后创作了《母亲》《米缸的故事》《沐浴的日子》《风车》《请把我埋在春天里》《古城赶马人》《中口,春天的故事》等一批优秀的电视文学作品,并在四川省和广元市的广播电视节目评比中荣获大奖,受到业内专家和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
二、融媒体时代电视文学创作要以内容取胜
融媒体时代,电视文学的内容显得尤为重要。内容为王被电视文学创作奉为圭臬。无论表现形式如何变化,电视文学创作者要切记:只有内容丰富,才能深入人心,打动观众。
从传统形式来看,电视文学大体分为电视小说、电视散文、电视诗歌、电视报告文学和电视纪录片等。
电视小说的本质是一种可视化的文学形式。电视文学创作者通过对小说故事和人物的改编,利用一系列电视元素对其进行再加工,将小说这种文学样式搬上电视荧屏,把小说的精神内涵通过画面、音乐、同期声、独白、解说、配音等电视艺术语言表达出来。
电视散文是将一篇优秀的散文作品用画面和声音等电视艺术元素展现出来。电视散文追求散文的情韵之美、风格之美,可以起到感染观众、打动观众的作用。电视散文的语言生动优美、画面精致细腻,深受广大观众的欢迎。
电视诗歌通过电视音乐和画面以及配音朗读等影像艺术元素,对诗歌进行再加工、再创作,集中凝练地反映社会生活,抒发创作者的思想情感。一部优秀电视诗歌作品具有诗歌的空灵意境和朦胧美,是电视文学创作的主要形式之一。
电视报告文学作为一种与时俱进的当代电视文学形式,融合了新闻、艺术、文学,引人注目。其具有文学的审美功能与新闻的真实性,以画面为基础,遵循报告文学的创作要求,使文字解说、画面、音乐有机结合,通过电视艺术表现形式,将现实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真切地呈现在观众面前,具有极强的艺术震撼效果。
电视纪录片运用故事化的手法,客观、真实地记录社会生活,反映社会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真情实感。故事能展现生活的原生形态,文学彰显生活的美学意义,电视纪录片将二者融为一体,更具生活真实性与艺术创造性。纪录片排斥虚构和扮演形态,强调真实是创作的生命。
进入新的发展时期,电视文学创作要遵循融媒体时代电视文艺创作的规律,以观众的需求为导向,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三、融媒体时代电视文学创作的有效方法
基层电视媒体受资金和人才等诸多条件的制约,一般以电视散文、电视诗歌和文艺专题片、纪录片为主。优秀电视文学作品的创作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抓好典型选题。一般来说,选题是电视文学创作最关键的一步,决定着一部电视文学成功与否。电视文学选题的要求是:内容新颖独特、事件典型真实、人物形象丰满、表现欲望强烈、动作性强,要达到写人感人、抒情动人、描写诱人的效果。例如,昭化区广播电视台创作的电视文学作品《母亲》,讲述了一位丈夫、婆婆相继去世的妻子独自一人撑起家庭,和监狱里的儿子守望相助、不抛弃、不放弃的感人故事。故事取材于真实的人物和事件,采取电视散文的创作手法,感人至深。
第二,选材真实可靠。真实是电视文学的生命,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但艺术真实不等于生活真实。生活真实是指在创作中反映真实的生活,确保原生态、纯情感,即原汁原味的生活。建立在生活经验基础上的艺术真实,是指在创作中从真实生活为素材,把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故事以艺术的手法加以提炼、加工和升华,使之更具艺术感染力和号召力,给人以教育和启迪,从而达到预期的艺术效果。例如,昭化区广播电视台制作的电视文学作品《米缸的故事》,取材真实生活,通过米缸这一典型艺术意象,反映了主人公从饑饿到温饱再到拥有幸福生活的变化过程。该作品播出后,引起了巨大反响,受到业内专家的一致好评。 第三,构思精细巧妙。电视文学创作要立意新颖、构思巧妙,“状难写之景如在眼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例如,昭化区广播电视台制作的电视文学作品《中口,春天的故事》,反映了昭化区中口村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作者在构思创作时,巧妙地以当地山歌串联起整部作品,如“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山高坡又陡,婆娘不进门”,“春风春雨润深山,精准扶贫破难关。云开雾散天气好,人兴家旺尽欢颜”。这些山歌起到了画龙点睛、揭示主题的作用,体现了作者精妙的构思意图。
