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师院校的校园文化有其自身的三大特点:注重导向性熏陶、注重师范技能培养、注重人文精神教育,但存在着明显的不和谐之处,必须从坚持齐抓共管,确立全员共建和谐校园文化意识;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制度文化;坚持创新能力培养,弘扬和谐校园科技文化;坚持利用与学校密切相关的社会资源,保持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活力等多方面入手创建高师院校的和谐校园文化,从而实现学校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高师;校园文化;和谐;建设
党中央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高度,明确提出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党执政的重要目标,高师院校是社会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知识文化的重要集散地。如何精心构建一个协调发展、文明高雅、融洽祥和,教师安居乐业,学生健康成长的和谐校园文化,理应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重要课题。
一、高师院校的校园文化特征
高师院校是培养教师的摇篮,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因此,高师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既有与其它高等学校相类似的共同性一面,又有其本身的特殊性。
注重导向性熏陶。从高师院校所形成的独特校园精神来看,在师德方面向教师和学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要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敬业乐教,要自育、自律等,要求学生勤奋学习,博学多才,求真务实、文明做人等。正如张之洞所言:“师范学堂为教育造端之地,关系至重。”[1]高师院校倡导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精神境界,成为师生未来行为的一种导向。高师院校作为培养“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奠基工程,其师生自身的文明程度也受到社会的注目,通过校园文化加强自身的文明修养,这本身就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间接地引导着社会成员行为的文明化,使社会的精神环境得以不断净化。
注重师范技能培养。高师院校校园文化实践质量意识的基础是扎实、过硬和高超的基本功训练,高素质教师必须以精湛的师范技能为首要构成因素。高师院校校园文化一直积极倡导大学生加强教育教学能力和协调管理能力的培养,加强发现、分析、探索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加强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掌握现代教育思想、教育规律和教育教学艺术能力的培养,比如“三字一话训练”、“试讲验收”、 “课堂教学艺术比赛”、 “教材分析”、“专业绘图和实验技能大赛”等活动就是专门为培养学生的师范技能而举办的。
注重人文精神教育。置身于高师院校校园之中,让你感受最深的是那浓烈的人文气息和厚重的传统意识。从校园景点设置上看,高师院校的校园景点所反映的主题比较集中,基本上体现了“忠诚教育”、“为人师表”的主题。如北京师范大学的“吴贻芳塑像”、河北师范大学的“孔子行教塑像”、安徽师范大学的“陶行知塑像”、华东师范大学的“蔡元培塑像”、浙江师范大学的“尊师园”、徐州师范大学的“教育名言碑园”[2]。瞻仰和欣赏这些景点,可以使人的灵魂得到净化,境界得到提升,受到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强烈感染。
二、高师院校校园文化的不和谐之音
高师院校校园文化本身的特性蕴藏着潜移默化、点滴渗透的重要育人功能,其发展和繁荣是师生学习、工作和生活和谐相融的重要前提,是学校全面和谐发展的一个重要载体。因此,要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不和谐的因素进行全面审视。
制度文化比较森严,有些压抑学生个性。在管理的内容上,师范院校的管理制度既详细又全面。从时间上说,由新生的“人学教育”到毕业生的“文明离校要求”;由早操的检查到班会的考勤;从空间上说,由教室的管理条例到宿舍的文明细则;由餐厅的就餐规矩到图书馆的“借阅须知”等等,凡是学生要遵守的规章制度,均编入《学生手册》,学生人手一册,便于随时对照检查。而且时时组织班主任、辅导员等学生工作者,轮流值班,巡回检查,一旦查获违规违纪现象,就会将“处分决定”发至各班级,悬墙公示,使学生人人尽知,望而生畏。在校园里的确营造了遵章守纪的良好氛围,但很容易抑制学生个性的发展,让学生在工作、学习、生活中完全步入循规蹈矩的既定轨道,他们缺乏个性的张扬。
