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民族院校的创业教育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制约了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深入探索民族院校的创业教育的模式改革,并给出具体的改革建议,不仅能为民族院校深化创业教育改革、创新创业教育方式、提升创业教育绩效提供运用参考,还能完善少数民族大学生创业教育统筹政策提供决策参考,具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创业教育;教育模式;教育融合;模式改革
民族院校创业教育的蓬勃发展满足了创新型社会以及少数民族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同时创业教育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方面也起到了尤其重要的作用。而创业教育的实施必将带来教育模式的变革。对民族院校而言,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职业教育、民族教育同等重要,共同构建了民族院校教育的框架,四者缺一不可。
一、民族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满足了少数民族发展的人才需要
知识经济时代,社会需要创造知识的能力,需求大量的创新型人才,这样才能确保一个国家能够走自主发展的道路,才能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② 而民族院校肩负为少数民族的发展输送人才的伟大使命。国内研究表明,创业教育的开展目的在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在高校内逐渐探索创业教育新模式,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为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状况得到根本改善,必须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学生应用能力的教育,培养大批少数民族创新型人才。
(二)民族院校创业教育的开展缓解了就业压力
在促进毕业生就业方面,创新创业教育是实现“以创促就”的核心。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背景下,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分别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要求。面对这一现实,根据中央的文件精神,高校必须树立“以创促就”的观点和长远观点。
二、推进民族院校创业教育模式改革的建议
(一)引导校园创业文化氛围的形成
创业文化是高校创业教育的土壤。首先通过对校园传播媒介资源进行整合,将其作为一个传播媒介体系。这个体系的作用是向广大师生宣传有关创业的国家政策法规、创业赛事赛况以及创业成功案例等,在学校内营造创业文化文化。如广播台可以每周特别制定一天来集中进行创业专题报道,加强创业文化的传播;同时创业综合办公室也可以通过创办刊物的方式传播创业文化,鼓励学生投稿互动,以此来达到创业文化在学生中的高效曝光。
(二)培养和引进创业教育人才
1.校内创业教师的培训
对校内现存的创业教师人才资源,鼓励创业教育教师到企业锻炼,通过协助企业管理、参加技术革新等获取实践经验,并通过学习企业管理领域和技术领域的最新知识,将书本上的理论与企业中的实践紧密结合;其次可以创造条件让教师参加创业实践,在有效资源的协助下,将教师融入学生创业团队来带领大家进行创业实践,以此来积累一定的创业经验,为指导学生创业提供基础。
2.引进校外创业教育人才
积极吸收一些校外创业教育人才,如企业家、杰出创业校友等,来高校担任兼职教师,这些企业家既有成功的创业经验,又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背景和企业管理经验,他们通过开设课程、举办讲座、举行经验交流会等形式向高校师生传授经验。如此一来,不仅有效解决了高校创业教育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丰富了创业课程的形式与内容,而且也使得校内创业课程更具有社会性与实践性。
(三)规范构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1.增加开设创业课程的数量
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扩大创业教育课程的覆盖面,一定要加强课程的开发,并合理增设创业教育课程的数量,以使更多的学生接触到创业教育课程,并能够根据自身需求来选择不同级别的创业类课程。
2.创业课程体系融入专业教育与民族教育
创业课程体系要求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有机融合,但是这不仅仅指在创业教育中渗透专业知识,同时应该在现有的专业课程体系中融人创业教育的内容。这样才能使得大部分学生都能学习了解创业的基本知识。另外,在创业课程兴趣选修课的基础上,要大力鼓励专业教师开设专业类创业教育课程,从而强化创业教育在全校的覆盖面和学生接受创业教育程度。总之要加大专业类创业课程的开发开展力度,并将其作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在重要组成部分。除此之外,结合民族院校的特点,在构建创业教育课程系统时要兼顾民族特色与民族地区特色,将民族教育融入到创业教育中。