第四,富含人生哲理。好的电视文学作品以深刻的思想性启迪观众的思维,发人深思。例如,昭化广播电视台创作的《沐浴的日子》,讲述了一位农村贫困女孩依靠自己的努力奋斗走出大山,成功改变命运,现在沐浴温泉,享受人生,过上幸福美好生活的故事。主人公的一段独白:“时光带着美好前行,岁月沉淀浓情人生。每当少女时代的洗澡场景浮现在眼前,心里刹那间就会升起淡淡馥郁的清香。女人如荷花,沐浴着日月雨露,无论命运的种子播撒在哪里,只要心有所向,沐浴灵魂,就会像荷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在一泓荷塘静静的绿茵之中,活出清清淡淡的精彩。”这段独白优美且富含哲理。《风车》中的台词:“走出大山,来到城里。理想的丰满和现实的骨感反差太大,但我始终保持一种勇敢的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就像童年的风车那样,学会把良莠不齐的谷子放进自己的肚子里,再经过消化打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留住生活的真谛和精华。”这段台词感人至深,为作品增色不少。
第五,设计一个好的开头。俗话说万事开头难,电视文学作品的开头是一门艺术。好的开头既要贴近大众的生活,又要言简意赅,还要设计悬念。开头很考验创作者的功力,如果游离主题之外、入题慢了,作品势必拖沓冗长;如果直接揭示主题,又直白无味、乏善可陈,只有恰到好处,才会有好的效果。一个好作品的开头要懂得“曲径通幽”,渐入主题,让人赏心悦目。例如,昭化区广播电视台的《古城赶马人》开篇:“从前有座山,山下有座城;里面有个人,就是赶马人。山不高,峻峭。城不大,古朴。人老了,精神!”开篇新颖精炼,富有诗意,一下就把观众带入故事中。
第六,要有一个精彩故事。故事性是一部电视文学作品成功的关键,是塑造人物性格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电视文学作品创作必须在故事性上下功夫。纵观近几年昭化区广播电视台的作品,从《母亲》《米缸的故事》到《沐浴的日子》《风车》,从《请把我埋在春天里》《古城赶马人》到《中口,春天的故事》《女人花》,几乎都是以讲故事见长。这些故事娓娓道来,引人入胜,加上演员的精彩演绎和多种电视艺术手法的综合应用,使得作品具有地域特色和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感人至深。
四、融媒体时代加强电视文学创作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电视工作者通过多元化文学创作的形式对中华传统文化与相关优秀事迹进行传播与弘扬,使人们在休闲时间通过电视、电脑等就可收看相关内容、学习相关知识,这可以拓展自己的视野,增长自身见识。由此可见,融媒体时代背景下,电视工作者要逐步改变电视文学的创作方向,拓展电视文学的传播途径。这是必要的,也是当今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
电视文学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对于社会的发展有一定积极影响,代表了当今社会的发展水平与发展方向。作为融媒体时代的电视文学创作者,要增强自身文化素养,积极进行电视文学创作,更好地推动电视文学在融媒体时代的发展。
五、结语
在融媒体时代,电视文学创作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我国的电视文学创作应该与时代同频共振,适应时代的要求,创作出顺应时代潮流的精品力作,展现电视文学的经典美学特质,迎来属于电视文学的崭新时代。放眼未来,融媒体电视文学创作高峰即将到来。
(四川省廣元市昭化区融媒体中心)
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传统媒体的文艺创作日渐式微。受此影响,电视文学创作理论和实践不再被当代电视界所重视,曾经风光一时的电视文学节目逐渐陷入低谷。但即便如此,还是有人在困境中坚守,并有了一番作为。笔者结合自身创作实践,以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广播电视台的探索实践为例,对融媒体时代的电视文学创作现状进行分析,总结电视文学创作的规律和方法,以期为改善和繁荣电视文学创作提供参考。
在融媒体时代,电视文学是一种较为先进的传播渠道,也是符合人们精神需求的载体。在当今融媒体时代的引领下,电视文学作为一种多媒体传播媒介要积极发挥其自身的实际应用价值,电视文学创作应借助多样化的传播渠道和形式,实现大众化传播,增强电视文学的感染力,突显其独特的美学价值,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秀文艺作品的需求,为新时代文化艺术的振兴作出贡献。
一、融媒体时代对电视文学本质特征的坚守