科技文化比较薄弱,缺乏创新能力培养。高师院校教育培养目标比较单一,主要是培养合格的未来的人民教师。为实现这一目标,师范院校的专业设置突出体现师范性,不仅教育学、心理学、政治、外语、体育等公共课具有较强的师范性特点,即使专业课程也与综合大学、理工大学不同,带有明显的师范色彩。比如说专业名称就清楚地标明:汉语言文学教育、数学教育、物理教育、化学教育等。在教学过程中,重理论灌输,轻实践训练,过分强调与中学教育接轨,而对如何面向社会,为社会服务,如何跟上高新科技发展的潮流,把最新的科技成果纳人教学内容,考虑较少,学生在创新能力上明显缺乏。
校园文化表面繁荣,实质收效不大。高师院校的校园文化活动的总量和规模在不断地扩大,表面上热闹非凡,但质量不高,层次偏低,缺少经典之作,有不少活动是周而复始,年复一年,从活动的内容来看,大多都是歌舞、演讲、朗诵、书法、征文、体育比赛等,常还草草收场,或名存实亡。而且学生参与面很狭窄,几乎是些少许有艺体才能的学生登台亮相,其他部分学生只是当当观众而已,绝大多数人连观众都未担当过。
三、构建高师院校的和谐校园文化
坚持齐抓共管,确立全员共建和谐校园文化意识。校园文化在高师院校实现培养目标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决定着它不是学校内部哪一个或几个部门所能建设得好的,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的各个方面的工作都有关系,良好的校园文化也不只是让在校大学生受益,而且能使包括教师在内的所有师生员工受益。因此,必须确立全员共建和谐校园文化的意识,要求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在教学、管理、科研中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积极研究学生的文化需要和文化心理,研究寓教于乐、寓教于管理之中的新内容、新形式,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
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制度文化。制度虽然具有强制性,但从其本质来讲,应该具有人文情愫,制度文化的创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理解人、关心人、尊重人,特别是要体现对人格的尊重,对学术的敬畏,对遵守规则的自觉。要使教育成为实现社会理想的推进器,就要尊崇民主、平等的价值理想,要让教育保持高贵的品质,就需要一个人道主义的、具有人文精神的充分体现人性的学校制度安排。这要求充分尊重师生在高校中的主人翁地位,充分发挥师生员工在学校事业发展中的积极性、主动性,保障师生的各项权利。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对成长中的青年大学生,针对他们成长中的烦恼要给予切实的关心,对于他们的过失和错误,要体现“教育为主”,减少惩罚性因素,给以改正的机会,让他们在吸取教训的过程中逐渐聪明和成熟起来,增强对所选择行为的责任意识。
坚持创新能力培养,弘扬和谐校园科技文化。在高师院校要特别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多举办科技学术活动就是一条很好的途径。科技学术活动是属于层次高、内涵深的活动,它能以最具挑战性的形式展示学生的科技文化素质以及其他方面的才能,从而促进学生把文化知识的学习与科学研究紧密地结合起来,形成学习、科研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的局面。比如多举行一些专家学者的学术报告会、学生论文报告会、学生科技小革新、小发明成果展览会等活动,营造出高师院校浓厚的学术气氛,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学习,学会科学研究。
坚持利用与学校密切相关的社会资源,保持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活力。开拓校园文化建设的视野,把校园文化建设与突飞猛进的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结合起来,把经济建设的发展对多种多样专门人才的需求及未来教育事业的发展前景展现出来,把各行各业艰苦创业乐于奉献的模范人物,尤其是在教育战线上辛勤耕耘、取得成绩的优秀毕业生的事迹和经验引荐进来,把实习基地学校的综合教育作用和实习生的心得体会融通起来,让所有这些精神、事迹、经验和声音经常不断地在校园内响起来,必将在校园里掀起强大的震撼力量和激励作用。与此同时,随着我们的毕业生师范人,一届一届地跨出校园、走上社会,他们必将承载着校园文化的硕果,并使其精神在社会上得到繁衍和延伸。
参考文献:
[1] 张之洞.筹定学堂规模次第兴办折 [A].张文襄公全集 [c].文海出版社,1966.