3.设置循序渐进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从美、英、日高校的成功经验来看,似乎每种类型的创业教育课程设置均能得到良好的效果,然而从实践来看,创业教育课程的体系建设要充分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形,充分调动校内创业资源来构建创业教育体系,扬长避短,才能更好的构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其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要考虑学生的层次,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课程方案。借鉴美国百森商学院的经验,民族高校也可以采取“两大模块,三个层次”针对周期较长的本科生可采取分级设置课程,循序渐进地设置由易到难的课程方案。1而对于研究生则可以选择重点开展核心课程,辅以创业项目训练,并适当加大实践项目训练的比重。
(四)现代化创业资源共享信息平台
为使大学生创业教育资源共享体系能够有效运作,使信息资源有效协调与发挥更大效益,就要构建创业教育信息平台,将学校内的创业教育资源转化成信息的形式,并整合到特定的信息平台上来。首先建立创业教育信息资源库,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知识转化、创业行为、创业辅导以及创业企业生成与发展等活动进行系统数据采集和导入,形成比较齐备的创业教育信息集成与分享系统;另外要开辟创业教育专门网站,将有利于将一切创业教育信息资源整合到一起;最后还要搭建一个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平台。这样不仅校内师生可以便捷地查阅享受创业教育资源,同时兄弟高校以及校外创业相关机构也可以通过这一网络平台来与校内相关板块进行交流,有效促进大学生创业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全方位培养。
(五)完善创业教育实践系统
首先,民族院校要在校内建立多种类、多层次的创业实践平台。通过设计开展覆盖面广的创业实践活动和模拟创业项目,来调动少数民族学生参与创业实践的积极性,提高其创新实践能力。其次,民族院校要以创新创业中心为依托,联合团委创新实践部门在原有实践活动开展的基础上,搭建创新创业竞赛平台。这一平台应该整合相关资源与途径,构建运行机制来组织校内学生参加创业竞赛,在竞赛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第三,建立大学生实践基地。在大学科技园、大学产业园以及校内创业孵化器的基础上,开辟具备民族院校特色、针对大学生的实践基地。
参考文献:
[1]李伟铭,黎春燕,杜晓华.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十年:演进、问题与体系建设[J].教育研究,2013,06
[2]木志荣.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2006,11
[3]张久献.民族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2,22
注释:
①张久献.民族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2,22:7-11.
②林崇德,创新人才与教育创新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2009
基金项目:国家民委教改项目“民族院校校内创业教育资源整合研究”(项目编号:13009);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 2014 年度课题“教育生态学视阈下高校创业教育资源整合研究”(项目编号:2014B09)研究成果。
【关键词】创业教育;教育模式;教育融合;模式改革
民族院校创业教育的蓬勃发展满足了创新型社会以及少数民族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同时创业教育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方面也起到了尤其重要的作用。而创业教育的实施必将带来教育模式的变革。对民族院校而言,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职业教育、民族教育同等重要,共同构建了民族院校教育的框架,四者缺一不可。
一、民族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满足了少数民族发展的人才需要
知识经济时代,社会需要创造知识的能力,需求大量的创新型人才,这样才能确保一个国家能够走自主发展的道路,才能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② 而民族院校肩负为少数民族的发展输送人才的伟大使命。国内研究表明,创业教育的开展目的在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在高校内逐渐探索创业教育新模式,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为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状况得到根本改善,必须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学生应用能力的教育,培养大批少数民族创新型人才。
(二)民族院校创业教育的开展缓解了就业压力
在促进毕业生就业方面,创新创业教育是实现“以创促就”的核心。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背景下,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分别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要求。面对这一现实,根据中央的文件精神,高校必须树立“以创促就”的观点和长远观点。
二、推进民族院校创业教育模式改革的建议
(一)引导校园创业文化氛围的形成
创业文化是高校创业教育的土壤。首先通过对校园传播媒介资源进行整合,将其作为一个传播媒介体系。这个体系的作用是向广大师生宣传有关创业的国家政策法规、创业赛事赛况以及创业成功案例等,在学校内营造创业文化文化。如广播台可以每周特别制定一天来集中进行创业专题报道,加强创业文化的传播;同时创业综合办公室也可以通过创办刊物的方式传播创业文化,鼓励学生投稿互动,以此来达到创业文化在学生中的高效曝光。