什么是电视文学?电视文学是指运用文学创作的一般规律,形象地反映生活、塑造人物、抒发感情的一种融文学艺术和电视表现手法为一体的综合性视觉艺术形式。20世纪八九十年代是中国电视文学创作繁荣时期,产生了一大批主题鲜明、人物丰富、制作精美、颇具影响力的文学作品,形成了电视文学创作热潮。各种类型的电视文艺专题片、纪实片、艺术片等层出不穷,例如,中央电视台的《电视诗歌散文》栏目成为全国广大观众喜闻乐见的经典电视文学栏目。各省市的电视台推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电视文学作品,可谓百花齐放,盛极一时。
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社会发生了巨大变革,人们的兴趣爱好从文学艺术转移到休闲娱乐、体育健身、旅游美食、军事经济等方面,导致电视文学节目备受冷落,融媒体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由于时效性强、传播面广、传播方便,深受广大观众的认可和欢迎,这使得电视文学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融媒体集各种媒体的优势于一体,其最典型的特点就是具有即时性、交互性,这给电视文学带来了新的挑战,使电视文学遭到更大的冲击。尽管如此,还是有不少电视工作者对于电视文学充满了热情和憧憬。例如,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广播电视台与时俱进,促进了融媒体时代电视文学的新发展。2013年以来,昭化区广播电视台先后创作了《母亲》《米缸的故事》《沐浴的日子》《风车》《请把我埋在春天里》《古城赶马人》《中口,春天的故事》等一批优秀的电视文学作品,并在四川省和广元市的广播电视节目评比中荣获大奖,受到业内专家和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
二、融媒体时代电视文学创作要以内容取胜
融媒体时代,电视文学的内容显得尤为重要。内容为王被电视文学创作奉为圭臬。无论表现形式如何变化,电视文学创作者要切记:只有内容丰富,才能深入人心,打动观众。
从传统形式来看,电视文学大体分为电视小说、电视散文、电视诗歌、电视报告文学和电视纪录片等。
电视小说的本质是一种可视化的文学形式。电视文学创作者通过对小说故事和人物的改编,利用一系列电视元素对其进行再加工,将小说这种文学样式搬上电视荧屏,把小说的精神内涵通过画面、音乐、同期声、独白、解说、配音等电视艺术语言表达出来。
电视散文是将一篇优秀的散文作品用画面和声音等电视艺术元素展现出来。电视散文追求散文的情韵之美、风格之美,可以起到感染观众、打动观众的作用。电视散文的语言生动优美、画面精致细腻,深受广大观众的欢迎。
电视诗歌通过电视音乐和画面以及配音朗读等影像艺术元素,对诗歌进行再加工、再创作,集中凝练地反映社会生活,抒发创作者的思想情感。一部优秀电视诗歌作品具有诗歌的空灵意境和朦胧美,是电视文学创作的主要形式之一。
电视报告文学作为一种与时俱进的当代电视文学形式,融合了新闻、艺术、文学,引人注目。其具有文学的审美功能与新闻的真实性,以画面为基础,遵循报告文学的创作要求,使文字解说、画面、音乐有机结合,通过电视艺术表现形式,将现实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真切地呈现在观众面前,具有极强的艺术震撼效果。
电视纪录片运用故事化的手法,客观、真实地记录社会生活,反映社会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真情实感。故事能展现生活的原生形态,文学彰显生活的美学意义,电视纪录片将二者融为一体,更具生活真实性与艺术创造性。纪录片排斥虚构和扮演形态,强调真实是创作的生命。
进入新的发展时期,电视文学创作要遵循融媒体时代电视文艺创作的规律,以观众的需求为导向,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三、融媒体时代电视文学创作的有效方法
基层电视媒体受资金和人才等诸多条件的制约,一般以电视散文、电视诗歌和文艺专题片、纪录片为主。优秀电视文学作品的创作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抓好典型选题。一般来说,选题是电视文学创作最关键的一步,决定着一部电视文学成功与否。电视文学选题的要求是:内容新颖独特、事件典型真实、人物形象丰满、表现欲望强烈、动作性强,要达到写人感人、抒情动人、描写诱人的效果。例如,昭化区广播电视台创作的电视文学作品《母亲》,讲述了一位丈夫、婆婆相继去世的妻子独自一人撑起家庭,和监狱里的儿子守望相助、不抛弃、不放弃的感人故事。故事取材于真实的人物和事件,采取电视散文的创作手法,感人至深。