[2] 王旭善.师范院校校园文化的特殊性 [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0.
关键词:高师;校园文化;和谐;建设
党中央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高度,明确提出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党执政的重要目标,高师院校是社会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知识文化的重要集散地。如何精心构建一个协调发展、文明高雅、融洽祥和,教师安居乐业,学生健康成长的和谐校园文化,理应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重要课题。
一、高师院校的校园文化特征
高师院校是培养教师的摇篮,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因此,高师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既有与其它高等学校相类似的共同性一面,又有其本身的特殊性。
注重导向性熏陶。从高师院校所形成的独特校园精神来看,在师德方面向教师和学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要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敬业乐教,要自育、自律等,要求学生勤奋学习,博学多才,求真务实、文明做人等。正如张之洞所言:“师范学堂为教育造端之地,关系至重。”[1]高师院校倡导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精神境界,成为师生未来行为的一种导向。高师院校作为培养“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奠基工程,其师生自身的文明程度也受到社会的注目,通过校园文化加强自身的文明修养,这本身就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间接地引导着社会成员行为的文明化,使社会的精神环境得以不断净化。
注重师范技能培养。高师院校校园文化实践质量意识的基础是扎实、过硬和高超的基本功训练,高素质教师必须以精湛的师范技能为首要构成因素。高师院校校园文化一直积极倡导大学生加强教育教学能力和协调管理能力的培养,加强发现、分析、探索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加强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掌握现代教育思想、教育规律和教育教学艺术能力的培养,比如“三字一话训练”、“试讲验收”、 “课堂教学艺术比赛”、 “教材分析”、“专业绘图和实验技能大赛”等活动就是专门为培养学生的师范技能而举办的。
注重人文精神教育。置身于高师院校校园之中,让你感受最深的是那浓烈的人文气息和厚重的传统意识。从校园景点设置上看,高师院校的校园景点所反映的主题比较集中,基本上体现了“忠诚教育”、“为人师表”的主题。如北京师范大学的“吴贻芳塑像”、河北师范大学的“孔子行教塑像”、安徽师范大学的“陶行知塑像”、华东师范大学的“蔡元培塑像”、浙江师范大学的“尊师园”、徐州师范大学的“教育名言碑园”[2]。瞻仰和欣赏这些景点,可以使人的灵魂得到净化,境界得到提升,受到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强烈感染。
二、高师院校校园文化的不和谐之音
高师院校校园文化本身的特性蕴藏着潜移默化、点滴渗透的重要育人功能,其发展和繁荣是师生学习、工作和生活和谐相融的重要前提,是学校全面和谐发展的一个重要载体。因此,要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不和谐的因素进行全面审视。
制度文化比较森严,有些压抑学生个性。在管理的内容上,师范院校的管理制度既详细又全面。从时间上说,由新生的“人学教育”到毕业生的“文明离校要求”;由早操的检查到班会的考勤;从空间上说,由教室的管理条例到宿舍的文明细则;由餐厅的就餐规矩到图书馆的“借阅须知”等等,凡是学生要遵守的规章制度,均编入《学生手册》,学生人手一册,便于随时对照检查。而且时时组织班主任、辅导员等学生工作者,轮流值班,巡回检查,一旦查获违规违纪现象,就会将“处分决定”发至各班级,悬墙公示,使学生人人尽知,望而生畏。在校园里的确营造了遵章守纪的良好氛围,但很容易抑制学生个性的发展,让学生在工作、学习、生活中完全步入循规蹈矩的既定轨道,他们缺乏个性的张扬。
