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受虐儿童屡见不鲜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很多人都认为世上没有不爱自己孩子的父母。可事实真是如此吗?在2014年上半年,就有47例被媒体曝光的监护人虐杀子女案件,他们爱自己的孩子吗?他们的举动是对传统伦理观的挑战,是无法回避的现实。将新生女婴残忍溺毙、将先天性疾病的孩子遗弃在医院、将生活不满发泄在幼童身上……看似不可能发生的极端案件屡见报端,而还有更多的悲剧隐蔽在紧锁的家门背后,悄无声息。
中国每年诞生90万~100万的先天疾病缺陷儿,还有众多幼婴遭到意外伤害,如果没有司法干预,这些生命将有许多会被放弃。面对虐待,面对放弃,孩子们不会发声、不会抗争、不会保护自己,监护人的经历、习性、压力、喜恶甚至一时情绪,都可能摧毁这些孱弱的生命。如果家长随意处置、抛弃不完美的婴儿,将有多少孩子被放弃?
困境儿童的希望之家
“小希望”是2010年陈岚参加活动中救助的一名先天无肛女婴。她出生13天就被亲生父亲遗弃在临终关怀院,不给喂食,不采取任何治疗,只等她缓慢死去。但是,女婴表现出强烈的求生意志,仅靠每天用作安抚的少量葡萄糖水,忍受着腹胀如鼓的极度痛苦,坚持了10天……虽然陈岚等志愿者与“小希望”父母不断沟通,不停抗争,但由于家属拥有绝对的监护权,她被强行带回家,被父母放弃治疗,悄然离世。
像“小希望”这般的个案屡见不鲜,“溺水、烫伤、触电、火灾、坠楼、走失、被拐、车祸,90%以上儿童意外伤害源于家长的忽视。我们想免费接收留守儿童和‘小候鸟’,并开设防止虐待的亲子课程,不让家长的冷漠、疏忽伤害甚至杀死孩子。”志愿者如是说。
2013年8月11日,“小希望之家”在北京宣告成立,2014年7月正式通过民办非企业单位申请,并与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和宋庆龄基金会完成对接与挂靠。目前,“小希望之家”已陆续在国内成立广东广州站、广东佛山站、河南平顶山站、四川宜宾站、安徽宿州站等救援点。
“小希望救命卡”的诞生
收养、救助弃婴、孤儿是一个“系统工程”,孩子们不仅需要吃饱、穿暖,还需要精神、身体都得以健康地成长,需要学习知识、技能,融入社会,成为一个正常的社会人,这样才算“救助”完满。“小希望之家”租下400平方米的别墅作为安置点,志愿者们将毛坯房墙面粉刷,铺上地毯、置入家具,并仔细在桌角贴满防撞保护套。他们计划打造一个“安全之家”——不仅接收困境儿童,而且在暑期无偿接纳留守儿童。
小希望之家:
小希望之家是由作家陈岚发起的一个保护中国受虐儿童的民间组织,属于民办非企业公益组织,其业务范围是向学校、家庭、街道宣传青少年保护,承办政府委托的社区青少年项目。
小希望之家以“保护孩子,守护未来”为愿景,专注受虐儿童的保护,致力于推动儿童权益保护立法,受虐儿童、妇女的法律援助,以及个体与家庭救助。小希望之家在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下面开设了小希望之家专项基金。
欢迎关注新浪微博 @小希望之家 及 @作家陈岚。
生命不能选择。为了让更多孩子拥有希望,哪怕是微渺的希望,“小希望之家”设计并推出了“小希望救命卡”。这份将在中国贫困省份广泛发布的急救卡里,附有根据陈岚救助儿童的经验总结成的“父母必读的安全十条”、“你不知道的救助渠道”和救助案例。紧急状态下可以通过拨打电话400-160-0011获得咨询求助的渠道,可以获得紧急医疗援助、法律援助和心理咨询的支持。2015年,“小希望之家”发起了小希望紧急救助基金与小希望消化道畸形基金,以更专业的姿态为更多家庭和儿童服务。
经历过苦难与悲痛,可能感觉无助与乏力,但只要有真爱陪伴,“小希望”就能变成“大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