(二)培养和引进创业教育人才
1.校内创业教师的培训
对校内现存的创业教师人才资源,鼓励创业教育教师到企业锻炼,通过协助企业管理、参加技术革新等获取实践经验,并通过学习企业管理领域和技术领域的最新知识,将书本上的理论与企业中的实践紧密结合;其次可以创造条件让教师参加创业实践,在有效资源的协助下,将教师融入学生创业团队来带领大家进行创业实践,以此来积累一定的创业经验,为指导学生创业提供基础。
2.引进校外创业教育人才
积极吸收一些校外创业教育人才,如企业家、杰出创业校友等,来高校担任兼职教师,这些企业家既有成功的创业经验,又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背景和企业管理经验,他们通过开设课程、举办讲座、举行经验交流会等形式向高校师生传授经验。如此一来,不仅有效解决了高校创业教育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丰富了创业课程的形式与内容,而且也使得校内创业课程更具有社会性与实践性。
(三)规范构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1.增加开设创业课程的数量
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扩大创业教育课程的覆盖面,一定要加强课程的开发,并合理增设创业教育课程的数量,以使更多的学生接触到创业教育课程,并能够根据自身需求来选择不同级别的创业类课程。
2.创业课程体系融入专业教育与民族教育
创业课程体系要求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有机融合,但是这不仅仅指在创业教育中渗透专业知识,同时应该在现有的专业课程体系中融人创业教育的内容。这样才能使得大部分学生都能学习了解创业的基本知识。另外,在创业课程兴趣选修课的基础上,要大力鼓励专业教师开设专业类创业教育课程,从而强化创业教育在全校的覆盖面和学生接受创业教育程度。总之要加大专业类创业课程的开发开展力度,并将其作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在重要组成部分。除此之外,结合民族院校的特点,在构建创业教育课程系统时要兼顾民族特色与民族地区特色,将民族教育融入到创业教育中。
3.设置循序渐进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从美、英、日高校的成功经验来看,似乎每种类型的创业教育课程设置均能得到良好的效果,然而从实践来看,创业教育课程的体系建设要充分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形,充分调动校内创业资源来构建创业教育体系,扬长避短,才能更好的构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其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要考虑学生的层次,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课程方案。借鉴美国百森商学院的经验,民族高校也可以采取“两大模块,三个层次”针对周期较长的本科生可采取分级设置课程,循序渐进地设置由易到难的课程方案。1而对于研究生则可以选择重点开展核心课程,辅以创业项目训练,并适当加大实践项目训练的比重。
(四)现代化创业资源共享信息平台
为使大学生创业教育资源共享体系能够有效运作,使信息资源有效协调与发挥更大效益,就要构建创业教育信息平台,将学校内的创业教育资源转化成信息的形式,并整合到特定的信息平台上来。首先建立创业教育信息资源库,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知识转化、创业行为、创业辅导以及创业企业生成与发展等活动进行系统数据采集和导入,形成比较齐备的创业教育信息集成与分享系统;另外要开辟创业教育专门网站,将有利于将一切创业教育信息资源整合到一起;最后还要搭建一个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平台。这样不仅校内师生可以便捷地查阅享受创业教育资源,同时兄弟高校以及校外创业相关机构也可以通过这一网络平台来与校内相关板块进行交流,有效促进大学生创业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全方位培养。
(五)完善创业教育实践系统
首先,民族院校要在校内建立多种类、多层次的创业实践平台。通过设计开展覆盖面广的创业实践活动和模拟创业项目,来调动少数民族学生参与创业实践的积极性,提高其创新实践能力。其次,民族院校要以创新创业中心为依托,联合团委创新实践部门在原有实践活动开展的基础上,搭建创新创业竞赛平台。这一平台应该整合相关资源与途径,构建运行机制来组织校内学生参加创业竞赛,在竞赛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第三,建立大学生实践基地。在大学科技园、大学产业园以及校内创业孵化器的基础上,开辟具备民族院校特色、针对大学生的实践基地。
参考文献:
[1]李伟铭,黎春燕,杜晓华.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十年:演进、问题与体系建设[J].教育研究,2013,06
[2]木志荣.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2006,11
[3]张久献.民族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2,22
注释:
①张久献.民族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2,22:7-11.
②林崇德,创新人才与教育创新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2009
基金项目:国家民委教改项目“民族院校校内创业教育资源整合研究”(项目编号:13009);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 2014 年度课题“教育生态学视阈下高校创业教育资源整合研究”(项目编号:2014B09)研究成果。