科技文化比较薄弱,缺乏创新能力培养。高师院校教育培养目标比较单一,主要是培养合格的未来的人民教师。为实现这一目标,师范院校的专业设置突出体现师范性,不仅教育学、心理学、政治、外语、体育等公共课具有较强的师范性特点,即使专业课程也与综合大学、理工大学不同,带有明显的师范色彩。比如说专业名称就清楚地标明:汉语言文学教育、数学教育、物理教育、化学教育等。在教学过程中,重理论灌输,轻实践训练,过分强调与中学教育接轨,而对如何面向社会,为社会服务,如何跟上高新科技发展的潮流,把最新的科技成果纳人教学内容,考虑较少,学生在创新能力上明显缺乏。
校园文化表面繁荣,实质收效不大。高师院校的校园文化活动的总量和规模在不断地扩大,表面上热闹非凡,但质量不高,层次偏低,缺少经典之作,有不少活动是周而复始,年复一年,从活动的内容来看,大多都是歌舞、演讲、朗诵、书法、征文、体育比赛等,常还草草收场,或名存实亡。而且学生参与面很狭窄,几乎是些少许有艺体才能的学生登台亮相,其他部分学生只是当当观众而已,绝大多数人连观众都未担当过。
三、构建高师院校的和谐校园文化
坚持齐抓共管,确立全员共建和谐校园文化意识。校园文化在高师院校实现培养目标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决定着它不是学校内部哪一个或几个部门所能建设得好的,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的各个方面的工作都有关系,良好的校园文化也不只是让在校大学生受益,而且能使包括教师在内的所有师生员工受益。因此,必须确立全员共建和谐校园文化的意识,要求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在教学、管理、科研中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积极研究学生的文化需要和文化心理,研究寓教于乐、寓教于管理之中的新内容、新形式,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
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制度文化。制度虽然具有强制性,但从其本质来讲,应该具有人文情愫,制度文化的创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理解人、关心人、尊重人,特别是要体现对人格的尊重,对学术的敬畏,对遵守规则的自觉。要使教育成为实现社会理想的推进器,就要尊崇民主、平等的价值理想,要让教育保持高贵的品质,就需要一个人道主义的、具有人文精神的充分体现人性的学校制度安排。这要求充分尊重师生在高校中的主人翁地位,充分发挥师生员工在学校事业发展中的积极性、主动性,保障师生的各项权利。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对成长中的青年大学生,针对他们成长中的烦恼要给予切实的关心,对于他们的过失和错误,要体现“教育为主”,减少惩罚性因素,给以改正的机会,让他们在吸取教训的过程中逐渐聪明和成熟起来,增强对所选择行为的责任意识。
坚持创新能力培养,弘扬和谐校园科技文化。在高师院校要特别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多举办科技学术活动就是一条很好的途径。科技学术活动是属于层次高、内涵深的活动,它能以最具挑战性的形式展示学生的科技文化素质以及其他方面的才能,从而促进学生把文化知识的学习与科学研究紧密地结合起来,形成学习、科研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的局面。比如多举行一些专家学者的学术报告会、学生论文报告会、学生科技小革新、小发明成果展览会等活动,营造出高师院校浓厚的学术气氛,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学习,学会科学研究。
坚持利用与学校密切相关的社会资源,保持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活力。开拓校园文化建设的视野,把校园文化建设与突飞猛进的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结合起来,把经济建设的发展对多种多样专门人才的需求及未来教育事业的发展前景展现出来,把各行各业艰苦创业乐于奉献的模范人物,尤其是在教育战线上辛勤耕耘、取得成绩的优秀毕业生的事迹和经验引荐进来,把实习基地学校的综合教育作用和实习生的心得体会融通起来,让所有这些精神、事迹、经验和声音经常不断地在校园内响起来,必将在校园里掀起强大的震撼力量和激励作用。与此同时,随着我们的毕业生师范人,一届一届地跨出校园、走上社会,他们必将承载着校园文化的硕果,并使其精神在社会上得到繁衍和延伸。
参考文献:
[1] 张之洞.筹定学堂规模次第兴办折 [A].张文襄公全集 [c].文海出版社,1966.
[2] 王旭善.师范院校校园文化的特殊性 [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