第二,选材真实可靠。真实是电视文学的生命,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但艺术真实不等于生活真实。生活真实是指在创作中反映真实的生活,确保原生态、纯情感,即原汁原味的生活。建立在生活经验基础上的艺术真实,是指在创作中从真实生活为素材,把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故事以艺术的手法加以提炼、加工和升华,使之更具艺术感染力和号召力,给人以教育和启迪,从而达到预期的艺术效果。例如,昭化区广播电视台制作的电视文学作品《米缸的故事》,取材真实生活,通过米缸这一典型艺术意象,反映了主人公从饑饿到温饱再到拥有幸福生活的变化过程。该作品播出后,引起了巨大反响,受到业内专家的一致好评。 第三,构思精细巧妙。电视文学创作要立意新颖、构思巧妙,“状难写之景如在眼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例如,昭化区广播电视台制作的电视文学作品《中口,春天的故事》,反映了昭化区中口村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作者在构思创作时,巧妙地以当地山歌串联起整部作品,如“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山高坡又陡,婆娘不进门”,“春风春雨润深山,精准扶贫破难关。云开雾散天气好,人兴家旺尽欢颜”。这些山歌起到了画龙点睛、揭示主题的作用,体现了作者精妙的构思意图。
第四,富含人生哲理。好的电视文学作品以深刻的思想性启迪观众的思维,发人深思。例如,昭化广播电视台创作的《沐浴的日子》,讲述了一位农村贫困女孩依靠自己的努力奋斗走出大山,成功改变命运,现在沐浴温泉,享受人生,过上幸福美好生活的故事。主人公的一段独白:“时光带着美好前行,岁月沉淀浓情人生。每当少女时代的洗澡场景浮现在眼前,心里刹那间就会升起淡淡馥郁的清香。女人如荷花,沐浴着日月雨露,无论命运的种子播撒在哪里,只要心有所向,沐浴灵魂,就会像荷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在一泓荷塘静静的绿茵之中,活出清清淡淡的精彩。”这段独白优美且富含哲理。《风车》中的台词:“走出大山,来到城里。理想的丰满和现实的骨感反差太大,但我始终保持一种勇敢的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就像童年的风车那样,学会把良莠不齐的谷子放进自己的肚子里,再经过消化打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留住生活的真谛和精华。”这段台词感人至深,为作品增色不少。
第五,设计一个好的开头。俗话说万事开头难,电视文学作品的开头是一门艺术。好的开头既要贴近大众的生活,又要言简意赅,还要设计悬念。开头很考验创作者的功力,如果游离主题之外、入题慢了,作品势必拖沓冗长;如果直接揭示主题,又直白无味、乏善可陈,只有恰到好处,才会有好的效果。一个好作品的开头要懂得“曲径通幽”,渐入主题,让人赏心悦目。例如,昭化区广播电视台的《古城赶马人》开篇:“从前有座山,山下有座城;里面有个人,就是赶马人。山不高,峻峭。城不大,古朴。人老了,精神!”开篇新颖精炼,富有诗意,一下就把观众带入故事中。
第六,要有一个精彩故事。故事性是一部电视文学作品成功的关键,是塑造人物性格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电视文学作品创作必须在故事性上下功夫。纵观近几年昭化区广播电视台的作品,从《母亲》《米缸的故事》到《沐浴的日子》《风车》,从《请把我埋在春天里》《古城赶马人》到《中口,春天的故事》《女人花》,几乎都是以讲故事见长。这些故事娓娓道来,引人入胜,加上演员的精彩演绎和多种电视艺术手法的综合应用,使得作品具有地域特色和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感人至深。
四、融媒体时代加强电视文学创作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电视工作者通过多元化文学创作的形式对中华传统文化与相关优秀事迹进行传播与弘扬,使人们在休闲时间通过电视、电脑等就可收看相关内容、学习相关知识,这可以拓展自己的视野,增长自身见识。由此可见,融媒体时代背景下,电视工作者要逐步改变电视文学的创作方向,拓展电视文学的传播途径。这是必要的,也是当今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
电视文学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对于社会的发展有一定积极影响,代表了当今社会的发展水平与发展方向。作为融媒体时代的电视文学创作者,要增强自身文化素养,积极进行电视文学创作,更好地推动电视文学在融媒体时代的发展。
五、结语
在融媒体时代,电视文学创作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我国的电视文学创作应该与时代同频共振,适应时代的要求,创作出顺应时代潮流的精品力作,展现电视文学的经典美学特质,迎来属于电视文学的崭新时代。放眼未来,融媒体电视文学创作高峰即将到来。
(四川省廣元市昭化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